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格式:doc
- 大小:919.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请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正确的是()A.a代表的一定是上、下腔静脉B.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C.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增加D.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则c处的器官是小肠2.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管A管壁较薄,弹性小B.血管A是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的血管C.血管B与血管A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慢D.血管B是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运输到心脏的血管3.人体血液中起运输作用的是()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做出的()A.血浆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5.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A.血浆、白细胞B.红细胞、白细胞C.红细胞、血小板D.血小板、白细胞6.能够准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B.C.D.7.“亲子鉴定”常从血液中提取DNA,DNA主要来自于血液中的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8.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从2端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C.气体a、b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D.a代表二氧化碳气体,其主要是在组织细胞内产生的9.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C.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10.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中的血液会汇集到上、下腔静脉并流入左心房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①和②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D.在动脉内有动脉瓣,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11.如图是一段血管的相关图片,据图回答A.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甲→乙B.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乙→甲C.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甲→乙D.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乙→甲12.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相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可知,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为()A.4和5 B.8和9C.4和8 D.5和913.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众所周知,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
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
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在全身的血管(bloodvessel),血管里流动着血液(blood)。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
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以观察小鱼尾鳍实验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学会区分三种血管。
学情分析:学生对血管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较陌生,以教师要注意多从感性识出发,通过演示实验和图片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演示实验----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列举ABO血型的类型,知道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的内容。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等知识。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的营养和呼吸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人体的代谢和调节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但他们对于抽象的生理过程和复杂的结构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模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4)说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5)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
2、教学难点(1)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模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类型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等知识。
(2)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和模型,获取相关知识。
初一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d两过程都需要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过程a后,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D.过程b后,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降低2.如图是人体下肢某处血管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①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静脉B.图示①血管的特点是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小C.图示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D.图示③血管中的血液含氧较多,是动脉血3.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示意图,血液在它们之间的流动顺序为A.1→2→3B.1→3→2C.2→3→1D.3→2→14.图是人体血管示意图,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A.B.C.D.5.血常规检查时,哪项指标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有炎症的依据()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6.人患急性炎症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7.通过对人的细胞中DNA比对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等,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8.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
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其中的()A.血红蛋白B.成熟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9.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10.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11.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问候学生并开启课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心脏。
你们知道吗,心脏被誉为‘输送血液的泵’,它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心脏在跳动’?心脏跳动的作用是什么?”3、展示心脏跳动的动画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动。
学生活动:1.学生回应教师问候,并集中注意力。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3.观看动画或模型,对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动产生好奇。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和展示动画,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对心脏功能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心脏结构介绍:详细讲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包括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瓣膜、心肌等。
2、心脏功能解释: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心脏的跳动过程,解释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强调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的重要性。
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心脏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关系,如肺部如何为血液提供氧气,身体各部位如何依赖心脏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4、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心脏病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心脏的方法。
5、归纳总结:总结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关系,强调心脏在人体内的核心作用。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信息。
2.观看动画或图示,了解心脏的跳动过程和功能。
3.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心脏功能的理解,并提出疑问。
4.听讲案例分析,了解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5.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详细且生动,通过讲解、图示、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心脏的相关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0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基础练)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基础练1.医院化验员用患者血液制成的玻片标本进行化验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A.切片B.涂片C.装片D.载玻片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一次在探究血液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B两试管内加入了少量柠檬酸钠溶液,C、D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3.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干细胞4.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2021年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
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A.桡动脉B.肱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5.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最好的方法是寻找()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6.血液能不停地在人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A.心肌的收缩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7.如图,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A.①右心房B.②右心室C.③左心房D.④左心室8.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9.体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血液的废物减少C.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血液的养料增多10.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A.左心室、左心房B.左心室、右心房C.右心室、左心房D.右心室、右心房11.静脉血是指()A.含养料丰富的血B.含氧和养料都很丰富的血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D.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12.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某人在献血时发现自己是“万能受血者”,说明他的血型是A.A型B.B型C.AB型D.O型13.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A.200﹣400 B.200﹣500 C.200﹣600 D.800﹣1200 14.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必背知识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是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主要成分包括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
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双凹的饼状,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和死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2.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使红细胞呈现红色。
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二、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1. 动脉功能: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结构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2. 静脉功能: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结构特点: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3. 毛细血管功能: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结构特点: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的位置和结构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与本人握起的拳头差不多。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 心脏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3.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
功能是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最后回到左心房。
【章节训练】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
3.(2013•无锡)小林同学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下面最适合给小林
4.(2013•湛江)有图是某同学血液化验单的部分信息,据此判断她可能患的疾病是()
8.(2013•义乌市)四川雅安地震中的某伤者血型是B型.当他需要大量抽血时(只考虑ABO血型系统),应给他输入()
13.(2013•益阳)下列对如图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描述正确的()
14.(2013•玉林)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公民参加无偿献血,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健康成年
16.(2013•盐城)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18.(2013•盐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9.(2013•盐城)如图是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血液的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直方图.该器官是()
二、解答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2013•黄石)如图为人体某些部位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血管a内流静脉血,血管c内流动脉血,则血管b为_________血管.
(2)若血管b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则血管a内的血液中_________(气体)含量比血管c内血液中的多,血管c内流动的是_________血.
22.(2013•梅州)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_________疾病和癌症.
23.(2013•百色)人因大量出血而需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为原则.
24.(2013•株洲)如图所示X表示人体的某个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血管a比血管b中的二氧化碳要多,则X是_________.
(2)仿照上述形式,结合上图编一道试题,考考同学.
试题: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
25.(2013•荆州)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CO2和O2相对含量的变化,则B段血管是_________.
【章节训练】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
3.(2013•无锡)小林同学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下面最适合给小林
4.(2013•湛江)有图是某同学血液化验单的部分信息,据此判断她可能患的疾病是()
8.(2013•义乌市)四川雅安地震中的某伤者血型是B型.当他需要大量抽血时(只考虑ABO血型系统),应给他
10.(2013•自贡)人体内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分布在()
13.(2013•益阳)下列对如图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描述正确的()
14.(2013•玉林)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公民参加无偿献血,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健康成年
16.(2013•盐城)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18.(2013•盐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9.(2013•盐城)如图是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血液的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直方图.该器官是()
二、解答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2013•黄石)如图为人体某些部位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血管a内流静脉血,血管c内流动脉血,则血管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
(2)若血管b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则血管a内的血液中氧气(气体)含量比血管c内血液中的多,血管c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22.(2013•梅州)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23.(2013•百色)人因大量出血而需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4.(2013•株洲)如图所示X表示人体的某个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血管a比血管b中的二氧化碳要多,则X是肺.
(2)仿照上述形式,结合上图编一道试题,考考同学.
试题:如果血管a比血管b尿素含量多,则X应该是.
答案:肾脏.
25.(2013•荆州)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CO2和O2相对含量的变化,则B段血管是组织处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