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20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来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又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
由此,我确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玩”中感知数学;在“动”中体验数学。
五、教学过程:下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流程图谈谈信息技术及媒体在我这节课中的运用及效果。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1、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录象(课件展示)。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射,是因为科学家通过精密件计算,让卫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准确的位置,进入到与地球同步轨道,一旦错过准确位置,卫星就有可能飞往茫茫太空。
课件确定位置是多么重要,由此揭示课题《确定位置》(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卫星发射壮观而令人激动的场面,一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2、探索新知,活动体验我运用课件模拟本班的学生上课的情形,班长站起来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演示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5.2 确定位置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探索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能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来描述。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那就是用数对来表示。
2. 探索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出示课件或黑板上的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2)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在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用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第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3. 操练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教师出示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物体的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核对答案,对错误进行纠正。
4. 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出示课件或黑板上的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物体的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核对答案,对错误进行纠正。
5.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知道了在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可以用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对来表示。
第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找一张平面图,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物体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3.1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设计:3.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4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二、教学重点: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需要学生的一定生活经验)四、教学过程:引言:美伊战争美军从地中海,红海,波斯湾三艘航空母舰上对巴格达发射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当时巴格达一片火海,美国的导弹为何会打的那么准?最近有一件令全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回顾一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发射到返回到杨利伟成功着陆?大家思过吗:我们在茫茫草原上是怎样找到杨利伟的,他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确定位置)实际上这都有赖于“卫星全球定位仪”——GPS,因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
我们可以通过目标物如神州五号飞船的返回仓发出的信号,利用GPS“卫星全球定位仪”测得它的经纬度,顺利的找到我们的英雄杨利伟。
板书GPS定位(经度,纬度)举几个实例: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5、(1)电影院确定一个座位,需要几个数,怎样确定?(2)如果老师要点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又不知道同学们的某某,请大家帮忙设计一种方法,让老师站在讲台上就能让同学知道老师在叫自己6例2(1)正门北偏东27度的方向上有那些动物景点?要想确定蝴蝶馆的位置,还需要有什么数据?()据正门图上的距离1cm 处的景点又有哪些?(3)要确定每个景点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7、请用图上街道或十字路口为参照,说出莲花中学位置8、在生活中,你想确定什么物体的位置?用怎样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假定我是位游客,我知道钟楼的位置和附近主要街道的位置,你是位小导游,请你为我介绍某某的风景名胜如南城门,大雁塔,碑林,等的位置,)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3、64页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1、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进一步发展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会看抽象方格图,并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
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点明课题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便于学校和家长能更好的沟通,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如果要求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那你准备怎样向爸爸妈妈描述你的位置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1、游戏引题:在没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从观察者的角度看,从左向右横着数依次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1排,第2排,第3排……下面请第1组的同学起立,请第3排的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刚刚既起立又挥手的同学是谁?你能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吗?(生说:第1组第3排)其他同学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引出数对。
现在老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贴纸条1:第5组第2排)生答。
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看谁记录的有准又快,(此时老师边说如第4组第3排,第6组第1排,第3组第2排……边转着看,然后展示学生不同的记录方式)老师发现了一个同学用了这样一种简洁的记录方法(4,3),叫生说(4,3)表示什么?生答:第4组第3排,看来这位同学课前预习的很认真。
如果按照老师刚才的记录方法,每个同学的位置都需要写6个字,这么多同学要写多少个字呀!我们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那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规定的,数学家规定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重点则是学生能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白板、粉笔、点子图、小卡片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我更直观地展示和解释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白板和粉笔来展示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用点子图和小卡片来展示和解释不同的物体的位置。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例如给出一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来表示。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2课《确定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
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三、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
六、教具准备: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1、师:出示班级座位图,国庆节后我们班要开家长会了,如果让你向家长介绍你在教室的位置,应该怎么说?①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指名学生来为大家说一说。
2、产生“组”和“排”约定的需要,明确先横后纵。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呢?请学生先总结,教师引导点拨(明确先纵后横)师:那么谁能用老师教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在班上的位置?师:多种方式提问:①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②说一说班内每组组长、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
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师:现在老师写出一个位置,你们来找找看是谁?(板书:第3列第4行)2、师: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的又准又快?(教师快速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如第4排第3组,第5排第2组等,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和坐标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公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熟悉的地方,如图书馆、操场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些地方的位置。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讲解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2,3)表示第2列第3行的位置。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情境的例子,如在公园中找到图书馆的位置,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以巩固他们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公园场景,并用数对表示其中一些物体的位置。
确定位置教案3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学生准备:A4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上课了,小军和他的同学们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从左数,小军排第几?只有一排时,用一个数就能确定位置。
现在又来了一些同学,这次我说小军排第二,准确吗?当有多组多排时,到底该怎么确定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用数学眼光,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一维的认识上升至二维空间,这是本节课导课的关键,在学生感受到用一个数无法确定位置时,需要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基础上,带着任务进行下面的学习】二、游戏情境,探究新知。
1.熟悉第几组合第几排。
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教室中的组和排,使学生明确组是从左往右数,排是从前往后数。
老师喊到第几组或者第几排,对应的同学请做出相应的动作,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2.小游戏。
课件出示:①第二组第一排同学;②第四组第五排同学;③第五组第四排同学;④第六组第二排同学;⑤第八组第三排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有节奏的小游戏,既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三、组织位置探索,认识数对。
师:在咱们班,有一位足球小将,在我们足球比赛时,他作为守门员阻挡了很多球,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你们知道这个守门员是谁吗?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生:第4组,第3排。
1.小组活动:探讨更加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本节课我将教授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主题是“确定位置”。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讲解利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学生将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3. 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座位表、平面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张教室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2. 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我会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例如,学生A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3),表示学生在第2列第3行。
3. 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4. 讲解如何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我会通过示例讲解如何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位置是(2,3),我们就可以在教室的平面图上找到第2列第3行的位置,找到这个学生的位置。
5. 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数对确定给定位置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列,行)通过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找到列,找到行,确定位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自己的座位,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 给出一个数对,例如(3,2),让学生在教室的平面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答案:1. 学生的数对位置。
2. 在教室平面图上找到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2《确定位置》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的意义,能够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通过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但是,对于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意义,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物体的位置。
2.准备一些白纸,用来记录学生的解答。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来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中,小动物们要参加一个比赛,但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需要通过数对来确定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对?数对是如何表示物体位置的?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
例如,呈现一张图片,上面有三个小动物,分别位于左上角、右上角和右下角。
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给学生,卡片上标有不同的物体位置。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卡片,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