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景式园林
- 格式:ppt
- 大小:10.05 MB
- 文档页数:76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
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
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
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
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2、经济因素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时期里,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组成是直接由盎格鲁--撒克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传下来的。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五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点及邱园景观赏析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1、风格:形式自由、内容简朴、手法简练、美化自然。
2、选址:18世纪自然风景园选址多为宫苑附近的大片空地上,这样既方便皇室贵族享用,又能不受场地限制,创造出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
3、布局:园林中尽可能避免直线条、几何形状及中轴对称等规则形式。
完全取消了花园和林园的界限,大片的缓坡草坪成为花园的主体,甚至一直延伸到建筑物外围。
恢复原本天然的缓坡草地景观,并利用地形阻隔视线,全园只有主要景区而无明显的轴线。
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并能很好的与自然环境衔接、融合在一起。
水体设计成完全自然式的曲线驳岸,构成平静的水镜面似的效果。
4、手法:园林设计上的自由灵活、不守定式。
这种自然式的设计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不完全的自然式,二是完全的自然式。
自然式的设计为园林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图解和诠释他们各自的审美理念,创造和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美景。
5、造园要素:①植物: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再加上英国人对植物的喜爱,使植物成为英国风景园林中的主角,也是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
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草地的运用、树木的运用、花卉的运用、水生植物的运用。
②建筑:建筑是英国风景园林的重要构园和构景的要素。
打破了法国园林中建筑统率全园的一贯做法,而只起点缀风景,或供游客驻足赏景、小憩娱乐之用,各类亭阁、碑牌的运用营造了庄重神秘之感。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主要类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主要可分为三类:宫苑园林:邱园别墅庄园:斯陀园府邸花园:霍华德庄园三、邱园赏析平面图1、简介邱园座落在英国伦敦三区的西南角,原是英国皇家园林,收了约5万种植物,约占已知植物的八分之一,目前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规模庞大,除了常规的园林设计,还有专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该保护区濒临泰晤士河,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邱园收藏种类之丰,堪称世界之最。
这些植物大都按科属种植,并适当根据生态条件配置宿根草本或球根花卉。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钟伟强06级园林1班222006325022005英国风景式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学及艺术的影响自16世纪以后,以培根(1561-1626年)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的主流。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3:经济的影响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品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英国境内有着连绵的牧场。
这种连绵的牧场郊野,形成英国人对风景,景观的最初印象。
(与法国的对比)如果我们说,文化界定了园林的内涵的话,经济运作方式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了园林的基调及形式,并在客观上形成了造园界不同的思想主旨。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
它的重要开拓者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同属风景式园林,二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
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
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
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
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
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
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
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
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
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
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
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
第五章英国风景式园林•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是欧洲造园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改变了欧洲长达千年的规则式造园历史。
第一节英国风景园•一、英国风景园产生的历史背景•1、英国本身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地形----丘陵起伏•气候----多雨潮湿14世纪的一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使欧洲人口急剧减少,传统的农业生产由于缺乏劳动力不得不另寻它途,而畜牧业的生产恰恰能弥补劳动力不足的缺陷,于是畜牧业就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畜牧业的发展和大量牧场的出现,农业上采用牧草和农作物伦作制,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同时,森林法的颁布保护了国土的森林景观。
2、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美学观点的转变,诗人、画家、美学家提出“尊重自然”。
在思想文化领域,许多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为自然式园林的建立提供了文化上的保障。
•比如沙夫茨里伯爵三世,约瑟夫* 爱迪生,亚历山大* 蒲柏等等。
最早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是布里奇曼,他在园林中首次运用了不规则非行列式的种植方法。
并且创造了著名的“哈哈”隐垣英国自然是造园思想首先是在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的,他们为风景是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中国园林的赞美和憧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风景园的形成二、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的人物及作品•1、威廉.坦普尔•1628—1699 政治家外交家•1685—《论伊壁鸠鲁的花园》中介绍中国园林时指出:中国园林的最大成就在于创造出一种难以掌握的无秩序的美,形成了一种悦目的风景。
2、沙夫茨里伯爵三世(1671—1713 )•政治家、哲学家,他是最早影响风景园产生的人。
•他的观点:•人们对未经过人受玷污的自然有一种崇高的爱,与规则是园林相比,自然景观要美得多。
•他的自然观对英法的意等国的思想界都有巨大影响,他对自然美的歌颂始于对园林的评价和欣赏相结合的,因此,成为英国造园界新思潮的一个重要支柱。
3、约瑟夫*艾迪生(1672—1719 )•散文家、诗人、剧作家、政治家•1712 《论庭园的快乐》•观点: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美,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园林才能获得最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