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25.00 KB
- 文档页数:8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命题人:于浩渺林丹欧阳苗姜晓艳王微审核人:欧阳苗第I卷(共60分)一、基础·运用(共18分)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演讲话诚信小文要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她演讲稿的节选部分。
请你阅读演讲词,完成1-4题。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被人们看作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juān□刻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商鞅立木的记载.妇孺皆知,“千金一诺”的佳话不绝于史,“民无信不立”的教诲.深入人心。
中央宣传部每年发布的“诚信之星”名单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守信重诺、躬行不chuò□的精神风貌。
_____。
近年来,“失信人黑名单”的公布掐住了“老赖”的逃债命脉,使“老赖”们(杳无消息/无处遁形),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只要激励与惩戒措施双管齐下,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给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ài huì杳无消息B.zài huǐ无处遁形C.zǎi huǐ杳无消息D.zǎi huì无处遁形3.结合语境,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道德教化,不如依靠制度保驾护航B.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制度保驾护航,不如依靠道德教化C.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道德教化,还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D.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制度保驾护航,还须依靠道德教化4.为了弄清“为政之要”的含义,同学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要”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重要;②关键,要领;③希望得到,索取;④请求;⑤需要;⑥将要。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东西学区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2024.10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答题纸共2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共8分)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卖酒为业。
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踱到店里讨要酒喝,辛氏没有怠慢,____①____地奉上了一大杯酒。
道士自此隔三差五到店里讨酒,辛氏也回回以礼相待,如此过了半年。
这一天,道士突然对辛氏说,他要送给辛氏一件礼物充抵酒钱。
只见道士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随手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画上的仙鹤也是黄色的。
店中的客人只要拍手歌唱,黄鹤便会和着曲调在墙上翩翩起舞,在四周景致的(yìng)衬下妙不可言。
此事流传开后,游人客官____②____,纷纷付钱观赏黄鹤的奇观,辛氏也因此累积了很多财富。
半年后,那位道士又来到辛氏酒肆,他拒绝了辛氏的谢礼,取出一支长笛,吹了一首曲子。
朵朵白云随着乐曲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也随着白云飞到道士面前,道士便跨上鹤背,乘云飞去,自此人去楼空(yǎo)无消息。
辛氏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便在酒肆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楼阁,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改为“黄鹤楼”。
黄鹤楼逐渐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欢迎,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和”应读为“hè”B.“(yìng)衬”应写为“应衬”C.“肆”应读为“sì”D.“(yǎo)无消息”应写为“杳无消息”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低眉顺眼②前赴后继B.①和颜悦色②络绎不绝C.①低眉顺眼②络绎不绝D.①和颜悦色②前赴后继3.根据上下文,填写句子划线处缺失的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惊弓之鸟D. 鸡鸣狗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场运动会,旨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能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被风吹过一样。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D.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高尚,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B. 那个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结果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D. 她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旅游。
B. 他把书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又放下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D. 他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高兴地说:“你这次考得真好!”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B. 稻谷C. 融化D. 沉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远方。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翻译: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B. 惊愕(jīng è)翻译:十分惊讶,吓得不能说话。
C. 殷切(yīn qiè)翻译:非常恳切。
D. 蹙眉(cù méi)翻译:皱着眉头,表示不高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
B. 为了完成作业,小明熬夜至深夜,导致身体极度疲惫。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奋进与奋发B. 喧哗与喧闹C. 奔跑与奔驰D. 聪明与智慧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学习。
C.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变换后:今天天气真好,公园可以去玩。
D. 原句:小明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变换后:唱歌很好听的小明,跳舞也很棒。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D.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
B.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自己去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认真。
D. 他不但唱歌好听,跳舞也很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生活中的每一次礼遇,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份付出,都是情感的坚守。
对美好的灵魂,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岁月】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顺利闭幕。
16天,91枚奖牌,中国运动健儿在观众屏息敛声的期待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
有全红婵xiāo(▲)洒转体后的水花消失术;有潘展乐在混合接力泳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的惊天大逆转;有王楚钦、孙颖莎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奥运混(▲)双金牌的默契配合;有盛李豪精准瞄靶后的波澜不惊;有郑钦文问鼎网球女单后的筋疲力尽……拼搏不息,奋斗不chuò(▲)。
汗水,泪水,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我们致敬。
(1) 给加点字注音。
(1分)混(▲)双(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xiāo(▲)洒②不chuò(▲)(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屏息敛声B. 摧枯拉朽C. 不负众望D. 筋疲力尽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大美山川,牵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魂思,营造了特有的中式浪漫。
面对“①▲,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有了偶遇早春的喜悦。
面对“②▲,猿鸟乱鸣”,陶弘景有了想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冲动。
面对“树树皆秋色,③▲ ”,王绩有了秋上心头的孤寂。
面对“庭中有奇树,④▲ ”,女子有了思念丈夫的寄托。
面对“⑤▲,望峰息心;⑥▲,窥谷忘反”,追名逐利者有了放下名利的脱俗。
面对“⑦▲,▲ ”,王维有了对大漠壮观之景的无限遐想。
面对“⑧▲,▲”,崔颢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①不因此一举,那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②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C.教诲.(huì)仲.裁(zhòng)炽.热(zhì)杳.无消息(yǎo)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正襟.危坐(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浩瀚仲裁眼花潦乱一丝不苟B.娴熟咆哮震聋发聩白手起家C.匿名黝黑油光可鉴和颜悦色D.窒息荧光为富不人藏污纳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________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表现出了________的精神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中________有益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A.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汲取B.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吸取C.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汲取D.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吸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练习语文2023年10月31日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0分)(一)新秋初始,年丰时稔,北京文化活动“好戏”连连。
学校小记者团开展“文化看北京”主题活动。
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共16分)【活动一:新闻眼关注北京文化论坛】小记者团准备编辑一份北京文化论坛的新闻简报在“校园网”中发布,以下是小睿记者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从书写、用词、标点等方面检查和修改。
9月14日至15日,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600多位中外嘉宾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在精彩纷呈的主论坛和分论坛上,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在美轮美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上,共赴融贯古今、交流中外的奇妙文化之旅;在鹤立鸡群的北京文化地标中,感受北京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这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上,与.会嘉宾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来审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论坛期间,嘉宾分四路探访北京。
“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
”指着宽阔的水面,与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白文荣说。
___①___“以前这也曾是条污染河,连蛤蟆跳水里都得憋口气。
”近年来,治污、植绿、清理违建,打出运河治理“组合拳”,②雨水、再生水、生态补水,展现运河焕彩新面貌。
现如今,这儿已成为了绿色生态带。
运河边上,重檐叠角、雕梁画栋的大光楼巍峨耸立,周身遍布精美砖雕的燃灯塔上2248枚铜铃锃.亮。
探访嘉宾由忠.感叹到:“真美呀,大运河!宛若一条时光轴,串联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都市风光,形成一幅幅生生不息的运河风景画!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作出判断。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共20分)(一)字词积累(1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规范。
(1)春天到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显得格外的______(生机勃勃)。
(2)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______(出类拔萃),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2.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3)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处理问题却非常______(老练/熟练)。
(4)这篇文章的构思非常______(新颖/新鲜),让人耳目一新。
(二)文学常识(10分)3. 填空题:《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______(思想/情怀)。
4. 选择题:下列关于《桃花源记》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
B. 文章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C. 文章中提到了桃花源的居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D. 桃花源的居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节选自《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 谪:______b. 属: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文章中“政通人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现代文阅读(15分)6.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节选自《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1)文中“心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手法有什么特点?(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作文(50分)7.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剔透(tī tòu)B. 瞬息(shùn xī)C. 残暴(cán bào)D. 沉默(chén 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丰富多彩,其中《红楼梦》和《西游记》最为著名。
C. 这篇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寓意深刻。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英缤纷(bīn fēn)B. 惊涛骇浪(hài làng)C. 遥不可及(jí)D. 精卫填海(tián hǎi)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位穿着红裙的少女。
B. 小明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C.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顽皮的孩子在眨眼睛。
D. 这本书里的故事很感人,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知道吗?”小明问,“今天晚上有没有月亮?”B. 这本书里有很多插图,如:人物、风景、动物等。
C. “他太忙了,没时间陪我们。
”妈妈说。
D. 小明喜欢运动,尤其擅长打篮球、踢足球和游泳。
6. 下列词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大公无私C. 一丝不苟D. 水滴石穿7. 下列句子中,引用诗句恰当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表达了友谊的珍贵。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话形容了攀登高峰的雄心壮志。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表达了团圆的美好愿望。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真好看,看了让人回味无穷。
北京一零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2024.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
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学号。
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今年,我们迎来祖国75岁华诞,初二年级开展以“喜迎国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活动一:探源文献检索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向大家介绍国庆节的来源、意义。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
西晋文学家陆机所撰的《五等诸侯论》曾记载:“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甲】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
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完全意义上的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翘.首而望,共同期待国庆盛典。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现场观众屏.息敛声,神情庄严肃穆。
与此同时,54尊礼炮发出28响,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锐不可dāng的28年光辉历程。
随后,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庆典现场的人们心潮澎湃,以liáo亮的歌声深情祝福祖国。
1.1按照出现顺序,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汉字的书写做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qiào bǐng挡嘹B.qiáo bǐng当缭C.qiáo bǐng当嘹D.qiào píng挡缭1.2在【甲】【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
:。
”:D.”。
,学习活动二:采风宣传小组在国庆节前夕来到北京市一所中学参加活动,并在活动后为校刊写了一则消息。
2.请你根据消息的内容拟写标题。
(限15个字以内)(2分)2024年9月29日,巴黎奥运会首金得主——中国射击运动员盛李豪作为“特派体育老师”走进校园,来到了北京市101中学第123届田径运动会现场,用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励同学们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拘泥(nì)B. 蒸馏(liú)C. 咄咄逼人(duō)D. 暮霭(ǎ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喧嚣B. 喧哗C. 喧闹D. 喧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B.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C.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D.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4.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B. 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C.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D. 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B.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C.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D.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一项是()。
A.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B.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C.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D.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年级:初二科目:语文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6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2024年10月9日,北京八中举行第67届田径运动会,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弘扬体育精神,初二年级举办以“点亮青春之火,弘扬体育精神”为主题的语文活动,邀你加入其中。
活动一理解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是力与美的展现,更是人类坚毅美好品格的载体。
赛场上,总有运动员在不断挑战人类极限。
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迎接艰巨严酷的挑战,创造独一无二的传奇。
2024年那个炽热的夏天,奥运之火闪耀巴黎,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的比分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晋级决赛,并于8月3日以2-0的比分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女单冠军,创造历史。
她说:“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再打3个小时。
”当国乒男单的夺冠重任压到樊振东一人肩上时,樊振东仍坚定自信地揭开了这场“命运之战”的序m ù,正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绝境面前,他不惧挑战!就在全体观众屏息敛声的一刹那,樊振东大斜线直接得分,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他已拿下决胜局,那一刻,振聋发聩的掌声响彻体育场上空。
2004年出生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用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夺得金牌,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了荣誉,也让“中国速度”载入世界历史,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晶,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挑战的勇敢尝试。
体育精神展示者中国风采,更zhāng显者中国精神。
“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1.有同学对这段文字中的字音、字形、词义有疑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2分)A.“炽热”要读作“chìrè”,在这里既表现天气炎热,又指代热情洋溢的气氛或激烈的情绪。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粗犷(guǎng)B、莅临(lì)棱镜(líng)C、吝啬(sè)黄晕(yùn)D、干涩(sè)贮蓄(chǔ)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朗润安适绿茵茵呼朋引伴B、高邈静谧翻来复去咄咄逼人C、粗旷铃铛争先恐后淅淅沥沥D、烘托静默花枝招展水波鳞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出心裁的结果。
B. 每当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如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之道等。
这些文化精髓不仅 ______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深入挖掘并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A. 铸就B. 塑造C. 形成D. 构建5、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一丝不苟.B. 苟.且偷安C. 苟.同D. 不敢苟.同6、选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这次运动会,我们班获得了篮球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很兴奋极了。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
C. 他昨天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来上学。
D. 她不仅漂亮,而且很聪明,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地方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2024年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要塞(sài)悄然(qiǎo)•B.颁发(bān)澎湃(pénɡ)桅杆(wéi)•C.翘首(qiáo)湛蓝(zhàn)凌空(lín)•D.娴熟(xián)娴静(xián)镌刻(j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仲裁眼花瞭乱惊心动魄•B.泄气锐不可挡摧枯拉朽•C.浩瀚白手起家如梦初醒•D.由衷一丝不苟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环保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使得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B. 他的讲话言简意赅,却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能够顺利进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案例。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获得了第一名,但是仍然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文段】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1)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_______ 的景象。
(2分)(2)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中“萧萧”和“滚滚”两个叠词的作用。
(2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文言文】孔子曰:“君子不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贪婪(tān lán)考验(kǎo yàn)神秘(shén mì)B. 惊恐(jīng kǒng)招待(zhāo dài)舒服(shū fú)C. 赋予(fù yǔ)精湛(jīng zhàn)混淆(hùn xiáo)D. 灵巧(líng qiǎo)暂时(zàn shí)领略(lǐng lü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各种体育活动。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鸦雀无声B. 鸡犬升天C. 热闹非凡D. 鸦鸣寂静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像是洗过一样的明净。
B. 小明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都早早起床学习。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D. 小河像一条明镜,映照着两岸的风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喜欢花,喜欢花儿的芬芳,喜欢花儿的美丽,更喜欢花儿的坚韧。
B. 雨后的天空,像是洗过一样的明净。
C. 小明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都早早起床学习。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像是洗过一样的明净。
B. 小明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都早早起床学习。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7.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拐杖(guǎi zhàng)腹稿(fù gǎo)稳健(wěn jiàn)B. 谦虚(qiān xū)神圣(shén shèng)美丽(měi lì)C. 艳丽(yàn lì)雕刻(diāo kè)沉默(chén mò)D. 潮湿(cháo shī)漫步(màn bù)招呼(zhāo hū)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B. 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对吧?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不是吗?D. 你能不努力学习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0. 《春》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11.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怎样的情感?12. 《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桂林山水的特点?13. 《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勤劳?14.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15. 《背影》一文中,“我”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huǎng ruò)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C. 惊愕(jīng è)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D.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今天上午举行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雪中送炭C. 略知一二D. 一举两得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静静地挂在天空。
B. 小明的成绩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龙,贯穿了整个故事。
D. 老师的话语像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答:孔子7.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答:屈原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诗?答:《虞美人·听雨》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首诗?答:《无题》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哪首诗?答:《题西林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要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和(tiáo hé)荡漾(dàng yàng)落英缤纷(fēn bīn)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D. 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是我们班上学习的榜样。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与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
D.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是老师的辛勤教导的结果。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里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湖光山色、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B. “请问您去图书馆怎么走?我正在找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C. “他在作文中写道:‘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D. “我国科学家在‘天问一号’任务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B.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C. 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D. 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5. 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先qū(▲)踌chú(▲)莫míng(▲)其妙故弄xuán(▲)虚2.下面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阅读名著,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开阔芬芳。
它们不是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泌人心脾的透析;它们不是枯躁无味的讲理,而是幽默风趣的聊天;它们不是耳提面命的训导,而是月郎星稀的悄悄话;它们不是把你的思绪当成跑马场,而错别字▲▲▲▲改正▲▲▲▲3.①烽火连三月,_____ ▲ __________。
(杜甫《春望》)②▲,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③▲,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⑥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城阙辅三秦,_________ _▲_________。
(王勃《▲》)⑧▲,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4.【调查统计】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材料】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
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①请你对【调查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3分)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遍发展,学生的书写水平逐渐下降,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
④大家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⑤专家指出,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①_▲②_▲③_▲第二部分(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结合第1、2句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7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话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8.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月余亦卒.B.因.恸绝良久卒.用其人(《赵普》)虎因.喜,计之曰(《黔之驴》)C.子猷问左右..D.子敬素.好琴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9.下列句子与“何以都不闻消息”句式不同的是?(▲)(2分)A.所以然者何B.何陋之有C.何不试之以足D.徐喷以烟10.试结合“了不悲”“都不哭”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分析子猷的独特形象。
(3分)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12题。
(7分)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
荆大说,许救之,甚欢。
臧孙子忧而反。
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
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
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
”臧孙子乃归。
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臧孙子:人名②荆:指楚国。
③必以坚我也坚:使……坚持。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答:▲②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答:▲12.“荆大说,许救之”后,臧孙子本应高兴,可他返回时却“有忧色”,为什么?(3分)答:▲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10分)扬州漆器①扬州漆器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漆器一般指在表面涂漆的木材、陶瓷和金属等器物。
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漆汁——生漆,把它涂刷于器物表面,留下一层耐湿、耐热、耐磨并有光泽的保护膜,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作美化装饰之用。
②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
西汉时,已获得高度发展。
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余件,其中彩绘漆器最多,宝石镶嵌、金银平贴等新工艺均已出现。
唐代扬州漆器生产已颇兴盛,螺钮镶嵌等工艺逐步成熟并形成特色。
到了元代,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点螺工艺的出现,更是熠熠生辉,促进了漆器造型艺术的提高。
明清两代,扬州漆器进入全盛时期。
刷红雕漆、百宝镶嵌等传统工艺颇为兴旺。
堆漆、割彩、雕漆嵌玉等新工艺继之而起,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
③目前,扬州漆器主要分为雕漆嵌玉、螺钿镶嵌、骨石镶嵌等几个类别。
“雕漆嵌玉”秉承“剔红”传统,在器物表面涂漆均须若干层,多的要涂上百层,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精心在漆面上作出浮雕,并嵌上金银、宝石等名贵材料雕成的各种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
“螺钿镶嵌”有两种:一种是“挖嵌”或“坎螺”;一种是“平磨螺钿”,七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点螺”漆器是扬州漆器厂近年来研制成功的失传已久的“螺钿镶嵌”品种之一。
“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细于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
因这种技法是把“螺”“点”于漆上,故名“点螺”。
“骨石镶嵌”采用牛骨、青田石等各种材料镶嵌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
④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如今蓬勃发展,推陈出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展望未来,漆艺之花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根据“中国建材网”资料改编)13.分析第②段,在下表中的a、b、c、d处填写相关内容。
(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17分)感恩雨①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
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
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
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
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
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
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
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
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
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
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
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
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接近他。
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
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
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
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
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
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
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
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
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
”说完就朝树林走去。
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
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
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
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
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
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
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16.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道题。
(5分)①第③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义。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