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尖上的⼴东——⼴东特⾊美⾷(顺德篇)⽤最简单的⾷材做最美味的⾷物美⾷界有句话,“⾷在⼴州,厨出凤城”,凤城就是顺德。
粤菜的⼤厨,⼋成来⾃顺德。
顺德的名厨在中国甚⾄世界上都颇有名⽓,顺德⼩吃来⾃民间,植根于千家万户、⼤街⼩巷,是千百年来顺德⼈智慧的结晶,它与顺德菜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是顺德饮⾷⽂化的奇葩。
顺德的风味⼩吃种类繁多,简朴纯正,原汁原味,不掺假,不取巧,全凭店主的良⼼、诚信与德⾏,全凭祖训和家传绝技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历来以质段味佳、价廉物美取胜,赢得了⼤众的⼝碑和⾷家的赞誉。
顺德跟内陆很多地⽅不太⼀样,并不存在天然的市中⼼,⽽是镇街发达,群雄并列。
其⼗⼤镇街,各有各的美⾷绝活。
看起来很复杂,但不⽤害怕,相邻镇街之间,打的都在⼗⼏分钟路程之内。
如果你的胃⾜够强⼤,在顺德这个⼩地⽅待上两天,必不会让你的味蕾失望。
顺德菜噱头极少。
⼭珍海味从来不是顺德的特⾊,这⾥的⾷材⼤多家常,惟鸡、鸭、鱼、⾁尽其妙⽤⽽已。
顺德菜的“⼟”,其实正好是农家菜基础所在,是纵横交错的⽔乡余韵。
均安蒸猪均安蒸猪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太公分猪⾁”时代。
据史料载:各地春秋⼆祭“多有烧猪作牺牲分胙⾁,⽽江尾(即今均安镇)则⽤蒸猪”。
当地每逢有喜事,所有⼈都会聚集到祠堂⼀起吃蒸猪,以⽰庆祝。
这⼀传统⼀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如今则是当地村宴必备的压轴⼤菜。
这道菜的⾷材是⼀头重约50公⽄重的整猪,光腌制就要花上6个⼩时,先⽤曲酒涂抹全⾝以去除猪本⾝⽓味,再⽤五⾹粉、沙姜粉、罗汉果、精盐腌制。
蒸猪需要猛⽕,常选择⽤砖垒砌的⽕炉,不停加柴添⽕,待不锈钢蒸笼内喷出⽩烟,就将蒸笼提起,再⽤钢针不停扎⼊猪⾁内,“让猪⽪下的猪油能够流出来,吃起来就更爽⼝,不肥腻。
”把猪⾁扎遍后,再掬起冰⽔淋遍蒸猪,极端的冷热交融让猪⾁快速收紧,这时⼜再放回炉上再蒸15⾄20分钟,才算⼤功告成。
出炉的蒸猪⾹⽓腾腾,⼑⾝⼀触,猪⾁应势分开,再撒⼊⼀⼤把芝⿇拌匀,即可上菜。
顺德饮食文化与传承作者:陆维中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顺德是我国粤菜的重要起源地,以广府为中心的它起源于秦汉时期,在当时顺德饮食就是最有名的岭南美食,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顺德饮食文化已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成为了我国饮食文化建设中一副绚丽的美景。
现如今,顺德饮食也在积极把握人们的口味发展同时,充分注重起消费者的需求与食品营养之间的结构组合,保证了餐饮业与旅游活动的完整融合,积极开拓新时代背景下的饮食文化建设,为传统顺德美食的发展与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顺德饮食;饮食文化;文化传承饮食的文化是经过人们长期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食物在产生及消耗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一个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府粤菜发源地,早在2014年的时候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了世界美食名都的称号。
顺德的美食文化悠久其长远,种类丰富,独树一帜,是岭南美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因此也被称为“凤城美食”。
而在新时代饮食背景的影响下,如何将顺德美食文化进一步传承及发展是现阶段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对顺德的美食经济发展做到进一步的促进与创新,争取为我国独特的美食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顺德美食文化的主要特点顺德美食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在唐宋阶段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体现,而其成型于明代,最为兴盛的时期在清朝,民国初年很多革命人士都对其有着非常独特的热爱。
首先顺德美食讲究食求本位,清新鲜美。
我国的八大菜系在原料的选择上基本都类似,而菜系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味道与口感的差别。
顺德菜系以清新可口,注重食材原料的天然味道著名,讲究原汁原味,清淡且鲜美,也正是这种食求本味的特点使顺德美食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属于美食界的一朵翘楚。
比如以顺德美食中最为出名的“羊额狗仔鸭”为例,传统的做法所用的是一年期鸭子,不老不嫩,经处理后,先用姜、陈皮等配料稍微煎炸一下,逼出香味。
顺德饮食文化得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一、顺德概况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得中部,正北方就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东连番禺市,北接南海市,西邻新会市,南界中山市。
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
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间,总面积806。
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有旅外华侨与港澳同胞40多万人、顺德市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得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得小山丘。
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得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得顺峰山(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
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
顺德水系受洪水与潮汐影响很大,每年4至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得水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基塘: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与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
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得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得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与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与东南部分布较多,就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
山脚与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顺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气温为21.9度C;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度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
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作者:————————————————————————————————日期: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历史论文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文|福贵岭南饮食文化,一直在文化交融中发展,明清以来,更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的大交融中跨入鼎盛期。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道出了全国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粤菜与佛山顺德的关系。
证明了顺德人在饮食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一手,据说港、澳及广东的名厨十之八九来自顺德。
顺德厨师在广东乃至全国、东南亚,都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粤菜中的名典精粹多选用山珍海味做原料,而顺德菜恰恰相反,粗料细做才是其精髓所在。
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民国初年,融合了南海、番禺、中山等地之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德饮食兼收并蓄,渐行渐丰,在中国乃至世界饮食文化上有了越来越响亮的名字。
遍地美食,名厨辈出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岭南美食文化节”自2007 年开始,已经在顺德举办了九届。
顺德的饮食文化久负盛名,不但名厨辈出,即使一些特色小吃也都能追述出上百年的历史。
最负盛名的当属发源于顺德伦教镇的伦教糕,有竹枝词单咏此物:“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
仙泉淘得琼浆白,蒸出岭南第一糕。
”自清代咸丰年间开创至今的伦教糕已有160 多年历史。
早在清末民初,伦教糕已成为广州“小蓬莱”的镇店名点,鲁迅先生更是把它写进杂文《弄堂生意古今谈》中。
1997 年,伦教糕获首批“中华名小吃”称号,传至上海、台湾、港澳和东南亚,“金牌伦教糕”成了澳门海港大酒店的“主打”美点。
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伦教糕始创老店所在的华丰大石桥早已不复存在,梁姓糕点房成了商业街——新丰路,只有公园里的古木棉树仍在见证着伦教糕的沧桑。
顺德大良风味独特的蹦砂,相传创制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据说“蹦砂”由大良东门成记首创,是一种油炸面食,有四片小翼,形似赤橙色蝴蝶(本地人称小蝴蝶为“蹦砂”)而得名。
顺德美食文案短句目录:1.顺德美食的历史渊源2.顺德特色小吃介绍3.顺德糖水文化4.顺德海鲜大餐5.顺德老字号餐厅推荐6.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7.顺德传统饭店的氛围1.顺德美食的历史渊源顺德美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顺德地处岭南,自古以来四季如春,养育出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海鲜资源,为顺德美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顺德特色小吃介绍顺德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比如,顺德的牛肠粉,细滑可口,搭配鲜嫩的牛肉、酱料和香料,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还有肠粉、腐竹卷、虾饺等小吃,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
3.顺德糖水文化顺德的糖水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糖水以其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受到顺德人的喜爱。
糖水的种类繁多,包括红豆沙、绿豆沙、花旗参糖水等,无论是冬天的暖身还是夏天的解暑,都能品尝到最好的糖水。
4.顺德海鲜大餐顺德靠近珠江口,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因此顺德的海鲜大餐备受人们推崇。
新鲜的海鲜经过精心烹饪,保持了原汁原味,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味享受。
龙虾、深海鱼类、鲍鱼等都是顺德海鲜大餐的必选菜肴。
5.顺德老字号餐厅推荐顺德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餐厅,通过世代传承的秘方和独特的烹饪技巧,为人们带来了口味独特的美食。
比如,顺德的猪肚糯米鸡、松饼、酸辣粉,都是当地老字号餐厅的必点菜肴,值得品尝。
6.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精细考究,每一道菜肴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烹煮。
无论是小吃还是大菜,都注重原料的新鲜度和制作的精细程度,使得顺德美食独具魅力。
7.顺德传统饭店的氛围顺德的传统饭店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氛围,不仅让人们品尝到正宗的顺德美食,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这些饭店里,人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传统的艺术表演,体验着浓厚的顺德风情。
顺德美食地图——佛山美食地图之顺德篇简介: 顺德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上大批中原人越过南岭,来到广东,来到顺德。
中原饮食文化同当地丰富农渔物产的结合,成为粤菜文化和顺德饮食文化的起源;唐宋至明清时期,顺德逐渐发展为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
发达的经济,大大促进了顺德饮食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得心斋酝扎猪蹄、炒牛奶、双皮奶、九江煎堆、大良崩砂等一大批传统名点与菜式。
尤其是顺德顺德地区地处珠三角水网平原,造就了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盛产淡水塘鱼、禽畜和蔬果,蚕丝业,蔗糖业的发达使当地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劳动人民在农闲之时,比较注重饮食烹调并互相揣摩,美食之风十分盛行,厨艺水平不断提高。
很多达官贵人均到顺德(顺德)聘请掌厨的名家巧手,顺德就成为粤菜的主要发源地。
至20世纪的20—40年代,顺德饮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涌现出众多的名楼名店,如得心斋、三品楼、英聚、天海等。
有不少顺德名厨还将酒楼开到了广州和香港等地。
其中较著名的有广州的大同酒家、七妙斋、陶陶居,香港的敦煌酒楼等。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的美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
顺德饮食行业不断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广泛借鉴西方美食之所长,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餐饮原料、创新制作方法,创造出清香鸡、中华鲟龙宴、水鱼炖翅、清蒸苏眉头腩、金榜牛奶炒龙虾球、金丝芋茸酥、蜂巢角等一大批新菜式、新美点。
各类酒楼食肆更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其中,顺峰山庄、勒流东海海鲜酒家、顺德龙的酒楼、凤城酒店被授予中国餐饮最高政府奖——“中华餐饮名店”。
在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是顺德大良之别称)的美誉。
顺德厨师数量多、精英多、大师多。
据不完全统计,顺德市目前登记在册的厨点师就有800多人(末含散落在社会上和市外工作的顺德籍厨、点师),其中一些是特级以上厨、点师。
近一个世纪以来,顺德涌现了众多的著名厨师:上世纪20—30年代有谭杰南,他在广州开设的陶陶居、七妙斋和大同酒家至今仍享有盛名;30—50年代有崔强、黎和、王瑞、陆贞,被誉为广东饮食业的四大天王;50—60年代有罗坤、潘同。
关于顺德的家乡知识
顺德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顺德毗邻广州、中山、江门三市,南近港澳;面积806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6个镇,205个村(社区)。
顺德自古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
顺德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
顺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
此外,顺德还孕育了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黎简和画坛怪杰苏仁山,以及李小龙、李兆基、郑裕彤、罗定邦、伍宜孙、梁銶琚、陈冯富珍等杰出人物。
顺德的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和活动。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
顺德是粤剧粤曲之乡,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顺德的龙舟竞渡也很有名,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顺德还是武术之乡,民间武术历史悠久,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
舞龙、舞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总的来说,顺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文化活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顺德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当地的旅游活动。
顺德饮食文化“离开顺德就没有好吃的”,这句话颇有点自傲和缺乏包容的味道,然而也反映了顺德人对自己饮食文化的那份自豪。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道出了全国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粤菜与顺德的关系。
证明了顺德人在饮食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一手。
作为顺德人,不言而喻是顺德饮食养大的,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当那么一回事去研究它。
只是改革开放后,走南闯北的机会多了,吃过西餐、日本餐、泰国餐,也尝过北京菜、上海菜、湘菜、川菜、鲁菜、山西菜,才发觉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活动竟如此五花八门,人的口味原来如此千差万别,于是也留意起自己生长地的饮食来。
通过比较,发觉顺德的饮食的确有许多与别不同的地方。
光是烹饪来说,它就有几个突出的特色,我试图用四句话以概括之:性清淡、尝真味、巧变化、形式美。
清淡者,不浓不腻者也。
以我尝过的北方菜而言,总觉得味道浓烈,不是太咸,就是太甜,有的喜欢酸,有的离不开辣,还有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说法。
而顺德菜则清纯可口,极少有浓烈的咸酸辣味儿。
吃肉则以瘦肉为主,一些肥腴的肉类,在烹制时通过选用一些块茎类植物或调味料以“中和”之。
如肥猪肉则以粉葛、香芋、莲藕配搭。
制成扣肉,吃起来就肥而不腻,老火汤更是清淡的典型饮食之一。
肉类经过一两小时的熬煎(俗称煲),让脂肪尽量溶解排出,这样的汤,自然是清淡可口,佐膳养生。
尝真味,恐怕是顺德饮食之最精华所在。
“民以食为天”,不光要吃饱,更要尝到各种食物的真正味道,才是享受。
为此,顺德人首先要求食物要鲜活。
第二是烹制时要掌握火候,不能生也不能过熟,要恰到好处,这样的食物才又鲜又嫩。
第三是制法上尽量简约、保持自然,很少用红烧或浓烈的高味料去炮制食物,多用清蒸、白切,白灼等手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红烧鱼往往有“死鱼”之嫌。
如果把一条死鱼制作好搬上餐桌,顺德人可以列举出七八个依据判别这条鱼在烹制前是死的,让你心悦诚服。
为了尝真味,还有吃鱼生,清水边炉烫鱼片的食法,无论在食肆或家庭都很普遍。
顺德特色粤菜私房菜顺德特色粤菜,作为中国传统菜系之一,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其中,私房菜更是粤菜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顺德地处广东省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饮食文化为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顺德私房菜。
本文将介绍顺德特色粤菜私房菜的制作方法、特色菜品和文化背景。
一、特色菜品1. 凤爪(chicken feet)凤爪以其软嫩的口感、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调味料,成为顺德特色粤菜的代表之一。
制作凤爪的关键是要先经过焯水和炖煮,使凤爪变得软嫩可口。
然后,再用特制的调料腌制,配以香菜和辣椒,增加口感和味道。
2. 点心(dim sum)顺德的私房菜中,点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蒸烧卖、流沙包和鲜虾饺是最经典的代表。
蒸烧卖是由糯米和鲜肉馅制成,口感软糯香醇。
流沙包则以其特殊的面团和流心馅料,给人一种口感上的奇妙体验。
鲜虾饺则是由新鲜虾仁制成的制作精致的点心,味道鲜美爽口。
3. 烧味(roast meat)顺德私房菜中最著名的烧味应当属烧鸭和烧腩肉。
烧鸭以其色香味俱佳的特点,备受食客们的追捧。
烧腩肉则是选用优质的五花肉,经过腌制、烧烤后,口感鲜嫩多汁,肥而不腻。
二、制作方法1. 关键步骤和食材准备制作顺德特色粤菜私房菜的关键是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调味料。
例如,制作凤爪时需要选用鲜嫩的鸡爪,并配以腌制料;制作点心需要精心制作馅料和面团;烧味则需要选用优质的烧鸭和猪肉腩。
2. 烹饪技巧顺德特色粤菜私房菜注重刀工和火候。
例如,制作凤爪时需先焯水去腥,然后再炖煮至软嫩;点心制作要求饺子皮要薄而有韧性;烧味则需要用特制的酱料腌制,并烧烤至色泽金黄。
三、文化背景顺德作为广东省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顺德特色粤菜,还融合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食材。
顺德人对于口味的严苛要求和对于食材的挑剔选择,促使了顺德私房菜的独特发展。
在这里,私房菜是一种被窝藏起来的美味。
私房菜大多起源于家庭厨房,世代相传,只有几个知己朋友才能够品味到。
基于顺德本土饮食文化的幼儿园食育内容与方法研究顺德,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其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
作为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挖掘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本土饮食文化,将其融入幼儿园的食育工作中。
本文将从顺德本土饮食文化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开展食育内容与方法。
一、顺德本土饮食文化的特点1.食材丰富: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食材种类繁多,为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2.烹饪技艺精湛:顺德厨师擅长烹饪技艺,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讲究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
3.饮食养生:顺德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强调食物的养生作用,提倡健康饮食。
4.饮食礼仪:顺德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饮食礼仪,如尊重长辈、讲究卫生等。
二、幼儿园食育内容1.食材认知:通过讲解、参观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顺德本土食材的特点、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
2.烹饪技能:教授幼儿简单的烹饪技巧,如切、煮、炒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饮食文化传承:通过讲述顺德饮食故事、举办美食节等活动,让幼儿感受顺德饮食文化的魅力。
4.饮食礼仪教育:教育幼儿遵守饮食礼仪,如按时吃饭、不挑食、不浪费等。
三、幼儿园食育方法1.游戏法:通过烹饪游戏、食材猜谜等趣味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饮食知识。
2.实践法:组织幼儿参与烹饪、制作美食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食材、烹饪过程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讲解法:通过讲解顺德饮食文化、食材特点等,让幼儿系统地了解饮食知识。
5.互动法:组织幼儿进行饮食文化交流,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饮食礼仪。
四、幼儿园食育实践案例1.开展“顺德美食之旅”活动,带领幼儿参观顺德特色餐馆、食材市场,了解顺德饮食文化。
2.举办“美食节”,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制作顺德美食,体验烹饪乐趣。
3.开展“食材认知”课程,让幼儿了解顺德本土食材,培养幼儿的饮食兴趣。
将顺德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饮食兴趣、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传承和弘扬顺德饮食文化。
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顺德饮食文化1的历史与发展分析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北有广州市,西北有佛山市,东有番禺市,北有南海市,西有新会市,南有中山市它距广州32公里,距香港127公里(69海里),距澳门80公里。
位于东经113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的XXXX的4月至9月是一个洪水期,在旱季的剩余时间里,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部分时间水位在0至1米的范围内波动。
除少数丘陵外,顺德大部分为冲积土,富含多种有机物,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99塘: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层较厚,多为粉砂、松散土,相对酸性各种年龄的农民都使用低洼地深挖池塘,并将挖出的土壤堆积成地基。
池塘里养鱼。
桑树种在地基上。
从养蚕副产品中采摘的桑叶被喂给鱼。
土豆、豆类、小麦、小米、瓜类、蔬菜、香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也可以种植在地基上和池塘旁边。
沙区:东北部和东南部主要分布在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量充足。
它适合种植两季稻,甘蔗在两季稻之间。
低丘低谷:分散,总量不多,土壤干燥,多硬砂,肥料少,水分不足双季稻可以种植在山脚和深山里。
干作物,如红薯、木薯、花生和豆类,适合在山坡上种植。
顺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它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年平均气温为21.9摄氏度;一月是最冷的月份,月平均温度为13.1摄氏度;七月是最热的一个月,月平均温度为28.7摄氏度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81%二月至三月大多寒冷多雨,七月至九月是台风活动季节。
台风期间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台风,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害2、历史上的顺德饮食文化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中叶,兴盛于民国初年,兴盛于今天顺德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至今只有550年的历史。
然而,这片古老的土地自秦朝以来就和南越的祖先生活在一起。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顺德这个美丽的地方。
顺德,位于广东省中部,隶属于佛山市,是我国著名的“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家电之都”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里,我将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美食文化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顺德。
一、地理环境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东临广州,南接中山,西靠佛山,北邻江门。
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
顺德拥有众多湖泊、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顺德水道,被誉为“珠江水乡的明珠”。
这里的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美,为顺德人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历史文化顺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顺德属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属南海郡。
隋唐时期,设县置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顺德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清晖园、均安古建筑群、陈村花卉世界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顺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顺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顺德拥有家电、家具、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顺德还被誉为“中国家电之都”,拥有美的、格兰仕、万和等知名家电企业。
顺德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美食文化顺德,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这里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
顺德美食种类繁多,有传统美食如烧鹅、双皮奶、炒鱼生、煎堆等,也有现代美食如顺德烧味、顺德粥底火锅等。
顺德美食讲究色、香、味、形,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粤菜,感受到顺德独特的美食魅力。
总之,顺德是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城市。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佳肴。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德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最后,祝愿大家在顺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顺德,共同为顺德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顺德特色美食顺德区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因其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
从传统南北糕点到美味的小吃,从咖啡到酒吧,顺德的饮食文化一直在发展和创新。
下面是几种顺德特色美食,供大家品尝和了解。
一、顺德鱼米之乡顺德地区靠近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因此这里拥有着大量的农耕和渔业资源。
顺德的美食以鱼米之乡著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顺德烧腊,这是广东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
顺德烧腊选择了上等的猪肉、鸡肉、鸭肉,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经过腌制,悬挂在炭火烤炉上烤制而成,卤水味道很浓,口感鲜嫩。
还有一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就是顺德的白切鸡。
白切鸡用鸡的全身,上锅蒸熟后切开,配上姜葱和香油,口感细腻,肉质鲜嫩,是广东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经典菜品。
有机会来顺德一定要品尝一下顺德的白切鸡。
顺德还有许多其它的传统菜肴,比如顺德豆腐、狮头鱼圆、花雕鸡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品尝的。
二、顺德糕点之乡顺德有着悠久的糕点文化,也是全国闻名的糕点之乡。
在顺德,每当有节日或重要场合,都会有各种不同样式的传统糕点出现。
比如说端午节有粽子,中秋节有月饼,每当祭祀时有七星糕、燕窝糕等等,还有其他口感独特的糖果和蜜饯,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最受欢迎的糕点当属顺德鲍鱼糕和钵仔糕。
顺德鲍鱼糕非常的脆和香,有肉馅和凤爪,口感非常好,一定要尝尝。
钵仔糕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其名称“钵仔”就是取饮茶时用的陶瓷碗的形状,也叫作“碗糕”或者“萝卜糕”,因为主要原料是糯米、萝卜、虾米等等。
三、顺德小食之乡除了传统的糕点与菜肴之外,顺德还拥有非常丰富的小食文化。
顺德的小吃种类多样,口感独特,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是顺德民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顺德沙嗲牛肉。
这是一款非常辣的小吃,在顺德很受欢迎。
牛肉切成块之后蘸上混合好的调料,然后烤到锅里,表面有一层香气四溢的酱料,是一道非常诱人的美食。
还有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就是顺德铁板炒米粉。
文化视角下顺德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国人对区域饮食的特殊表述形式,中国菜系是在特定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内,拥有相同饮食地缘习惯、理论文化、完整食材体系及地标美食的人群,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文化积淀,共同创作出的一类含有丰富区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地方特色。
顺德菜即是其中的一种。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作为广府文化发源腹地,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其依靠优渥的物质人文基础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顺德菜系。
由许新福编著、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顺德菜》一书,从多元文化视角解读了顺德菜系中蕴涵的顺德饮食文化、食品制作与鉴赏方式,对研究顺德菜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顺德菜》作为一部探究多元文化与顺德美食关系的专著,书中列举了大量顺德菜的制作原料、烹饪技巧和风味特色,角度新颖、逻辑清晰、知识翔实、内容丰富。
全书按照顺德菜系类别安排文章内容,全面展现了顺德菜系所蕴含的顺德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与饮食习俗。
该书共两章,第一章为理论知识篇,围绕顺德菜系的形成,全面论述了顺德菜的发展历程、顺德菜的三大特色和顺德厨师的三大绝技。
第二章为实践训练篇,将顺德菜按照制作原材料分为鲜美生猛水产类、滋味乡土畜肉、惹味散养家禽、新鲜蔬果类和特色小吃类,并对不同菜品的制作方法、风味特色进行逐一介绍。
该书作为介绍菜系特色与制作流程的实用性书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菜系文化书写形式,使读者在领略菜品制作方法的同时,亦能感受到顺德菜系的独特文化意蕴。
顺德菜品种繁多,色泽精美,是世代生活在沿海地区的顺德人民在历久的社会实践中,因地制宜,依靠原有物质条件和历史文化基础,经过千百年来的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结晶,是最能够体现顺德人文特色的独特招牌。
顺德菜系的形成离不开顺德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
(1)悠久的顺德历史文化为菜系形成提供了发展动力。
战国时期,为躲避南方霸主楚国的歼灭,部分越国遗民聚众向南,逃入岭南地区,并与当地人融合而成了新的聚居区。
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一、顺德概况
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东连番禺市,北接南海市,西邻新会市,南界中山市。
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
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40多万人。
顺德市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
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
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
多数河流河床较深,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
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4至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
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
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顺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年平均气温为21.9度C;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度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7 度C。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
2至3月份多低温阴雨天气,7至9月份为台风活动季节,台风期间有时发生强台风,对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害。
二、历史上的顺德饮食文化
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民国初年,辉煌于当今。
顺德建制于明景泰三年,历史只有五百五十多年,但这片古老的土地自秦代就开始活跃着南越先民。
有学者认为,顺德菜是构成广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与广州菜大致相同,即渊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发展于明清之时。
秦汉时顺德先民已擅长于渔业农耕,形成了“杂食”、食生和嗜食海鲜的风俗。
受中原文化影响,顺德饮食更丰富多彩,已懂得用蔗糖调味,这是广东饮食崇尚清淡鲜美的起源之一。
泛杂的饮食习惯磨砺出顺德不拘物料、天生天养的饮食文化源头和务实开放、兼容博取、积极乐观、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色。
唐代,顺德人已过上“天天鱼做菜,隔日鱼煲汤”的滋润生活,并练就烹鱼吃虾的精湛技艺,煮、炙、炸、蒸、炒、烧、煎、炖、拌等多种烹饪技法已大行其道,烹蟹、烹蚝等方法流传至今。
宋代,“罗汉斋”等西菜传至珠江三角洲地区。
明代,顺德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商品性农业区,大良、陈村等成为广州附近充满经济实力的城镇,讲究饮食之风逐渐盛行。
牛乳饼、伦教糕、龙江煎堆等精制风味小吃相继问世。
清代,随着民族工业和商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顺德饮食文化更上一层楼。
一方面,顺德人以奇特的“南烹”独树一帜,顺德众多圩镇纷纷推出地方名菜名点或名酒,令外地来客停箸称奇。
民国初年,顺德美食更是精彩纷呈,“大良野鸡卷”、“顶骨大鳝”、“大内田鸡”、“烧笋尾”、“酿鲮鱼”、“双皮奶”等纷纷涌现,并传至穗、港、澳等地,深受食客欢迎,并成为粤菜经典。
改革开放后,顺德美食文化更迎来了黄金时代。
顺德人与时俱进,推出了“一品海参”、“秘制网鲍”、“肘子鸡炖勾翅”、“水鱼炖翅”、“牛奶炒龙虾球”等精美高档的菜肴,使顺德菜逐渐登上粤菜顶峰,引领新世纪的饮食潮流。
从历史源流的回溯,我们可以看出顺德饮食其实是岭南美食,尤其是以广府为中心的粤菜重要发源地,而且一直对广东饮食文化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直到今天,粤菜仍然闪动着顺德大厨们活跃的身影和智慧的火花。
三、现代顺德饮食文化
顺德饮食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具有极其浓厚的岭南特色,是中华饮食文化园中一朵奇葩。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人
们对饮食文化的追求已从温饱型向质量型、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变化,越来越注重遵循健康、营养、科学兼而有之的饮食理念下的色、香、味俱全的饮食结构。
顺德饮食文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
第一、突出传统特色,打造经典名菜
顺德菜有着鲜明的个性,经过历史的洗礼而经久不衰,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经典菜肴,体现了顺德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
顺德饮食经过百年历史的洗礼而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可以打造顺德精品菜,挖掘、整理、升华、弘扬顺德饮食文化,发挥顺德饮食文化的独特优势。
第二、改善饮食结构,创新饮食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结构的要求和营养搭配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崇尚低盐、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科学饮食观。
在膳食结构上,应提倡多样食物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平衡,重点发展食疗品种,推出食疗菜系。
第三、利用新原料,创新饮食品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卫生、健康、安全、科学的食品。
饮食文化的品种创新要迎合消费者的这一追求趋势。
创新食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一是保健食品,即预防肥胖以及胆固醇升高、保持人体生态平衡的食品;二是绿色食品,即安全、无害、无污染的食品;三是营养食品,即能补充人体所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体力和开发智力的产品。
第四、开发名优小吃,凸显地方特色
顺德小吃品种繁多,双皮奶、南乳花生、大良蹦砂、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伦教糕[2]等远近闻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发掘开发名优小吃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好处,顺德饮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名优小吃,凸显地方特色。
第五、创新饮食艺术,开拓饮食文化新境界
烹饪本身具有艺术性,顺德菜具有形式美的特点,要注重文化因素的挖掘与开发,研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将食品视为艺术品,将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创新精神运用到饮食制作过程中,创作出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名馔佳肴,实现从技术到艺术质的飞跃。
顺德饮食应把握发展趋势,注重自身需求与食品营养结构的结合,注重环境与饮食目的的结合,注重餐饮与休闲活动的结合,积极开拓休闲时代的饮食文化。
第六、医食同源,食医合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医食相互补益,相得益彰,历久弥深。
顺德饮食文化很好地保留了这一特点,根据顺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菜式讲究合时,夏秋菜式以消暑祛热为主,冬春菜式则以营养滋补为主,注重食疗和养生,在日常饮食起居中注重身心的健康。
顺德美食更加注重新鲜,顺德“地处炎方”,气候酷热,食品保鲜殊为不易。
顺德厨师们知难而进,保持食物新鲜并追求美食的鲜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功课。
在顺德厨师的烹饪技法中,“煎”、“炸”的食品只可偶一为之,因为顺德人坚信这些食品会导致“上火”,从而引发阴阳失调和许多疾病。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许多食材中天然的维生素和重要营养成份,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破坏食材的营养结构,导致了饮食的不健康。
顺德菜能够与其它菜系区别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当今中餐追求的“养”——健康和营养。
如川菜以麻辣味见长,而扬州菜以刀工征服食客,中餐中以追求健康和营养为首要特色的,莫过于顺德菜。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烹饪工艺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典范。
顺德饮食文化要争取站在人们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理念、饮食方式和饮食艺术,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顺德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艺术,开辟顺德饮食文化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