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普制度V5.1更新操作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503.50 KB
- 文档页数:12
附件二: 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报表制度报表目录一、基表 (一)工业污染源表号表名G101 表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G102 表 主要产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费情况调查表G103 表 工业用水、排水情况调查表G104 表 废水处理设施调查表G105 表 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调查表G105-1 表 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G105-2 表 废水污染物监测表G106 表 锅炉及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7 表 窑炉及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8 表 生产工艺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9 表 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调查表G109-1 表 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G109-2 表 废气污染物监测表G110 表 工业固体废物调查表G111 表 危险废物调查表(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J501 表 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J501-1 表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1-2 表 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表J502 表 垃圾处理厂(场)基本情况表J502-1 表 垃圾处理厂(场)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2-2 表 垃圾处理厂(场)渗滤液监测表J502-3 表 垃圾处理厂(场)焚烧废气监测表J503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基本情况表J503-1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3-2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废水监测表J503-3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焚烧废气监测表J504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基本情况表J504-1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4-2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废水监测表J504-3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焚烧废气监测表(三)农业源N301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表N302-1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N302-2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网箱养殖/围栏养 殖/浅海筏式养殖/滩涂增养殖/其他)报告 期别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报送单位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年报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年报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年报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1-报送日期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N303 表 农业污染源基本情况调查表 二、综表 (一)工业污染源表号表名H101 表 工业源单位数量汇总表H102 表 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汇总表H103 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情况汇总表H104 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放情况汇总表H105 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H106 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 用及处置情况汇总表H107 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 用及处置情况汇总表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重点调 H102-1 表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H103-1 表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H104-1 表放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H105-1 表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重点调查 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H106-1 表 用及处置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H107-1 表 用及处置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非重点 H102-2 表估算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H103-2 表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H104-2 表放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H105-2 表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 H106-2 表用及处置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 H107-2 表用及处置情况非重点估算表(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年报 县级行政区次年 4 月 30 日前报告 期别 年报 年报调查范围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工业企业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2-H401 表 H402 表 H403 表污水处理厂调查信息汇总表 垃圾处理厂(场)调查信息汇 总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医疗废物处 置厂)调查信息汇总表(三)城镇生活污染源S405 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调查表H305 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汇总表(四)机动车污染源S406 表 机动车污染调查表H306 表 机动车污染汇总表(五)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H201-1 表表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H201-2 表表H202 表水产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表H203 表 农业污染源汇总表年报 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所有污水处理厂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所有垃圾处理厂(场)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所有危险废物处置厂(医疗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废物处置厂)辖区内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的县级行 政区 辖区内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的县级行 政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市级行政 区 辖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市级行政 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 的县级行政区 辖区内规养殖小区污染排放的县级 行政区 辖区内规模化水产养殖场污染排放 的县级行政区 辖区农业污染源排放的县级行政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3-关于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报表增删的说明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原则上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以下简称“污普”)的相关技术规定和报表制度,对于部分报表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五险合一企业版软件(普通单位版)操作说明新参保单位应先取得《社会保险登记证》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一、采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1、登陆“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选择【下载专区】-【程序下载】,下载【五险合一采集软件(普通单位版)】及最新补丁安装并升级。
(建议直接下载安装5.0.0版本,再升级到最新版本)2、双击桌面上的“北京市社会保险系统企业管理子系统——普通单位版”快捷方式图标,即可进入登录界面,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1。
初次使用者请参阅《用户指南》,位置:开始菜单→程序→北京市社会保险系统企业管理子系统——普通单位版→用户指南。
二、新参保单位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并上报相关材料第一步,录入单位信息和个人信息:①单位信息录入:进入普通单位版系统,点击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四险基础数据导入,把U盘中拷贝的单位信息(dat格式)导入系统。
点击基本信息管理—单位信息修改→查询,勾选基本医疗保险参加险种,补录医疗银行信息和医疗专有信息等必填信息→保存不打印。
或者在基本信息管理→单位信息录入模块下如实、准确地录入单位信息。
②个人信息录入:基本信息管理→个人信息录入,如实、准确地录入个人信息(新参保人员需要上传个人电子版照片)录入后点保存。
个人定点医疗机构本着“就近就医、方便管理”的原则选择四家定点医疗机构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院、专科医院、A类医院可不选)第二步,增员:点击个人变更登记→增员→确定增员单位→查询→在人员列表中选中要增加的人员→选择增员险种→分别选择四险和医疗个人缴费原因后点设置→增员。
第三步,报盘:点击数据交换→个人新参保信息报盘或个人续保、减员信息报盘→选择单位名称→查询→查看所要报盘的人员信息,若正确则点击报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存盘路径→确定→提示报盘成功(文件为dat格式)→打印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加表。
第四步,打印报表:点击报表打印→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选择单位名称→输入查询条件→查询→在人员列表中选中要打印的人员→打印(续保人员不用打此表)第五步,上报材料:①、办理人员新增加(新参加工作、新参统)需提供:1、《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加表》2、《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上传一寸白底彩色照片电子版)3、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竖着复印)4、报盘信息。
管理制度手册的更新与修订流程一、制度手册的重要性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的重要规范和指导文件,对于保障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度手册不仅对新员工提供了准确的操作指南,还为老员工提供了参考和规范,保证了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协同和顺畅运行。
二、修订流程的必要性由于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法律和政策的更新以及业务需求的不断调整,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修订制度手册的流程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保证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了制度间的冲突和矛盾。
三、修订委员会的成立为了保证制度的修订过程公正、透明、科学,组织应当成立一个修订委员会。
修订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代表和制度专家组成,负责收集意见、研究修订方案,并最终确定最新版本的管理制度。
四、制度的调研与评估在修订制度手册之前,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委员会应进行相关调研,了解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的需求和问题。
此外,对现行制度的评估也应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五、制定修订方案调研和评估的结果为修订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修订委员会应结合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修订方案。
修订方案应明确修订的内容、理由和目标,并具体规划修订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六、征求各方意见修订方案制定完成后,应当及时征求相关部门和岗位的意见。
征求意见的方式可以有会议讨论、征询函、网络平台等,以便获得更广泛的反馈和建议。
修订委员会应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七、修订方案的批准和公示在征求意见收集结束后,修订委员会应结合各方的意见进行再次修改,并提交给组织的决策层进行批准。
通过决策层的审批后,修订方案应当公示在组织内部,以便员工能够了解和熟悉最新的管理制度。
八、培训和宣贯制度修订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宣贯。
培训应覆盖各部门和岗位,使员工能够完全理解修订后的制度并用于实际工作中。
宣贯工作则通过内部通知、会议、培训材料等方式,向员工普及新的管理制度。
政务服务目录管理系统V1。
0操作手册哈尔滨华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操作 (3)2。
1用户登录 (3)2.2行政权力事项 (5)2.2.1行政权力管理 (5)2。
3公共服务事项 (8)2。
3。
1公共服务管理 (8)2.3。
2公共服务引入 (12)2。
4.政务服务事项 (14)2.4。
1事项认定 (14)2.4.2办事指南管理 (16)2。
4。
2.1指南信息 (17)2。
4.2.2申请材料 (19)2.4。
2.3采集地址信息 (19)2。
4.2。
4流程图 (20)2.4。
2.5权责信息 (21)2.4。
2。
6中介信息 (21)2.4.3待审核事项 (21)2.4。
4已发布事项 (22)2.5目录清单 (22)2。
5。
2目录清单管理 (24)一、系统概述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参照《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结合工作实际,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黑龙江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黑政办综〔2017〕7号)文件,建设了全省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
在原有权力清单、公共服务目录等数据基础上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和所有应公开信息相互关联、动态管理。
目标是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在纵向不同层级、横向不同区域间“编码唯一、标准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多方使用"的标准化管理。
二、系统操作2。
1用户登录平台的互联网访问地址是http://www。
hhsp。
gov。
cn:8888,在系统登录页面提供了由省编办制定的政务服务事项认定标准、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和指导视频以及使用平台的各单位账号。
如图1所示。
(图1)使用平台的各地市、省直部门应在登录页面下载本地区对应的账号。
账号按分工的不同,分为两种权限:一是管理账号,各地区政务服务事项管理部门使用管理账号登录平台,实现对本地区政务服务事项认定情况、目录清单生成情况、办事指南录入情况的查看和统计;二是录入账号,各地区政务服务实施部门使用本部门账号登录平台,实现对政务服务事项的认定、办事指南录入、目录生成等操作。
CL 5操作手册标识号 021-002-296版本 01版本 01,2005 年 4 月发布,适用于软件版本 XX.04.XX目录1一般信息............................................1-11.1给 CL 5 供电..........................................1-21.2开关仪器................................................1-41.3CL 5 的主要功能...................................1-4CL 5 高精度测厚仪基本仪器.....................1-5仪器选件..................................................1-61.4本手册内容............................................1-6 2了解小键盘、菜单系统和显示屏幕........................2-12.1小键盘功能............................................2-22.2解释显示屏幕........................................2-22.3使用配置显示屏幕...............................2-10 3设置 CL 5...........................................3-13.1连接探头并加载设置文件....................3-33.2配置仪器................................................3-63.2.1设置仪器增益................................3-83.2.2设置更新率...................................3-83.2.3设置标称厚度................................3-83.3仪器校准................................................3-93.4设置最大和最小厚度警报....................3-93.5创建和删除自定义设置文件...............3-113.6锁定和解锁仪器设置...........................3-14 4测量厚度............................................4-14.1选择显示视图........................................4-24.2正常测量模式(无A扫描)...............4-34.3最小扫描和最大扫描测量模式............4-64.4差值/缩减率测量模式...........................4-8Krautkramer CL 5 版本 01,2005 年 4 月0-1目录4.5厚度 + A 扫描测量模式(可选).......4-104.6速度测量模式(可选)........................4-8 5使用可选数据记录器........................5-15.1创建新数据记录器文件........................5-25.2调用和删除已存储数据记录器文件....5-45.3将厚度测量值和速度测量值记录到数据记录器文件中........................................5-55.3.1将 A 扫描结果记录到数据记录器文件中................................5-65.3.2浏览数据记录器文件.....................5-65.4打印报告................................................5-6 6I/O 特性...............................................6-16.1将厚度读数传送到外部设备................6-26.2设置通信速度(波特率)和连接到 PC..........................................6-46.3远程命令................................................6-4 7规格7.1仪器规格................................................7-27.2A扫描选件特性....................................7-57.3速度测量选件特性................................7-57.4速度测量选件特性连接和使用数字千分尺................................7-67.5CL 5 探头/传感器规格..........................7-6 8维护仪器保养.........................................................8-20-2版本 01,2005 年 4 月Krautkramer CL 5目录9附录....................................................9-19.1重置操作软件........................................9-29.2升级操作软件........................................9-29.3EMC 文档...............................................9-39.4制造商/维修地址...................................9-510索引..................................................10-1Krautkramer CL 5 版本 01,2005 年 4 月0-3重要声明重要声明Krautkramer 超声波测厚仪的任何用户都必须阅读并了解下列信息。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电子制度V5.1说明
(2008年07月25日)
1.下发内容
污普电子制度V5.1完整版
2.操作说明
强烈建议:先进行备份全部数据,以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数据备份的详细操作方参看《软件操作说明书》中的“数据导出”部分。
以下操作在软件版本V3.0基础上,若您还未升级软件,请先将软件升级到V3.0,操作方法如下:
步骤1:根据需要在国家普查FTP网站(地址ftp://211.100.19.66)下载相关的单机版或网络版软件补丁;
步骤2:关闭污普软件服务器及客户端;
步骤3:运行污普软件升级包v3.0(网络版:ServerUpdate V3.0.exe;单机版:PersionalUpdate V3.0.exe)
2.1完整制度包操作流程
步骤1:启动污普软件服务器并进入客户端;
步骤2:备份原项目数据;
步骤3:新建一用于汇总的项目、装载制度V5.1完整版、导入行政区划;
步骤4:导入数据;
步骤5:打开“数据计算”菜单,执行“污染物系数计算”
步骤6:打开“数据汇总”菜单,选择需要汇总的表执行汇总。
(详细汇总操作参见2.3)
注:如果修改了工业源或生活源基层表数据则需要重新执行步骤5,步骤6;
2.2污染物系数计算
启动污普软件服务器端后,登陆“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客户端,并打开新建立的项目(如HZ51=汇总制度V51),选择菜单“数据计算”/“污染物系数计算”,
系统弹出下图,可以选择“全选”一次性选中全部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勾选需要执行的一个或几个计算公式。
点击按钮,系统弹出计算进度窗口。
根据数据量的大小,请耐心等待,直到软件提示执行完毕,如下图所示。
点击“OK”完成污染物的计算。
注意:
1、第一次汇总时,必须全部选择并执行计算公式,否则生活源汇总表和部分工业源汇总表没有汇总结果。
2、每次修改了生活源或工业源基层表数据后,必须重新执行计算公式以更新污染物表。
3、此处的计算对集中式和农业源汇总结果没有影响。
4、计算过程中,不要重启服务器或进行数据修改、录入等操作!
2.3数据汇总
操作流程:
选中一个或多个汇总表→选择行政区划(即选择参加汇总的数据)→执行汇总并提示汇总成功→双击汇总表进行表样展示→双击行政区划,查看该地区的汇总结果→打印预览,调整模板→进行打印
登陆“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客户端,选择菜单“数据汇总”或工具栏上的进入到汇总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左上角空白窗口中的“+”号展开,可以看到本次各个污染源的所有汇总表,如下图所示。
点击“口”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汇总表进行汇总,也可以选择根节点“4汇总表”前的“口”选中所有污染源的汇总表,或者选中某个污染源文件夹前的“口”则一次性选中该源的所有汇总表,如下图所示,选中了工业源和生活源的所有汇总表。
选择左下角空白窗口中的行政区划,以确定选择参加汇总的数据来源。
如下图所示,选择“无锡市”,则此项目中无锡市及其县乡的所有数据都参加汇总。
在选择汇总表和行政区划后,点击执行按钮,进行数据汇总。
软件弹出执行进度窗口,如下图所示。
根据选择的汇总表数量以及数据多少,软件自动生成汇总公式进行计算,因此,请耐心等待,直到软件提示“任务完成”。
点击“确定”完成汇总。
双击某张汇总表,屏幕右侧展示该表表样,双击行政区划中的无锡市,则该汇总表展示无锡市的汇总结果。
如下图所示,分别展示了H102和H106无锡市的汇总结果数据。
每次执行汇总之后,都应再次双击行政区划,以显示该地区的最终汇总结果。
在数据展示界面,点击
,进入到打印预览界面,如下图所示,H102表打印预
览界面。
在打印预览界面,可以直接进行打印,也可以将该表保存为PDF 格式。
打印或保存时,若该表存在多页,则可以打印或保存指定的页面范围。
注意:有些
表格为了显示数据的完整性,进行了比例缩放,以便可以用A4纸打印。
3. 汇总表说明
3.1工业源
工业源汇总表中的JC_H106、JC_H107用以检查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填写的分项之和与合计项是否相等。
3.2生活源
生活源汇总表中的JC_H302用以查看实际填报用水总量与系数计算用水总量。
3.3集中式
H403_1用以统计基层表“J503 危险废物处置厂普查表”中的危险废物年实际处置量。
因此,在J503表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代码表》中的名称填写(不是按照代码或者其他内容填写!),否则可能汇总结果不对的情况。
3.4农业源
对于农业源汇总表的下列指标,说明如下:有汇总数只是抽样的汇总情况,并不是普查的整体总数,没有数值的则牵涉到产排污系数(目前尚未完成)。
H201表:指标7~指标20
H202表:指标6~指标7
H203表:指标13~指标17
H204表:指标13~指标14
3.5打印模板
由于有些汇总表本身设计非常紧凑,为保证数据完整显示在一张A4纸,需要对汇总表进行缩放。
以农业源汇总表H201为例,
步骤1:打开H201进入到打印预览界面
步骤2:调整当前表的缩放比例,如H201由默认的85修改为80
步骤3:选择进行打印。
因此,将一些特殊的表格进行说明如下(未说明的汇总表无需设置,直接打印即可):
工业源
H106表,缩放比例为95
H110表,缩放比例为95
✧生活源
H301表,缩放比例为95
H302表,缩放比例为90
H303表,缩放比例为55
H304表,缩放比例为95
H305表,缩放比例为95
H306表,缩放比例为70
✧农业源:
H201表,缩放比例为80
H202表,缩放比例为27
H203表,缩放比例为60
✧集中式:
H401表,缩放比例为95
H402表,缩放比例为95
H403表,缩放比例为95
4. 其他更新内容
✧更新生活源污染物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更新部分汇总表取值或单位的错误
✧调整部分汇总表的打印表样
✧增加基层表关于生活源普查的规模低限问题的审核关系
对应的审核关系:
S401:XZ_101、XZ_102
S402:XZ_201、XZ_202、XZ_203 S403:XZ_301
S404:XZ_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