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角度的昭通市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11.59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AHP和GIS的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王理萍;王树仿;王新华;王福来;范春梅【期刊名称】《节水灌溉》【年(卷),期】2017(0)10【摘要】为提高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能力,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考虑气象、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构建了云南省旱灾风险评估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权重,再基于Arc GIS绘制出云南省旱灾风险等级区划图。
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呈片状形式,东北、东南部高于西北、西南部。
高、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昭通、会泽及东南部的泸西、广南等地;中等风险区包括中部大部分地区及大理、保山等地;低、次低风险区在西北部的贡山、维西及西南部的景洪、澜沧等区域。
利用干旱灾情数据验证表明,评估结果能真实反映云南省旱灾损失情况,对进一步开展干旱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100-103)【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层次分析法;GIS;云南省【作者】王理萍;王树仿;王新华;王福来;范春梅【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9【相关文献】1.基于AHP和GIS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J], 罗日洪;黄锦林;唐造造2.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魏建波;赵文吉;关鸿亮;王志恒3.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J], 刘航;蒋尚明;金菊良;郦建强;周玉良;刘丽4.基于AHP和GIS的广西岩溶内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J], 罗日洪;黄锦林5.基于GIS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J], 辛高森;曾燕;邱新法;朱晓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干旱风险等级评估报告1. 引言干旱是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为了评估农业干旱风险等级,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指标和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帮助农民和决策者更好地应对干旱风险。
2. 数据和指标选取为了评估农业干旱风险等级,我们选取了以下数据和指标:1. 降水量:长期平均降水量和近几年的年降水变化情况;2. 蒸发量:长期平均蒸发量和近几年的年蒸发变化情况;3. 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和近几年的水分变化情况;4. 气候指数:包括干旱指数和植被生长指数等;5. 农业生产数据: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日照等。
3. 方法和分析基于选取的数据和指标,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农业干旱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和分析:1. 各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便于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2. 构建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数学模型对农业干旱风险进行评估;3. 建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将农业干旱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中、高等。
通过以上方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4. 结果与解释根据评估模型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地区的农业干旱风险等级结果。
以某地区作为示例,结果如下:地区名称风险等级-地区A 中地区B 高地区C 低解释:- 地区A的干旱风险等级被评估为中等,说明该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干旱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如合理调控灌溉和改进农作物种植结构等。
- 地区B的干旱风险等级被评估为高,说明该地区具有较高的农业干旱风险,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应对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引入抗旱作物等。
- 地区C的干旱风险等级被评估为低,说明该地区较少受到农业干旱的影响,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干旱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5. 结论和建议基于结果和解释,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1. 将中等和高等风险地区列为重点关注区域,加大干旱防控力度;2. 提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灌溉技术的改进,以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加强农民培训和科普,提高农民对干旱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前发现干旱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以辽西北为例屈艳萍;吕娟;苏志诚;王亚许;孙洪泉【摘要】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Scientific drought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ore content and key element.in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the definition and physical mechanism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we have proposed the physical principle and conceptual model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drought event process,and formulated a set of technical procedures correspondingly.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risk assessment method,we hav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 of Liaoning Province,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evere drought.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drought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drought event process has a strong physical meaning.This method shows a great value of future promotion,which can b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drought loss quickly and then provide reference for drought decision making.【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9页(P329-337)【关键词】旱灾风险评估;干旱事件过程;干旱频率;旱灾损失【作者】屈艳萍;吕娟;苏志诚;王亚许;孙洪泉【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31 研究背景干旱灾害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基于信息分配理论的云南干旱风险评估彭贵芬;张一平;赵宁坤【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09(035)007【摘要】建立以Thornthwaite干燥度指数为主、自定义的有效降水指数为辅的干旱综合指数,用1959-2005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资料,分5个时段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和超越极限概率原理,对云南干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云南省每年1-3月出现干旱灾害的风险最大,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60%~100%、重旱概率为20%~60%(部分地区甚至达90%);11-12月干旱风险次之,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30%~60%、重旱概率为20%~60%;6-8月云南省基本上没有出现干旱的风险;9-10月全省各地干旱概率小于5%,重旱的风险基本没有;4-6月上旬约一半的地区干旱概率为10%~20%、有29%的地区为20%~40%、有21%的地区为40%~80%,重旱的风险小于5%.【总页数】8页(P79-86)【作者】彭贵芬;张一平;赵宁坤【作者单位】云南省气象台,昆明,65003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气象台,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干旱综合指数的模糊信息分配法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 [J], 康永辉;解建仓;黄伟军;王宝红;杨云川2.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南沿海三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J], 陈家金;王加义;林晶;杨凯;马治国;徐宗焕3.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云南省地震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J], 全佺;王玲珍;黄成敏4.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云南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J], 余航;王龙;田琳;张茂堂;杨蕊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J], 丁青云;艾萍;吴军斓;王雪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孙洪泉;苏志诚;屈艳萍【摘要】在阐述干旱灾害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的难点。
通过作物生长模型———DNDC模型模拟作物逐日生长,得到最终的粮食产量。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作物产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作物粮食因旱损失,实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分析。
研究选择辽宁省为研究区,以玉米作物为代表,空间分析单元为县级行政区,利用15年的序列数据进行粮食因旱损失评估,模型模拟辽宁省的总误差控制在15%左右。
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干旱灾害风险高于其他地区,这也与辽宁省干旱实际情况相吻合。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addressed the difficulties of dy-namic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risk .To obtain the final yields of crop ,the DNDC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rop daily growth .The dynamic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risk was derived from the esti-mation of the crop yields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by using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further calculation of the yield losses caused bydrought .A 15-years sequence data of maize growth in LiaoningProvince ,counties as the spatial analysis units ,wa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ssess the losses caused by drought .The total error of model simulation was about 16% .The risk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in northwest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region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drought situ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6页(P231-236)【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作物生长模型;农业;辽宁省【作者】孙洪泉;苏志诚;屈艳萍【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3近年来,我国局部性、区域性干旱灾害频发高发重发,对我国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灾害管理方式也逐渐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
田敏简历田敏,女,副教授。
主要从事灾害学、气象气候学、区域发展、区域规划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
地址: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区域与资源规划系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邮编: 650091Email:1043955986@qq.com一、教育经历1989-1991:硕士生,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1980-1984:本科生,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二、工作经历1991-至今,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三、教学经济地理学导论、工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现代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四、主要科研项目1.2007:滇东北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与灾害管理研究,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2004: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国家基金项目3.2003:云南区域承灾体脆弱度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云南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主持人)4.2003:云南区域承灾体脆弱度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以曲靖为例,云南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5.2003:云南省重点城镇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价的数字减灾系统研究,省科技厅“十五”攻关项目6.2000:云南金沙江流域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云南省基金项目(主持人)7.1993:区域旱灾损失经济评估方法探讨研究,云南省基金项目(主持人)五、主要科研成果1.田敏, 聂素芬, 刘菲.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旱灾风险区识别研究. 灾害学, 2011, 26(1):36-422.田敏, 柴钰翔,陈余萍, 刘菲.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指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0, 30(4): 0-1543.柴钰翔, 田敏. 新县国际劳务输出的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师, 2010, 5(1): 1-344.田敏,陈余萍,柴钰翔. 基于时空角度的昭通市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2010(6): 504-505.田敏, 柴钰翔, 陈余萍.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指标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2): 6382-6384, 65056.李余华, 李志伟, 王登红, 田敏. 刘和林云南中西部新生代陆内变形及其动力学. 云南地质, 2005: 30(6): 52-547.李志伟, 田敏, 刘和林,应汉龙, 钱祥贵. 东川拖布卡金矿地质及成矿年代学. 云南地质, 2003: 30(2):63-768.李志伟, 钟维敷, 田敏. 滇中昆阳群刺穿构造形成机制研究. 云南地质, 2002: 30(9): 46-549.徐国钧, 田敏, 赵革建. 气象奇点与云南最大震级预报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0(10):0-1110.李志伟, 田敏, 刘和林,钱祥贵. 滇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内等时性地层界面及其与金矿成矿关系. 云南地质, 2001:30(6):63-6511.李志伟, 田敏, 钱祥贵. 滇中昆阳群地层岩石极低级变质作用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 云南地质, 2001: 30(12): 48-5212.李志伟, 钱祥贵, 田敏, 刘和林.滇东南地区金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30(12): 97-10313.田敏, 曹杰, 郭世昌. 云南省粮食产量对ENSO振动的响应. 经济地理, 2000: 81(5):52-5414.李志伟, 钱祥贵, 田敏.东川拖布卡-布卡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30(12): 63-7015.李志伟, 钱祥贵, 田敏. 罗茨-武定地区昆阳群下四组地层水力破裂产物及其形成条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30(12):36-3816.田敏, 郭世昌, 吴涧, 秦芳. 太阳黑子活动对滇中地区气候演变特征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0(8):66-7117.田敏, 谢应齐. 区域旱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云南地球物理文集,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六、工作奖励1.2009-2011年,获“云南大学2009-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2.2004-2006年,获“云南大学2004-2006年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3.200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2001年,获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规划优秀成果奖5.1998-1999年,获“云南大学1998-1999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6.1993-1995年,获“云南大学1993-1995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7.1993年,获云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
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随即分配到云南大学工作,先后承担过《经济地理学导论》、《工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现代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和《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为自然灾害、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区域规划。
主持过云南省科委资助项目(93D015Q)“区域旱灾损失经济评估方法探讨”、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D016M)“滇东北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与灾害管理研究”、省教育厅基金项目(03Y189A)“云南区域承灾体脆弱度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云南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2003Z005B)“云南区域承灾体脆弱度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以曲靖为例”等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过省财经大学课题“工业区布局条件灰色系统分析”、省科技厅“十五”攻关项目“云南省重点城镇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价的数字减灾系统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获云南省200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2001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规划优秀成果奖1次。
此外,还获得云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993年);“云南大学1993—1995年度优秀班主任”;“云南大学1998-1999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云南大学2004-2006年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云南大学2009-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表彰。
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代表性论著:1、田敏,曹杰,郭世昌.云南省粮食产量对ENSO振动的响应,经济地理,2000,81(5):52—542、田敏,谢应齐.区域旱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云南地球物理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165-1733、田敏,陈余萍,柴钰翔等.基于时空角度的昭通市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江苏农业科学,2010(6):504-504、田敏,柴钰翔,陈余萍等.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指标初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82-6384,65055、田敏,聂素芬,刘菲等.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旱灾风险区识别研究,灾害学,2011,26(1):36-42。
云南农业干旱影响评估及干旱预警研究刘代勇;石瑞格;刘志云;梁忠民【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4(12)B02【摘要】通过对干旱频率、旱灾面积与粮食损失年际变化等特性的统计分析,总结了云南省农业干旱的特点。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原理,对Jensen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了历史农业干旱影响评估模型。
重点研究了云南省1990年--2010年农业灾害面积与因旱粮食损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受旱率、成灾率为变量的干旱影响评估模型;在已知当前受旱率和成灾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农业干旱影响的实时评估。
通过研究受旱率对作物成灾率的影响,确定了成灾率与受旱率的线性关系,实现当前旱情对未来成灾率的预测,结合实时干旱影响评估模型,进而实现展望性干旱影响评估。
结合对当前旱情评价和未来旱情影响预测,制定干旱预警并发布预警信号,可为区域科学抗旱防旱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农业干旱;影响评估;灾害面积;干旱预警【作者】刘代勇;石瑞格;刘志云;梁忠民【作者单位】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41001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3;S274.4【相关文献】1.农业干旱定量监测预警和损失评估业务化技术 [J], 马晓群2.基于干旱综合指数的模糊信息分配法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 [J], 康永辉;解建仓;黄伟军;王宝红;杨云川3.南方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及干旱预警 [J], 薛丽;顾颖4.干旱灾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非洲干旱与云南干旱的比较研究为例 [J], 李永祥5.若干干旱指标在云南大旱年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J], 黄中艳;钟楚;张明达;谢国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昭通市自然灾害评估姓名:周旭班级:14级地科2班学号:1406011077一、地理位置:昭通地区在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中心位置。
北纬21°34'~28°40'、东经102°5'~105°19'之间。
西、北与四川凉山州、宜宾地区相望,东与贵州毕节地区界邻,南与本省曲靖市、昆明市接壤。
二、地质地貌: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貌特征显著。
且处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全区地貌属中山山原亚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
全市平均海拔1685米;最高海拔为巧家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滚坎坝267米。
其山区面积16699平方公里,占72.54%;河谷区面积5479平方公里,占23.8%;半坝区843.1平方公里,占3.66%。
三、气候:地貌影响,形成全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分布,四季不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
由于群山林立,沟壑深切,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
在在水平方向上,全区中部一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区域,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
西南部约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
四、降水:全市各县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之间,总的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
南部的昭阳区、鲁甸、永善、巧家县降水偏少,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北部金沙江边的绥江、水富和横江流域的盐津、大关县一带,降水充沛,年雨量在980—1250毫米之间;东部的镇雄、威信县一带年平均900—1100毫米;由于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结果,每年5月中旬以后,昭通市由东部、北部至南部先后进入雨季,到10月中旬,雨季先后结束。
雨季(5—10月)降雨集中,占年降雨量的80—90%五、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基于以上自然地理概况对昭通市进行下面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基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8T08:12:42.77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月第27期作者:陈艺萌[导读]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历史悠久陈艺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阜新辽宁123100)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历史悠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技术、种植种类及产量都在不断上升。
同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各种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农业受到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即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做出分析,以期为之后的气象评估及农业生产等活动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在灾害学领域中,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重点内容,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我国身为农业大国,其经济的总体增长势必会受到冲击,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对于社会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但从整体上来看,当前虽然风险评估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之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
一、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灾害风险主要包括两个函数,其一是承灾体在受到致灾因素影响后可能发生灾害事件的几率,其二是灾害事件会带来的后果。
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其分级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四部分内容,包括辨识、估算、评价及对策。
风险辨识是对致灾的因子、环境及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明确;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的估算,目的在于通过灾害因素的分析对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强度等进行估算,明确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风险评价是对风险的大小、风险的范围等进行评价,以便提前制定科学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的发生起到规避效果,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1]。
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内容(一)评估风险致灾因子在研究评估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进行致灾因子风险性的研究,其危险性和灾害发生的频次及规模等有直接的关系,而灾害强度和频率在通常情况下呈正比,频率越高、强度越高、等级越高,致灾因子所具备的风险性也就更高。
基于投影寻踪原理的云南旱灾评估
余航;王龙;文俊;田琳;张茂堂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2(28)8
【摘要】为了能够对复杂的干旱灾害系统进行灾后评估,反映云南旱灾灾后综合损失,为云南防旱抗旱减灾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以云南1950—2009年的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损失为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分级评估后的综合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云南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且严重的省份,平均2.3年就会出现一次比较严重的旱灾,60年来重大灾害以上发生频次和旱灾损失程度不断上升,给云南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10年期间,发生重大灾害以上次数高达9次,其中重大灾害1次,特大灾害8次。
【总页数】4页(P267-270)
【关键词】云南;旱灾损失;旱灾评估;投影寻踪
【作者】余航;王龙;文俊;田琳;张茂堂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1.1
【相关文献】
1.基于投影寻踪原理的云南森林火灾评估 [J], 王琳;王丽;黄甫则
2.蝙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在旱灾评估中的应用——以文山州为例 [J], 崔东文;金
波
3.鸡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洪旱灾害评估模型 [J], 崔东文
4.基于投影寻踪原理的四川省洪灾评估 [J], 陈曜;丁晶;赵永红
5.基于蝙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的庄河市旱灾评估 [J], 狄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