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指导书(刘海涛)要点79
- 格式:pdf
- 大小:152.97 KB
- 文档页数:15
吉林省泰达技工学校空调制冷技术培训教学计划及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空调制冷技术课程编码:015082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学时数: 60 ;其中:讲课学时: 54 ;实验学时: 6 ;学分数: 3 ;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空调制冷技术》是暖通空调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空调制冷技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以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为重点的人工制冷的基本原理、设备构造及性能,掌握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运行调节的方法,具有制冷系统设计的能力。
对常用的空调冷水机组、冷库机房、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基础课学好专业课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热工理论基础》、《机械基础》、《电工电子》2、后续课程:《制冷工程》、《设备维修实训》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姚行健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参考书目《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彦启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韩宝琦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冷技术》时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冷原理》周金坤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冷原理及设备》吴业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制冷原理与装置》郑贤德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冷原理及设备.》张祉佑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冷技术与应用》贺俊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成绩构成卷面成绩80% 平时成绩2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绪论( 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制冷”的概念,了解制冷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了解制冷技术发展史。
了解各种制冷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制冷”的概念(2)教学难点:了解各种制冷方法3.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并观看制冷方法的Flash动画演示。
《制冷与空调技术》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课程编码:300891 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升本(2005-2006级)学时数:32学分:2.0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为热能与动力丁程专升本专业开设的必修学科基础课。
主要研究用于空气调节工程、冷库工程和生产T艺等场合的制冷设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制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和T作原。
主要任务是介绍以蒸发压缩式制冷为重点的人T制冷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制冷设备的性能及构造,并根据工程需要叙述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选择计算方法以及制冷系统的T艺设计等内容。
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本课程是针对非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且专业性强,所以要求学生在原有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将每一章的知识都按照教师给出的基本要求进行学习,掌握基本内容、重要概念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认真完成课堂布宜的习题,并将所学到的制冷与空调知识和白C所学的专业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为将來参加实际T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的先修课有:“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
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与相关专业课结合,并注意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如环境,范囤等)。
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部分绪论主要讲解制冷技术的概念,各种制冷方法及分类;了解制冷技术的应用、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一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本章主要讲解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想、理论、实际循环,以及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重点:制冷循环原理图、Igp—h图和热力计算。
难点: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分析及计算。
第二章制冷剂和载冷剂本章主要讲解制冷剂及载冷剂的相关内容。
《制冷技术》指导书及报告1、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2、单级压缩式热泵实验3、膨胀阀节流性能及蒸发器性能综合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3月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冷系统的组成2.测定制冷机标准工况(或空调工况)下的制冷量Φ,功率P 和制冷系数ε。
(工况蒸发温度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标准工况-15℃+15℃+30℃+25℃空调工况+5℃+15℃+40℃+35℃)3.分析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具有第二制冷剂的电量热器法。
它是间接测定产冷量的一种装置,即利用电加热器发出的热量来消耗产冷量。
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回热器图1 实验装置原理图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预习实验指导书,详细了解实验装置及各部分的作用,检查,熟悉个测试仪表的安装位置及所测参数的作用;了解和掌握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熟悉制冷工况调节方法。
2.启动制冷压缩机(1)检查电源,各点连接是否正常。
(2)检查制冷系统各阀门是否正常。
即压缩机排气阀必须打开,吸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工况电磁阀处于何种状态。
(3)启动制冷压缩机,并逐渐开启供液阀。
(4)检查制冷系统各部件运转情况。
即排气压力,吸气压力,蒸汽压力,油压是否正常。
3.量热器投入运行。
4.调节稳定工况(1)压缩机排气压力是通过改变冷凝器风量来调节。
吸气压力通过供给蒸发盘管的制冷剂流量来调节。
(2)压缩机的吸气温度是通过改变供给第二制冷剂的功率来调节。
5.测定并记录数据(1)测定蒸发压力Pe,冷凝压力Pc,排气温度t3,再冷温度t6,节流阀后液温度t5,进蒸发器温度t1,,出蒸发器温度t2,吸气温度t4,室内环境温度t h,量热器内压力P并记录到下表中。
(2) 测读量热器的电功率N.(3) 用电压表及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4) 待三次记录数据均在稳工况要求范围内,该工况测试即告结束。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部分《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空调用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工制冷的各种方法、原理、系统和设备。
为将来从事制冷技术方面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规划、以及制冷空调工程装置的运行管理打下系统制冷技术基础。
由于制冷空调系统与设备在楼宇建筑的公用设施中占重要地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公用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要求的知识面涵盖了制冷技术方面。
二、自学基本要求1. 掌握各种制冷方法的原理和组成2. 掌握制冷循环及制冷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3. 熟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单级循环的热力计算4. 掌握吸收式制冷机的原理5. 掌握空调用冷水机组的类型和特点三、自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主要内容:(一)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二)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四)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自学要求:1、掌握理想制冷循环及理想制冷系数的计算2、掌握理论循环过程3、熟悉制冷系数的概念、压焓图、单级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4、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课题二:制冷剂和载冷剂主要内容:(一)制冷剂(二)载冷剂自学要求:1、掌握制冷剂的分类及常用制冷剂的特点2、掌握载冷剂的分类及盐水的性质3、理解对制冷剂在热力学方面的要求4、了解CFC的限用和替代物的选择课题三: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主要内容:(一)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二)冷凝器与蒸发器(三)节流机构、控制仪表(四)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五)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选型自学要求:1、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种类和基本构造2、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节流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4、掌握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5、理解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6、理解输气系数的概念、压缩机的功率与效率的概念7、应用冷水机组特点,正确选择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8、了解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课题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内容:(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拆装实习指导书李玉娜周建强彭学禄兰增林编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二OO八年十月目录第一单元制冷设备及维修工具的基本常识 (1)第二单元单冷空调器和热泵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15)第三单元空调用小型氧焊设备的使用安全及方法 (29)第四单元铜管切、胀、扩、弯操作 (36)第五单元制冷压缩机的拆装 (38)第六单元空调器的拆装 (54)第七单元制冷系统的抽真空、充注制冷剂、检漏方法及冰堵、脏堵的分析 (54)第八单元风机盘管的构造、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及操作 (69)第九单元制作小型空调器 (71)第一单元制冷设备及维修工具的基本常识1.目的与要求复习理论课学习的制冷原理,认识家用空调器的零部件;掌握常用空调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2.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常见家用空调器空调维修工具3.制冷原理和空调系统主要部件3.1.制冷原理谈起制冷大家就会联想起冷和热的关系,但冷和热仅仅说明物体温度高或低,在本质上无什么区别,均是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冷表示物体内部热量减少,分子热运动的减弱,热表示物体内部热量的增加,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激烈。
所以制冷实质上就是使物质内部热量的减少,分子热运动的减弱,但如何达到此目的而获得冷呢?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制冷原理。
首先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例子:如酒精擦手或游泳上岸时有冷的感觉,出汗时用风扇吹也感到很冷,这些例子均说明一个问题,即液体汽化时吸收了皮肤(即被冷却物体)上的热量而造成的。
也就是皮肤上失去了热量,而液体得到了热量而蒸发(汽化)。
但为什么液体汽化的时候,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就下降?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当液体汽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液体的液分子在脱离液体时,必须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而做功,那么做功就需要一定的能量,但这些做功的能量靠什么来供给,毫无疑问靠外界热量即被冷却物体,或靠本身热量来使液体变成气体所需的内能。
由于被冷却物体提供了热量,使液体在物体中汽化,而吸收了大量的汽化潜热,导致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下降。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5则范文)第一篇:《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空调教研室编动力工程系二OO三年五月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制冷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会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它辅助设备等的设计和选配,提高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的技能和解决实际制冷、空调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要求1、坚持一生一题,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设计任务;2、开动脑筋,发挥创造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去,努力创造优秀成绩;3、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展学术研究讨论,努力施展才华,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4、虚心学习、认真读书,听从老师指导,做一个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5、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不抄袭他人作业,不采取非法手段劫取他人成果;6、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做危害学校声誉和社会公德的事,尊师爱友,爱护公共财产,做一个学有所成的合格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1、设计条件(由指导教师填写):1)工况;2)制冷剂;3)热负荷;4)冷却介质种类及温度;5)压缩机型式及要求;6)需要计算的内容。
2、计算步骤:1)根据已知热负荷和工况条件及制冷剂种类,建立循环的lgp—h 图;2)在lgp—h图上找出循环中的各特殊状态点,并查出各点状态参数(如:t、p、υ、h、s等);3)根据循环的压比(pk/p0)查有关参考资料,找出该工况下压缩机的各种效率值(如:ηi、ηm、ηel等);4)计算压缩机的容积效率:ηv=λvλpλtλl;5)计算循环的单位制冷量q0;6)根据所给热负荷Q0、q0,计算循环的制冷剂质量流量qma;7)根据qma和压缩机吸入状态比体积υ1,计算压缩机实际应有的实际排气容积qva;8)根据qva和压缩机输气系数ηv,计算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qvt;9)根据所计算的qvt查阅相关压缩机产品样本,确定压缩机的型号,得到缸径D;行程S;缸数I;半封闭式、全封闭式或开启式等;10)根据已知循环的参数计算单位理论压缩功Wts;11)根据Wts和制冷剂的质量流量qma,计算理论压缩功率Pts;12)根据Pts和ηi、ηm计算压缩机的轴功率Pe;13)根据Pe和电机效率ηmo,计算压缩机应有的电功率(输入功率)Pel;14)根据Pel和制冷量Q0,计算性能系数COPel,以判断所选压缩机的经济性指标的高低。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制冷技术》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淫生拿握以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为重点的人丄制冷的基本原理、设备构造及性能,能够根拥空调和牛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和管路的选择计算,对空调用制冷机丿另匚艺貝备初步设计能力,对制冷系统能够进行运行调试和操作维护。
同时,对空调、冷库等范由内常用的空调冷水机组、冷库机房、漠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现代制冷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的基木内容1、绪论理解'‘制冷”的概念以及“制冷”和“冷却”的区别,了解制冷在国民经济中的应川、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特点和H的要求。
2、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了解蒸气圧缩式制冷的热力学皋础和逆卡诺循环;拿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丛木原理、系统组成;学握理论循环和带液体过冷、蒸气过热、冋热系统的循环;熟练应用压焙图进行热力学计算;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特点。
3、制冷剂和载冷剂学握制冷剂代号、适用范围、对环境的亲和度、热力学基本耍求、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常用制冷剂性质、CFC、CHFC、IIEC对臭氧层的彩响及作用。
了解载冷剂选择的基木要求。
4、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了解辽接供液、匝力供液、液泵供液等方式的原理和系统要求;学握氨及氟利昂系统典型流程及其异同。
5、制冷压缩机了解制冷压缩机分类,了解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及应用;学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各种类黑结构及匸作特点;雨点掌握制冷压缩机匸作过程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掌握输气系数、压缩效率对压缩过程的作用。
6、冷凝器认识冷凝器,了解冷凝器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及选择计算,学握强化冷凝器传热途径。
7、蒸发器认识蒸发器,了解蒸发器的种类、构造、丄作原理及选择计算,学握强化蒸发器传热途径。
8、节流机构了解节流机构的类熨、结构、作用及安装位置,学握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匚作原理、位置和调整方法。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学时:72学分:2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制冷与空调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热力学、传热传质教材:《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彦启森主编,建工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是本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是研究用于空气调节的普通制冷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工制冷的基本理论、原理;对空调范围内常用的空调机组、水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及设备特点,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能根据空调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选择计算具有空调用制冷工艺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制冷的定义、制冷的温度范围与制冷技术、制冷的发展与应用。
卡诺制冷循环与特性系数,外部不可逆与热力完善度,劳伦兹制冷循环,单级蒸汽压缩式理想循环、基本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制冷循环性能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制冷剂的种类和选择,制冷剂对制冷循环的影响,CFC的限用与替代产品介绍,载冷剂。
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活塞式压缩机的种类和构造,活塞式压缩机的输出量和容积效率,活塞式压缩机的耗功率与效率,影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活塞式压缩机的温度工况,活塞压缩机的选择与电动机的选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特性,回转变容式压缩机介绍。
制冷换热器及其特点,冷凝器的种类与构造,总传热系数,无相变流体对流换热,延长表面与肋片管换热,冷凝换热,冷凝器的设计与选择,蒸发器的种类和构造,沸腾换热,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设计。
节流机构的功用和种类,液位控制的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与特性,内平衡与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的充注,热力膨胀阀的容量、安装与调整,毛细管。
单级蒸汽压缩式典型制冷系统及辅助设备,制冷剂管道系统设计,制冷与空调机组,制冷工艺系统设计问题。
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单元设备的工作特性,联合工作特性,制冷装置的自平衡能力与调节的必要性,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
《空调与制冷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开设时间:第四学期课时数:88一、课程任务与性质该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也是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作用是使该专业学生了解制冷基础知识、掌握家用制冷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维修的方法。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它形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了解新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安装、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通过以实际任务为驱动,以实际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制冷设备维修机安装方面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家用空调器、冰箱、汽车空调、中央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修理任务,为未来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能力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根据制冷原理的工艺要求,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会故障查找与维修的基本技能。
注重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在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注意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制冷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化学分子结构;3.掌握家用空调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及出现故障的分析方法;6.掌握中央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7. 掌握制冷管道的设计及;8. 掌握冻库的设计原则及要求;(二)能力目标1.能够制作简单的制冷管道并对其进行加工;2.具备维修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电气故障;3.具备维修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制冷故障;4.具备汽车空调维修的技能;5.具备家用空调器的安装能力;6.能够进行团队式的安装中央空调器;7.能够维修中央空调器;8.能设计冻库,并对冻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及维修;(三)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1.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自觉按规程操作2.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能够自觉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3.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6.具有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