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80.61 KB
- 文档页数:4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开普勒首先指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B. 海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 卡文迪许第一次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G【答案】C【解析】【详解】A.开普勒第一次对天体圆周运动提出质疑,指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故A正确;B. 当初发现天王星后,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道和按照理论计算的总是不符合.所以人们怀疑在天王星的轨道外有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存在,它的引力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于是人们先计算了这颗行星应该在的位置,然后去那里寻找,果然发现了这颗行星,所以叫它“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故B正确。
C.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不是开普勒,故C错误;D.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D正确.2.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D.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比如:降落伞匀速下降,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比如竖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不断变化.故B错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可能守恒.比如: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机械能不一定不守恒,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选项D 错误;故选C . 考点:机械能守恒【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要正确理解只有重力做功,物体除受重力外,可以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0.3.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估算,它下次将在大约哪一年飞近地球A. 2042 年B. 2052 年C. 2062 年D. 2072 年【答案】C 【解析】【详解】设彗星的周期为T 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 2,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2a T=k 得:3311221876T a T R ⎛⎫≈ ⎪⎝⎭== 所以1986+76=2062年.即彗星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2年. A. 2042 年与上述计算结果2062 年不相符,故A 不符合题意; B. 2052 年与上述计算结果2062 年不相符,故B 不符合题意; C. 2062 年与上述计算结果2062 年相符,故C 符合题意; D. 2072 年与上述计算结果2062 年不相符,故D 不符合题意;4.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2B.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2R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4g C.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D.【答案】B 【解析】【详解】A.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2224Mm G m r r Tπ= 得22T π=当r 越小,则周期越小,当r 最小时,就是地球半径R,则周期最小为2T =A 正确. B.由2MmGmg r= 可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2GMR,在轨道半径为r 处的加速度为 22gR a r=,所以当卫星距地面高度为2R 时,轨道半径为3R ,a =9g ,故B 错误;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2()MmvG m R R = 得v ==故C 正确;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Mm v G m r r=所以v =. 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MmGmg R=得GM =R 2g ;所以v =r 越小,则v 越大,当r 最小等于R 时,速度v最大v =D 正确。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多次测量出铜球运动位移s 对应的时间t ,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θ,重复以上实验,通过计算,从而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实验思想是( ) A.铜球沿斜面运动时加速度较小,速度的测量比较容易 B.如果铜球做匀加速运动,则1s :2s :3s :...=1:4:9:... C.如果铜球做匀加速运动,则211t s =222t s =233t s D.通过实验将斜面的倾斜角逐渐增大到90°,得出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和铜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更有说服力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A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212121t t t t t t x +-∆ B.)()(212121t t t t t t x +-∆ C.)()(2212121t t t t t t x -+∆ D.)()(212121t t t t t t x -+∆3.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与周期T 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A.Ga b 24πB.Gba 24πC.b Ga 24π D.aGb 24π 4.如右图所示,斜劈A 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 的物体B 在外力F 1和F 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当F 1方向水平向右,F 2方向沿斜劈的表面向下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湖南师大附中2018一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1.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土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 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D. 库仑用扭称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由此称他为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答案】C【解析】【详解】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A错误;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土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故B错误;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C正确;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故D错误。
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B.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答案】B【解析】A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做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那么速度也就一定在变化,但是合力不一定改变,所以加速度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B.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C.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D. 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一定也不做功【答案】B【解析】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给的静摩擦力,对人做功,故A错误;推动水平面上的箱子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负功,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做加速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正功,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有可能两个力均会做正功,或均做负功,C错误;若物体在一个静止的物体表面上滑动,则由于静止的物体没有位移,则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对静止的物体不做功,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一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D错误.4.如图,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A、B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与B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 小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大轮的2倍C. 质点加速度D. 质点加速度【答案】CD【解析】【详解】由题意知,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故,故A说法正确;根据,又因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可得,即小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大轮的2倍,故B说法正确;根据:,可知:,故C说法错误;C点角速度与A点角速度相同,则有:,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得:,故D说法错误。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2.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参考答案:B3.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的倍B.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赤道表面物体向心加速度的倍C.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上赤道处物体的线速度大D.如果卫星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半径逐渐减小,则它的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少.参考答案:B4. 从某一高度以相同速度相隔1s先后水平抛出甲、乙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在乙球抛出后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水平方向的距离越来越大 B.两球竖直高度差越来越大C.两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差越来越大D.两球每秒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与其质量无关参考答案:BD5. 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恒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 )A.公转半径R较小B.公转周期T较大C.公转速率较小D.公转角速度ω较大参考答案:A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一定。
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两表都被烧坏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D.若灯L1灯丝烧断,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压表无读数,电流表读数变小。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物理得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1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军事演习时,红军轰炸机要去轰炸蓝军地面上的一个目标,通过计算,轰炸机在某一高度匀速水平飞行,在离目标水平距离为x 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现为了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轰炸机飞行的高度要减半,飞行速度也要减半,要求仍能命中目标,不考虑任何阻力,则飞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 A.x 42 B. x 22C. x 41D. x 212.如图所示,一个“V”形槽的左侧挡板A 竖直,右侧挡板B 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球C 。
“V”形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挡板A 、B 对球的弹力分别为 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2都逐渐增大B. F1、F2都逐渐减小C.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D.F1、F2的合外力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1的原、线圈匣数比为1k ,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匣数比为2k ,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t M u m ωsin =的交流电源,用户的总电阻为 及(可视为纯电阻),输电线总电阻为2r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用户获得的电压U 为4.如图,固定板AB 倾角θ= 60°,板BC 水平,AB 、BC 长度均为L ,小物块从 A 处由静止释放,恰好滑到C 处停下来。
若调整BC 使其向上倾斜,倾角不超过90°,小物块从A 处由静止滑下再沿BC 上滑,上滑距离与BC 倾角有关。
不计B 处机械能损失,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小物块沿BC 上滑的最小距离为X ,则A.3L x =B. 2Lx = C. 22L x =D. 23Lx = 5.“天琴计划”是中山大学发起的探测研究引力波的科研计划。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物理得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1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军事演习时,红军轰炸机要去轰炸蓝军地面上的一个目标,通过计算,轰炸机在某一高度匀速水平飞行,在离目标水平距离为x 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现为了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轰炸机飞行的高度要减半,飞行速度也要减半,要求仍能命中目标,不考虑任何阻力,则飞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 A.x 42 B. x 22C. x 41D. x 212.如图所示,一个“V”形槽的左侧挡板A 竖直,右侧挡板B 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球C 。
“V”形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挡板A 、B 对球的弹力分别为 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2都逐渐增大B. F1、F2都逐渐减小C.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D.F1、F2的合外力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1的原、线圈匣数比为1k ,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匣数比为2k ,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t M u m ωsin =的交流电源,用户的总电阻为 及(可视为纯电阻),输电线总电阻为2r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用户获得的电压U 为4.如图,固定板AB 倾角θ= 60°,板BC 水平,AB 、BC 长度均为L ,小物块从 A 处由静止释放,恰好滑到C 处停下来。
若调整BC 使其向上倾斜,倾角不超过90°,小物块从A 处由静止滑下再沿BC 上滑,上滑距离与BC 倾角有关。
不计B 处机械能损失,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小物块沿BC 上滑的最小距离为X ,则A.3L x =B. 2Lx = C. 22L x =D. 23Lx = 5.“天琴计划”是中山大学发起的探测研究引力波的科研计划。
长郡中学2018-109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一、选择题(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12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15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 )A. 线速度越小B. 角速度越小C. 向心加速度越小D. 周期越小 【答案】D【解析】【详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22224Mm v G m m r ma m r r r Tπω====解得:2,2GM v a T r ω====A.由v =可知,离地面越近的卫星,轨道半径r 越小,线速度越大,故A 错误;B.由ω=r 越小,角速度越大,故B 错误;C.由2GM a r =可知,离地面越近的卫星,轨道半径r 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故C 错误;D.由2T =r 越小,周期越小,故D 正确。
2. 下列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11.2km/sC. 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7.9km/sD.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线速度【答案】B【解析】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3. 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 地球的引力较大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 重力加速度较大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相对于地心的发射速度等于相对于地面的发射速度加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相对于地心的发射速度越大,卫星越容易发射出去.赤道处,半径最大,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C、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故C错误.D、在地球上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故D错误.故选B.4.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解析】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焦点位置,选项A 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木星和火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不是始终相等,离太阳较近点速度较大,较远点的速度较小,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可知, 木星与火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选项C 正确;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但是不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面积,选项D 错误;故选C.5. 质量为1kg 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