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分析摘要:创业板的推出使那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具有比较高的自主创新水平的优质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给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这将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业板;中小企业;融资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69-01创业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新出现的一种融资方式,是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于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
创业板市场主要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同时也具有资本市场的一般功能,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能改善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还可以发挥优胜劣汰的优化功能,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出局。
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
一类是“独立型”,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
另一是“附属型”,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
二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
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的背景分析1.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迅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涌现并成长起来,导致风险资本产业得到高速发展,许多国家出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的,设立了创业板市场。
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nasdaq”为例,截至2009年8月底,美国的“nasdaq”,的总市值达到2.85万亿美元,共有上市公司3141家,其中美国本土公司2865家、境外公司276家。
这些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2.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因素,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已经不断被压缩,而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海外订单大幅度下滑更是把许多企业逼到了生死关口。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GDP、税收和进出口额均占全国50%以上。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解决了75%以上就业岗位。
三是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四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五是在开拓市场,推动对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与其狭窄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
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
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更是无法惠及到中小企业。
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融资体制对中小企业仍有很多限制。
“唯成分论”和“嫌贫爱富”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而在股票市场上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愉悦上市那高高的门槛。
此外,我国股市的很大功能是服务于上市的国企,很难同时兼顾中小企业的融资愿望。
因此,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机的成熟,以及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9年我国适时地成功推出了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GEM(GrOWthEnterPriSeSMarket)board 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我国主要指深圳创业板。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从创业板上市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摘要: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在深交所集中挂牌上市,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开启,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发展渠道。
创业板会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显然真正能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还是少数,本文拟通过剖析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对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达到创业板上市要求等问题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现状;融资;改善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经成为活跃我国市场的基本主体,不仅是大企业发展的依托,还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是据统计,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
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将会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详细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以下困难:1.在内源融资方面,自有资金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援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筹到款项。
根据广东民营企业融资调查问卷以及温州的实证研究,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
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常常导致中小企业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如果不能转向外源融资,不要说进行企业扩张,可能连维持基本生产都有问题。
2.在外源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
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可以问津。
2004年5月,深交所推出了向创业板过渡的中小企业版,但是中小企业版的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严格,基本接近于现在的主板市场,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用不大。
创业板及中小板的意义:1.为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股权融资的场所。
2.同时也拓宽了投资者寻求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3.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资金的出口,使得他们投资收益可以得到兑现,增强了其投资的热情,有利于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
5.为中小企业迈向国际化提供平台。
6.有利于中小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创业板和中小板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1.由于中小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普遍较小,因此比较容易被认为操纵,造成其公司股价的大涨大跌。
使得中小投资者投资此类股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中小板及创业板的长远发展。
因此需要深交所加强对股价异常波动股票的监管;加大对非法操纵股价者的查处和惩治力度;健全和完善对异常波动股票的信息披露,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2.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大多被披上了“高成长”的外衣。
在“高成长”外衣的掩盖下,他们变得异常的疯狂,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高超募发行成了现今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发行的最大特色。
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对资本市场巨大的威胁:首先是对证券市场三大功能中的“定价功能”破坏,我们普遍认为能产生共投资回报的资本,应对证券的定价就高,反之,证券的定价就低。
但随着“三高”现象的出现,现在只要在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就可以享受高发行价。
这也是对价值理论的违背。
其次,也是对证券市场资本配置功能的破坏。
只有业绩和发展好的公司,才会受到资金的追捧,但现在只要是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就容易受到资金的关注。
最后也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当发行价高出合理区间,也就意味着投资的风险加大,高出越多风险也越大。
不过“三高”也有一点好处,当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超额募集了资金,他们必定会用这些钱去投资厂房或者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扩大再生产,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要解决“三高”问题就需要我们的证监会对现行证券发行机制进行改革,调整发行定价的模式。
创业板的定位及特点创业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个专门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服务的板块。
创业板起源于2024年,是通过对创新性和成长性企业的发行条件和退市机制进行优化而设立的,旨在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
1.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创业板的设立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提供更加灵活和便利的融资机会。
相比主板市场,创业板对企业的发行条件和要求更为宽松,更加注重企业的潜在成长性和创新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2.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机制:创业板市场具有更加灵活的融资机制,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定向增发等多种形式。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和灵活性。
3.更加重视企业创新和成长:创业板对企业的发行条件和审核标准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
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4.提供更加良好的退出机制:创业板设立了更加完善的退市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退出途径。
同时,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条件,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创业板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风险高,收益大:创业板市场中的企业多为初创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高。
但由于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创新能力,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上也有机会获取更高的收益。
2.投资机会多样化:创业板市场提供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融资方式和投资机会,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
3.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方便和灵活的融资机会,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4.创业板股票流动性相对较高,成交量较大,投资者可以更容易进行买卖操作,从而更灵活地进行资金的配置。
总的来说,创业板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具有独特的定位和特点,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融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浅析科创板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常常面临着种种挑战,例如融资成本高昂、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科创板的出现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而设立的。
相较于传统的创业板和主板,科创板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和市值大小等方面并不要求过于严格,更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科创板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科创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开放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传统的融资途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式,限制较多,而且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高企业融资条件限制高。
而科创板的设立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发行融资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大大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尤其对于那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科创板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科创板的设立有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根据科创板的相关政策规定,对于具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可以享受更为宽松的上市条件以及更多的政策支持。
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激励,能够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为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的上市融资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科创板的出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
相对于传统融资渠道,科创板的融资流程更为简化和高效,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
科创板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将有助于提升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科创板的出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有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
创业板的推出对巾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口袁玮蔓(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沈阳110168)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不健全及申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融资难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无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申小企业融资结构中小企业在一国绛济发展中起着甭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推动一国经济的增长、创造就,I k49L会,而且还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困经济体系的多层次化发展。
然而,融资问题却一氲足中小今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
创业板义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指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卜.I耵的中小氽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推出创业板的丰要目的,即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集资途径,帮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
那么,创业板的推出到底会给巾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本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行r了解。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它是指食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彳f机构成及其比例,丰要指权益资本(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负债)的构成状况。
企业的内源融资构成r食业的权益资本(自有资金),而外源融资则构成了企业的负债。
从表1-1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巾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内源融资为卡,其所占比例高达92.4%,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企qk内源融资的比例也渐渐降低,f H总的来说,内源融资为企业资本的主要来源;在外源融资方面,间接融资(即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担保等机构的借款)只占2.7%,直接融资(即通过非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占4.9%。
可见,我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排斥在外,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相比r大企业更多的依靠自有资本和非正规金融。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一)随着企H k的成长,企业能够获得的内源融资越米越少虽然在创业初期,中小食业充足的内源资金。
创业板市场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影响分析摘要:创业版市场越来越成为金融体系中传统证券交易所大厅之外的活跃因子,这些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巨大便利。
总结中国刚刚成立的创业板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创业板市场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影响。
关键词:创业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证券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一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主板市场以外的、专门为新兴公司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资本市场。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主板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不同的上市标准、服务对象及交易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筹资途径,帮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
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型具有成长型和高科技性质的创业企业,发展创业板的主要目的便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以改变中小企业资金筹措困难的局面。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对各国现行的创业板市场的模式和规则进行研究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情况,制订了由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市场。
一、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各国经验表明,创业板市场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截至2009年11月9日,在中国a股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股票共有28只。
这些企业呈现出“五新三高”的特点,即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和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
首批28家企业中,有13家为从事软件、商贸、媒体、医疗等服务行业,占比为46.4%;有4家企业为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占比为14.3%;有11家企业为新能源、新材料与新技术企业,占比39.3%。
2009年12月16日,第二批在创业板上市的8家公司进行网上申购,待发行结束后这些公司将择机打包登陆创业板。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h1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GDP、税收和进出口额均占全国50%以上。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解决了75%以上就业岗位。
三是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四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五是在开拓市场,推动对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与其狭窄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
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
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更是无法惠及到中小企业。
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融资体制对中小企业仍有很多限制。
“唯成分论”和“嫌贫爱富”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而在股票市场上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愉悦上市那高高的门槛。
此外,我国股市的很大功能是服务于上市的国企,很难同时兼顾中小企业的融资愿望。
因此,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机的成熟,以及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9年我国适时地成功推出了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我国主要指深圳创业板。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
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我国创业板的推出,是对资本市场体系的的一个完善,也是对于主板市场的一个补充。
目前我国推出的创业板家数达到了94家,随着这个市场的发展相信创业板市场也会逐步的成长起来,随之受益的中小企业数量也会增加。
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创业板市场毕竟容量有限,资金有限,而在快速发展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2.1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进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受到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而创业板推出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比例可达70%以上。
而由于之前我国资本市场一直缺失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服务的、低门槛的核心层次,大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对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门槛望尘莫及,而发行债券则更加困难,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直接融资比例一直都相当低,融资结构严重失调。
而资本市场具有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可以有效利用社会中的闲散资金和我国大量的民间资本,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更高的融资效率。
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将拓宽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第二,给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吸引风险投资由于创业板迟迟不能退出,风险投资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许多风险投资选择出国上市实现资本的回收。
这样就增大了风险投资的风险系数和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家的再投资热情。
不但实际项目投入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创业板首发/h1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许多的风险投资家来到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既实现了资源能够有利的优化配置,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因为创业板的推出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安全高效的退出机制,有效改善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家信息不对称状况,缩短风险投资的回收周期,提高风险资本的周转率,也就激发了风险投资家积极投资中小企业的热情,从而可以拉动风险投资—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三,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提高银行的信贷额度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技术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资信评级相对较低,使得银行往往不会向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额度。
尽管2009年出台一些政策性的倾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在我
国信贷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重却没有增加。
而当中小企业积极备战创业板的同时,也将促进中小企业经营运作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加之上市的宣传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小企业的借贷信用,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
因此,由于资本市场的强大杠杆效应,创业板也将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创业板的局限性
第一,创业板门槛较高,只能解决小部分融资难。
企业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说到底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
毕竟我国设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我国对于创业板上市规则中规定了。
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公司必须应当主营业务突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此外,规定还对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股东等提出了要求。
这样的规定对于中型企业来说还算是勉强可以,但是对于那些融资额度不大的企业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帮助,想融资100万的小企业依然融不到资。
所以说创业板的推出需要对于上市资格这方面在做些宽松的处理。
第二,创业板容量有限,很难惠及大面积中小企业。
创业板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群。
从1971年成立至今的纳斯达克现在的上市公司也不过三千多家(因为有新上市,也有不达标后退市的,故其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挂牌公司规模)。
设想我国创业板在发展成熟后可以达到几千家的规模,而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逾400万家,其中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超过10万家。
因此,一个创业板市场显然容纳不下这么多中小企业。
第三,创业板存在泡沫化倾向。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估值过高,存在着泡沫化的倾向。
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融资额度大大超过了企业原来所需要的融资额度。
企业在进行IPO时进行的资金安排在配售的时候价格偏离很远,这样企业就存在了大量的盈余公积,同时企业股价也存在巨大的泡沫,企业高管们也许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高管们更加倾向于出售手中的股票而不是经营好企业。
这时受损害的就是中小股民。
三总结
总体说来创业板市场只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途径,尽管创业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着的一些不足也应该被重视起来。
如何实现了企业的增长资金的需求同时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这个问题值得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只是资本市场初步完善的一个步骤,相信以后还会有一些补充性的股权交易市场也会被建立起来,在不同体系的融资渠道上才可以实现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