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七章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在田间焚烧秸杆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D.淘汰高耗能企业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B.清运垃圾C.洒水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燃放烟花爆竹C.使用环保购物袋D.购买精包装商品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植树造林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二、判断题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三、填空题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17.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________逐渐成为影响生物圈发展的重要因素.18.雨水是否具有酸性用________来表示,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测试题1.眼球内对光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视网膜B.角膜、晶状体C.晶状体、玻璃体D.瞳孔、晶状体2.眼睛的哪种结构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A.虹膜B.晶状体C.房水D.视网膜3.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虹膜4.不论较远或较近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得以看清物体,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前后竟能随意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D.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5.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予页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A.使调节肌肉的瞳孔放松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D.使视中枢得到休息6.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是()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B.晶状体变形,发生实质性病变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D.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屈光能力过强7.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那一部份的颜色()A.角膜B.巩膜C.虹膜D.视网膜8.人的中耳是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的()A.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B.鼓膜、半规管和前庭C.半规管、前庭和耳蜗D.半规管、鼓膜和鼓室9.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咽鼓管10.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D.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11.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半规管进入中耳D.耳蜗进入中耳12人的大脑皮层中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被称为()A.神经中枢B.神经C.脊髓D.神经纤维13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而引起的()A.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小脑D.脑干14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结构的是( )A.大脑B. 小脑C. 脊髓D.脑干15.在运动会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动作灵巧、快速、协调,对法令枪声的反应灵敏,主要原因是()A.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B.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C.循环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D.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16.神经的构成是()A.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结缔组织B. 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上皮组织C.许多条轴突汇集成束D. 许多条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 反应C.反射D.感应18.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小狗做算术题B.小朋友做算术题C.眨眼反射D.惊弓之鸟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人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复杂反射的是()A.缩手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20.人吃过梅子后,再谈论梅子是也会分泌唾液,与此有关的是大脑中的()A.听觉中枢B.视觉中枢C.语言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21.如果某一与运动有关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被破坏,而其他部分均正常,这一反射弧的感觉器受到较强刺激后()A.无感觉,不能运动B.有感觉,不能运动C. 无感觉,能运动D. 有感觉,能运动22.复杂反射建立后,如果不用相应刺激强化,则复杂反应就会逐渐( )A. 加强B.消退C.先加强后消退D.先消退后加强23下列四组腺体中,哪一组的分泌物都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A.唾液腺、肠腺、垂体B.甲状腺、胰岛、卵巢C.皮脂腺、甲状腺、肾上腺D.胰腺、皮脂腺、垂体24下列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A睾丸、汗腺、胃腺、唾液腺 B.睾丸、胰岛、甲状腺、垂体C.垂体、汗腺、唾液腺、皮脂腺D.皮脂腺、胰岛、甲状腺、垂体25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必须借助哪个系统才能发挥出来()A.运动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26下列物质在人体血液内含量最少的是()A.蛋白质B.水C.葡萄糖D.激素27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B.甲状腺机能不足C.因缺碘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D.甲状腺激素合成后无法进入血液28马戏团的特技演员李某多才多艺,他虽已成年,但身高才70cm,他患的可能是()A.呆小症B.糖尿病C.侏儒症D.肢端肥大症29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尿液里常含有()A.红细胞B.白细胞C.蛋白质D.葡萄糖30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是由于()A.口服有副作用B.小肠粘膜细胞不能吸收C.口服疗效缓慢D.口服后胰岛素将失效二,填空题1.耳的结构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是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课检测及解析——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房水,由[3]进入眼里,再经过[2]折射作用,穿过玻璃体,在[8]上形成物像,请问[8]结构的名称是()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视网膜【答案】D【解析】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2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8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故选:D。
2.咽喉炎诱发的中耳炎的原因是()A.细菌和病毒经血液进入中耳B.细菌和病毒经咽鼓管进入鼓室C.咽喉与外耳道相连D.人的五官是相通的【答案】B【解析】解: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
可见,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
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
故选:B。
3.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发生C.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而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D.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的灰质中【答案】D【解析】解:ABC、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因此条件反射需要用非条件反射来强化;非条件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因此不能说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条件反射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质量检测习题一、单项选择1.小琳沉迷于手机游戏,致使其眼球的某一结构过度变凸而近视,该结构是图中的( )A.1B.2C.3D.42.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鼓膜B.耳蜗C.角膜D.晶状体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A.遇到巨大声响时赶紧捂住嘴巴B.用微型耳机大声听音乐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4.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听别人说话时,会把手掌托在耳郭后边,这样会感到传来的声音变大。
这说明耳郭能够( )A.产生声波B.传递声波C.收集声波D.感受声波5.当你注视着同学的眼睛时,看到对方眼球的黑色部分是( )A.角膜B.巩膜C.虹膜D.脉络膜6.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神经冲动的传导7.(2019 河南商丘梁园期末)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其不能辨别的味道是( )A.酸B.甜C.苦D.辣8.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觉感受器,造成听力下降。
听觉感受器位于哪一结构内( )A.鼓膜B.外耳道C.耳蜗D.咽鼓管9.清明小长假,同学们出门踏青,身体得到了锻炼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愉悦。
调节这一活动的主要系统是( )A.运动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10.人脑不包括下列哪个结构( )A.大脑B.小脑C.脑神经D.脑干11.李大爷每天都会看报纸或电视上的新闻,调节这些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 )A.小脑B.脑干C.大脑D.脊髓12.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木表演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13.如表所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结构功能A脊髓对刺激产生反应、传导神经冲动B大脑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D脑干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14.某些病人的骨骼肌瘫痪,并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很可能是因为( )A.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B.肌肉供血不足C.肌肉受到机械损伤D.缺乏锻炼15.下列有关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B.大脑的左右半球之间没有神经联系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16.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错误的是( )A.①细胞核B.②细胞体C.③突起D.④神经17.元旦晚会上,小明讲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七章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回顾眼球结构,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是()A.角膜B.晶状体C.瞳孔D.视网膜2.眼球中能接受光的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虹膜B.脉络膜C.晶状体D.视网膜3.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
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B.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D.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4.某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髓横断,尽管她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
原因是()A.大脑和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C.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5.下列各项活动中不是反射的是()A.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会排尿B.物体突然在眼前出现时会眨眼C.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D.风吹玉米苗时,玉米苗晃动6.如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结构功能A 脊髓反射、传导B 大脑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D 脑干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7. 下列与成语“望梅止渴”反射类型相同的是()A.老马识途B.蜻蜓点水C.缩手反射D.蜘蛛织网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B.鼓膜是听觉感受器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D.“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9.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第9题)A.①B.③C.④D.⑤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B .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C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 .复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1.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卷一、单选题1.如图是神经系统的模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结构内含有感觉神经末梢,如果发生了缩手反射,则缩手反射的反射途径的途径是A→B→E→G→H→F→E→C→DB.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GC.上课时小明按老师的要求打开教材至某一页,这个过程不需要H的参与D.若用针刺中A,感觉到疼痛的部位在D2.一般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同学,成绩都比较好,根据我们所学神经系统方面的知识,你认为其作用的原理在于()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B.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C.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所形成的复杂反射D.有良好的作息制度3.下列有关激素及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C.汗腺、唾液腺等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D.佝偻病、贫血等均与激素分泌有关4.一根神经的构成是()A.由许多神经末梢集结在一起B.由神经元的许多突起集结在一起C.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结缔组织D.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小狗算算术”与“谈虎色变”反射活动不同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C.人体神经细胞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它能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6.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位于脊髓B.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耳蜗C.若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e代表手臂肌肉D.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7.下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④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C.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D.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8.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C.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但受刺激后可能产生反应D.某同学手指被针扎后,先感觉疼后迅速松手9.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起指的是轴突B.由细胞核和神经纤维构成C.神经元长的突起和外表的鞘构成一条神经D.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B.脑和脑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C.小脑是调节人体运动的高级中枢D.神经纤维就是神经11.酒驾的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脑干1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眼球结构中相当于照相机胶卷的是()A.视网膜B.角膜C.巩膜D.脉络膜13.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分)1.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 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C.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2.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A. 鼓膜和角膜B. 听小骨和晶状体C. 耳蜗和视网膜D. 半规管和玻璃体3.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B.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 结构10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与听觉有关的信息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3的调节,在6上形成视觉4.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 鼓室和半规管B. 前庭和耳蜗C. 前庭和半规管D. 鼓室和耳蜗5.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A. 引起中耳炎B. 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C. 精神失常D. 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6.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
“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B. 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C.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 瞳孔→角膜→晶状→玻璃体→视网膜7.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的结构是()A. 半规管B. 听觉中枢C. 鼓膜D. 耳蜗8.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正确的叙述应当是()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C. 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D. 神经系统由脑和脑神经组成9.“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人,其脑部没有受伤的部位是()A. 大脑B. 中脑C. 小脑D. 脑干10.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B. 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C.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D.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1.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A. 小脑B. 脑干C. 脊髓D. 脑神经12.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的不同是()A. 不能正常地进行生理活动B. 不具备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C. 某些肌纤维受损伤D. 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而且有的突起很长1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神经B. 神经节C. 神经元D. 神经中枢14.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C.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 “谈虎色变”是人特有的反射活动15.以下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A. 吮吸反射B. 排尿反射C. 眨眼反射D. 谈虎色变16.人的手不慎被针刺到,会缩手和形成痛觉。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六、七章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2.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不能将食用作物改种为()A.饲料作物B.观赏作物C.能源植物D.纤维植物3.通常人们所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A.虹膜和角膜B.视网膜和角膜C.巩膜和虹膜D.视网膜和虹膜4.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
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瞳孔5.请指出下图中对预防近视有利的一项()6.人体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B.听小骨C.听觉神经D.大脑7.国家在缺碘地区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A.糖尿病B.贫血C.大脖子病D.佝偻病8.当一只苍蝇突然飞临你的眼前时,你会马上眨眼睛。
这种现象叫()A.感觉B.刺激C.反射D.感知9.某人因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以后他排尿的情况可能是()A.膀胱内有尿就排B.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就排C.产生尿意就排D.产生尿意,环境适宜就排10.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马戏团的猴子表演投篮B.人吃酸梅分泌唾液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D.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1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12.用手掌托住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A.产生声波B.传递声波C.收集声波D.感受声波13.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第七章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A)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人类的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B.人类的活动总是能改善生态环境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D.人类的活动不必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D)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4.下列做法中违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B)A.骑自行车上学B.节日送纸质贺卡C.教科书循环使用D.尽量少开空调5.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某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D)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关闭重污染企业D.调整农业6.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C)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C)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C.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8.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是(D)A.用煤气炒菜B.使用空调C.共享单车出行D.乱丢废电池9.上海市提出垃圾处理的主要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A.垃圾混合处理B.垃圾回收处理C.有机垃圾堆肥D.炉渣综合利用10.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D)A.发展畜牧业B.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经济D.改善生态环境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12.日照市某地的一块荒地在城建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眼睛的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不能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B. 连续用眼一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C. 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 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2.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A. 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 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 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 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3.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外界刺激,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外界光线进人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玻璃体→晶状体B. 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堵耳,以保护鼓膜D. 声波引起振动,在内耳中传导顺序为:鼓膜→听小骨→耳蜗4.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B. 舌能够分辨酸、甜、苦、咸C. 鼻腔上端粘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D. 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5.当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的现象,调节此系列反应的相应的中枢分别位于()A. 脑干、小脑、大脑B. 小脑、大脑、脑干C. 小脑、脑干、大脑D. 大脑、小脑、脑干6.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B. 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C. 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7.某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刹车太慢,导致了交通事故。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B. 看到红灯后刹车是一种反射C.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要调节晶状体的曲度D. 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8.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的腺体是()A. 性腺B. 垂体C. 脾D. 胰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神经组成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纤维C. 神经元的细胞体都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0.下列哪项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A.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 摸到烫的杯子,手立即回缩C. 看到好吃的东西,忍不住流口水D. 听到好朋友说囧事,忍不住笑出声来11.有些汽车在倒车时,会发出倒车提示音。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七章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1、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2、人眼有黑色、蓝色等,与人的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A.角膜 B.瞳孔 C.虹膜 D.巩膜
3、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听小骨
4、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听神经受损5、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望而生畏 D.喝水止渴6、当人遇到令人激动的事时,往往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7、呼吸道感染时,常并发中耳炎,其病菌的传播通道是()
A.外耳道 B.咽鼓管 C.鼓室 D.内耳8、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类型()
A.看见红苹果分泌唾液 B.小孩看见护士走来就哭了C.看小说看得声泪俱下 D.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9、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是()
A.晶状体和鼓膜 B.视网膜和耳蜗
C.视神经和位听神经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10、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脑神经11、由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是怎样变化的?,这是由于哪一结构的肌肉收缩的结果()
A.扩大、虹膜 B.扩大、巩膜 C.缩小、虹膜 D.缩小、脉络膜
12、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固体垃圾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D、移风易俗
1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制剂的冰箱
C、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D、大量使用农药
14、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要努力保护天然林”,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这两种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
.增加木材产量
15、下列不属于生物入侵的典型事例的是( )
A.英国家兔带到澳大利亚
B.引种泰国水稻
C.地中海食蝇随水果入境
D.微甘菊登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
二、非选择题:
1、如图是眼球的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8
分).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 、瞳孔、晶状体和
[ ] ,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
落在[ ] 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通过[ ] 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2)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的曲度增大,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面,造成近视眼,就需要佩戴矫正近视眼.(3)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 ]
发生了病变.
(4)如果把眼球比作相机,那么相机的光圈相当于[ ] ;镜头相当于
[ ] ;胶卷相当于[ ] 。
2、下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9分):
(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经过[ ]________收集,再通过[ ]_______将骨膜的震动传到[ ]________。
(2)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是[ ]_______和[ ]________。
(3)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 ]_______内。
(4)小儿咽喉感染易比成人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图中的[ ]_______比成人相对地短、宽而且倾斜度小。
(5)“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 ] 损伤。
(6)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_________传到________的相关区域形成听觉。
(7)听觉形成的正确过程是_________。
A .声波→2→3→4→9→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B .声波→2→4→3→9→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C .声波→2→3→4→8→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D .声波→2→3→4→7→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3、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13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人体生命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还受_____调节。
(2)请写出各标号所示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3)若④处已断,用针刺②,_______(有/无)痛觉,_______(有/无)缩手反射。
(
4)当手不小心受到针或火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参与此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顺序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该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5)当手受到针或火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在 中形成的.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这种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5分). 材料用具:
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1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 、B 、C 、D 、E .
2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3向A 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4向B 、C 、D 、E 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1)第④步中向B 、C 、D 、E 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 毫升? (2)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 (3)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 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 具 作用.
预测2: 预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