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历史解释)有学者在论述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殖民地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法国革命尤为重要。
”这主要是因为()A.美、法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B.美、法两国的革命冲击世界殖民主义体系C.民主平等理念推动拉美国家的独立D.拉美国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2.“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材料中的“他”是()A.华盛顿B.章西女王C.克伦威尔D.玻利瓦尔3.(2021河北)下图反映的史实()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A.体现了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B.标志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C.激起了印度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4.(2021广东)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据此推知()A.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B.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C.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D.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5.(2021攀枝花)一位俄国地主写道:“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我看到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
”出现这-现象的原因是()A.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份地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C.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D.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6.《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
”对“分界线”理解最恰当的是()A.落后国家一军事强国B.农奴制度f工厂制度C.封建主义一资本主义D.农业经济一商品经济7.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
最新部编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与巩固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
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于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怎样的影响?(3)有人说,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答案】(1)林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农民和黑人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同意;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解析】【详解】(1)据材料“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林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
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
主题十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裕华一模,16)历史总是存在着联系。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印度的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和领导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洪秀全,这几个人物的英雄事迹都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影响( )A.美国独立战争B.三角贸易C.英国的殖民侵略D.工业革命2.(2018河北名校联盟模拟,16)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问题而发生的( )A.劳动力问题B.市场问题C.资金问题D.原料问题3.(2018河北沧州五校联考,16)下表是林肯在不同时期对奴隶制的态度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引发了内战B.林肯是坚定的废奴主义者C.林肯根据主要矛盾调整策略D.林肯同情黑人奴隶,主张人人平等4.(2018河北石家庄42中模拟,20)“他们卑微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的“消化进化”中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D.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2018河北唐山古冶二模,19)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日本D.俄国6.(2018河北张家口宣化一模,19)小雨同学在学完某单元的历史知识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图),根据卡片内容可知,小雨同学所学的这一单元知识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C.欧洲走出中世纪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7.(2017河北沧州二模,17)有学者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在1862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一度占优势的南方政府出现了摇摆州。
联邦政府通过内部政治运作,承诺只要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联邦,便至少在当下不改变原有制度,从而成功争取到至少3个州的和平力量。
第十七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领导人民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放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的是( A )A.玻利瓦尔B.圣马丁C.章西女王D.本丁克解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军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故选A。
2.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D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华盛顿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并取得胜利。
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结果失败。
玻利瓦尔领导了拉美独立运动,主要反对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最终取得了胜利,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比较四个命题,①④叙述正确。
故选D。
3.(2020海南)如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C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故答案选C项。
4.(2020滨州)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 176次。
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 C )A.废除君主制法令B.废除黑人奴隶制法令C.废除农奴制法令D.废除土地私有制法令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亚历山大二世”“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解决社会危机”等判断可知,这一事件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中文名称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方框内。
A.美国内战转折性战役地点B.南方叛军的老巢【答案】上方:B;下方: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战争中转折点战役发生地在葛底斯堡,位于图中的上边方框的位置,所以最上边方框应该填B;1865年4月,北方联邦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南方叛军投降,标志着南北战争宣告结束,里士满在图中最下边方框的位置,所以最下边方框应该填A。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材料一学者宋成有在《新编日本近代史》中介绍: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材料二日本当代思想史研究家松本三之介说:(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
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1)根据学者宋成有的介绍,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说明日本人在“文明开化”进程中,对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据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主题十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河北中考题组非选择题(2015河北,28,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2分)(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分)答案精解精析非选择题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
(2分)(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
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若考生对“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3)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3分)(评分说明:3分。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农奴制改革”和“1861年的改革”等信息,进而确定“他”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第(2)问要注意从表格中政府实施的措施方面进行总结,注意语言的简洁。
第(3)问可从经济上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等方面来概括。
我爱我的家。
2021-2022年廊坊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2.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至1890年的160万人。
材料中“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推动了俄国人口的增长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4.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
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A.欧洲的奴隶贩子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C.非洲的黑人奴隶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5.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宅地法》D.《独立宣言》6.英国史学家威廉•G 比斯利认为:“对于日本来说,明治维新的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
”作者认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的残余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增添了浓厚军国主义色彩D.实现了工业的近代化7.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8.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有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历史】人教部编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与巩固练习题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
——摘编自《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解说词(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
(2)依据以上材料“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853年,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这一个封建国家面临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了改变困境,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021石家庄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A.法国大革命B.拿破仑帝国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废除农奴制2.英国史学家威廉•G 比斯利认为:“对于日本来说,明治维新的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
”作者认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的残余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增添了浓厚军国主义色彩D.实现了工业的近代化3.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A.国家的经济状况B.沙皇的专制统治C.军队的战斗力D.落后的生活方式5.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6.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7.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A.A B.B C.C D.D8.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
这说明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美国社会不稳定C.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9.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10.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主题十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河北中考题组
非选择题
(xx河北,28,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
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他还下令让各
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内容
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
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
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分)
答案精解精析
非选择题
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
(2分)
(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
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若考生对“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3)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3分)
(评分说明:3分。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农奴制改革”和“1861年的改革”等信息,进而确定“他”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第(2)问要注意从表格中政府实施的措施方面进行总结,注意语言的简洁。
第(3)问可从经济上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等方面来概括。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