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化妆品常识系列讲座之一(日晒与防晒)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防晒相关知识点总结
1. 紫外线的类型和危害
紫外线包括UVA、UVB和UVC。
UVA是最常见和穿透力最强的,可以引起皮肤老化和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UVB是导致晒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UVC被大气层吸收,不会直接伤害皮肤。
2. SPF和PA值的含义
SPF是指防晒霜的防护指数,表示防晒霜防御UVB的能力。
PA值可以反映防晒霜对UVA 的防护能力,PA+表示中等防护,PA++表示较高防护,PA+++或以上表示很高防护。
3. 适当选择防晒霜
选择防晒霜时应注意其SPF和PA值,根据个人肤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晒霜。
另外,要选择广谱防晒霜,既能防御UVA又能防御UVB。
4.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霜
涂抹防晒霜的量应当足够,一般来说,每次使用需要涂抹至少一两勺防晒霜。
应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每2小时或出汗后要重新涂抹。
5. 防晒作为护肤的一部分
防晒并不只是夏季或户外活动时才需要,日常出门也应注意涂抹防晒霜,避免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导致肌肤老化和皮肤癌。
6. 其他防晒措施
除了涂抹防晒霜,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降低紫外线的损害,比如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
此外,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户外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晒措施。
总之,个人应该重视防晒,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皮肤远离紫外线的危害。
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防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护肤步骤,它能够有效地预防日晒引起的皮肤问题,如晒伤、晒斑、皮肤干燥等。
正确使用防晒产品有助于保护肌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下面将详细介绍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
一、防晒的重要性1. 预防晒伤:紫外线A(UVA)和紫外线B(UVB)是太阳光中最常见的两种紫外线,它们是导致晒伤的主要原因。
晒伤不仅会导致皮肤红肿、起泡,还可能引发疼痛、瘙痒等不适感,因此防晒显得尤为重要。
2. 预防皮肤癌: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科学合理地使用防晒产品能够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
3. 避免皮肤晒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会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从而导致皮肤晒斑。
长期暴晒太阳,则容易使晒斑加深,加速皮肤衰老。
因此,防晒对于保持肌肤的光滑和均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正确使用防晒产品的方法1. 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防晒产品,包括防晒霜、防晒乳液、防晒喷雾等。
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注意购买有专业认证的产品。
2. 使用适量防晒产品:适量的防晒产品能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
一般来说,每次使用需要约2毫升至3毫升的防晒产品,数量大约为一个半小勺至两个小勺。
如果不够使用量,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3. 时间选择:应该在阳光强烈的10点至16点之间使用防晒产品,因为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
4. 均匀涂抹:在使用防晒产品时,应该确保其均匀地覆盖在面部和身体的暴露部位上。
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如耳背、脖子等也需要仔细涂抹。
5. 补涂: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在涂抹防晒产品后,每隔2至3小时应该重新补涂一次,以保持防晒效果。
6. 防晒持续性:防晒产品通常有一个保质期,建议在保质期内使用,并注意产品是否过期。
另外,防晒产品可能会受到汗水和泳池水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留意。
三、额外的防晒措施1. 戴帽子和太阳镜:帽子和太阳镜也是防晒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晒护理知识点总结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防晒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正确的防晒护理不仅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肌肤的健康和美丽。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防晒护理的知识点。
一、紫外线的分类和伤害紫外线主要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UVA和UVB是对人体皮肤最主要的伤害,而UVC由于被臭氧层吸收,对人体影响很小。
UVA可以透过玻璃对皮肤造成伤害,是皮肤晒后黑色素细胞活化的主要原因,导致皮肤晒伤、色斑、皱纹和皮肤松弛。
UVB则是主要的晒伤原因,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痛、起皱等症状,还会对DNA有损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二、日常防晒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防晒产品的SPF指数越高,就代表着其对UVB的阻挡性能越强;而PA+、PA++、PA+++等级别则是表示对UVA的阻挡性能,级别越高,防护效果越好。
因此,选择防晒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肤质来选择。
2.正确使用防晒产品。
在使用防晒产品前,需要将产品充分摇匀,然后加适量涂抹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易晒部位,并在日常户外活动的时候进行补涂,以保持充分的防护效果。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帮助皮肤抵抗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因此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
4.避免日晒。
在紫外线最强烈的时间段,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者做好防护措施。
5.选择合适的服装。
多穿长袖、宽边帽和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三、防晒护理的技巧1.定时补涂。
一般情况下,防晒产品的保护时间是2-3小时,因此需要定时进行补涂,以保持充分的防护效果。
2.选择物理防晒。
物理防晒产品中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能够直接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性小,适合敏感肌肤使用。
3.注意防晒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橙子、西红柿、豆类等,有利于皮肤的抗氧化和防晒。
防晒霜是作为夏天的必备物品,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要防晒,应该怎么使用和选择防晒霜吧。
一.为什么要防晒大家都知道,防晒防的是紫外线。
紫外线按波长可被分为UVA(长波紫外线320-400nm)UVB(中波紫外线280—320nm)UVC(短波紫外线100-280nm)三种类型。
由于臭氧层阻碍UVC到达地表,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是UVA与UVB。
通常来说,一天中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紫外线的照射最强;如果按天气来说,天气特别晴朗,紫外线最强,其次是晴天、多云、多云、下雨,依次减弱;按月份来说,一年当中4月至九月紫外线照射最强;按季节就是夏季最强,冬季大概弱20%左右.所以在夏季中天气特别晴朗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时紫外线最强。
UVB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UVA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并且这种影响是可叠加、可累积的、不可逆的,甚至引起皮肤癌。
二.防晒的多种方式防晒的最优选择是宅……次优选择是用质地紧密不透光、深色的衣服(所谓“透气的浅色的防晒衣”的时候五爷真的想说“忽悠,接着忽悠”)、阳伞、帽子、太阳镜、口罩等物理防晒手段来遮挡,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暴露在阳光下。
接下来才是使用防晒霜。
但是有时候大家无法避免要暴露在正午的阳光下,比如上午11点半下课去吃饭、下午1点半去上课的路上,所以今天五爷就跟大家来看一下怎么选择和使用防晒霜。
肯定有人会担心,这些防晒剂糊在脸上安全嘛?其实防晒这个事儿,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紫外线的伤害更大三.如何使用防晒霜说到防晒,不得不提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的概念,即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你在某种阳光强度下1小时会达到最小红斑量,那你涂了SPF15 的防晒霜就可以让你在同样强度的光线下15个小时才达到最小红斑量(当然,这是在绝对理想状态下。
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皮肤保养与美白,而防晒作为皮肤保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备受关注。
防晒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正确使用方法更是关乎健康与美丽。
本文将深入探讨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助您远离晒伤,拥有健康美肌。
第一,防晒的重要性。
夏日阳光明媚,人们都喜欢户外活动。
然而,阳光中的紫外线(UV)对皮肤的损害不容忽视。
紫外线主要可分为UVA和UVB两种类型。
UVA是防晒霜难以阻挡的波长较长的紫外线,能穿透云层和玻璃,直接照射在皮肤上。
它不仅可以穿透表皮层,还能达到真皮层,促使皮肤老化、出现皱纹、色斑等。
长期暴露在UVA下,还有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而UVB是防晒霜能相对较好阻挡的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它主要照射在表皮层,是导致晒伤和日晒引起的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老化、皮肤癌的罪魁祸首。
因此,防晒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能帮助减缓皮肤老化的速度,保持肌肤的健康与美丽。
第二,正确使用防晒产品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在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防晒产品供人们选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肤质和活动环境来选择防晒霜的防晒指数。
常见的防晒指数有SPF和PA两种。
SPF(SunProtectionFactor)是指防晒霜能够阻挡UVB的能力,而PA(ProtectionGradeofUVA)则是指防晒霜阻挡UVA的能力。
一般来说,SPF在30+以上,PA在+++以上的防晒霜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防晒产品的质地和成分。
选购时,可以选择质地轻薄、易于吸收的防晒霜,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应尽量选择含有抗氧化成分和补水成分的产品,以增强皮肤的防护能力和保湿能力。
2.正确使用防晒产品。
在使用防晒产品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涂抹均匀。
将防晒霜涂抹在需要防晒的部位上,如面部、颈部、手臂等。
防晒小知识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天的到来,防晒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防晒不仅是美容的必备,更是保护皮肤健康的重要措施。
但是,许多人在防晒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就来介绍一些防晒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皮肤。
1. 防晒霜的SPF值越高越好吗?SPF值是指防晒霜的防护指数,它的数字越高,代表防护效果越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SPF值越高越好。
一般来说,SPF值在30左右已经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如果SPF值过高,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导致皮肤过敏等问题。
2. 防晒霜涂多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防晒霜的涂抹量是非常重要的,涂抹不足会导致防晒效果不佳。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涂抹防晒霜的量应该在2mg/cm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要对全身进行防晒,每次需要涂抹大约30毫升的防晒霜。
3. 防晒霜可以在室内使用吗?许多人认为在室内不需要使用防晒霜,这是不正确的。
室内的紫外线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不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
因此,建议在室内长时间待着的时候也要使用防晒霜。
4. 防晒霜需要每隔多久涂抹一次?防晒霜的防护效果并不是永久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涂抹。
一般来说,建议每两个小时涂抹一次防晒霜,或者在出汗、游泳、擦汗之后重新涂抹。
5. 防晒霜能够完全防护紫外线吗?防晒霜虽然能够有效防护紫外线,但是并不能完全防护。
因此,在使用防晒霜的同时,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比如穿戴防晒衣、帽子、遮阳伞等,以增加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6. 防晒霜对皮肤有害吗?防晒霜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防晒霜的时候,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并且注意使用方法。
总之,防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正确使用防晒产品,才能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上述小知识,更好地进行防晒,让夏天的阳光更加美好。
防晒基础知识1、皮肤基本状况的简述我们的皮肤虽然薄,可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1)最外面一层为表皮层,表皮层承担着皮肤全部的新陈代谢作用。
从内向外,按照新陈代谢的过程分又为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皮肤的基底层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这些富含营养成分的细胞在不断被向外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营养物质逐渐被吸收,细胞也开始慢慢干瘪,最终形成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
整个新陈代谢的周期为28天,从新细胞的产生到角质层的形成需要14天的时间,角质层的脱落需要14天的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新陈代谢作用减缓,角质层形成的时间会延长,但受年龄的影响不大;角质层脱落的过程会越来越慢,50岁左右的女子,角质层更新一次平均需要40天,所以女人过了25岁,皮肤的状况就会日益下降,皮肤粗糙、蜡黄、色斑,这些都是新陈代谢变缓的征兆,如果女人在这个时候不有意识保养,皮肤的恢复就会比较困难,也就有了民间的“黄脸婆”一说。
值得一提的是皮肤的基底层,这一层包含着非常多的麦拉宁细胞(黑色素细胞)和活化细胞。
在紫外线刺激作用下,麦拉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被激活,开始产生大量的黑色素,来抵御外界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
皮肤在晚间11点~午夜2点,是皮肤新陈代谢最快的时间段,这是晒伤皮肤修复的最佳时间,基底层的活化细胞开始起作用,不断清除产生的黑色素和死去的黑色素细胞残留,以达到恢复皮肤白皙的作用。
皮肤最好的状态就是麦拉宁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可以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
但是一般在夏季,麦拉宁细胞的活力要强于活化细胞,所以夏季一般都会被晒黑,这是很容易解释的现象。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结论,如果想得到快速美白的效果,一是做好日常的防晒,二是阻断麦拉宁细胞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三是增强活化细胞的清除能力。
这三点在现在高级的防晒美白品中都能够达到。
(2)皮肤中间一层为真皮层,真皮层保持着皮肤的弹性和张力。
真皮层是由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纤维网,纤维网维持着皮肤的弹性和张力,让我们的皮肤在一些剧烈的表情(哭、笑等)后,能够迅速恢复。
防晒攻略科普知识入夏,气温正在逐渐升高,此时紫外线的威力不容小觑,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多多注意防暑、防晒、降温。
一、防晒有哪些类型?防晒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1、规避性防晒:紫外线较强时不外出;遮阳处进行室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避免外出。
2、化学性防晒:使用防晒霜、防晒油、防晒喷雾。
3、物理性防晒:戴墨镜、打伞、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戴宽檐帽。
二、防晒“防”什么?防晒通常是防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即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隔阻或吸收紫外线,从而防止皮肤晒黑或晒伤。
紫外线按波长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
1、短波紫外线(UVC)主要被大气层阻断,可忽略不计。
2、中波紫外线(UVB)能穿透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可能引发晒伤和晒斑。
3、长波紫外线(UVA)穿透深度比UVB更深,可能导致晒黑、皱纹、皮肤松弛,是皮肤光老化的主要元凶。
三、正确防晒要注意哪些细节?1、选对时间再出门。
外出避开紫外线强的时段和地点。
一般来说,紫外线在早晨10点到下午4点之间最强。
2、重视物理防晒。
外出时打伞、戴宽檐帽、戴墨镜,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
3、特殊人群选专用防晒。
孕妇、老人及皮肤敏感等人群最好选用物理防晒霜,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防晒霜,6个月以内婴儿不建议涂抹防晒产品。
四、正确涂抹防晒霜1、用量:一般来说,每1平方厘米皮肤上要涂2毫克防晒霜。
以脸部为例,涂抹时应取蚕豆大小的防晒霜,平铺擦到脸上。
若是物理防晒,需单方向涂抹,若是物化防晒,均匀拍开即可,勿用打圈手法,建议每2小时补涂一次。
等防晒霜成膜后再进行后续底妆,避免搓泥。
2、时间:一般要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
物理防晒霜每3~4小时补涂一次;化学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一次。
3、清洁:一般防晒霜用洗面奶清洁即可;防水、质地油腻的防晒霜要先使用卸妆产品,再进行洁面工作,之后应做好保湿补水。
五、科学挑选防晒产品1、防晒霜:要看PA值和SPF值。
一.防晒知识阳光是造成肌肤老化与形成皮肤表面斑点的主要因素,,如果任由阳光曝晒十分钟,皮肤就会早衰十天。
只有做好防晒,有效预防黑色素的产生,晒不黑、晒不伤,才能时刻保持青春润泽。
防晒霜的作用原理是将皮肤与紫外线隔离开来。
二.什么紫外线人们口中的“紫外线”实际上还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了。
1.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只要适当的遮掩即可隔离,是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因;2.UVA会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其能深入真皮层,会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是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
三.为什么要用防晒。
日光中的紫外线光谱是在100-400nm波长范围,可分为3个波段,即波长为100-290nm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穿透皮肤的深度是不同的。
1.UVA在夏天的中午到达地球表面的量要比UVB多100倍,可以穿透表皮达真皮而致真皮损伤,因此是主要的紫外线致病光谱。
UVA区,长波紫外线,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2.UVB区,中波紫外线,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3.UVC:UVC会被大气层几乎完全吸收,只有极少的情况会上我们碰上四.紫外线对皮肤有哪些伤害1.使黑色素合成增加。
可导致色素沉着,如黑斑,雀斑,黄褐斑等各种色斑的增多,增大,变深。
2.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真皮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破坏。
可导致皮肤肥厚,松弛,粗糙和形成皱纹。
3.毛细血管扩张,可产生红斑。
防晒基础知识普及在如今的社会中,随着阳光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对防晒的需求越来越重视。
无论是在户外运动、旅游还是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防晒知识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防晒基础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皮肤。
1. 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是太阳能量的一种形式,包括UVA、UVB和UVC三种类型。
在这些紫外线中,UVA紫外线穿透力较强,能够长时间存在并且能够穿透玻璃,是造成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UVB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主要导致皮肤晒伤,是导致皮肤红肿和皮肤皱纹的原因。
2. 防晒指数的选择防晒指数反映了防晒产品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较低的防晒指数,如SPF15,能够阻挡93%的UVB紫外线;而较高的防晒指数,如SPF30或SPF50,可以阻挡97%或98%的UVB紫外线。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使用环境的防晒指数非常重要。
3.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产品防晒产品的正确使用是确保有效防护皮肤的关键。
在使用前,先摇匀防晒产品,并在暴露于阳光之前20分钟至30分钟的时间内涂抹在面部和身体暴露区域上。
不要忽略肩膀、后背和其他易被阳光照射到的部位。
此外,使用防晒产品之后,每隔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特别是在出汗或游泳后。
4. 防晒与遮阳之间的区别防晒与遮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防晒是通过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产品来过滤和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而遮阳则是通过利用物理屏障如遮阳伞、帽子、太阳镜和长袖衣物阻挡紫外线的进入,起到遮挡阳光直射的作用。
5. 护肤饮食的重要性防晒不仅仅是外在的保护措施,也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可以增强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阳光对皮肤的损害。
此外,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和E,可以有效抵抗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6. 防晒的重要性及适用人群防晒对于所有人,不论年龄和肤质,都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无论是婴儿、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该重视防晒的重要性。
防晒知识普及防晒知识普及一、什么是防晒防晒是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紫外线的伤害,保护肌肤健康。
它包括全身外出前的谨慎护理、外出时的正确服装及相关基础措施,以及使用紫外线阻挡剂(即防晒霜)的使用。
二、紫外线类型紫外线可分为UVA、UVB、UVC三种类型,其中1)UVA主要是紫外线A波段,UVA紫外线在空气中存在超长距离,可以穿透云层,穿过玻璃,进入室内,且紫外线强度不受地理位置、季节的影响,全天候有不停的辐射,主要造成晒伤、老化等危害。
2)UVB主要是紫外线B波段,辐射强度强弱随季节及时间变化,常在早晚少辐射,中午最强,比UVA紫外线辐射强度强,主要造成色素沉着、皮肤炎症等病变。
3)UVC主要是紫外线C波段,浓度最低,但强度最高,在地球大气层的限制下一般不会到达地面,但亚洲的某些地区会有时出现,因其强度过高,直接暴露会出现肌肤极度反应,故一般不考虑。
三、防晒的方法1)全身外出前的谨慎护理:外出前要用温水洁净面部,解除彩妆和化妆品,洗净皮肤尤其是颈部、耳后、背部、胸口等地方,以及手肘、膝盖等更容易受紫外线照射的部位,以免汗水对抗紫外线效果降低;2)外出时的正确服装:所穿衣物越黑、越厚的衣物,可以抵挡紫外线的辐射,宽大又蓬松的衣服领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最佳;3)使用紫外线阻挡剂:无论何时外出防晒都不可少,防晒指数越高,表示防晒效果越好,一般挑选带有防晒因子(SPF)标记的产品,带有PA++、PA+++的防晒霜效果更好;四、常见防晒误区1)外出前认为足够喷防晒霜就可以了:实际上使用防晒霜只是抗紫外线的一个补充措施,只服用不外出也就没有多大用处;2)多晒太阳对身体有益:太阳可以让身体吸收到多种维生素,但太阳的紫外线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建议在10点至14点之间尽量避免暴晒;3)太阳下晒得久了肌肤才会变黑:其实只要是长期暴晒,时间也不一定得太长,肌肤也会出现晒斑,变得黝黑;4)深色皮肤不用擦防晒:深色皮肤也有需要擦防晒的需求,紫外线可引发的皮肤炎症等病变,不分肤色;5)雨天不用擦防晒:即使是雨天也不能小视防晒,雨天的紫外线依然会普及到肌肤,所以也有必要擦防晒霜。
防晒正确使用方法防晒是我们日常护肤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使用防晒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预防日晒引起的各种问题,如晒伤、色斑、皮肤老化等。
以下是防晒的正确使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选择一款合适的防晒产品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肤质、活动环境和紫外线强度来选择不同的SPF值和PA等级。
一般来说,SPF是指对抗UVB紫外线的能力,PA是指对抗UVA紫外线的能力。
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建议选择SPF30及以上的产品。
PA等级可分为"+"和"+++",+"\+"代表对抗UVA 的能力较低,"+++"代表对抗UVA的能力较高,建议选择"+++"级别的产品。
2. 适量使用防晒产品使用的防晒产品的数量也要适量。
一般来说,每次使用防晒产品的量应为指尖大小的量,也就是约1/4茶匙的量。
如果涂抹过少,防晒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此外,防晒产品应均匀地涂抹于面部、颈部、手臂和脚部等暴露于阳光的部位。
3. 注意正确使用防晒产品的时间防晒产品应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于皮肤上,以保证防晒成分能充分吸收到皮肤内,从而发挥最好的效果。
此外,如果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每2-3小时重复涂抹一次防晒产品,以保证防晒效果。
4. 注意全身防晒除了面部,我们还要注意对全身的防晒保护。
防晒产品应涂抹于颈部、手臂、腿部等容易暴露于阳光的部位。
此外,选择合适的遮阳衣、太阳帽、墨镜等防晒用品也是很重要的。
5. 晴天和阴天都要使用防晒很多人往往认为只有在晴天或夏季才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其实即使在阴天或冬季,紫外线仍然存在并对皮肤造成损害。
因此,我们需要每天都使用防晒产品,无论天气如何。
6. 配合其他防晒措施仅仅依靠防晒产品不能完全抵御紫外线的伤害。
我们还可以通过避免阳光高峰期,尽量避免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外出,以减少紫外线的暴露。
美容化妆品常识系列讲座(之一)日晒与防晒梦之魂日晒会对皮肤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对于今天广大爱美的消费者来说,似乎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准确地、全面地了解日晒的影响以及防晒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正确地对皮肤实施防护,却远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那么清楚的,因此,也就难以避免在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上存在的盲目性。
这里,我们从维护皮肤美容的角度来谈谈日晒和防晒的问题,以使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上增加自觉性。
一、日光的组成及性能想要正确地防晒,首先需要准确地了解日晒;而了解日晒,离不开对阳光——即我们所要防护的对象——的了解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阳光也不例外。
按照人的视觉器官的不同反应,阳光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
能够为人的视觉感知的为可见光,反之,为不可见光。
可见光反映于我们视觉器官的最主要特点是色彩。
可见光是由赤、橙、黄、绿、青、兰、紫等七色光组成的。
七色光组成了白光。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7—0.39微米(770—39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呈现不同的颜色。
通常,人的眼睛可以感知700—400纳米范围的电磁波,但也有的人能够感知到380—780纳米的范围。
1666年,牛顿第一个揭示了光的色学性质及颜色的奥秘。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5—1000微米,位于太阳光谱红光外侧,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
红外线还分为三部分,即波长为0.75—1.50微米的近红外线;波长为1.50—6.0微米的中红外线;波长为6.0—1000微米的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其辐射能被物体吸收后,通过物体内原子、分子等粒子的运动而使物体升温,即温热效应;同时,也使物体产生其它化学和物理变化。
由于红外线对于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具有较强穿透力,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消炎及再生作用,并产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因此,医学上常利用红外线作为一种治疗、保健手段。
当然,过于强烈的热辐射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紫外线是阳光中的另一部分不可见光,也是对皮肤美容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因此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400纳米,位于太阳光谱紫光外侧,由德国科学家里特于1801年发现。
紫外线也分为三部分,即波长为320—400纳米的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280—32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100—280纳米的短波紫外线(UVC)。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它能增加人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从而促进钙的吸收,防止佝偻病;同时还具有杀菌功能。
但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也有不利影响,最主要的是诱发皮肤癌。
在对皮肤美容的影响上,紫外线能增加皮肤的黑色素,加重皱纹,加速皮肤衰老,过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甚至能造成皮肤灼伤。
因此,有必要使用防晒产品对皮肤进行适当防护。
二、紫外线的特性与对皮肤的影响紫外线三个部分的性能及对人体皮肤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
UVA能够加速皮肤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氧化生成黑色素,能引起皮肤直接晒黑。
因此,长波紫外线也称之为晒黑线。
此外,UVA能够穿透真皮层达到皮下组织,使皮肤组织脂质及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受损,造成皮肤光老化,加重皱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UVA也有诱发皮肤癌的作用。
UVA的穿透力较强,不易被云层阻隔,因此,它的强度不受季节及天气的影响,即使冬季和阴天也照样强烈。
同时,它也不能被玻璃、遮阳伞、服装之类物品遮蔽。
UVB不能引起皮肤直接晒黑,但它能引起皮肤产生红斑,乃至出现皮疹、水疱、造成脱皮,即类似灼伤的症状。
因此,中波紫外线也称之为晒伤线。
同时,中波紫外线是造成皮肤癌的主要因素。
但UVB的穿透力没有UVA强,它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和大气层阻隔,也能被玻璃、布料之类物品遮蔽。
UVC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破坏作用,因此它有杀菌功能,医学上常采用短波紫外线灯作为消毒工具。
当然,它对人体也有较强损伤作用。
幸亏UVC的穿透力不强,全部被臭氧层所阻隔了,所以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除了经常接触短波紫外线的特殊专业工作人员以外,一般消费者无须对UVC进行防护。
也正由于此,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保护臭氧层。
这也正是国际上采用无氟冰箱的呼声甚高的原因所在,因为传统制冷技术所采用的制冷剂氟立昂能破坏臭氧层。
三、美容化妆品防晒技术手段美容化妆品所采用的防晒技术手段有两类:物理性防晒和化学性防晒。
物理性防晒是指对紫外线采取遮蔽及反射、漫射手段从而使之消除或减弱对肌肤的不利影响。
物理性防晒主要是在防晒产品中添加能够遮蔽或反射、漫射紫外线的一类无机粉质原料。
常用的原料有钛白粉(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等。
物理性防晒原料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不会使皮肤产生过敏反应、使用安全。
但单独采用物理性防晒技术防晒效果不够理想,因为无机粉质原料对穿透力较弱的UVB防护作用较好,而对穿透力较强的UVA则防护作用稍差。
另外,产品中添加了较大比例的粉质原料后,会降低产品的使用肤感、令使用者感到很不舒服,严重的会堵塞毛孔、甚至诱发或加重面疱;而且,钛白粉和氧化锌添加量较大时会在皮肤上呈现一层白霜(白化现象),显得很不自然和俗气。
近年来,国际上研制生产出某些超细微防晒粉质原料,乃至纳米级钛白粉和氧化锌,可使产品呈现半透明状态,使用肤感及呈现白霜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防晒效果是否提高尚缺乏可靠、有力的依据。
因此,针对需要较强和较全面防晒效果的消费对象,物理性防晒技术还是同化学性防晒技术配合运用于产品中较好。
化学性防晒是指通过采用防晒剂改变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的物理及化学性能,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弱紫外线对肌肤的影响。
化妆品所采用的化学性防晒原料即防晒剂是一类称之为“紫外线吸收剂”的有机化合物。
它最初是应用于工业材料的一种光稳定助剂。
塑料和其它高分子材料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会产生自动氧化反应,导致聚合物降解或品质劣化。
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并改变紫外线波长,使之变成红外线发散,从而防止了紫外线的损害、保护了材料的品质。
皮肤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的光老化现象及其它一系列反应,类似于高分子材料因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老化、劣化现象,因此,一些原本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紫外线吸收剂便转而应用于化妆品中以达到使肌肤防晒的目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应用于化妆品的紫外线吸收剂必须是无毒和安全的。
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可吸收的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不相同的。
按照其吸收紫外线波长范围的不同,化妆品化学性防晒剂可分为UVA(长波紫外线)防晒剂和UVB(中波紫外线)防晒剂。
前者主要防护肌肤因UVA的照射而造成的色素沉着、皮肤光老化及皱纹,以及黑色素瘤;后者主要防护肌肤因UVB的照射而造成的晒伤和继发性(炎症性)色素沉着、因脱水而导致的皮肤老化,以及由于突变而导致的非黑色素类癌变。
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防晒剂能够吸收280-400纳米,即能够到达地球表面的从UVB到UVA的全部波段范围的紫外线。
因此,要达到全面的防晒功能,对于优良性能的防晒产品来说,防晒剂的复配是势在必行的。
从以上介绍可以了解,防晒剂仅作用于紫外线,并不直接作用于皮肤。
一些文章宣称防晒产品会渗透皮肤,与皮肤发生反应,显然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导。
除了防晒剂吸收紫外线的有效波长范围以外,还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剂型。
一般来说,防晒产品可以采用油状、乳液状、膏(霜)状及液状几种形态,而生产成防晒油、防晒乳、防晒霜和防晒液。
防晒油适合在海滨浴场使用,可使产品不致被海水轻易冲掉,但其它场合因过于油腻则不大适用;防晒乳、防晒霜适合大多数场合使用;防晒液容易被雨水或汗水冲洗掉而影响效果,但因使用感觉比较清爽,所以适合夏季和不需要保持效果太长的情况下使用。
防晒剂的安全性是防晒产品的首要问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晒产品所采用的防晒剂有的是具有低毒的。
低毒不等于无毒,虽然在规定使用添加量限度内可以认为是基本安全的;但在消费者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某些潜在的损害,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并且,某些防晒剂的过敏率比较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防晒剂不溶于水和化妆品常用油类原料,仅溶于有机溶剂,因此给配方增加了难度。
大量增溶剂的使用不但降低了产品的使用肤感,也进一步加剧了过敏现象。
今后,研制开发安全性高的、无毒的水溶性防晒剂应是精细化工及生物科技领域针对日化界的一项极有必要的课题。
四、防晒产品功效识别指标面对林林总总、功效各异的防晒产品,消费者如何来判断和识别其功效高低及功能范围是否适合自己的需要呢?防晒产品的功效是有识别指标的。
首先,是SPF,即防晒系数。
“SPF”是英文Sun Proteetion Factor的缩写。
它表示在同样强度日晒条件下,使用该产品相对于不使用产品皮肤产生红斑的时间倍数。
如产品防晒系数为SPF15,则表明使用该产品后,皮肤产生红斑的时间将比不使用产品延长15倍。
假设在某种强度阳光下,不使用任何产品的皮肤经日晒后15分钟产生红斑,则使用该产品后,皮肤经日晒将在15X15=225分钟后才会产生红斑。
通常,SPF分为如下几个不同的档次:最低防晒指数SPF2-6;中等防晒指数SPF6-8;高等防晒指数SPF8-12;高强防晒指数SPF12-20;超高强防晒指数SPF20-30。
对防晒品SPF值的选择要根据职业和具体的使用环境来确定。
一般情况,SPF15-20即适用,不必盲目追求过高SPF值的产品。
据检测,SPF15的产品可消除93.3%的UVB;SPF30的产品可消除96.6%的UVB;SPF30以上,即使防晒系数增加,功效的提高也已很缓慢了。
除非从事水上运动专业人员,一般不需要使用SPF30以上的产品。
因为随着SPF值的增大,不但产品的成本会提高,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而且产品的通透性会降低,从而过敏率、产生粉刺的几率则会随之增大。
SPF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化妆品防晒效果评估标准,但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SPF不过仅仅是反映产品防护UVB,即防晒伤的指标,而完全不能反映对UVA的防护,即防晒黑的效果。
对于奉行以白为美的皮肤审美观,特别关注对UVA的防护效果的东方人来说,仅仅对UVB的防护功能及效果进行评估,而不对UVA的防护功能及效果进行评估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缺乏UVA防护功能及效果的评估标准的状况呢?这是同化妆品技术与科研的发展历程以及西方的皮肤审美观念演变有关的。
首先,长期以来,在美容化妆品的技术和科研方面,西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防晒技术领域也不例外。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往往不但采用西方的技术,也采用西方的标准。
SPF是西方制定的,并不完全适合东方人的要求。
其次,西方的皮肤审美观同东方不同:西方人不以肤白为美,而以古铜色肤色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