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周练
- 格式:docx
- 大小:194.74 KB
- 文档页数:5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B卷)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B 卷)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B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B卷)的全部内容。
1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B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
5K 39 Ca 40 Cu 64 Ba 137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和8个副族 B.ⅣA族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指第1、2周期2.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n=m+1 B.n=m+11C.n=m+25 D.n=m+103.科学家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4.a R3-和b M 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值等于( )A.b+n+3 B.b+n-3C.b-n+3 D.b-n-35。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双周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8分,不定项选择。
每题全对4分,漏选2分,错选0分)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 .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合运动时间相等D .合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加速度大2.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个量是相等的?A .位移B .加速度C .平均速度D .速度的变化量 3.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从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A .直线PB .曲线QC .曲线RD .无法确定 4.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A .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 .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 .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D .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5.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在变化D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6. 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 1、F 2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性质分别是:A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7.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 ,它的竖直分量为v y .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正确的是:A.g h /2B.(v 0-v y )/gC.(202v v )/gD.2h /v y8.在水平面上,小猴拉着小滑块做匀速圆周运动,O 点为圆心。
能正确地表示小滑块受到的牵引力F 及摩擦力F k 的图是:9.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 1,落地时速度为v 2,不计空气阻力,如图1所示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10.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 ,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 点处,在杆的中点C 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 后挂上重物M.C 点与O 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 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 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物M 的最大速度是ωl B .重物M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重物M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重物M 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半径为L 的圆管轨道(圆管内径远小于轨道半径)竖直放置,管内壁光滑,管内有一个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可沿管转动, 设小球经过最高点P 时的速度为v ,则:A .v 的最小值为 gLB .v 若增大,球所需的向心力也增大C .当v 由gL 逐渐减小时,轨道对球的弹力也减小D .当v 由gL 逐渐增大时,轨道对球的弹力也增大12.如图所示,在一个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转轴垂直于此平面,交点O 的上方h 处固定一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绳长AB =l>h ,小球可随转轴转动并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球不离开水平面,转轴的转速最大值是:A.12πghB .πghC.12πglD.2πlg二、实验题(共12分)13.(5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说明: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3. 保存好第Ⅰ卷,及时反馈、专心探究。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唯一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每题2分,共30题,计60分)读下面“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的数据为1)”,完成1~3题。
1. 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 )A. 地球 B .火星C .木星D .天王星2.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条件中,表中三个行星同样具备的是 ( )A .平均温度约为15℃B .以氮气、氧气为主的大气C .原始大洋的形成D .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3. 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他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地球和人类深受太阳的影响。
2010年9、10月间,用于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卫星进入“日凌”期,“日凌”是指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干扰通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完成4~5题。
4.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闭路电视信号受到干扰②卫星传送的广播、电视、电话信号受到干扰③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非洲刚果河流域出现五彩缤纷的极光现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②③5.下列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①火山爆发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潮汐⑤煤的形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③④⑤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
完成6~8题。
6. 秋分日沙市所在地区的天文辐射为 ( )A.480 B.586C.789 D.7997. 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其原因是 ( )A.此时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或冷气流的影响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大8. 北极点与南极点天文辐射量的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出现极昼的天数不同B.极地冷高压强度、地表雪量不同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D.日地距离不同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9~11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2.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22Ti和5022T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关48A.48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质子B.4822Ti和502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位于第四周期C.T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 D.4822Ti和5022Ti互为同位素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
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LiOH>NaOH>KOH>RbOHB.金属性:Rb>K>Na>LiC.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D.和酸反应时,1molFe能失去2mol e−,1molNa失去1mol e−,所以金属性Fe>Na5.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曾制得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
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
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三周期第ⅤA族B.第四周期第ⅢA族C.第五周期第ⅢA族D.第四周期第ⅤA族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B.第15列某元素能形成碱性气体C.第17列的第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D.短周期中能与强碱反应产生H2的金属元素位于第ⅥA族7.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水、淀粉溶液B.溴水、汽油C.氯水、四氯化碳D.硝酸银溶液、稀硫酸8.现有①溴水②氯水③碘水④氯化钾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其中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有()A.①②B.①④⑤C.①②③⑤D.③④⑤9.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正确的组合是()①钾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增大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低A.②③⑥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⑤10.下列对卤素的说法符合递变规律的是()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B.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浅,密度逐渐增大11.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双周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2014年2月22日命题人:吴志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0-16一、选择题 (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C. 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D.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2.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A. SiB . NC. OD. F3 .元素X 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有 3个电子,元素Y 的负二价离子离子核外有 10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 XY 2B . X 2YC . X 2Y 3D . X 3Y 24.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 M 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7.门捷列夫在描述兀素周期表时,许多兀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兀素留 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 X 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与硅处于同族),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 周期律,下列有关X 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X 单质易与水反应 B . XO 可被碳还原为XC. XH 4的稳定性比SiH 4的高 D . Si 的半径比X 的大 8•已知质量数为A 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 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A . A-xB . A-x-nC . A-x+nD . A+x-n9. 某原子核外共有n 个电子层(n >3),则(n -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 8 个B. 18个C. 32 个 D . 2( n -1)2个10.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XO ,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5.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 HCIO 、HPO 、H 2SO 的酸性依次减弱C . NO F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HCI 、HBr 、HI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1531I 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得出的推理或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SO32-、HSO3-、CO32-,A错误;B.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CO32-或Ag+,B错误;C. 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同时说明钠的熔点较低,C正确;D. 因为该检验方法是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在通氯气前滤液A中就可能含有Fe3+,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D错误;故选C。
【点睛】钠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热量,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SO-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中一定含有4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 【详解】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 -,还可能含有SO 32-被硝酸氧化成24SO -,所以A 错误;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 3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故C 正确;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双周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考试时间:2014年2月20日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或加少量醋酸钠晶体时,都会引起的变化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H+)增大2.在下列有机物中,其中属于酯的有机物是()①CH3-O-CH3 ②CH3CH2OH ③HCOOCH3④CH3COOH ⑤CH3COOCH2CH3⑥CH3CHOA.③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间二甲苯和乙苯 B.2-戊炔和2-甲基-1,3-丁二烯C.2,2,3-三甲基戊烷和3-乙基己烷 D.三氯甲烷和氯仿4.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5编号被提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①苯甲酸(不溶于水的杂质)水过滤、重结晶②乙酸乙酯(醋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③乙醇(4%的水)生石灰蒸馏④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硫酸V/mL c/(mol/L)V/mL c/(mol/L)①10 10 0.1 50 0.05②10 10 0.05 10 0.1③30 10 0.05 10 0.1A.③②① B.②①③C.①②③ D.①③②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原电池电解KI-淀粉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与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待测液含Na+,同时K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容易被黄色掩蔽。
所以不确定是否含K+,A项错误;B. 待测液加入过量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加入BaCl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待测液肯定含有SO42-,B项正确;C. 如果待测液只含HCO3-,加入过量盐酸也能产生CO2气体,C项错误;D. 原溶液可能只含Fe3+,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也呈红色,D项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项。
Na的焰色反应颜色可能影响观察到K的焰色反应颜色,所以不能断定不含K,实际上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排除Na的焰色反应影响。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2.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是硫原子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5.随着卤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单质的密度逐渐降低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和8个副族B.ⅣA族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指第1、2周期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D>C>B>A B.原子半径:B>A>C>D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8.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双周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考试时间:2014年2月20日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或加少量醋酸钠晶体时,都会引起的变化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H+)增大2.在下列有机物中,其中属于酯的有机物是()①CH3-O-CH3 ②CH3CH2OH ③HCOOCH3④CH3COOH ⑤CH3COOCH2CH3⑥CH3CHOA.③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间二甲苯和乙苯 B.2-戊炔和2-甲基-1,3-丁二烯C.2,2,3-三甲基戊烷和3-乙基己烷 D.三氯甲烷和氯仿4.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5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C.①②③ D.①③②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原电池电解KI-淀粉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为负极B.原电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C.电解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电解池中阳极处溶液先变蓝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8.(16分)在一定条件下,NO2和N2O4可以互相转化:2NO2(g)N2O4(g) △H<0。
现将一定量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双周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2月22日
命题人:吴志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一、选择题 (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
B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C .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D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2.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 .Si
B .N
C .O
D .F 3.元素X 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负二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 则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 2
B .X 2Y
C .X 2Y 3
D .X 3Y 2
4. 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 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5.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HClO 4、H 3PO 4、H 2SO 4的酸性依次减弱
B .HCl 、HBr 、HI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N 、O 、F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 .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6. 131 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 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
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
53I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31 53I 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 相同
B.131
53I 的原子序数为53 C.131 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131
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7.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 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与硅处于同族),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 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X 单质易与水反应
B .XO 2可被碳还原为X
C .XH 4的稳定性比SiH 4的高
D .Si 的半径比X 的大 8.已知质量数为A 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 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 .A-x B .A-x-n C .A-x+n D .A+x-n 9.某原子核外共有n 个电子层(n >3),则(n -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A .8个
B .18个
C .32个
D .2(n -1)2个
10.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 2XO 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A .HX
B .H 2X
C .XH 3
D .XH 4
11. 对相同状况下的和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C 18
12214N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12.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 H+=3R2+3H2O,则下列关于R 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A族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RO3—中的R元素只能被还原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13.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 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 若Y的最高价为+m,则X的最高价一定为+m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B.短周期共有20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子数之比为1:2,那么这些化合物共有:
A.1种B.2种 C.3种 D.4种
17.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A.第ⅠA族B.第ⅢA族C.镧系元素D.第ⅢB族18.硼有两种同位素10B和11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自然界中,10B与11B 的质量之比为
A.1∶4 B.5∶22 C.10∶1 D.1∶1
19.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为H3XO4 <H2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阴离子的还原性为X3->Y2->Z-
C.原子半径为X<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3X>H2Y>HZ
20.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
为
A.C、Al、P B. N、Si、S C. O、P、Cl D.F、S、Ar
21.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作为催化剂的材料 B.航空航天工业中的耐高温合金材料
C.原子能工业上用的材料 D.电子工业上用的半导体材料
22.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
A.乙的常见氧化物有两种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丙>丁
C.丙的氧化物能与戊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D.原子半径大小:甲>丙23.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24.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25.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
(2)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
(3)周期表中族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4)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类为
(填字母,下同)。
A.18 B.32 C.50 D.64
(5)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碳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
试推断其中116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A.第6周期ⅣA族 B.第7周期ⅥA族 C.第7周期Ⅷ族D.第8周期ⅥA族27.(10分)(1)已知A n+、B(n+1)+、C n-、D(n+1)-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用A、B、C、
D表示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2)等质量的2H2O和1H2O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电子数之比为;等物质的量的2H2O和1H2O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比为,转移电子数之比为。
28.(10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一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元素的是
(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4)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的氢化物是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
29.(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2)W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写出Y的气态氢化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0.(10
(1)写出Z、N四种元素的名称
..:Z ,N 。
(2)由X、Y、Z、M、N五种元素两两组成的分子中,许多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相等,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分子式:
①含10e-的五原子分子:;②含14e-的双原子分子:;
③含16e-的有机物分子:;④含32e-且具有漂白性的分子:。
高一第一次周考化学答案
26. (1)轮廓略 (2)第6、7周期在ⅢB族出现了镧系、锕系
(3)ⅢB
(4)C (5)B
27. D>C>A>B 9:8 9:10 2:1 1:1
28 . (1)Na (2)Al(3)HClO4(4)SiH4(5)Cl
29 . (1) 三 VA (2)H2S,NH3; (3)N2O5; (4) 2NH3+H2SO4= (NH4)2SO4。
30. (1)硅;硫
(2)①CH4②CO ③C2H4④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