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感冒药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8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它们也称为OTC(非处方药或非用药药物)。
尽管它们能有效治疗感冒,但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感冒药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失眠、腹泻、皮疹等。
还有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增加血压,出现心跳加快、气促等症状。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则宜少量少剂量地使用抗感冒药。
其次,抗感冒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效转变。
例如,服用抗感冒药同时服用氯胺酮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过高,而服用抗炎药同时服用抗感冒药也可能会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症状。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前应该谨慎地考虑所服用的其他药物。
最后,抗感冒药有一定的耐受性。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感冒药,很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抗药性菌会变得抵抗抗感冒药,本身感染的症状仍然无法得到改善。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应该意识到其风险,并采取合理的使用方法,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药物,但一定不要超过药典上规定的最大剂量。
一般来说,在严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大剂量服用,但是患者应尽可能地使用最小剂量。
同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2、禁止自行改变剂量和药物。
抗感冒药不要自行改变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失常或不良反应出现。
同时也不能自行更改多种药物,除非与医生商量。
3、避免长期使用抗感冒药,以免出现耐药性。
抗感冒药的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使得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产生新的病原体,因此,当感冒持续存在时,应尽快就诊,找出病因,改变药物。
此外,应避免把抗感冒药作为日常疾病的常备药。
要定期做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抗感冒药。
总之,抗感冒药是常用的OTC药物,能有效控制感冒症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甚至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引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抗感冒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分类抗感冒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成分可以被分成几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感冒药物:1.解热镇痛药物这类抗感冒药物的作用是解热和缓解疼痛。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轻。
解热镇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
然而,这类药物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扑热息痛会导致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布洛芬会影响肾功能,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已有慢性肾病的人。
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组胺对身体的影响,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抗组胺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氯苯那敏和扑尔敏等。
但是,这种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氯苯那敏会导致口干、头晕和恶心等不适症状,而扑尔敏则可能会导致嗜睡和头晕等反应。
3.收敛剂这类抗感冒药物能够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肿胀和流涕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等。
然而,收敛剂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可能会导致心悸、高血压和失眠等症状。
4.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流感等病毒性感染。
这种药物能够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问题、头痛和疲劳等。
如何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1.理解自己的症状在使用抗感冒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症状。
不同的抗感冒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
例如,对于流感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解热镇痛药物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和流涕症状,则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
2.避免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在使用多种抗感冒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和作用,以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临床合理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内常见的西药抗感冒药物的成分,保证临床合理应用各项药物。
方法:调查分析本院内常见的抗感冒西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药物成分。
结果:本院收集的八种抗感冒药物分别为仁和可立克、感康、999感冒灵、百服宁夜片、白加黑夜片、快克、泰诺、新康泰克,发现其均为复方制剂,具有减轻鼻部充血的程度,实现解热、镇痛、抗组胺、镇咳等成分。
临床用药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最佳的药物种类及剂量,降低副作用发生率,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
结论:对感冒患者使用抗感冒西药时,需注意药物特点、疗效、适应证,注意相关内容,以此保证药物使用合理性。
关键词: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临床合理应用随着社会及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重疾的风险也大大降低[1]。
但是,诸如普通感冒这样的小疾病仍旧频繁困扰着我们。
因此,各式各样的抗感冒药物应运而生[2]。
这些药物在成分和疗效上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对不同的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症产生不同的影响[3]。
如果缺乏对这些药物成分的了解,就有可能导致药物的滥用[4]。
因此,鉴于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病患在感冒后常常伴有咳嗽、头痛、发热、关节痛,全身疲劳,流鼻涕等症状,这些症状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5]。
故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感冒药的种类在不断增多,选用适合的药物实质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不理解药物成分,有可能导致药物的滥用甚至重复用药[6]。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药物的成分,以便更好地为公众提供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7]。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院内常用的抗感冒药物,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共整理八类抗感染药物。
1.2方法针对八类抗感冒药物进行分析,明确药物主要成分。
2 结果本院收集的八种抗感冒药物分别为仁和可立克、感康、999感冒灵、百服宁夜片、白加黑夜片、快克、泰诺、新康泰克,发现其均为复方制剂,具有减轻鼻部充血的程度,实现解热、镇痛、抗组胺、镇咳等成分,详细见表1。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这三种方法,在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细菌治疗的方法。
抗感冒药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患者已认同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观点。
现如今,感冒药已成为各家必备的药物之一,但是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致使如今感冒药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说,合理的应用感冒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冒药的应用,分析滥用感冒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科学的运用感冒药的重要性。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前言 (1)1.抗感冒药物的运用 (2)1.1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2)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 (2)1.3 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1.4与免疫调节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3)2.抗生素的滥用 (3)3.使用抗感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4)3.1解热镇痛药 (4)3.1.1消化系统 (4)3.1.2泌尿系统 (5)3.1.3血液系统 (5)3.1.4过敏反应 (5)3.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5)3.3抗过敏药 (5)3.4中枢兴奋药 (6)3.5抗病毒药 (6)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6)5.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6)5.1合理科学用药,避免感冒药的盲目滥用 (6)5.2不能盲目使用感冒药,应对症用药 (7)5.3禁止婴幼儿患者应使用感冒通类的药物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来说人们都不陌生。
感冒指的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老年人感冒药合理应用的分析【摘要】目的:让老年人掌握常见感冒药的合理应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方法:阐述老年人感冒药的合理应用问题。
结论:趋利避害,老年人应慎选感冒药。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感冒药近几年来,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由于各大媒体广告宣传的作用,以及人民大众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用药观念的改变,即小伤小病一般不到医院请医师诊治,而是自我判断病因买药进行自我治疗和自我保健,所以自我药疗已悄然兴起。
据欧洲一咨询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统计数字表明,在全球非处方药市场中,抗感冒药的销售额位居第二,占17.2%。
老年人在抗感冒药的自我药疗中,一方面感受到了它的方便、快捷和省钱,同时也由于对药品管理和使用缺乏了解导致许多潜在的用药危害。
人类的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也在日益延长,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日益关注,人口老年化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1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如何使社会健康,使老年人健康给我们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本文对老年人感冒药的合理应用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1老年人用药特点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药物的不良反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究其原因为老年人用药品种多。
据调查,75岁以上老年病人每月用药3—4种者占34%,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治疗作用的同时,其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是累加的。
在药动学的特点上,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青年人相比有一定差异,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如:血药浓度增高;体内稳态机制的调节变异;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免疫机制降低等,导致了过敏反应的增加。
尤其是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对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意义重大。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青年人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不良反应发生率61~70岁为15.7%,71~80岁为18.3%,81岁以上为24%。
基层部队官兵如何合理使用感冒药做到合理选药、合理用药,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
感冒药种类繁多,合理选择和使用感冒药显得颇为重要。
标签:基层官兵;合理使用;感冒药基层部队以年轻官兵为组成群体,感冒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而现在感冒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何合理选择感冒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
感冒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等。
1 抗感冒药的分类1.1 临床分类1.1.1 中药(1)适合风热感冒患者应用的药物主要有:苦甘冲剂、银翘解毒颗粒、清开灵颗粒等等。
(2)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主要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等等。
(3)用于治疗胃肠感冒的药物主要有:藿香正气水(片)、龙虎仁丹等等。
胃肠感冒与普通所说的感冒不同,主要指的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拉肚子等等。
1.1.2 中成药(1)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维C银翘片等。
(2)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主要药物有:感冒清、感冒软胶囊等等。
(3)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羚羊感冒片等。
(4)用于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大青叶等。
(5)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主要有:感特灵胶囊等等。
1.1.3 西药(1)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例如:快克、泰克等等,主要是针对病毒应用的药物。
(2)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
即白加黑。
(3)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这种成分是比较特殊的。
(4)氨咖黄敏胶囊。
是速效感冒胶囊的主要成分。
若患者体温超过37.5℃,要应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1.2 处方分类(1)非处方药:因为感冒通常发病很快,症状也是各有不同,所以,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应对所用的症状,通常应用复方制剂,常见的组方有:解热镇痛药;鼻粘膜收缩药;抗过敏药;中枢兴奋药;蛋白水解药;抗病毒药;镇咳药等。
(2)处方药:口服抗病毒药,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
2 抗感冒药的用药原则2.1 错误治疗感冒2.1.1 抗生素治感冒大多数人患感冒后一有不适,就使用抗生素,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并且对患者的身体是有害的,原因是:通常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感冒病毒,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对身体还会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