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二节 探索之路沪科版练习题十二
- 格式:docx
- 大小:708.28 KB
- 文档页数:9
第二节探索之路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4.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师: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
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1.象形文字。
(1)甲骨文“殸”的构成。
师: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殸”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纳西族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
又如日出、日落。
2.古人设想的宇宙模样。
让学生看图,并阅读有关内容。
3.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雕刻玉版、石头阵先让学生看图、阅读文字,然后向学生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
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
它大约建立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续千年之久。
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
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
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
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师: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基础。
1. 2探索之路教学参考一、基本要求1、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人対神奇现彖的探究和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知道物理学不仅指具体的物理知识,而口还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能意识到科学发展(探索)历程的艰辛与曲折,却是富有意义的。
二、教材分析按天、地、人的思路展开第一段标"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对于自然界的神奇,古人早己开始探索,那些直接刺激感官(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尽管山于条件所限,他们的思索还停留在朦胧的感性阶段,但是这些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I比界的必要的前期准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甲骨文“般”(后來演变为“磬”),彖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者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止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
般和耳组成了 "聲”(声的老写形式),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A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
字的下部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口光照射大地,使地血的水蒸气蒸发,以达到晒干的目的。
“古人的宇宙观模型之一”是古人対日月星辰及周围世界的观察,设想出的宇宙的模样。
认为地是平的,天象倒扣的大锅(南北朝时的民歌《敕勒川》中就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的诗句),日月星辰就在穹顶下的大气中运行。
以上这些表明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
“雕刻玉版”是距今5000年的史前仪具。
玉版中央布刻圆形象天,外廓方形象地,侧面呈拱形象天穹,表现了中国古人比较原始的天圆地方的思想。
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逐渐演化产生了 "司南”——早期的指南针。
英国的“石头阵”被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
天文学家借助电子计算机发现:象夏至等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与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
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來预报月食。
这都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古人对自然神奇现彖都有过富有意义的思考。
第二段标“物理学的进步之阶”中,展示了物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01知识管理1.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________”否定了“地心说”,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率先用________观察天空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3.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________.4.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________和波尔等人的________,再次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使物理学再次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5.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世纪之交,物理学遇到“晴空上飘浮着两朵乌云"的难题,这“两朵乌云”导致了近代物理学的产生.02基础题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一个“喷嚏”不可能导致高耸巍峨、静静的雪山发生雪崩现象B.我们喝饮料时,只需要在饮料罐的一端开一个小口,饮料就可以顺利地倒出来C.当我们把一双筷子放入盛满水的碗中,会发现水中的筷子跟折了一样发生弯折D.哥白尼说:“人类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2.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望去探究.下面是人类了解自然过程中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古人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B.古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大气中运行,其上方扣着穹顶C.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5 000年的雕刻玉板,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早期展现D.出现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石头阵神秘莫测,与古人观测天象无关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夕阳西下(2)电闪雷鸣(3)湖光山色(4)火山喷发(5)拉链的开启和闭合(6)被水“折"断的筷子4.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力、声、热、光、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观察思考:a.夕阳西下b.电闪雷鸣c.湖光山色d.火山爆发e.搭弓射箭f.演奏二胡(1)属于力的现象的有________;(2)属于声的现象的有________;(3)属于光的现象的有________.5.1530年波兰的科学家哥白尼提出________,成了建立自然科学的体系的先驱.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相对论”,为科技的发展建立的新的时空体系.6.大自然神奇无限,探索之路充满艰辛,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习科学家的____________和实事求是,勇于质疑,孜孜不倦,严谨认真以及善于________的科学精神.7.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_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03中档题8.(舟山中考)日前,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标.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A.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B.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C.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D.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9.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B.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C.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10.观察思考: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下面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1)如图1,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________.(2)如图2,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________.(3)如图3,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是________.(4)如图4,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他是________.11.下表所列的是两个相关物理量的几组对应的测量数据(单位:略).由该表可以推断,若物理量I为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教学教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准备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大自然的神奇师:清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
(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丙: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师: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励,学会善于提问题。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 10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二节探索之路
沪科版练习题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有位意大利物理学家经历了“观察﹣疑问﹣猜想﹣证实”的历程,探究了摆动规律,他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这位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法拉第
D、奥斯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盛夏季节到连云港海滨浴场游玩,下列有关游人感受解释正确的是( )
A、人从海水浅处走向深水,逐渐感觉站不稳是因为人体变轻了
B、人走在沙滩上脚很舒服,而踩到贝壳上脚很疼,是因为后者脚对贝壳的压力增大了
C、从海水中上岸顿感凉爽,是因为身上的海水蒸发吸热降温的结果
D、救生圈漂在水面上,是因为救生圈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是( )
A、焦耳
B、阿基米德
C、安培
D、奥斯特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在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
B、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C、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D、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名中学生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1500J
D、2017年游泳冠军孙杨的密度约为0.8×10^3 kg/m^3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小夏在学习中的一些总结,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
B、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cm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0.1m/s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看清零刻度是否磨损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B、黑板的长度约为12m
C、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10m/s
D、我们的书包重可达1000N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小明在某次比赛中荣获了一枚奖牌,一些同学认为奖牌可能是铁制成的。
后来他们用磁铁吸了几下后,进而判断没有铁质成分。
其中“用磁铁吸了几下”应该属于物理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提问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截面圆形的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使用时将细玻璃管内注入一小截红色液体,然后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通过细玻璃管内红色液体高度的变化可验证下列实验中的哪一个?如果认为其中没有可选的也可以另选其它.______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______
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D.瓶内气体温度变化可使其体积(压强)也会发生改变
(如选其他请填写具体内容).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答案】:
第15题【填空题】
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却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名字是______。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