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10g备份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58 KB
- 文档页数:7
Oracle数据库10g备份和恢复:RMAN和闪回技术Oracle 白皮书2004 年 6 月发展和革命 (3)恢复管理器 (3)快速恢复区 (4)自动存储管理 (6)更改跟踪文件 (6)增量更新备份 (7)Oracle 建议的策略 (7)备份管理 (9)跨平台的传输 (10)革命还未结束 (11)RMAN 比对用户管理的恢复 (11)网格集群 (13)人为错误的挑战 (13)人为错误纠正—闪回技术 (13)人为错误的传统恢复 (14)恢复时间目标 (14)何时使用闪回与传统恢复的对比 (14)闪回数据库 (15)闪回表 (17)闪回删除 (18)什么是回收站? (18)闪回查询 (18)闪回版本查询 (20)闪回事务查询 (20)实例 (21)结论 (22)发展和革命数据库备份可能是防止 Oracle 数据库发生介质故障的唯一方式。
使用提供给 DBA 的大量工具和方法来恢复关键数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保护 Oracle 数据的成本和复杂性包括,从简单的每周备份到磁带,到记录更加繁复的文件快照或备用数据库。
Oracle Data Guard1.的体系结构有助于企业恢复对 Oracle 数据库造成不利影响的灾难、人为错误和损坏。
每个工具和选项都有其自己的持续可用性优势,并且可以快速备份和/或恢复 Oracle 数据库。
为了保护和恢复数据所采纳的方法或工具应该具有:可靠性。
所有需要恢复的文件都进行了备份,且通过恢复操作能够方便地恢复文件。
灵活性。
Oracle 数据库可以在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和块级上备份或恢复。
可管理性组织和管理备份文件以便用于恢复操作。
可用性。
备份操作不应该干扰数据库事务处理过程同时恢复操作应该快速、有效。
Oracle 恢复管理器通过新的版本和 Oracle 数据库 10g 包含的革命性技术进步继续得以完善,并提供您一直期待的简单、可靠和自动的恢复工具。
此白皮书列出了 Oracle 数据库 10g 用于备份和恢复文件管理的新功能,增强的增量备份和异构平台上相同表空间数据的共享。
Oracle10g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册Oracle 10g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册⽬录Oracle 10g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册 (1)前⾔ (5)⽂档⽬的 (5)⽂档范围 (5)⽬标读者 (5)其他说明 (5)1冷备份 (6)1.1冷备份概述 (6)1.2备份步骤 (6)1.3恢复测试 (6)1.4结论 (7)2热备份 (7)2.1热备份特点 (7)2.2备份操作 (7)2.2.1数据⽂件备份 (8)2.2.2在线备份控制⽂件 (9)3热备份下的完全恢复 (9)3.1⾮ system表空间数据⽂件受损 (9)3.2 system表空间数据⽂件或⼤量数据⽂件受损 (10)3.3回滚数据⽂件损坏恢复 (11)3.4临时表空间⽂件损坏的恢复 (11)3.5控制⽂件损坏的恢复 (12)3.5.1单个控制⽂件被破坏 (12)3.5.2所有控制⽂件被破坏 (12)3.6⽇志⽂件损坏的恢复 (13)3.6.1正常关机情况下⾮当前联机⽇志⽂件被破坏 (13)3.6.2正常关机情况下当前联机⽇志损坏 (14)3.6.3数据库运⾏时或⾮正常关机情况下已归档⽇志 active⽇志⽂件被破坏 (15)3.6.4有备份的情况下数据库运⾏时或⾮正常关机情况下未归档active或 current⽇志⽂件被破坏173.6.5⽆备份的情况下数据库运⾏时或⾮正常关机情况下未归档active或 current⽇志⽂件被破坏194恢复不完全恢复 (20)4.1时间的恢复 (20)4.1.1概述 (20)4.1.2操作步骤 (21)4.2基于SCN的恢复 (22)4.2.1概述 (22)4.2.1操作步骤 (22)5 RMAN备份与恢复 (23)5.1 RMAN概述 (23)5.2 RMAN服务器和⽬标服务器的配置 (24)5.3 RMAN配置 (25)5.4备份集操作 (26)5.5 RMAN备份与恢复 (26)5.5.1全库备份与恢复 (26)5.5.2表空间备份与恢复 (27)5.5.3表空间备份与恢复 (28)5.5.4控制⽂件备份与恢复 (28)5.5.5归档⽂件备份与恢复 (29)5.5.6 RMAN脚本 (29)5.5.7 RMAN增量备份与恢复 (30)6逻辑备份(export/import) (31)6.1概述 (31)6.2简单导出、导⼊数据 (31)6.2.1简单导出 (31)6.2.2简单导⼊ (32)6.3增量导出导⼊ (32)6.3.1增量导出 (32)6.3.2导⼊ (33)7 Flashback. 337.1概述 (33)7.2 Flashback配置步骤 (33)7.3⾏级闪回操作步骤 (35)7.4表级闪回操作步骤 (36)7.5库级闪回操作步骤 (38)8 LogMiner.. 398.1概述 (39)8.2系统配置 (39)8.3操作步骤 (40)⽬录前⾔⽂档⽬的 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之⼀。
oracle 10g备份与还原总结一.总述1.数据库归档模式:* 非归档模式:当数据库数据只读不会改变时,数据不会改变,数据库适合用非归档模式, 这样提高性能* 归档模式:对于数据库数据经常变动,数据库最好用归档模式,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数据库数据丢失,使出现问题时灾害降到最低2.非归档模式与归档模式间的切换(在命令窗口下):@检查当前日志操作模式f:\>sqlplus sys/dba as sysdba连接数据库sql>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关闭数据库,后装载数据库,只能在mount状态下改变日志操作模式sql>startup mount@改变日志模式sql>alter database achivelog;(变为归档方式,否则为nochivelog)sql>alter database open;3.查看归档模式相关信息:@若采用默认设置,归档日志位置在快速恢复区@配置归档日志位置 log_archive_dest_n (n=[1:10])sql>alter system setlog_archive_dest_1 = 'location =c:\demo\archive [optional]';sql>alter system setlog_archive_dest_2 = 'service =standby [mandatory] [reopen]';其中:location 是本地service 是远程optional 无论归档是否成功,都会覆盖重做日志mandatory只有成功归档才会覆盖重做日志reopen 重新归档时间间隔默认是300s@显示归档信息,即显示显示日志操作模式sql>select name,log_mode from v$database;@显示归档日志信息sql>select name,sequence#,first_change# from v$archive_log;sequence#: 归档序列号first_change# : 起始SCN值@显示归档日志位置sql>select dest_name,destination,status from v$archive_dest;dest_name 归档位置参数名destination 位置@显示日志历史信息sql>select * from v$loghist;threade# : 重做线程号sequence# : 日志序列号first_change# : 起始SCN值first_time : 起始SCN发生时间switch_change : 切换SCN值二.非归档模式下的备份与还原. 日志采用覆盖原有日志的方式存储. 出现介质失败时,只能恢复到过去的完全备份点. 数据库OPEN状态是,不能备份数据库. 必须先关闭数据库,再备份,且必须备份所有数据,控制文件1.备份==冷备份@ 先关闭数据库sql>shutdown immediate@ 拷贝所有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2.恢复* 数据文件出现丢失,但备份以来的重做日志内容尚未被覆盖,此时可以完全恢复@装载数据库sql>startup force mount@复制数据文件备份@恢复数据文件sql>recover datafile 1@打开数据库sql>alter database open;* 备份文件的重做日志内容已经被覆盖,则只能还原到备份点@关闭数据库@复制所有数据和控制备份文件至原位置@装载数据库,执行恢复命令sql>startup mountsql>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提示控制文件不再使用原有重做日志@用resetlogs选项打开数据库sql>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三.归档模式. 可以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处于OPEN状态时可以进行备份. 当出现介质失败时,除了SYSTEM表空间中的数据文件外其他的都可以在open状态下恢复. 可执行完全恢复,也可以恢复到备份点与失败点之间的某时刻1.备份1)冷备份shutdown后拷贝所需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2)热备份@将数据库设置为归档模式@在数据库上发出全局检查点,在所有的数据文件头块上加锁sql>alter database begin backup ;@备份数据文件及控制文件数据文件直接拷贝至其他目录控制文件需使用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sql>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to 'd:\backup\demo.ctl';@结束数据备份,为确保数据文件备份的同步性,还应该归档当前日志组sql>alter database end backup;sql>alter system archive log cuurent;3)备份表空间*脱机备份(表空间处于OFFLINE状态,SYSTEM表空间和正在使用的UNDO空间不能脱机)@确定表空间包涵的数据文件,如空间USERSsql>select file_name from dba_data_fileswhere tablespace_name = 'users';@设置表空间为脱机状态sql>alter tablespace users offline;@复制数据文件@设置表空间联机sql>alter tablespace users online;*联机备份@确定对应关系@设置表空间为备份模式sql>alter tablespace users begin backup ;@复制数据文件@设置表空间为正常模式sql>alter tablespace users end backup ;*处理联机备份失败当执行联机备份时,若出现例程失败,再次打开数据库时,如果数据文件仍处于备份状态,则会出错,此时需要结束备份@装载数据库sql>startup force mount@查看处于联机备份状态的所有数据文件sql>select file# from v$backup where status = 'active';@结束联机备份状态sql>alter tablespace end backup或alter tablespace datafile backup;或recover datafile 序号@打开数据库sql>alter database open;2.还原1)完全恢复相关命令:recover database :恢复数据库的多个数据文件(在MOUNT状态下运行)recover tadaspace :恢复多个表空间的所有数据文件(在open状态下运行)recover datafile :恢复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在mount,open 状态下都可)*在mount状态下恢复数据文件(用于SYSTEM表空间恢复)@装载数据库 mount状态@确定需要恢复的数据文件sql>select file#,error from v$recover_file@拷贝备份至原位置@恢复数据库 recover..上述命令@打开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open;*在open状态下恢复关闭后意外对视的数据文件,此时数据库将无法打开@装载数据库 mount@确定需要恢复的数据文件@使相应的数据文件脱机sql>alter database datafile 4 offline;@打开数据库sql>alter database open@复制数据备份文件@恢复数据文件@是数据文件联机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4 online; *在open状态下恢复打开时意外丢失的数据文件@确定要恢复的数据文件@使数据文件脱机@复制数据文件@恢复相应的表空间或数据文件@使相应的表空间或数据文件联机*在open状态下恢复未备份的数据文件(要求在归档模式下,新建数据文件,其从简历开始的所有归档日志必须全部存在)@装载数据库@确定要恢复的数据文件@是数据文件脱机@打开数据库@重新建立数据文件sql>alter database create datafile 'd:\demo\users01.dbf';@恢复数据文件@使数据文件联机2)不完全恢复使用已备份的数据文件,归档日志,和重做日志,将数据库恢复到备份点与失败点之间某个时刻的状态*恢复分类基于时间的恢复:误删除表,误截断表,提交了错误的数据基于取笑恢复:恢复到某个日志序列号之前的状态基于SCN的恢复:恢复到特定SCN值的状态基于备份控制文件恢复:表空间被意外删除,或所有控制文件全部损坏*不完全恢复指令recover database until timerecover database until change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recover database ..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基于时间的恢复@关闭数据库(为防止备份失败,应备份当前数据库所有文件 @装载数据库 startup mount@复制所有备份数据文件,并确定备份文件的时间点sql>select file#,to_char(time,'yyyy-mm-dd hh24:mi:ss)from v$recover_file;@执行recover database until timesql>recover database until time "2006-09-26 16:40:33'@以resetlogs方式打开数据库,并检查恢复结果sql>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备份数据库所有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因为当以resetlogs方式打开数据库后会重新建立重做日志,清空原有重做日志的所有内容,并将日志序列号复位为1sql>select name from v$datafile;sql>alter database begin backup;拷贝数据文件sql>alter database end backup;sql>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to 'd:\backup\demo.ctl' reuse;sql>alter system archive log cuurent;*基于SCN恢复@关闭数据库@装载数据库 mount@复制所有备份数据文件,确定备份文件SCN值sql>select file#,change#, from v$recover_file; @执行recover database until changesql>recover database until change 675978;@以resetlogs方式打开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所有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基于取消恢复@关闭数据库@装载数据库@复制所有备份的数据文件,确定备份文件的SCN值sql>select file#,change# from v$recover_file; @执行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lesql>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以resetlogs方式打开数据库@备份所有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基于备份控制文件的恢复@通过查看alert文件,确定误操作时间@关闭数据库@复制所有备份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装载数据库@执行recover database ing backup controlfile sql>recover database until time '2004-09-26 19:51:06'using backup controlfile@以resetlogs 方式打开数据库@备份所有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
利用NBU6.5备份AIX5.3下的ORACLE 10G数据库NBU服务器端由一台IBM 226服务器及一台昆腾虚拟带库组成,需备份的客户端为安装AIX5.3的IBM小机,备份的对象为ORACLE 10G数据库。
整个备份的拓扑图如下:环境说明:1、NBU备份主服务器与昆腾虚拟带库已配置完成2、次只为增加的一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安装NBU客户端相关软件并调试,然后在NBU备份主服务器上添加此客户端并建立备份策略等相关调试3、IP地址(化名):操作步骤:1、配置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hosts文件#cd /etc#vi hosts添加一行:10.31.111.111 nbuserver保存退出。
2、安装NBU clients软件通过FTP将NBU客户端软件上传至小机的TMP目录下,然后运行:#cd /tmp#chmod –R 777 unixclients#cd unixclients#./installSymantec Installation ScriptCopyright 1993 – 2007 Symante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Installing NetBackup Client SoftwareNOTE: To install NetBackup Server software, insert the appropriate NetBackup Server cdrom.Do you wish to continue? [y,n] (y) //输入yDo you want to install the NetBackup client software for this client? [y,n] (y) //输入yThis package will install RS6000/AIX5 client.This package will install NetBackup client 6.5.Enter the name of the NetBackup server : nbuserver //输入NBU备份主服务器hostnameWould you like to use “oracle1″ as the configuredname of the NetBackup client? [y,n] (y) //输入y,使用原小机的hostsname:oracle1确认后,就开始安装NBU客户端软件,安装的默认路径为/usr/openv/netbackup。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法
一、备份Oracle数据库的5种方法
1.热备份
热备份是将正在运行的Oracle数据库的实例进行备份,备份操作不影响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在热备份前需要将数据库实例记录到归档日志文件中(archivelog),这样可以保证当前实例在备份之后也可以恢复到当前时间的状态。
备份操作可以使用RMAN,它是一种远程备份工具,可以备份Oracle数据库,文件系统,或者其它系统。
RMAN的备份方式可以是全库备份,增量备份,多级备份,双机备份等。
热备份效率较高,对数据库运行影响较小,但需要维护归档日志文件,如果归档文件过多,可能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并且需要定期删除过期的文件。
2.冷备份
冷备份是指将数据库实例关闭,然后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库实例在备份时的一致性状态。
数据库文件可以备份到磁带等设备上,也可以备份到网络存储空间,如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SAN(Storage Area Network)等。
备份文件也可以复制出来在其它目录进行备份,但是备份速度较慢,而且有可能出现磁盘空间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计划好备份的磁盘空间。
3.实时备份
实时备份也称为增量备份,是一种在数据库正常运行时定时备份数据库的技术,以保证备份之后的数据库是一致性的。
Oracle10g 从rman的备份集,异地恢复数据库1,首先按正在运行的数据库服务器的目录结构,重建系统。
在这实验中为linux As4。
安装oracle10g程序,可以创建数据库实例,但不是必须创建。
(步骤略)2,从运行的数据库服务从拷贝rman备份集和spfile文件到新建的服务器上。
步骤如下:登陆运行的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备份文件存放的目录,这里为/db/back[oracle@thalia back]$ tar -cvf back.tar db_ORC10G_156_1_631968574 db_ORC10G_154_1_631968375[oracle@thalia back]$ zip backup.gz back.taradding: back.tar (deflated 85%)给它打个包,再从新建的服务器上scp 拷贝此包。
[thalia@localhost ~]$ sudo su[root@localhost thalia]# scp -r oracle@192.168.1.106:/db/oracle/back/backup.zip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192.168.1.106 (192.168.1.106)' can't be established.RSA key fingerprint is e3:2b:0f:e7:e4:ce:29:0e:93:64:78:9d:28:90:3f:56.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yes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192.168.1.106' (R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oracle@192.168.1.106's password:backup.zip 100% 221MB 3.2MB/s 01:10[root@localhost thalia]#比较这两个包的大小,解压包,并比较包内文件与原文件的大小。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当我们使用一个数据库时,总希望数据库的内容是可靠的、正确的,但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包括机器故障、介质故障、误操作等),数据库有时也可能遭到破坏,这时如何尽快恢复数据就成为当务之急。
如果平时对数据库做了备份,那么此时恢复数据就显得很容易。
由此可见,做好数据库的备份是多么的重要,下面笔者就以oracle7为例,来讲述一下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oracle 数据库有三种标准的备份方法,它们分别为导出/导入(export/import)、冷备份、热备份。
导出备份是一种逻辑备份,冷备份和热备份是物理备份。
---- 一、导出/导入(export/import)---- 利用export可将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利用import则可将提取出来的数据送回oracle数据库中去。
---- 1. 简单导出数据(export)和导入数据(import)---- oracle支持三种类型的输出:---- (1)表方式(t方式),将指定表的数据导出。
---- (2)用户方式(u方式),将指定用户的所有对象及数据导出。
---- (3)全库方式(full方式),将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导出。
---- 数据导出(import)的过程是数据导入(export)的逆过程,它们的数据流向不同。
---- 2. 增量导出/导入---- 增量导出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它只能对整个数据库来实施,并且必须作为system来导出。
在进行此种导出时,系统不要求回答任何问题。
导出文件名缺省为export.dmp,如果不希望自己的输出文件定名为export.dmp,必须在命令行中指出要用的文件名。
---- 增量导出包括三个类型:---- (1)“完全”增量导出(complete)---- 即备份整个数据库,比如:---- $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complete file=990702.dmp ---- (2)“增量型”增量导出---- 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改变的数据。
比如:---- $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incremental file=990702.dmp ---- (3)“累计型”增量导出(cumulative)---- 累计型导出方式只是导出自上次“完全”导出之后数据库中变化了的信息。
比如:---- $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cumulative file=990702.dmp ----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排定一个备份日程表,用数据导出的三个不同方式合理高效地完成。
---- 比如数据库的备份任务可作如下安排:---- 星期一:完全导出(a)---- 星期二:增量导出(b)---- 星期三:增量导出(c)---- 星期四:增量导出(d)---- 星期五:累计导出(e)---- 星期六:增量导出(f)---- 星期日:增量导出(g)---- 如果在星期日,数据库遭到意外破坏,数据库管理员可按以下步骤来恢复数据库:---- 第一步:用命令create database重新生成数据库结构;---- 第二步:创建一个足够大的附加回段。
---- 第三步:完全增量导入a:---- $imp system./manager inctype= rectore full=y file=a ---- 第四步:累计增量导入e:---- $imp system/manager inctype= rectore full=y file =e ---- 第五步:最近增量导入f:---- $imp system/manager inctype=restore full=y file=f ---- 二、冷备份---- 冷备份发生在数据库已经正常关闭的情况下,当正常关闭时会提供给我们一个完整的数据库。
冷备份是将关键性文件拷贝到另外位置的一种说法。
对于备份oracle信息而言,冷备份是最快和最安全的方法。
冷备份的优点是:---- 1.是非常快速的备份方法(只需拷贝文件)---- 2.容易归档(简单拷贝即可)---- 3.容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上(只需将文件再拷贝回去)---- 4.能与归档方法相结合,作数据库“最新状态”的恢复。
---- 5.低度维护,高度安全。
---- 但冷备份也有如下不足:---- 1.单独使用时,只能提供到“某一时间点上”的恢复。
---- 2.在实施备份的全过程中,数据库必须要作备份而不能作其它工作。
也就是说,在冷备份过程中,数据库必须是关闭状态。
---- 3.若磁盘空间有限,只能拷贝到磁带等其它外部存储设备上,速度会很慢。
---- 4.不能按表或按用户恢复。
---- 如果可能的话(主要看效率),应将信息备份到磁盘上,然后启动数据库(使用户可以工作)并将所备份的信息拷贝到磁带上(拷贝的同时,数据库也可以工作)。
冷备份中必须拷贝的文件包括:---- 1.所有数据文件---- 2.所有控制文件---- 3.所有联机redo log文件---- 4.init.ora文件(可选)。
---- 值得注意的是冷备份必须在数据库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当数据库处于打开状态时,执行数据库文件系统备份是无效的---- 下面是做冷备份的完整例子:---- (1)关闭数据库$sqldba lmode=y ---- sqldba >connect internal;---- sqldba >shutdown normal; ---- (2)用拷贝命令备份全部的时间文件、重做日志文件、控制文件、初始化参数文件---- sqldba >! cp < file > <; backup directory > ---- (3)重启oracle 数据库---- $sqldba lmode=y ---- sqldba >connect internal; ---- sqldba >startup; ---- 三、热备份---- 热备份是在数据库运行的情况下,采用archivelog mode方式备份数据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有昨天夜里的一个冷备份而且又有今天的热备份文件,在发生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恢复更多的信息。
热备份要求数据库在archivelog方式下操作,并需要大量的档案空间。
一旦数据库运行在archivelog状态下,就可以做备份了。
热备份的命令文件由三部分组成:---- 1.数据文件一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地备份。
---- (1)设置表空间为备份状态---- (2)备份表空间的数据文件---- (3)恢复表空间为正常状态---- 2.备份归档log文件。
---- (1)临时停止归档进程---- (2)log下那些在archive redo log目标目录中的文件---- (3)重新启动archive进程---- (4)备份归档的redo log 文件---- 3.用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命令来备份拷贝文件---- 热备份的优点是:---- 1.可在表空间或数据文件级备份,备份时间短。
---- 2.备份时数据库仍可使用。
---- 3.可达到秒级恢复(恢复到某一时间点上)。
---- 4.可对几乎所有数据库实体作恢复。
---- 5.恢复是快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数据库仍工作时恢复。
---- 热备份的不足是:---- 1.不能出错,否则后果严重。
---- 2.若热备份不成功,所得结果不可用于时间点的恢复。
---- 3.因难于维护,所以要特别仔细小心,不允许“以失败而告终”。
Oracle的导出实用程序(Export utility)允许从数据库提取数据,并且将数据写入操作系统文件。
exp使用的基本格式:exp[username[/password[@service]]],以下例举exp常用用法。
1. 获取帮助exp help=y2. 导出一个完整数据库exp system/manager file=bible_db log=dible_db full=y3. 导出数据库定义而不导出数据exp system/manager file=bible_db log=dible_db full=y rows=n4. 导出一个或一组指定用户所属的全部表、索引和其他对象exp system/manager file=seapark log=seapark owner=seaparkexp system/manager file=seapark log=seapark owner=(seapark,amy,amyc,harold)注意:在导出用户时,尽管已经得到了这个用户的所有对象,但是还是不能得到这些对象引用的任何同义词。
解决方法是用以下的SQL*Plus命令创建一个脚本文件,运行这个脚本文件可以获得一个重建seapark所属对象的全部公共同义词的可执行脚本,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上运行该脚本就可重建同义词了。
SET LINESIZE 132SET PAGESIZE 0SET TRIMSPOOL ONSPOOL c:\seapark.synSELECT 'Create public synonym '||synonym_name||' for '||table_owner||'.'||table_name||';'FROM dba_synonymsWHERE table_owner = 'SEAPARK' AND owner = 'PUBLIC';SPOOL OFF5. 导出一个或多个指定表exp seapark/seapark file=tank log=tank tables=tankexp system/manager file=tank log=tank tables=seapark.tankexp system/manager file=tank log=tank tables=(seapark.tank,amy.artist)6. 估计导出文件的大小全部表总字节数:SELECT sum(bytes)FROM dba_segmentsWHERE segment_type = 'TABLE';seapark用户所属表的总字节数:SELECT sum(bytes)FROM dba_segmentsWHERE owner = 'SEAPARK'AND segment_type = 'TABLE';seapark用户下的aquatic_animal表的字节数:SELECT sum(bytes)FROM dba_segmentsWHERE owner = 'SEAPARK'AND segment_type = 'TABLE'AND segment_name = 'AQUATIC_ANIMAL';7. 导出表数据的子集(oracle8i以上)NT系统:exp system/manager query='Where salad_type='FRUIT'' tables=amy.salad_typefile=fruit log=fruitUNIX系统:exp system/manager query=\"Where salad_type=\'FRUIT\'\" tables=amy.salad_type file=fruit log=fruit8. 用多个文件分割一个导出文件exp system/managerfile=(paycheck_1,paycheck_2,paycheck_3,paycheck_4)log=paycheck, filesize=1G tables=hr.paycheck9. 使用参数文件exp system/manager parfile=bible_tables.parbible_tables.par参数文件:#Export the sample tables used for the Oracle8i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Bible.file=bible_tableslog=bible_tablestables=(amy.artistamy.booksseapark.checkupseapark.items)10. 增量导出“完全”增量导出(complete),即备份整个数据库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complete file=990702.dmp“增量型”增量导出(incremental),即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改变的数据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incremental file=990702.dmp“累计型”增量导出(cumulative),即备份上一次“完全”导出之后改变的数据exp system/manager inctype=cumulative file=990702.dmp导出某个用户所拥有的数据库表:exp 用户名/密码file=存放位置\存放文件名.dmp log=存放位置\存放文件名.log owner=拥有者用户名oracle exp/imp命令详解时间:2006-06-20 14:30:55 来源:Linux联盟收集作者:上上智E:\>exp help=y通过输入EXP 命令和用户名/口令,您可以在用户/ 口令之后的命令:实例: EXP SCOTT/TIGER或者,您也可以通过输入跟有各种参数的EXP 命令来控制“导出”的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