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指南

发布于:2014-05-29 11:43:37 来源:奥雅设计集团评论:0 点击:226 摘要:一个城市的品质和文明程度,和是否适合弱势人群居住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解读了中国儿童活动场所的现状,并对其缺乏创意和健康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并结合西方的研究成果,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南。

Abstract: When kids in a city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the city usually has high degree of civiliz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criticized the status of Children’s activity space in China and provided a ighly operational guide for constructing children-friendly urban space based on the western research.

文:汤敏奥雅设计集团编辑:蒋涛

Text: Tom Tang, L&A Design Group Editor: Jade Jiang

前言

儿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人群,更是人类的未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自1992年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以来,世界各国相继有400余个城市被认定为儿童友好型城市,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儿童友好型城市。(图1)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除了在儿童保护、教育等基本的保障之外,越来越重视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儿童体验自然、建立友谊,促进交流、享受游戏,激发创意都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中儿童活动空间的核心要素。

美国人Richard Louv在他2008年发表的有影响力的著名书籍“ 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中提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室内,和电子游戏机旁。和自然以及游戏的分割造成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作者将这些症状称之为“自然缺失症”。我们反观中国城市中普遍的儿童活动场所现状,禁不住担忧,中国儿童自然缺失症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且不断加剧。

中国儿童活动场所及设施现状

经研究调查表明,国内现有的儿童活动场所仅有不到10%得到孩子们和家长满意和认可,而绝大多数的活动空间存在空间分布不合理,设备老旧,运营和管理模式不科学等问题。

现有国内开放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场所,通常都依赖儿童器械,不但脱离本地的文脉,缺乏主题和新意,同时也缺乏科学的运营和管理理念,孩子们的主动性娱乐变成由器械主导的被动式娱乐。而大多数居住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活动空间为简陋单一的中小型成品器械,不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并且产品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需求进行研究和设计。此外,城市商业购物空间越来越成为家庭和儿童的活动娱乐场所。目前购物场所中常规的儿童活动空间多缺乏创意和商业空间的互动,无法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系统化产品,根据现状,我们可以把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儿童活动场所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千遍一律的社区儿童活动设施

中国目前广大社区内的儿童活动设施普遍存在贫乏、无趣、器械化、千篇一律的特点,他们既不环保,也严重缺乏创意,不能激发儿童原本天真浪漫的想象力,得到的快乐体验也趋于麻木,容易使儿童产生器械依赖,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图1、2)

刺激性的大型游乐设施

国内的室外儿童游乐场,充斥着摩天轮,海盗船等大型儿童活动设施,这些设施虽然可以带来孩子们呼天喊地的尖叫声,但这种过于刺激的欢式快乐,有着类似吸食鸦片的副作用,是不可持续,甚至伤害孩子成长的。(图3)

空气浑浊的室内儿童活动场所

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尤其以电子游戏厅为代表,往往空气浑浊,噪音爆表,而且有着高射频的辐射,对孩子的身体有着极为负面的影响。很多学龄儿童沉迷于这类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寻找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快乐,非常令人叹息。这也是孩

(图4)子们在缺少带来真正快乐体验的活动场所的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指南的原则

相比上文提到的几种泛滥的,缺乏创意的,不健康的儿童活动场所,70年,80年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那种乡土、村野式的游戏方式,反而蕴含着持续、互动、锻炼的有益价值,比摩天轮的鸦片式快乐,比塑料器械的麻木快乐,比电子游戏厅的自残式快乐,更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然而,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乡土的、田园牧歌式的快乐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了,城市毕竟取代了原生的自然乡土。作为成人和父母们,几乎唯一能做的就是,

用创意的自然、设计的自然带给孩子们体验自然的快乐,这是《迷失在森林里的孩子》的办法,也是以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指南的原则。

儿童友好型城市在空间上是由儿童活动空间构成的,而层次性是空间体系的规律,儿童活动空间也不例外。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儿童活动空间,包括了四个层次,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出行能力,划分为(1)出行半径为1000米以上的城区型儿童活动空间,(2)出行半径为1000米以内的片区型儿童活动空间(3)出行

半径300-400米以内的小区型儿童活动空间(4)出行半径100米以内的组团型

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标准[1]

为适合少年儿童活动设计的城市公园标准

这一标准包括:

明确提出使用便捷性大于审美性

·没有禁入区(草皮),用草地取代“英式”草坪,枯叶成为玩具

·减少花圃

·改善可供玩耍的景致(果树、水、小山)

·草地取代“英式草坪”

·枯叶留下来作为玩具

限定明确区域

·用景致隔开不同功能的区域(篱笆、水、山、树群……)

·标出休憩区

·不允许狗进入少年儿童游憩区,给他们另辟场地

将整个公园变成活动场地,设计可接近的水体

·路边放上活动设施(树木、雕刻)

·圈出供少年儿童玩耍的地方,并允许带入任何东西

·树林可作为活动场地

·可接近水体

为适合少年儿童活动设计的街道标准

在街道标准中,设置联通的安全通道,建设人车分流的人行地道和天桥。提倡街道的可玩耍属性,不允许汽车进入住宅区,具体措施包括:

连通的安全通道

·布置密集而清晰的人行横道线

·人行道结合标识明确易懂的交通信号及标志牌布置

·人行地道或者人行天桥

·大型路口的主动信号系统

最大限速

·住宅区的限速

·可供玩耍的街道

·交通措施如设置瓶颈、速度界限、交通岛等

·隔离道:用防护栏、树木等把人行道与主要道路隔开

·无车区:设立车不准直接到户的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