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总体介绍精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12.31 MB
- 文档页数:152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丁洁民,巢斯,赵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目录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摘要 (2)1 工程概况 (3)2 结构体系 (4)3 主要分析结果 (6)3.1 结构动力特性 (6)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6)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7)4 关键设计问题 (8)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8)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1)4.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2)4.4 风工程研究 (13)4.5 结构控制 (13)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4)4.7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 (15)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6)5 结论 (17)6 参考文献 (18)摘要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和安全的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
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
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的基础形式。
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和主要的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的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震和风荷载分析结果。
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1 工程概况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地块,基地邻近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超高层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和市民休闲娱乐中心。
该项目用地面积3037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6万平米,建筑总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为574m。
“上海中心”项目建筑设计简析上海中心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座综合性超高层建筑,是上海市的新地标和城市名片。
本文将对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进行简析。
首先,在外观设计上,上海中心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东方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造型。
建筑呈现出一个逐层递减的形状,上半部分向尖顶延伸,形似一个巨大的玻璃索引针,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同时,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独特的蓝绿渐变色方案,使其在城市中独一无二的立面设计更加引人注目。
其次,在结构设计上,上海中心采用了一种多模块、框架-核心筒相结合的复合结构系统。
核心筒采用了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力对建筑的影响。
而外框架由钢材、钢混凝土和混凝土组成,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框架结构。
通过这种复合结构系统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次,在内部空间布局上,上海中心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写字楼、酒店、观光景区和娱乐设施等。
写字楼区域集中在底部和中部,提供了高标准的办公空间。
酒店位于中部和顶部,设有豪华客房和高级餐厅,为游客和商务人士提供舒适的居住和会议场所。
观光景区位于顶部,提供360度全景的城市观景体验。
娱乐设施包括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消遣活动。
最后,在可持续性设计上,上海中心采用了多项环保和节能措施。
建筑外墙的玻璃幕墙采用了太阳能反射涂料,可以减少建筑对太阳光能的吸收,降低能耗。
同时,建筑内部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以及废水回收和雨水收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上海中心是一座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
其外观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东方元素,给人以视觉冲击;结构设计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了不同功能的需求;可持续性设计节约了能源和资源。
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不仅代表了上海的城市形象,也展示了中国在超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上海中心大厦是由美国建筑设计师Gensler设计的,其设计理念是将大自然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
这座建筑的外立面呈螺旋形状,如同一片翻滚的海浪,象征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蓬勃发展和无穷活力。
此外,大厦内部还拥有许多独特的设计元素,如高效的天气系统和有机农场,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上海中心大厦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其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大厦的外墙表面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不仅能有效地隔绝热量和噪音,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节省能源。
此外,大厦还采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先进技术,使其成为一个高度可持续的建筑物。
上海中心大厦的政府支持和战略位置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上海市经济中心的陆家嘴地区,这里是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聚集地。
充足的资源与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得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各行各业企业在上海市发展的首选地点。
上海中心大厦对于上海市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大厦为上海市提供了更多的办公空间和商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进驻。
这不仅推动了上海市的经济增长,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上海市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到大厦的观景台欣赏整个上海市的美景,还可以体验高速电梯、360度旋转餐厅等独特的设施和体验。
这为上海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提升了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总之,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中国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在设计、可持续发展、地理位置和经济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更是上海市向世界展示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中心大厦将继续为上海市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工程投资额:148亿元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
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
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
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
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
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
上海中心大厦空间流派赏析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之一。
它位于陆家嘴金融区,是一个集商务办公、购物娱乐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厦。
这座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石榴花,象征着繁荣和好运。
在上海中心大厦的空间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座大厦的商务办公区域。
这里的办公室布局合理,宽敞明亮,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舒适的办公家具。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上海的美景,给人一种俯视世界的豪迈感。
同时,这里还设有一些会议室和休息区,方便人们进行商务洽谈和休息放松。
上海中心大厦的购物娱乐区域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高档品牌店铺和时尚潮流的服装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选择。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精致的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各种美食和饮品,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美食的诱惑。
而且,购物娱乐区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和游乐场,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购物和娱乐的乐趣。
上海中心大厦还有一个观光区域,提供了360度全景的观景台,让人们可以鸟瞰整个上海的美景。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繁华的都市景观、繁忙的交通流动和蓝天白云,感受到城市的脉搏和活力。
同时,观光区还设有一个展览馆,展示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让人们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和骄傲。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的空间流派非常丰富多样,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商务办公区域让人感受到尊贵和成功,购物娱乐区域让人感受到时尚和潮流,观光区域让人感受到城市的壮丽和魅力。
这些不同的流派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上海中心大厦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和赞叹。
无论是商务人士、购物爱好者还是旅游观光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留下美好的回忆。
上海中心大厦的空间流派赏析,是对这座建筑的全方位描述,希望读者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上海中心大厦的独特魅力。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建筑,集商务、办公、酒店、商业、娱乐、观光、会展等功能于一体。
这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高632米,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41.08万平方米,地下16.72万平方米。
上海中心大厦是陆家嘴地区超高层建筑群的收官之作,定格了上海浦江之东天际线的最高定点。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外观呈螺旋上升的形态,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上海金茂大厦的经典隽永的塔形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充满着对“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诠释。
它不仅是一个竖直的微型城市,也是一个资源高度集约化、能源高度节约化的超级大楼城市。
其规划设计小陆家嘴收官之作的地位,定位为“形神兼备、秀外慧中、汇集大成”,展示出21世纪现代摩天大楼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完美理念。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经历了诸多挑战,但最终实现了规划者和建设者的宏伟目标。
于2016年4月27日完成分步试运营,并在同年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这座摩天
大楼不仅是中国建筑工程的杰作,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简介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好,我这个PPT可能也相对来说比较长一点,可能会多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当然我也会抓紧的。
因为时间比较有限,本身这个东西也比较大,我介绍的时候可能会把一些关键的施工技术,把解决的问题思路跟大家介绍一下,关键的介绍一下,可能没有办法展开了.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上海中心大厦从建造关键技术简介,这个工程的投资方有三家,其中最主要的投资方有两家,一个是上海城投和上海陆家嘴,上海建工集团也是投资方之一.设计方是谁呢?这个工程的设计是Gensler建筑师事务所,示功图设计单位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这个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是上海建工。
这个工程的地理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它是处于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和已经建成的经贸形成一个品字型超高建筑群。
这个大楼基本情况是这样的,这是地下五层,地上121层,总高度632米,主要是商业、办公、酒店、观光于一体超高层建筑。
地下结构是这样的,整个地下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正下地下是五层,最深埋深是33。
1米。
上部结构基本上和超高层一样,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结构,在设备避免层的区域还设计有升臂航架,边上是设置的基本情况。
主要的一些组成结构,第一个是主楼核心层,他在大多数层高范围是九工格,高度到574米,这个核心孔也有变化,混凝土强度最高等度是C60的。
巨型柱,这主要有超级柱,角柱,八根超级柱延伸到八区,六根角柱延伸到六区.这个结构当中伸臂航架层,这个工程有六道,基本上在245678区的设备层当中进行设置,把外围和内围紧密的结合起来的构架。
楼面航架,这主要设计在1区到8区,在1区和3区的位置只有楼面桁架.从580米到632米是一个屋顶的钢结构体系,有双向桁架。
我把这个工程的主要关键技术跟各位做一下介绍,先谈一下主楼装机工程施工。
这个工作当中采用钢管状两种方式,在上海软土地区,以前经贸大厦也好,环球金融中心都是采用钢管,现在实际上采用钢管环境不允许,在这个工程当中只能采用唯一的方式,这个工程当中实验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进行一些研究,最后还是比较成功的。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Shanghai Tower上海中心大厦之建筑与结构撰文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丁洁民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英国结构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设计代表作品: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温州市大剧院、东方体育中心、北京大学体育馆、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等。
1 工程概况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位于上海市银城中路501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Z3-2 地块。
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成为上海新的制高点,同时,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组成“品”字形关系的建筑群,构成陆家嘴金融商业贸易区新的天际线。
2 建筑设计2.1 建筑布置与功能划分上海中心为一多功能的摩天大楼,主要用于办公用途,同时配有酒店、商业、观光等其他公共设施。
塔楼地上124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632m,裙房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38m,整个建筑地上总面积约38万m2,地下总面积约14万m2。
塔楼地上部分沿竖向共分为9个区,其中,1区(包括裙房)是高档商场、餐饮以及大型会议厅,2~6区为办公楼,7区和8区为五星级的酒店,9区为观光层。
上海中心建筑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内部主体楼层、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和柔性支撑体系。
其中,塔楼内部主体标准楼层呈圆形,圆心沿高度方向对齐,楼面半径逐渐收缩。
在每个区段的顶部外侧与内侧玻璃幕墙之间,布置有一个空中大堂。
上海中心突出了“垂直城市”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采用了创新的中庭解决方案,在每个区布置了空中花园,类似于城市中的广场,这些中庭为建筑提供了互动交往的空间,内部布置有餐厅、咖啡厅、商店等,同时,中庭内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提高了交流的品质。
这种新型中庭的布置方式对传统的层叠式功能结构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将高质量的空中城市生活概念引入到高层建筑中,打造了一座立体城市。
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概况介绍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和困难。
首先,这
个项目需要打破各种纪录,包括中国最高建筑和全球最高独立自承式建筑。
其次,由于地处上海市区,施工期间需要与周边建筑物和市民活动协调,
以确保营造一个安全、无干扰和和谐的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使用了
先进的建筑模拟和结构分析技术,确保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他们通过与周边建筑和市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周边道路的畅通。
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2024年8月24日的混凝土浇筑,这
标志着建筑物的结构完工。
在这一天,共有了近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被注入,创下了中国纪录。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是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展现了中国的建筑
创造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它不仅成为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还为城市的发
展带来了诸多经济和文化效益。
1.工程概况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银城中路501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 Z3-1和Z3-2地块。
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组成了“品”字形建筑群,建筑效果如图所示。
塔楼地上124层,建筑高度632m,沿竖向共分为8个区段和一个观光层,在每个区段的顶部均布置有设备层和避难层,裙房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38m,地下室5层,整个建筑地上总面积约38万m2,地下总面积约14万m2。
图1 上海中心大厦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工程为桩筏基础,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楼基础底板厚6m,裙房基础底板厚1.6m。
◆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裙房地下为框架结构,地上为钢结构。
主楼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带状桁架、伸臂桁架以及组合楼板。
◆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备避难层的核心筒墙体内暗埋内伸臂桁架,内伸臂桁架通过外围伸臂桁架与巨型柱连接。
◆钢筋混凝土巨型柱内含劲性钢柱,沿高度向建筑中部呈88°倾斜,包括8根超级柱SC1和4根角柱SC2。
◆非桁架层水平结构由楼层钢梁和组合楼板组成;1区和3区桁架层的水平结构设有楼面桁架和带状桁架;2区和4~8区桁架层的水平结构设有伸臂桁架、楼面桁架、带状桁架。
各区设备避难层之间,钢框架外围的玻璃幕墙支撑钢结构采用悬挂结构形式,每个楼层面设置1道。
屋顶皇冠钢结构位于整栋建筑顶部,由内外八角钢框架、帽桁架、竖向鳍状桁架、水平桁架组成。
上海中心各分部工程适用技术简介:◆钢筋工程 核心筒剪力墙钢筋品种规格比较多,结构竖向主筋主要为32、28、25、22、18等多种规格;横向分布筋钢筋主要为22、20、16、14等多种规格。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有12、10、8等多种规格。
钢筋直径规格大于等于20mm时采用镦粗直螺纹机械接头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搭接方式连接。
◆脚手架工程1-8层采用落地脚手,9-12层采用悬挑脚手,13层起采用液压顶升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