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朱文涛33 电极电势,液接电势
- 格式:ppt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1
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摘要:一、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简介1.作者朱文涛2.基础物理化学的内容和目标二、基础物理化学的主要章节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3.热力学第三定律2.化学动力学1.反应速率2.反应机理3.催化作用3.化学平衡1.平衡常数2.化学反应的方向3.相图4.溶液化学1.酸碱理论2.离子强度3.溶剂化作用5.电化学1.电化学反应2.电极电势3.电池和电解6.表面化学1.表面张力2.界面热力学3.吸附和解吸三、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的特点1.理论联系实际2.强调基础概念3.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四、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的应用1.化学工程2.环境科学3.材料科学4.生命科学正文: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朱文涛教授编写的一部经典教材。
该书系统地讲述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既注重理论的严谨性,又强调实践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全书共分为六章,分别是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溶液化学、电化学和表面化学。
这些章节涵盖了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化学现象,为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理论联系实际。
书中通过大量实例,说明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学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
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基础概念。
朱文涛教授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力求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
同时,书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是一部优秀的教材,对于学习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实验14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界面法实验目的1. 采用界面法测定H +离子的迁移数。
2. 掌握测定离子迁移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电解电池的电介质溶液时,两极发生化学变化,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阴极与阳极迁移。
假若两种离子传递的电量分别为q +和q -,通过的总电量为Q q q +-=+每种离子传递的电量与总电量之比,称为离子迁移数。
阴、阳离子的迁移数分别为q t Q --=, qt Q++= (1) 且 1t t +-+= (2)在包含数种阴、阳离子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t -和t +各为所有阴、阳离子迁移数的总和。
一般增加某种离子的浓度,则该离子传递电量的百分数增加,离子迁移数也相应增加。
但对于仅含一种电解质的溶液,浓度改变使离子间的引力场改变,离子迁移数也会改变,但变化的大小与正负因不同物质而异。
温度改变,迁移数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温度升高时,t -和t +的差别减小。
测定离子迁移数,对于了解离子的性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有界面法、希托夫法和电势法等,本实验详细介绍界面法。
利用界面移动法测迁移数的实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两种指示离子,造成两个界面;另一类是只用一种指示离子,有一个界面。
本实验是用后一种方法,以镉离子作为指示离子,测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迁移数。
在一截面均匀的垂直放置的迁移管中,充满HCl 溶液,通以电流,当有电量为Q 的电流通过每个静止的截面时,t Q +当量的+H 通过界面向上走,t Q -当量的Cl -通过界面往下行。
假定在管的下部某处存在一个界面(aa '),在该界面以下没有H +,而被其它的正离子(例如2Cd +)取代,则此界面将随着H +往上迁移而移动,界面的位置可通过界面上下溶液性质的差异而测定。
例如,利用pH 值的不同指示剂显示颜色不同,测出界面。
在正常条件下,界面保持清晰,界面以上的一段溶液保持均匀,H +往上迁移的平均速率,等于界面向上移动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