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物理化学A》试卷A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97.50 KB
- 文档页数:6
物理化学练习(多组分体系)2010.5一、选择题1. 598.15 K 时,与汞的摩尔分数为 0.497 的汞齐呈平衡的气相中,汞的蒸气压为纯汞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 43.3%,汞在该汞齐的活度系数γHg 为: ( B )(A) 1.15 (B) 0.87(C) 0.50 (D) 0.43 γ(Hg) = a (Hg)/x (Hg) = (p /p *)/x (Hg) = 0.872.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 ,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 ( B )(A )混合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B )混合非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C )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D )稀溶液中的溶剂3.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D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C) 肥料不足 (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4. (1)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 C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2) 为达到上述目的,选用下列几种盐中的哪一种比较理想? ( C )(A) NaCl (B) NH 4Cl(C) CaCl 2 (D) KCl5. 根据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公式: μB = μB *(T ,p ) + RT ln x B , μA = μA *(T ,p ) + RT ln x A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A) μA *(T ,p ) 是纯溶剂在所处 T , p 时的化学势(B) μB *(T ,p ) 是 x B = 1,且仍服从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的化学势,而不是纯溶质的化学势(C) 当溶质的浓度用不同方法(如 x B , m B , c B )表示时,μB *(T ,p )不同,但μB 不变(D) μA *(T ,p ) 只与 T , p 及溶剂的性质有关, μB *(T ,p ) 只与 T , p 及溶质的性质有关 因为 *B μ(T ,p ) =B μ(T ) + RT ln(k B /p ) 亨利常数 k B 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都有关,所以*B μ(T ,p ) 也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2009 —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答案题号 分数 一 二三 四(1) 四(2) 四(3) 四(4)总分 评卷人复核人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10 年 1 月 9 日 下 午 考试地点: 文(202)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息考 生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上正确答案)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C ) (A) 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B) 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 (C) 恒压绝热膨胀 (D) 恒温绝热膨胀2.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为系统,则 ( A ) (A) Q < 0,W< 0,ΔU < 0 (B) Q < 0,W= 0,ΔU > 0 (C) Q = 0,W< 0,ΔU < 0 (D) Q = 0,W< 0,ΔU= 04.使气体致冷的节流膨胀,其焦耳-汤姆逊系数μJ-T 必须 ( A ) (A) > 0 (B) < 0 (C) = 0 (D) 难判断5.下列哪个关系式既是化学势又是偏摩尔量 ( B )6.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 dm 3,当x B = 0.8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09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V B,m为 ( A ) (A) 0.140 dm 3·mol -1 (B) 0.072 dm 3·mol -1 (C) 0.028 dm 3·mol-1(D) 0.010 dm 3·mol -17.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 的是 ( A )(A) I 2(s)I 2(g) (B) Hg 2Cl 2(s)2HgCl(s)(C) C(石墨)C(金刚石) (D) N 2(g,T 1,p 1)N 2(g,T 2,p 2)8.有四杯含有不同溶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m=1.0mol·kg -1)的水溶液,分别测定其沸点,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 A ) (A) Al 2(SO 4)3 (B) MgSO 4 (C) K 2SO 4 (D) C 6H 5SO 3H9.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η和β的数值满足 ( D )(A) η<1,β<1 (B) η≤1,β≤1 (C) η<1,β>1 (D) η<1,β≤1或β>110.下图中哪个是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T-S 图?( A )11.按下图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环境做的功W 为最大。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u 64一、选择题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a2+、Cl-、B.K+、、Cl-、C.Ca2+、Mg2+、、D.Na+、Cl-、、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 CsCl CBr4 CF4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 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B. c(OH-)>c(A-)>c(B-)>c(H+)C. c(OH-)>c(B-)>c(A-)>c(H+)D. c(OH-)>c(HB)>c(HA)>c(H+)13.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0.10mol/LAg+B.0.02mol/L Zn2+C.0.20mol/L Cu2+D.0.20mol/L Pb2+二、非选择题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 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
学院试卷系别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业级物理化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C)(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2.在等压下,进行一个反应A + B = C,若∆r H m > 0,则该反应一定是:( D)(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温度升高(D) 无法确定。
3.下列各式哪个表示了偏摩尔量:(A)4.关于吉布斯函数G,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 ΔG≤W'在做非体积功的各种热力学过程中都成立(B)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对于各种可能的变动, 系统在平衡态的吉氏函数最小(C)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时, 吉氏函数增加的过程不可能发生(D) 在等温等压下, 一个系统的吉氏函数减少值大于非体积功的过程不可能发生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 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B)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6.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 2(s) = A(s) + O 2(g) 的平衡常数为K p (1),若反应2AO 2(s) = 2A(s) + 2O 2(g) 的平衡常数 K p (2),则:(D)(A) K p (1) > K p (2) (B) K p (1) < K p (2) (C) K p (1) = K p (2) (D) 有的 K p (1) > K p (2),有的 K p (1) < K p (2) 7.由A 及B 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p *B ,x 为液相组成,y 为气相组成,若p *A > p *B ( * 表示纯态),则:(D )(A) x A > x B (B) x A > y A (C) 无法确定 (D) x A < y A8.某高压容器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O 2、Ar 、CO 2、NH 3中一种,在298K 时由5dm 3 绝热可逆膨胀到6dm 3,温度降低21K ,则容器中的气体是:( A )(A) O 2 (B) CO 2 (C) NH 3 (D) Ar9.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B )(A) 跑的最快 (B) 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0.求任一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dS ,可以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求得?(C )(A)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绝热过程。
物理化学试卷(A )适用专业: 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说明:自带计算器 一、 选择题 (2.5×16=40分)1、某实际气体经不可逆循环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G <0 B 、△S <0 C 、△U >0 D 、△H =02、下列各量为偏摩尔量的是哪个:A 、BC n ,V ,S B n U ≠⎪⎪⎭⎫ ⎝⎛∂∂ B 、B C n ,V ,T B n p ≠⎪⎪⎭⎫⎝⎛∂∂ C 、BC n p T B n ≠⎪⎪⎭⎫ ⎝⎛∂∂,,F D 、B C n ,V ,T B n S ≠⎪⎪⎭⎫⎝⎛∂∂ 3、ΔH 是指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增量D 、生成热 4、已知FeO(s) + C(s) = CO(g) + Fe(s),反应的△r H m θ和△r S m θ均为正值且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 ) A 、高温有利 B 、低温有利 C 、与温度无关 D 、无法确定 5、工作于100℃ 和25℃ 的两个大热源之间的可逆机,其效率是 A 、20% B 、30% C 、50% D 、75%6、298K 时,要使下列电池成为自发电池:Na(Hg)(a 1) ∣Na +(aq) ∣Na(Hg)(a 2),则必须使两个活度的关系为:A 、a 1 < a 2B 、a 1 = a 2C 、a 1 > a 2D 、a 1 , a 2可取任意值 7、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 A 、理想稀溶液 B 、理想溶液 C 、实际溶液 D 、一切溶液 8、25℃时,0.1000 mol·dm -3的HAC 溶液Λm 为α,已知Λ∞m (HAC )为β,则该HAC 溶液的电离度为: A 、α+β B 、α-β C 、α×β D 、α÷β9. 在一定温度下,在4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S 3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c 和V 相同的下列不同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使As 2S 3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A 、KClB 、NaClC 、ZnCl 2D 、AlCl 3 10、下列哪一种物质在0K 时标准熵值为0:A 、理想气体B 、理想液体C 、理想溶液D 、完美晶体 11、总压为101.3kPa 的容器中装有基本混合气体实验测得其中O 2的分压为20.26kPa ,则氧所占摩尔分数为:A 、0.20B 、0.50C 、0.60D 、0.80 12、反应1.5H 2(g) + 0.5N 2(g) = NH 3(g),当H 2因反应消耗了0.3mol 时,反应进度ξ应为:A 、0.1B 、0.3C 、0.5D 、0.213、定温定压下,A 与B 组成的均相系统,若A 的偏摩尔热力学能随系统组成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 的偏摩尔热力学能的变化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4、浓度为 0.1mol ·kg -1的 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A 、0.1 mol ·kg -1 B 、0.15 mol ·kg -1 C 、0.3 mol ·kg -1 D 、0.2 mol ·kg -1 15、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A 、催化剂B 、温度C 、压力D 、浓度 16、叔戊烷基碘的水解反应为:C 5H 11I + H 2O →C 5H 11OH + HI 298K 标压下测定出其反应速率k=0.0981min -1,则此反应为: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mol液态苯在298K时置于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同时放热为3264KJ/mol,则等压燃烧焓为。
河北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A-11分,答案填入题后表格中)1、1mol 理想气体298K 向真空膨胀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则∆G 为 a 19.14J b 5703.7J c -5703.7J d 02、∆H=∆U+∆(PV)适用于a 恒压过程b 恒容过程c 恒温过程d 一切过程 3、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绝热压缩至500K,则其焓变∆H 为 a 4157J b 596J c 1255J d 994J 4、若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该系统为: a. 封闭体系 b 隔离体系 c. 敞开体系 d. 混合体系 5、已知CO ( g) +1/2O 2(g) =CO 2(g) 的∆r H m 下列说法何者不正确: a. ∆r H m 是CO 2(g) 的生成热 b. ∆r H m 是CO (g) 的燃烧热 c. ∆r H m 是负值 d. ∆r H m 与反应的∆r U m 数值不相等 6、-20 ︒C 、101.325KPa 下1mol 过冷水结冰,放热为∆H ,则过程的熵变∆Sa. 等于253H ∆b. 大于253H ∆c. 小于253H∆ d. 不能确定7、B 物质从α相自发地向β相转移,则μB α 与μB β 的关系是:a. μB α >μB βb. μB α <μB βc. μB α =μB βd. 不能确定8、25︒C 有反应)(2)(2)(2)(6663217g l g l CO O H O H C +=+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则反应的❒H 与❒U 之差约为:a -3.7KJb 1.2KJc -1.2KJd 3.7KJ 9、H 2 和O 2以2:1的比例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在该反应过程中 a ∆H =0 b ∆T=0 c ∆P=0 d ∆U=0 10、任一反应的Q p,m 与Q v,ma Q p,m 总是大于Q v,mb Q p,m 总是小于Q v,mc Q p,m 等于Q v,md Q p,m 与Q v,m 的比较不能确定 11、100℃,101.325KPa 条件下,1mol 水向真空蒸发为100℃,101.325KPa 的水蒸汽,则:a ∆S=0b ∆U=0c ∆H=0d ∆G=0 12、任意不可逆循环的熵变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是温度的函数 13、绝热过程中,系统的∆S>0,表示过程a 自发的b 反自发的c 可逆的d 可能自发也可能反自发14、CaCO 3(s)装入真空容器中加热分解达平衡,则其自由度为a 1b 2c 0d 315、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已知100℃时P A *=1000mmHg ,P B *=500mmHg ,当溶液中X A =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为a 1b 43c 21d 32 16、已知1mol O 2在25℃,100KPa 的S m θ=205.14JK -1mol -1,则其在45℃,101.3KPa 的规定熵以J.mol -1.K -1表示值应为(C p,m =25J.K -1mol -1)a209.28 b 206.65 c 206.87 d 249分,每题1分,以"Y"、或"N"填入题后表格中) 1、沸点上升是稀溶液的依数性之一; 2、绝热过程熵值不变;3、理想液态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化学势,μB =μB θ+RTlnX B ;4、系统在恒压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焓变;5、过冷水结冰是一自发过程,∆S 系<0与熵增原理相矛盾;6、升高温度对平衡常数增加有利;7 、20℃时,1mol 纯理想气体从0.1Mpa 压缩到2.5MPa 时,化学势变化值为 - 9.845kJ ;8、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Sm (l)=Sm (g);;9、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为-∆ r G m =∆ r G m θ+RTlnJp ; 10 、∆G<0的化学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已知水在100℃、101325Pa 下蒸发热Δvap H m =40.64KJ ·mol -1,试求4mol 水在100℃、101325Pa 下变为水蒸气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G 各为若干?(水的体积与水蒸气体积相比较可忽略不计。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8~ 2009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主考教师: 陈燕青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若298 K 时,反应N O g N O g 2422()()=的-1r m 5398J mol G ∆=⋅$,则当p (N 2O 4)=p (NO 2)=1 kPa 时,反应将 ( A )(A)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 (B)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 (C)反应恰好达到平衡 (D)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2、石墨的燃烧热 ( B )(A) 等于CO 生成热 (B) 等于CO 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3、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A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4、液态苯在一绝热刚性的氧弹中燃烧,其化学反应为:C 6H 6(l)+7.5O 2(g)=6CO 2(g)+3H 2O(g),则下面表示准确的是 ( B )(A )ΔU=0,ΔH<0,Q=0 (B )ΔU=0,ΔH>0,W=0 (C )ΔU=0,ΔH=0,Q=0 (D )ΔU ≠ 0,ΔH ≠ 0,Q=05、 在270K 和大气压力下,一定量的过冷水凝结为同温同压下的冰,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分别为 ( B )(A) ΔS sys <0,ΔS sur <0 (B) ΔS sys <0,ΔS sur >0 (C) ΔS sys >0,ΔS sur <0 (D) ΔS sys >0,ΔS sur >0 6、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A) )(,,B C n p T B C n V ≠⎪⎪⎭⎫⎝⎛∂∂ (B) )(,,B C n p S B C n H ≠⎪⎪⎭⎫⎝⎛∂∂ (C) )(,,B C n V p B C n G ≠⎪⎪⎭⎫⎝⎛∂∂ (D) )(,,B C n H T B C n S ≠⎪⎪⎭⎫⎝⎛∂∂7、已知反应3O 2(g)=2O 3(g),在298 K 时Θ∆m r H =-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8、 在某反应条件下,反应)()(21)(322g SO g O g SO =+的标准平衡常数Θ1K =0.54。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2008 —2009 学年 第 二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1) 四(2)五(1) 五(2) 五(3) 五(4) 五(5)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2009 年 7 月 1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 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5V Fe 3+(aq) +e -→Fe 2+(aq) φөFe 3+/Fe 2+= 0.770V由此计算Fe 3+(aq) +3e -→Fe(s) 的φөFe 3+/Fe 值为: ( ) (A )-0.040V ; (B )0.325V ; (C )-0.120V ; (D )0.040V2、25℃时,电池Pt(s)︱H 2(p ө)︱H 2SO 4(0.01mol·kg -1)︱O 2(p ө)︱Pt(s)的电池电动势为1.228V ,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 m ө= -285.83kJ·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əE /əT )p 为: ( ) (A )2.91×10-3V·K -1; (B )-8.50×10-4V·K -1(C )-8.50×10-1V·K -1; (D )-2.91×10-3V·K -13、无限稀释时HCl 、KCl 和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位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 -的运动速度和迁移数: ( ) (A) 运动速度和迁移数都相同; (B) 运动速度相同,迁移数不同 (C) 运动速度不同,迁移数相同; (D) 不能确定4、0.1 mol ·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0.219,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是: ( ) (A )3.476×10-4;(B )3.476×10-2;(C )6.964×10-2;(D )6.964×10-45、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 (Cl -)无关的是: ( ) (A )Zn(s)∣ZnCl 2(aq)∣Cl 2(p )∣Pt(s)(B )Zn(s)∣ZnCl 2(aq)∣KCl(aq)∣AgCl(s)∣Ag(s) (C )Pt(s)∣H 2(p 1)∣HCl(aq)∣Cl 2(p 2)∣Pt(s) (D )Ag(s)∣AgCl(s)∣KCl(aq)∣Cl 2(p )∣Pt(s)6、在一个连串反应A→Y→Z 中,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中间产物Y ,那么为了得到产品的最高产率,我们应当: (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A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 (B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 (C )增加反应物A 的浓度7、HI 生成反应的ΔU m (生成)< 0,而HI 分解反应的ΔU m (分解)> 0,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 ) (A )E < ΔU m (分解); (B )E < ΔU m (生成) (C )E > ΔU m (分解); (D )E = ΔU m (分解)8、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 (A )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9、25℃,H 2在锌上的超电势η=0.70V ,E ө(Zn 2+/Zn)=-0.763V ,电解Zn 2+溶液(a =0.01),为了不使H 2析出,溶液pH 至少应控制在 ( ) (A )pH >2.06; (B )pH >2.72; (C )pH >7.10; (D )pH >8.0210、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 ) (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11、在反应ABC ,AD 中,活化能E 1>E 2>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 的产量,温度如何选择: (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2、电池反应:Zn(s)+Cu 2+(a =1)=== Zn 2+(a =1)+Cu(s), △r1G m ,E MF 1 1/2Zn(s)+1/2Cu 2+(a =1)===1/2Zn 2+(a =1)+1/2Cu(s), △r2G m ,E MF 2试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B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C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 (D )△r1G m <△r2G m ,E MF 1=E MF 213、低温下,反应 CO(g)+NO 2(g)==CO 2(g)+NO(g)的速率方程是υ= k {c (NO 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 )(A) CO + NO 2 −→−CO 2 + NO ; (B) 2NO 2N 2O 4 (快),N 2O 4 +2CO −→−2CO 2 + 2NO (慢); (C) 2NO 2 −→−2NO + O 2 (慢),2CO + O 2 −→−2CO 2 (快) 。
物理化学测验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1. 2 分(0910)[答] (D)2. 2 分(0705)[答] (C)因为不同热力学判据的应用条件如下:ΔU S,V,W f =0≤0;ΔH T,p, W f =0≤0ΔG T,p,W f =0= 0≤0;ΔS隔离≥0故只有(C) 符合条件。
3. 2 分(1151)[答] (B)4. 2 分(0914)[答] (A)5. 2 分(1033)[答] (C)6. 2 分(0754)[答] (B)7. 2 分(0939)[答] (C)G-F=pV=nRT = 4.988 kJ8. 2 分(1039)[答] (C)9. 2 分(0891)[答] (B)10. 2 分(0893)[答] (C)二、填空题( 共10题20分)11. 2 分(0382)[答] 一定大于(因为H=U+pV);一定大于;因为ΔH=ΔU+ (Δn)RT,而Δn为正。
12. 2 分(0706)[答] 不可逆性不等号13. 2 分(0101)[答] W I =W II14. 2 分(1125)[答] U小15. 2 分(0740)[答] = 0 ,= nR ln(V2/V1)16. 2 分(0911)[答] 微观状态数比较有秩序比较有秩序比较无秩序17. 2 分 (0387)[答] Q V -Q p =-ΔnRT = -4988 J18. 2 分 (0653)[答] 两个热源的温度 工作物质19. 2 分 (0258)[答] W =0 J因为p /T =常数,当p 2=2p 1时,T 2=2T 1,即V 2=V 1所以W =020. 2 分 (9105)[答] 相同 状态 S =k ln Ω 宏观量 微观量三、计算题 ( 共 3题 30分 )21. 10 分 (0445)[答] 上述反应的Δr H m $(298 K)=(35-227+92)kJ=-100 kJ (3分)1 kg HCl 反应放热量为:2740kJ 5.361011003=⨯⨯kJ (2分) 所需冷却水的量为:kg 8.43kg )18/10()1025(7510274033=⨯-⨯⨯ (5分) 22. 10 分 (0884)[答] (1) 设计如下可逆过程求体系熵变:s l ∆S 体=ΔS 1+ΔS 2=C p (l)ln(T 2/T 1)-n Δfus H m /T 2= 1 mol ×223 J·K -1·mol -1×ln(353.15 K/343.15 K)-1 mol ×19.29×103 J·mol -1/353.15 K = -48.22 J·K -1 (4分)(2) 求环境熵变时,实际过程为: C 10H 8(l,343.15 K) C 10H 8(s,343.15 K) C 10H 8(s,353.15 K) ΔS 环= n Δfus H m /T 2- nC p ,m (s)×(T 2-T 1)/T 2= 1 mol ×19.20×103 J·mol -1/353.15 K -1 mol ×214 J·K -1·mol -1×(353.15 K-343.15 K)/353.15 K= 48.31 J·K -1 (5分)(3) ΔS 总=sl ∆S 体+ΔS 环= 0.09 J·K -1 (1分)23. 10 分[答](气固可逆相变)s (p o -p ss )因为∆G 1+∆G 5≈0; ∆G 3=0; ∆G 4=0所以∆G=∆G 2=1000/18RTln(p s s / p l s )=55.56⨯8.314⨯268ln(0.414/0.422)= -2.369kJ 又因为∆G=∆H-T ∆S所以∆S=(∆H-∆G)/T=(-322.4⨯103+2.369⨯103)/268= -1.194kJ·K -1。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得分评卷人2010-2011修/盛第 二 修朝《物理化法》他修京 08 被 专业 驰%修号 得合主考教师: 石谦 试卷类型:(A 卷)题号一 二三 总分 复核人得分 阅卷人1、 298K,以1.0A 电流电解含Ag+溶液,析出1.0 molAg (s ),需时间为 小时。
2、 若CdCh 溶液的离子强度与KC1溶液的离子强度相等,则KC1溶液的浓度应为CdCl 2 溶液的 倍。
3、用同一个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 和0.1 mol/kg 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 电阻值分别为1500Q 和500Q ,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4、 质量摩尔浓度为m,平均活度系数为Y 土的Na 2SO 4的活度为。
5、 25°C 时,反应2H 2S+SO 2=3S+2H 2O 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是。
oo(%/财=0.1心,中S °2/S =O .45V )6、 已知(p (Cu 2+/Cu ) =0.337 V ,甲(Cu7Cu ) = 0.521 V ,则(p (Cu 2+/Cu +)^ V 。
7、 电极Pt I Cl 2(p°) I Cr (a ))的还原电极电势的Nemst 方程为。
(A)a(KCl) =a(ZnSO4) (C) y±(KCl)=Y(ZnSO) (B)a±(KCl) =a±(ZnSO4) (D) m±(KCl)=m(ZnSO)5、下列电池中,哪个不是可逆电池:(A) ZnlZnSO4IICuSO4l Cu Pt,H2(g)l HCl(aq)l AgCl.Ag (B)ZnlH2SO4IICuSO4l Cu Pb,PbSO4l H2SO4I PbSO,PbO8、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3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1.5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
河南理工大学 2010-2011 学年 第 二 学期《物理化学》试卷(A 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可携带计算器)常数:F=96485C/mol ;R=8.314J·mol -1·K -1总得分阅卷人 复查人 考试方式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比例段培高闭卷70 %分数 50分 得分1. 对于真实气体,当处于什么条件时,其行为与理想接近 ( B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低温高压2. 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1,则表示该气体相对于理想气体 ( A ) A. 易被压缩 B. 难于压缩 C. 易液化 D. 难液化3. 对于临界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临界点处0cm T p V ⎛⎫∂= ⎪∂⎝⎭; 20m cT V ⎛⎫∂= ⎪ ⎪∂⎝⎭2p B. 在临界点处,气、液密度相同 C. 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是气体可以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D. 在临界参数中,临界体积是最容易精确测定的4. 描述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有多种,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是 ( A ) A. 当压力趋于零时,都可还原成m pV RT = B. 当温度越高时,都可还原成m pV RT = C. 当压力趋于无穷大时,都可还原成m pV RT = D. 当压力趋于零时,都可还原成范德华方程2()()ap V b nRT V +-=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其只适用于 ( D )A. 单纯的pVT 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系统的任何变化6. 公式 的适用条件应该是 ( C )A. 等压过程B. 恒外压过程C.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恒压变温过程D.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恒压过程7. 理想气体的焦尔-汤姆逊系数 是 ( D )A.B.C.视所处的压力和温度而定D.8. 将100°C 、101.325 kPa 的1 mol 水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过程的下列各量何者等于零? ( A ) A. G B. H C. S (系) D. S (环) 9. 等温下将压力同为p 的0.8 mol 氮气和0.2 mol 氧气混合成压力为p 的混合气。
5. 当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B) p必不随T而变(C) 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6. 已知NaCl、NaAc、HCl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为( )(A) Λ1+Λ2+Λ3(B) Λ1+Λ2-Λ3(C) Λ2+Λ3-Λ1(D) Λ1+Λ3-Λ27.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 )(A) Q>O,W<0,△U<O (B) Q=0,W=0,△U=0(C) Q=0,W<0,△U<0 (D) Q>0,W=0,△U>08. 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其中一根在h /3 处使其弯曲向下,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 )(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
9.若某反应的反应物能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反应掉,则该反应极可能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0.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 )(A) 电渗(B) 电泳(C) 流动电势(D) 胶体的无规则热运动二、计算题(6题,共66分)1. 5 mol某理想气体,C p, m = 29.10 J·K-1·mol-1,温度为400 K,压力为200 kPa。
今该气体恒压膨胀至原来体积的两倍,求此过程的Q、W、∆U、∆H。
(10分)2. 将装有0.1mol液体乙醚的小玻璃瓶放入容积为10dm3的恒容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并在35.51℃的恒温槽中恒温。
35.51℃为乙醚在101.325kPa下的沸点。
已知在此条件下乙醚的摩尔蒸发焓△vap H m = 25.104 kJ . mol-1。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