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精)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8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1.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患者在胸痛发作前会有一系列的心绞痛症状,如胸闷、疼痛、喘憋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同时,进行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等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2.心电图检查:是诊断STEMI的关键,ST段抬高表明心肌梗死的存在,而T波倒置则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3.血清标志物检查: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与蛋白质在体内释放,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检测,可以用于判断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4.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影像,确定梗死的部位和血管状况。
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1.紧急处理:一旦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给予患者氧气吸入、镇痛、抗凝等治疗。
2.溶栓疗法:在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时间窗口内,可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梗死血管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扩展。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支架等器械的植入恢复血管通畅,减少心肌损伤和改善预后。
4.抗血小板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次发生血栓形成。
5.抗凝治疗:在急性期内给予低分子肝素、肝素等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管内再狭窄、微栓子的形成等并发症。
6.液体复苏:在患者出现低血压和心力衰竭时,进行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
7.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在患者稳定后,可进行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