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数字图像处理
二、统计模式识别 (基于决策理论方法)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最终都要归结为分类的问题。 统计模式识别的过程
•10
数字图像处理
1. 分类器
基于使用决策(判别)函数——分类器
对W个模式类w1, w2, … , wW依照属性寻找W个判别 函数d1(x), d2(x), …, dW(x),若模式x属于类wi,则 di(x)>dj(x), j=1, 2, …, W; ji。
多数分类器的分类规则都转换成阈值规则,将 测量空间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区域,每个类对应 一个(或多个)区域。如果特征值落在某一个 区域中,则将该对象归于相对应的类中。(某 些区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无法确定”)
•12
数字图像处理
(2) 分类器的训练
目的:确定划分类别的阈值。 一般做法:用一组已知的对象训练分类器。
Di(x)的D值j (是x)最 小x 距m离j ,时j,1把,2x,划,W归给类wi。
等同于评估函数:
并在di(x)得出最d大j (x数) 值xT时m将j x12划mT归j m给j , 类jwi1。,2,,W 类wi 和wj决策边界:
dij (x) di (x) d j (x)
图像识别(模式识别、目标识别):对物体的特征进 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将它们分类或识别。
模式:对物体描绘(如特征)的组合。 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可以区别它们是否相同
或相似的可观察的事物。
模式类:一个拥有某些共同性质的模式组。 w1、w2、w3 ……
指模式所属的类别或同一类中模式的总体。
•28
若两各类出现几率相等,点 x0就是决策边界。
数字图像处理
图11.9 三维空间中的两个模式类和它们的贝叶斯 判别边界(阴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