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82.50 KB
- 文档页数:35
关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一.时标网络
1.自由时差波浪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工作之后紧接有实工
作时,波形线表示本工作的自由时差;当工作之后只紧接虚工作时,则紧接的虚工作的波形线中的最短者为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2.总时差本工作的自由时差与其紧后工作的自由时差之和的最小值。
B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为1;
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总时差为3;
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为1;
二.双代号网络图
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联系时标网络图想象。
例1:
工作1-3的自由时差为1
工作2-4的自由时差为0
工作2-6的总时差为2
工作5-7的总时差为5
例2:
工作2-5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工作3-5与工作4-7的自由时差相等工作3-6的总时差为6,自由时差为3。
双代号按⼯作计算法 按节点计算法 双代号时标络计划 单代号 单代号搭接计划 总时差 等于该⼯作LFi-j—EFi-J,或LSi-j—ESi-J TFi-j=LFi-j-EFi-j =LTj-(ETi+Di-j) =LTj-ETi-Di-j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作,其总时差和⾃由时差必然相等。
当两个关键节点间有多项⼯作,且⼯作间的⾮关键节点⽆其他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时,则两个关键节点间各项⼯作的总时差均相等。
在这些⼯作中,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作⾃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余⼯作的⾃由时差均为零。
(4)当两个关键节点间有多项⼯作,且⼯作间的⾮关键节点有外向箭线⽽⽆其他内向箭线时,则两个关键节点间各项⼯作的总时差不⼀定相等,因为有外向箭线的⼯作在计算总时差时,要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紧后⼯作的时间参数。
在这些⼯作中,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作⾃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余⼯作的⾃由时差均为零。
在计算⼯期等于计划⼯期的前提下,关键线路上⼯作的总时差和⾃由时差全部为零。
从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向依次进⾏。
(1)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期与本⼯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TFi-n=Tp-EFi-n式中 TFi-n——以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作的总时差;EFi-n——以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其他⼯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作的总时差加本⼯作与该紧后⼯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值,即:TFi-n=min{TFj-k+LAGi-j,j-k} 从终点节点开始,逆箭线⽅向按节点编号从⼤到⼩顺序依次进⾏。
(1)络计划终点节点n所代表的⼯作的总时差等于计划⼯期与计算⼯期之差。
当计划⼯期等于计算⼯期时,该⼯作的总时差为零。
(2)其他⼯作的总时差应等于本⼯作与其各紧后⼯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加该紧后⼯作的总时差所得之和的最⼩值。
TFn=Tp-TcTFi=min{LAGi,j+TFj}但在计算出总时差后,需要根据公式LFi=EFi+TFi判别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否超出计划⼯期。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在计算总时差应该这样简述可能理直观:1、计算哪项工作的总时差,就从该工作开始,找出到终点节点的所有路径,将各路径的波形线相加的和的最小值就是总时差2、自由时差是指紧后工作的波形最小的不妥之处请大家讨论总时差与自由时差大家只要掌握如下知识点一般可以对付网络方面的考题。
1 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尚需完成时间。
计算结果若大于0,则不影响总工期。
若小于0则影响总工期。
3 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精选题解(免B)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i -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A.等于零B.小于零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
二建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方法1.什么是时差?时差,简单地说是指两地之间的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在24小时内自转一周,而人类为了方便起见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因此,我们在跨越不同的时区时,需要根据所在位置和目的地的时区差计算出时差。
2.什么是自由时差?自由时差又叫随意时差或任意时差,是指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所需的时间差,与不同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有关,且没有固定规律。
例如,从北京时间9点到纽约时间12点的时差为15小时,但从北京时间10点到纽约时间13点的时差为14小时。
3.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计算自由时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时区差、出发和到达时间的差异以及日期的变化。
下面以北京时间为例,介绍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1.确定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时区差。
以北京(UTC+8)到旧金山(UTC-7)为例,时区差为15小时。
2.确定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在计算时需要将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并将小时数与时区差相加。
例如,从北京时间9点出发,飞行10小时到达旧金山,到当地时间19点。
根据时区差计算,北京时间的19点减去15小时,得到旧金山当地的4点。
因此,自由时差为19-4=15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较为繁琐,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处理时差问题时,最好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时区转换器或应用程序等。
4.什么是总时差?总时差是指到达目的地时,真实经历的时间与起飞时间的时间差。
在计算总时差时,需要考虑自由时差、飞行时间以及在目的地所处时区的变化等因素。
5.总时差的计算方法总时差的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出发时间与到达时间转换为相应的24小时制时间,并计算时间差即可。
例如,从北京时间9点出发,飞行13小时到达纽约,到当地时间22点。
根据时区差计算,北京时间的22点减去12小时,得到纽约当地的10点。
因此,自由时差为22-10=12小时,总时差为13+12=25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跨越多个时区或日期变更时,总时差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
一建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
总时差是指以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为基准,不同地
点的时钟读数之间的差值。
而自由时差是指以地球自转为基准,不同地点的太阳最高点(正午)出现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计算一建总时差的方法为:
1. 根据所在地的经度确定时区。
每个时区相差15度经度,大
部分时区以整小时为基准,个别时区以30分钟或45分钟为基准。
2. 以国际日期变更线(IDL)为基准,向东计算时区的总和。
向东计算时区时区的值为正,向西计算时区的值为负。
计算一建自由时差的方法为:
1. 确定所在地的经度。
2. 确定当地时区,即使地处同一经度上也可能处于不同的时区,因为各国会调整时区以适应夏令时等因素。
3. 找出当地太阳的最高点(正午)出现的时间。
4. 将正午时间与标准时区的正午时间进行比较,得到自由时差的值。
往东的地点将得到正值,往西的地点将得到负值。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的一建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只是理论值,实际上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夏令时的调整、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等。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公式
在时区转换中,我们经常听到两个概念: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那么,什么是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时差指的是目的地时间与出发地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接时差,即目的地和出发地的时差;二是转机时差,即在中转站停留的时间。
例如,如果从北京飞往纽约,直接时差是12个小时,如果在伦敦停留了2小时,那么总时差就是14个小时。
自由时差指的是旅行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转机等待时间,即在中转站等待的时间;二是目的地调整时间,即到达目的地后需要休息调整的时间。
例如,在上述北京飞往纽约的例子中,如果在伦敦停留了2小时,等待时间就是2小时;如果到达纽约后需要休息一天才能适应时差,那么调整时间就是1天。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自由时差 = 总时差 - 转机等待时间 - 目的地调整时间
其中,转机等待时间和目的地调整时间可以通过旅行计划提前规划,从而更准确地计算自由时差。
总之,在旅行前,了解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旅行者更好地规划行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更有效地利用旅行时间。
- 1 -。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方法总结一、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1.路径分析法:首先进行路径分析,即找出所有路径上的关键活动和非关键活动。
关键活动是指没有总时差的活动,即其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迟开始时间(LS)相等,最早结束时间(EF)和最迟结束时间(LF)相等。
非关键活动是指具有总时差的活动。
2.计算最早时间(ES、EF):从开始节点开始,计算每个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
对于非关键活动,ES等于它的前置活动的EF,EF等于ES加上活动的持续时间。
3. 计算最迟时间(LS、LF):从结束节点开始,计算每个节点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结束时间(LF)。
对于非关键活动,LS等于它的后置活动的LS,LF等于LS减去活动的持续时间。
同时,计算出总工期(Project Duration)等于结束节点的最早结束时间(EF)。
4. 计算总时差(Total Float):总时差等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早开始时间(ES)之差,或最迟结束时间(LF)和最早结束时间(EF)之差。
具体地,总时差等于前置活动的LF减去该活动的EF。
二、自由时差自由时差是指一个活动可以延误的最长时间,而不会影响其后续活动的开始时间。
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如下:1.找出所有非关键路径:根据总时差的计算结果,找出所有的非关键路径,即总时差大于零的路径。
2.标注活动的总时差:对于每个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标注其总时差。
3. 计算自由时差(Free Float):自由时差等于后置活动的ES减去该活动的EF。
即自由时差等于前置活动的LF减去该活动的EF。
总结: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评估项目进度的灵活性和关键路径,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总时差的计算包括路径分析、最早时间计算、最迟时间计算和总时差计算,可以确定关键活动和非关键活动,以及每个非关键活动的总时差。
而自由时差则通过计算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自由时差,确定活动的最长延误时间,从而灵活地调整项目进度。
关于总时差、自由时差和间隔时间相互关系的说法在项目管理中,总时差、自由时差和间隔时间是与项目进度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相互关系:
总时差(Total Slack):是指在不影响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
总时差等于最晚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或者最晚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Free Slack):是指在不影响后续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
自由时差等于后续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当前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间隔时间(Float):是指两个活动之间可以延迟的时间量,而不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间隔时间等于前一个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减去后一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
总时差、自由时差和间隔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总时差>= 自由时差+ 间隔时间
这个关系式表示,总时差是活动可以延迟的最大时间量,它包括了自由时差和间隔时间。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后续活动的前提下可以
延迟的时间,而间隔时间是两个活动之间可以延迟的时间。
一建管理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时差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在一建管理领域,准确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对于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我们来看一建管理总时差的概念。
一建管理总时差是指一个项目涉及的各个国家的时差之和。
在进行一建管理时,需要考虑各个国家之间的时差差异,以便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和沟通时间。
一建管理总时差的计算方法为将各个国家的时差相加。
例如,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中国与世界协调时的时差为UTC+8,而美国与世界协调时的时差为UTC-5,那么一建管理总时差就为13小时(8-(-5)=13)。
接下来,我们来看自由时差的概念。
自由时差是指一个人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差。
在一建管理中,自由时差是指项目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项目工作和沟通的时间差。
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为将一建管理总时差减去项目参与者所在国家与世界协调时的时差。
例如,如果一个项目参与者位于中国,那么自由时差就是一建管理总时差减去UTC+8,即自由时差为13小时-8小时=5小时。
在实际的一建管理中,准确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总时差的准确计算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和沟通时间,避免因时差问题而导致的延误和误解。
其次,自由时差的准确计算可以帮助项目参与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那么,如何准确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呢?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国家与世界协调时的时差。
世界协调时(UTC)是一种标准时间,用于协调全球各地的时间。
其次,需要了解项目参与者所在国家与世界协调时的时差。
最后,根据时差的正负关系进行加减运算,得到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结果。
除了时差的计算,还需要注意一建管理过程中的其他时间相关问题。
例如,项目团队在不同时区工作时,需要统一时间标准,以避免产生混乱和误解。
总时差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该工作拥有的时间
总时差其实就是机动时间或宽裕时间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拥有的时间,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多余的时间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
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
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
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双代号时标网络总时差自由时差计算在电力系统中,双代号时标是常用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一种,它通过比较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
总时差指的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与一组预设的特定相位差之间的差值。
在正常情况下,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应该等于特定相位差。
如果总时差大于一些预设的阈值,则说明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故障。
自由时差是指电流时标和电压时标之间的相位差。
当电力系统中存在故障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会发生变化。
自由时差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时标和电压时标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出来。
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推导和计算。
以下是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一般步骤:1.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2.计算总时差。
总时差等于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减去预设的特定相位差。
总时差=电压相位差-电流相位差-预设的特定相位差3.判断总时差是否超过了预设的阈值。
如果总时差大于预设的阈值,则可能存在故障。
4.计算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等于电流时标和电压时标之间的相位差减去预设的特定相位差。
自由时差=电流时标-电压时标-预设的特定相位差5.判断自由时差是否超过了预设的阈值。
如果自由时差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说明电力系统中存在故障。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和保护装置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结果只是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故障的预测,最终的故障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保护装置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双代号时标网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通常由保护装置的处理器完成。
处理器会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并根据预设的特定相位差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然后,处理器会比较这些值与预设的阈值,并触发相应的动作,如故障报警、切除故障区域等。
双代号时标网络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保护能力,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双代号时标网络进行严格的校准和测试。
一、概述时差是指一个地方的时间与其他地方的时间之间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不规律性,每个地方的太阳时间都有所不同。
人们需要用统一的标准时间来方便生活和工作。
时差的计算方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对于跨国旅行者和国际商务人士来说,掌握时差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二、单代号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1. 单代号自由时差单代号自由时差是指一个地方的标准时间与世界时(UTC)之间的差值。
世界时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平均时间,是天文学家和航天员使用的时间标准。
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因此世界时与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值为±12小时。
2. 总时差总时差是指一个地方的标准时间与其他地方的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值。
它包括单代号自由时差和地方时差两部分。
地方时差是指一个地方的标准时间与该地方的当地时间之间的差值,它受地理位置和夏令时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三、单代号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方法1. 单代号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单代号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经度来确定的。
经度是地球表面上从东向西或从西向东的一条线,用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的方位。
根据经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东经和西经。
当经度为东经时,单代号自由时差为正值;当经度为西经时,单代号自由时差为负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代号自由时差 = 经度 / 15东经120°的地方,其单代号自由时差为:单代号自由时差 = 120 / 15 = 8东经120°的地方与世界时(UTC)相差8小时。
2. 总时差的计算方法总时差的计算方法是单代号自由时差加上地方时差。
地方时差通常是以小时为单位的整数,用来表示一个地方的标准时间与当地时间之间的差值。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和夏令时调整等影响。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总时差 = 单代号自由时差 + 地方时差东经120°的地方属于我国,我国的地方时差为东八区,即UTC+8。
东经120°的地方与世界时(UTC)相差8小时。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
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