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数词共15页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15
数词和量词数词考点精讲数词概念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包括确数和概数),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
分类确数表示整数的。
例如:一、十、百、零。
表示分数的。
例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五、七成。
表示小数的。
例如:零点一、零点三五。
表示倍数的。
例如:一倍、五倍。
概数指不确定的数目及其范围。
在数字前加上“成、上、近、约、大约、至少、最多”等;在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等。
例如:三四(个)、七八(辆)、成万(人)、千把(人)、三十多(个)、八十来(人)、九十上下、几、几多、许多、若干、左右、少数、一点、一些。
序数指由整数前头加上表示次第的“第、初、老”等组合构成的词。
例如:第一、第三、初二、初五、老大、老四、首先、正月。
形态变化1.表示数量增加的用法: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倍数。
①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这种说法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三十,应该说“增加了两倍”,不能说“增加了三倍”。
②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提高到(为),这种说法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三十,应该说“增加到原来的三倍”,不能说“增加到两倍”。
2.表示数量减少的用法: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①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这种说法一般是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而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量词考点精讲 ②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这种说法一般是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该说“减少到十分之一”,而不能说“减少了十分之一”。
组合能力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之前。
例如:六个、三本。
2.数词一般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面。
例如:不能说“一学校”。
只有古汉语中的习惯用法或文言固定格式,数词才能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二意等。
注意 1.有时词语中的“一”并不是数词。
现代汉语试题库(附答案)现代汉语试题库(语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1、语法这一术语有()含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B动词C形容词D名词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B形容词C名词D副词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B动量词C时量词D形量词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7、“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8、“国营、民用、大型”是()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9、“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10、“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11、“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你代词D名词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B动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14、“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15、“今天星期日”是()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16、“彻底解决”是()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17、“去打电话”是()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A主谓短语B联合短语C偏正短语D同位短语19、“你的到来”是()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21、“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22、“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A施事宾语B体词性宾语C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2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A近宾语B双宾语C远宾语D补语24、“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A可能补语B趋向补语C情态补语D程度补语25、“我认识他,那位连长”中的“那位连长”是()A宾语B同位语C复说语D插说语26、“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A复说语B状语C插说语D同位语27、下列句子中的()是名词句。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词略语探析【摘要】数词略语是现代汉语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数词略语分类、产生原因和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探析所得的研究成果,旨在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数词略语。
大学生校内网()【关键词】数词略语;现代汉语词典;分类;原因;特点数词略语,它是不同于简称的另一种缩略语,它是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1。
之所以将缩略语分为数词略语与简称,是因为两者存在着一些差别,如“二战”与“二老”同是以“二”为词头的缩略语,但“二战”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简称。
而“二老”指父亲和母亲,是数词略语。
总之,数词略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缩略方式,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与生活。
通过商务印书馆对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从1978年12月第一版到如今2005年的第五版修订,这版词典是较具权威并与时代相紧密结合的词典。
这版词典中数词略语的使用较为丰富,从一至百的数词略语都有完整的覆盖。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对这164个词语进行探析。
一、数词略语的分类1.古书典籍一些数词略语的产生与古代文献的简缩密切,如:1.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
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2.佛教用语一些数词略语的产生与宗教的传入有关,如:1.三生有幸:客套话,表示难得的好运气(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2.三藏:佛教经典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总称三藏。
3.地名与方向位置一些数词略语用于地名,如:1.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2.三北:指我国东北、西北、华北。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词类表词组表词组的功能类别从功能看,词组可以分为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
1、名词性词组:主要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包括以下一些词组:(1)主谓词组:这是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构成的词组,例如“蘋果五斤”、“玫瑰花五元”。
(2)偏正词组:这是由名词充当中心语的偏正词组,即定中偏正,例如“美好的明天”、“快乐的日子”、“消逝的昨天”。
注意有一类定中偏正词组的中心语是名词或形容词充当的,因为前面有定语,所以仍然是名词性词组,例如“老师的帮助”、“同志们的关心”、“狐狸的聪明”、“狼一样的凶恶”,这类词组的中心语词性不变,但整个词组变成了名词性的了。
(3)联合词组:这是由名词构成的联合词组,例如“太阳和月亮”、“过去和未来”。
2、动词性词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包括以下一些词组:(1)主谓词组:这是由动词充当谓语构成的词组,例如“我们奋斗”、“自己动手”。
(2)述宾词组:例如“学习科学知识”、“打击敌人”。
(3)复谓词组;包括连动词组和递系词组,都属于动词性词组。
(4)述补词组:这是由动词充当述语的述补词组,例如“洗干净”、“学习完了”。
(5)联合词组:这是由动词充当联合成分构成的联合词组,例如“贯穿执行”。
(6)偏正词组:这是由动词充当中心语的偏正词组,是状中偏正中的一部分,例如“热烈欢呼”、“争相表态”、“无情打击”。
3.形容词性词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或定语、状语。
包括下面一些词组:(1)主谓词组:这是由形容词充当谓语构成的词组,例如“祖国富强”、“河水清澈”。
(2)偏正词组:这是由形容词充当中心语构成的偏正词组,例如“非常激动”、“特别凶险”。
(3)述补词组:这是形容词充当述语构成的述补词组,例如“好极了”、“糟糕得很”。
(4)联合词组:这是由形容词充当联合成分构成的联合词组,例如“又便宜又好”。
复句表单句表。
一、现代汉语词类总表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词类(一)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1、表示具体的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人、牛、山、水、对联、书2、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3、表示抽象事物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中东南前面后边中间5、表示时间的叫时间名词上午昨天傍晚去年(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可能、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1、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漂亮、英明、宽广2、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教课目的 :1、能够认识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2、能够掌握各样词性的定义3、能够掌握词性的鉴别与词的兼类教课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鉴别与词的兼类教课方法:讲练联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Ⅰ、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依据词可否作句法成份能够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能独自充任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不可以独自充任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结”和“附着”。
它们是关闭性词类。
虚词包含: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别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Ⅱ、分类解说实词实词是能够独自充任句子成分的词,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虚词是不可以独自充任句子成分的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分类(一 )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地方或方向的词。
2、分类:一般名词、会合名词、抽象名词、专闻名词、时间名词、地方名词方向名词。
3、语法特色: (1)名词前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目短语来修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状况可以构成“副 +名”构造: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 ;表示变化发展的句子。
(3) 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4)一般不可以重叠。
4、小类特色: (1)一般名词、会合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量词有差别。
(2)专闻名词前一般不可以加数目词。
(3)时间名词还能够做状语。
(4)方向名词可单用,也能够构成方向短语。
(二 )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变化、存在、消逝的词。
2、分类:一般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趋势动词、使令动词3、语法特色: (1)能受副词修饰,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可以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
(2)能够带动向助词“着、了、过”。
(3)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4)一些动词能够按AA 或ABAB 形式重叠。
第 2页 /共 15页4、小类特色: (1)一般动词能够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数词一、知识清单表示数目多少成顺序先后的词叫数问。
数同分为数词,序数词、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五种,基数词,小数,分数和自分数表示数目或数量的多少,序数词表示顺序或等级。
其功能相当干名词或形容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同位语等成分。
1.基数词1.基数词的构成1~10 1119 2090 ≥1001 one 11 eleven 100 a hundred2 two 12 twelve 20 twenty 1,000 a thousand3 three 13 thirteen 30 thirty 1,000,000 a million4 four 14 fourteen 40 forty 1,000,000,000 a billion5 five 15 fifteen 50 fifty6 six 16 sixteen 60 sixty7 seven 17 seventeen 70 seventy8 eight 18 eighteen 80 eighty9 nine 19 nineteen 90 ninety10 ten温馨提示在基数词中只有表示“百”“千”“百万””十亿”的单位词,没有单独表示“万””亿”的单位词,而是常用thousand (千)和million(百万) 来表达。
其换算关系为:1万=10 thousand 1 亿=100 million2.写法与读法(1)21~99之间的数字的表达:21~99之间的各数词须在十位与个位之间加连字符“”。
twentyone, twenty two, thirtythree, thirtynine, ninetynine(2)101~999之间的数字应先说“几百”,然后加and, 再加后面的数。
375读作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five902读作nine hundred and two第1页(共15页)(3)1,000以上的数字应先从后向前数,每三位数加一个逗号或空格,用这个方法把数字分为若干段,再一段一段地读,从后向前第一个逗号前的数为thousand, 第二个逗号前的数为million,第三个逗号前的数为billion。
汉语数词的构成汉语数词是描述数量和数目的词语,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汉语数词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对于学习和运用汉语数词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汉语数词的构成方式,并通过实例来说明。
一、基本数词汉语的基本数词是指表示基本数目的词语,如“一、二、三”等。
这些基本数词可以直接用于表示具体的数量,如“一本书、两个苹果、三位老师”等。
二、基数词的构成规律汉语中,大部分基数词的构成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而言,在10以下的基数词都是单纯的数字,如“五、六、七”等。
当数字大于等于10时,会出现一些组合形式。
1. 十的倍数十的倍数由“十”和基本数词组成,如“十一、十二、十三”等。
可以观察到,“十”作为十的基数词前缀,后面紧跟的是基本数词。
但是当基本数词为一时,十的基数词前缀“一”可以省略不写,如“十一”可以写成“十一”。
2. 几十几当基本数词为二、三、四时,可以与十进行组合形成“二十、三十、四十”,表示20、30、40等。
3. 十几当基本数词为一时,与十进行组合就成了“十几”,表示11到19之间的数目,如“十一、十二、十三”等。
4. 百、千、万和亿当基本数词为一时,可以与“百”、“千”、“万”、“亿”等单位结合,如“一百、一千、一万、一亿”。
而基本数词为十的倍数时,也可以与这些单位结合,如“二百、三千、五万、八亿”。
5. 数词的品类除了基本数词,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数词品类。
如“两”,它作为基数词表示“2”,在具体数量前面时,“两”会变成数量词,如“两本书、两个苹果”等。
三、序数词的构成规律序数词是表示顺序和次序的词语,汉语序数词的构成方式与基数词有所区别。
1. 基数词+“第”在汉语中,构成序数词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在基数词的前面加上“第”就可以了,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2. 例外情况汉语中有一些表示序数的词比较特殊,不遵循基数词的规律。
如“第一、第二、第三”以及“十一、十二、十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