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彩虹全息图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2
实验六 用二步法拍摄彩虹全息图一、实验目的(1)知道彩虹全息图可以用白光再现的原理。
(2)了解母全息图的拍摄特点及减小母全息图再现像的波像差技术。
(3)掌握二步法拍摄彩虹全息的方法。
(4)了解空间信息通道的原理。
二、原理概述1.什么是彩虹全息离轴全息图不能用白光再现的原因是因为色模糊造成的,为了在像面全息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像全息图的色模糊,人们发展出了彩虹全息图。
所谓彩虹全息图实际上是在同一张干板上,同时拍摄记录下了两个物体的全息图,其一是物体的像面全息图,另一是一条距干板为明视距离(通常为25cm)的矩型狭逢的离轴全息图,如(图6-1)所示。
彩虹全息的出现开创了全息显示技术,用白光再现的全息图主要用来显示物体的三维形像,故叫做显示全息,它是别的显示方法不能代替的。
彩虹全息再现时,物体的实像浮在干板上,狭逢的实像呈现在干板前。
观察时人眼只有通过狭逢实像,才能看到物体的像,狭逢实像起了一个限制观察视角的作用(信息通道作用)。
由于是用白光再现,所以每一个波长的光都能再现出一个物像和狭逢实像,它们具有不同颜色。
它们一一对应,通过某一颜色的狭逢,只能看到同一颜色的物体。
由于狭逢在干板前的位置较远,所以错开位置也较大(即色散较大),这样更易把不同颜色的狭逢实像分离而不重合,也就达到了把物像也分开的目的。
这样就在更大的成度上消除了色模糊,实现了白光再现。
由于可以看到由红到紫的物体图像,就似彩虹一样,这就是彩虹全息的由来。
因为要成像于干板上,按成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2.拍摄彩虹全息图时狭缝物像位置的计算当参考光和再现光都是平行光时,狭缝的物像的位置坐标公式为μO I l l ±= (6-1) ⎪⎪⎭⎫ ⎝⎛±=R C O O I l x x ααμcos cos 1 (6-2) ⎪⎪⎭⎫⎝⎛±=R C O O I l y y ββμcos cos 1 (6-3)(图6-1)用白光再现彩虹全息图式中O α,O β为物光的两个方位角,R α,R β为参考光的两个方位角,C α,C β为再现光的两个方位角,I α,I β为再现像光束的三个方位角。
实验三十七全息照相全息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体发射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再现,形成原物体逼真的立体像。
由于记录了物体的全部信息(振幅和相位),因此称为全息术或全息照相。
全息术是英国科学家丹尼斯·加伯(Dennis Gabor)在1948年为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在布喇格(Bragg)和泽尼克(Zemike)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
[l]由于需要高度相干性和高强度的光源,直到1960年激光出现,以及1962年利思(Leith)和厄帕特尼克斯(V aptnieks)提出离轴全息图以后,全息术的研究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继出现了多种全息方法,开辟了全息应用的新领域,成为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全息术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是用水银灯记录同轴全息图。
这是全息术的萌芽时期,其主要问题是再现像和共轭像不能分离,以及没有好的相干光源。
第二代是用激光记录、激光再现,以及利思和厄帕特尼克斯提出离轴全息图,把原始像和共轭像分离。
第三代是激光记录白光再现的全息术。
主要有反射全息、象全息、彩虹全息及合成全息。
使全息术在显示方面显出其优越性。
第四代即当前所致力的方向,是企图利用白光记录全息图,已初步作了一些工作。
【实验目的】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
2.掌握拍摄全息图的实验方法。
3.学会全息片的再现观察,了解全息照相的特点。
【实验原理】全息照相分两步,波前记录和波前再现。
波前记录是将物体射出的光波与另一光波——参考光波相干涉,用照相的方法将干涉条纹记录下来,称为全息图或全息照片,这一过程叫造图过程。
全息图具有光栅状结构,当用原记录时用的参考光或其它相干光照射全息图时,光通过全息图后发生衍射,其衍射光波与物体光波相似,构成物体的再现像。
1.全息图的记录全息图记录的一般光路如图1所示。
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用分束器(1)分为两束。
反射的一束经全反镜(6)反射到全息底片(5)上作为参考光;透射的一束经全反镜(2)反射到物体上,再经物体表面漫反射,作为物光射到全息底片上。
全息原版制作的原理与工艺彩虹全息概述从商品包装的角度考虑,包装防伪标识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防伪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在包装上使用了防伪标识后,标识不仅不破坏原来包装图案的整体协调感和装潢效果,而且应该增强原包装的装潢促销功能。
目前常用的全息防伪标识主要采用彩虹全息图。
所以本书重点介绍彩虹全息图的制作工艺。
彩虹全息是用激光记录的全息图,用白光再现单色或彩色像的一种全息技术,从再现像与原物色彩之间的异同,彩虹全息又可分为假彩色彩虹全息和真彩色彩虹全息两类。
彩色彩虹全息的基本特点是在记录系统中适当位置加入一个狭缝,其作用为限制了再现光波,以降低图像的色模糊,从而实现白光再现单色或彩色像。
彩虹全息首先由本顿受到全息图的碎片能再现物体完整像的启发,在1969年以二步记录全息(二步彩虹全息)的方式提出的。
二步彩虹全息先记录一张离轴菲涅耳全息图(称主全息或掩膜),如图1(a)所示。
用记录主全息时的逆参考方向的共轭光照明主全息图,使其再现孪生实像,靠近主全息放一个宽为a的水平狭缝S,以限制衍射光束即以狭光束构成孪生实像,如图1(b)所示。
这样记录的全息图即为二步彩虹全息。
用再现白光照明这彩虹全息时,物体和狭缝的再现像将激光记录时,再现像束中红、绿、蓝(R、G、B)三种颜色波长光的再现像和狭缝像处在不同的位置,这样,在不同波长狭缝像的位置即看到不同颜色的像,这就是能用白光照明全息图再现单色像的原因。
如果人眼沿z轴移动,使几种颜色的光进入眼睛,就会观察到像的颜色像雨后天空中的彩虹一样,这就是彩虹全息命名的由来。
因为本顿提出的二步彩虹全息要记录二次全息图,手续较繁,易产生噪声,且不能对再现像的颜色的观察方位作设定。
所以,后来发展了一步彩虹全息、加场镜的一步彩虹、像散二步和一步彩虹、无狭缝彩虹、无透镜彩虹、条形散射屏综合狭缝彩虹、编码二步彩虹和零光程差彩虹全息等多种彩虹全息技术。
考虑到商品包装对防伪标识应具备能用专色表示品牌特色的功能,能通过景特色彩的设计,景特纵深感强、装潢效果好和色彩鲜艳多变引人注目等要求,本书仅介绍具有色彩编码功能的彩虹全息的制作工艺。
用红敏光聚合物干板制作彩虹全息图
向科辉;马兴坤;张慧云;茅卫红
【期刊名称】《物理实验》
【年(卷),期】2006(026)009
【摘要】用红敏光聚合物干板制作了一步彩虹全息图,并通过对影响全息图质量的几个参量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制作像质较好的彩虹全息图的实验条件.
【总页数】3页(P41-42,47)
【作者】向科辉;马兴坤;张慧云;茅卫红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
【相关文献】
1.用双参考光拍摄干板两侧物体的三维全息图 [J], 戴薇;颜占先
2.非水溶性红敏光致聚合物特性及后处理对全息图性能影响的研究 [J], 李展华;章鹤龄;邵继宝;徐向敏;石磊
3.红敏光聚合物干板的使用特性 [J], 马兴坤;张慧云;茅卫红
4.党员先锋示范干港资红板别样红--红板(江西)有限公司党建促发展实践探索 [J],
5.利用天津Ⅰ型全息干板制作明胶全息图的优化工艺 [J], 胡光荣;张洪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探究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通过实验模拟彩虹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雨滴时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而形成的。
当太阳光射入雨滴时,光线会发生折射,进入雨滴内部。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所以在折射过程中会发生色散,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经过雨滴内部的反射和再次折射,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
三、实验器材1. 平面镜2. 深色透明容器(如玻璃杯)3. 清水4. 水彩笔5. 太阳光或强光源6. 白纸7. 尺子四、实验步骤1. 在深色透明容器中倒入清水,确保水面平静。
2. 将平面镜放置在容器底部,调整角度,使太阳光或强光源能够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
3. 观察水面,调整平面镜的角度,使反射光能够照射到白纸上。
4. 用水彩笔在白纸上描绘出彩虹的形状,注意观察七种颜色的变化。
5. 用尺子测量彩虹的宽度,记录数据。
五、实验现象1. 当调整平面镜的角度时,可以看到反射光在白纸上形成彩虹的形状。
2. 通过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可以观察到七种颜色的变化,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3. 彩虹的宽度与平面镜与白纸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彩虹宽度越大。
六、实验结论1. 太阳光经过折射和色散后,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彩虹。
2. 彩虹的形成与平面镜的角度和距离有关,通过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距离,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和宽度的彩虹。
七、实验讨论1. 彩虹的形成原理与三棱镜的色散现象有何关系?2. 彩虹的颜色与光的波长有何关系?3. 如何利用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彩虹现象?八、实验拓展1. 利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观察彩虹的形成。
2. 尝试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观察彩虹,比较其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3. 利用全息技术制作彩虹全息图,观察全息彩虹的特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加深了对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的理解。
第45卷 第2期2021年3月激 光 技 术LASERTECHNOLOGYVol.45,No.2March,2021 文章编号:1001 3806(2021)02 0229 04编码法制彩色动态全息曾胜财1,甘亮勤2(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厦门361100;2.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厦门361024)摘要: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彩色动态全息,采用计算机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制彩色动态全息的新方法。
根据色度学和采样原理,将任一分动作物点分解为红、绿、蓝三基色物点,计算编码调整三基色物点的位置,使它们对应的含体视对的3张分色全息图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经共轭光再现后,所有体视对的再现像能在空间上完全重合,并记录重合像与参考光干涉后的彩色全息图。
结果表明,彩色全息图经再现后,随着人眼位置的移动,可见不同的动作像,从而实现彩色动态效果。
此方法能有效解决彩色动态全息图再现像难重合、对实验条件要求高的问题;且操作简单易行,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噪声,在3维显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光学;动态全息;编码法;色度学中图分类号:O438.1 文献标志码:A doi:10 7510/jgjs issn 1001 3806 2021 02 018MakingcolordynamichologramsbythecodingmethodZENGShengcai1,GANLiangqin2(1.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XiamenOceanVocationalCollege,Xiamen361100,China;2.SchoolofOpto electronicsan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Xiamen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Abstract:Inordertomakeanicehologram,anewmethodtocreateacolordynamichologrambycomputercodingwasproposed.Accordingtothecolorimetryprinciplesandthesamplingprinciple,anobjectpointofeverybehavescanberesolvedintothreeprimarycolorobjectsasred,blueandgreen,whosecoordinatedataarecodedbythecomputerinordertolettheirmonochromaticstereoscopichologramshaveapefectoverlapwhentheyareplacedinaplaneandreappearedbyconjugatelight.Theoverlappingimagesinterferencedwiththereferencelighttoformadynamiccolorhologram.Theexperimentshowsthatadynaminvisualcanbeseenwiththemovementofthepositionoftheeyeswhenthecolorhologramisreproduced.Thismethodcaneffectivelysolvetheproblemthatdifficultoverlapofimageswithlowexperimentalconditions,whichalsoavoidsomeunnecessarynoisewithsimpleoperation,andhasgoodapplicationvaluein3 Ddisplay.Keywords:informationoptics;dynamichologram;codingmethod;colorimetricprinciple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资助项目(JAT191315;JT180429)作者简介:曾胜财(1980 ),男,硕士,讲师,从事光束传输与全息技术方面的研究。
摘要脱层和气泡是轮胎主要的内部缺陷之一,采用常规检测手段很难检测出来,所以一般采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早期的全息无损检测一般采用全息干板来记录全息图,检测周期长,检测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工业流水线上的检测。
数字全息技术用CCD代替传统全息记录材料记录全息图,用计算机模拟光学衍射过程来实现数字再现,实现了全息记录、存储和再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给全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数字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在轮胎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1.模拟实现了全息记录和重现的全过程,包括:模拟生成理想全息图;采用傅立叶变换法进行数字全息重现;提取相位,进行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恢复等。
2.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二次曝光和消除零级衍射斑的理论,同时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且实验结果与模拟的结果吻合。
3.搭建数字全息系统测量橡胶表面形变,获得了满意的形变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光路计算和实验中各参数的分析和讨论。
4.针对现场检测要求,提出新的光路,实现了更大视场的检测。
实验证明,本系统的检测范围己达到138.Ira×112.4mm,处理一幅1300x 1024的图像只需62ms,已经达到实际工业流水线检测上的要求,可应用于现场检测。
关键词:数字全息全息重现电子散斑轮胎检测无损检测一.绪论 (1)1.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1)2.轮胎无损检测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2)二.数字全息检测的基本原理 (2)1.全息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 (2)1.1数字全息中的取样与离散化 (3)1.2数字全息的分辨率与记录距离的关系 (4)1.3数字全息术 (4)2.二次曝光的原理 (4)3.零级衍射斑的消除原理 (5)4.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工作原理 (6)三.软件设计 (6)1.软件组成结构 (6)1.1图像读入 (6)1.2图像预处理 (6)1.3二次曝光 (7)1.4全息重现 (7)1.5气泡尺寸判别 (7)1.6人机交互界面 (7)1.7资料归档 (7)2.性能指标 (7)3.数字全息图记录和再现 (7)3.1记录过程 (7)3.2重现过程 (8)四.实验仿真与结果 (8)五.结论 (9)六.展望 (10)1.光纤数字全息测量 (10)2.数字全息术与相移技术相结合 (10)七.参考文献 (10)1.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全息技术是由Goodman和Lawrence在1967年提出的n1,其基本原理是用光敏电子成像器件代替传统全息记录材料记录全息图,用计算机模拟再现过程取代光学衍射来实现波前的数字再现,从而实现了全息记录、存储和再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给全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法。
90年代中期以来数字全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显微成像、干涉计量,粒子场的测试、信息存储、学信息加密、活体生物成像和三维形貌成像等领域瞳。
轮胎制造和检测行业中,也同样需要用到数字全息技术。
脱层和气泡是轮胎的内部主要缺陷之一。
在轮胎制造过程的压延和成型等工序中,如果胶与胶、帘布与胶之间夹杂油污或污垢,或者帘布与胶之间的气体没有完全排出,就会导致轮胎内部产生脱层和气泡。
新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胎体内部粘合不牢处也会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脱开,形成新的脱层。
脱层和气泡采用常规检测手段很难检测出来,通常需要采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n"。
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和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
通过真空加载使轮胎形变前后进行两次曝光,轮胎加载前后的相位和光强记录在全息干板上形成全息干涉图。
全息干板经过显影、定影、水洗、风干后进行光学再现,就可观察到轮胎形变前后的干涉条纹。
缺陷的干涉条纹必然是独立存在的,其圆形外缘与正常干涉条纹有界线,圆环中条纹的疏密程度表示形变大小口副,条纹密表示轮胎形变大,条纹疏表示轮胎形变小n引。
同时,缺陷离表面的深浅程度与圆环中条纹的粗细有关,条纹粗的缺陷离表面远,条纹细的缺陷离表面近。
因此通过全息干涉图的再现图像可以很容易地判读出轮胎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现代的数字全息术采用CCD代替全息干板记录全息图,不仅继承了传统全息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传统光学全息技术相比,数字全息技术的最大优点是:1) 曝光时间短,能够用来记录运动物体的各个瞬间状态,而且由于没有烦琐的化学湿处理过程,记录和再现过程都比传统光学全息更加方便快捷。
2) 数字全息再现可以直接得到再现像的复振幅分布,而不单纯是光强分布,因此被记录物体的表面亮度和轮廓分布都可通过复振幅得到,可方便地实现多种定量测量。
3) 由于数字全息采用计算机数字记录和再现,因此可以方便地对所记录的数字全息图进行图像处理,减少或消除全息图在记录过程中的像差、噪声、畸变及记录过程中CCD器件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便于对测量对象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并可对最后检测结果进行自动归类和整理。
但是,与传统光学全息记录材料的高分辨率性能相比,数字全息也存在不足。
一方面,由于CCD光敏面尺寸小,使得数字再现像的分辨率低,像质较差;另一方面,由于CCD的像素尺寸较大,使数字全息记录的参考光和物光的夹角较小,只能记录物体空间频谱中的低频部分,且再现像与孪生像的分离困难。
因此,目前数字全息仅适应于小物体、远距离记录,从而使得再现像面散斑尺寸大,横向分辨率低。
因此,在目前CCD等光敏电子成像器件性能限制的情况下,提高数字全息术的分辨率和再现像的清晰度、实现再现像与其它成分的良好分离、获得较大视场的全息记录是目前数字全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2.轮胎无损检测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近年来,国内的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天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一些单位都在这一领域积极开始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降矧。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首台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测仪出自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口引。
它主要用于检测航空轮胎内部的气泡和脱层陷,也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汽车轮胎。
S2JOL21500型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测仪采用息干板记录条纹,适用于外直径小于1500m、内直径大于300mm的轮胎,可检测轮胎上胎肩到下胎肩的部分,灵敏度为elm,检测速度可达每小时10条。
国外的激光数字错位散斑轮胎无损检测技术已非常成熟,轮胎行业应用该检测技术已进入普及阶段。
德国Steinbichler公司专为轮胎行业设计生产了全场快速非接触、非破坏实时显示的激光数字错位散斑轮胎无损检测仪啪1。
该检测系统由高分率的CCD、剪切元器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构成。
Intact 1200型激光错位散斑轮胎无损检测仪适用于外直径小于1250m的轮胎检测,由于该检测仪采用双检测头,因此可以将检测速度提高l倍。
这种新型的检测仪检测周期短,检测速度可达每小时50条;检测范围更全面,能够检测轮胎肩部、胎圈、胎冠和胎侧;采用激光波长为532nm,目前检测出的最小缺陷为2mm。
比较后可以看出,国内利用全息干板进行检测,检测速度慢,但是检测精度较高,而国外利用CCD采集全息图像,检测速度快,但是检测精度较使用全息干板检测时低。
国外轮胎生产厂家已普遍将激光无损检测仪用于新轮胎和翻新轮胎的检测。
米其林和固特异等大型轮胎企业是应用该种检测仪的大户。
一般国外轮胎翻新企业均配备两台激光无损检测仪,一台用于翻新前检测,淘汰内部缺陷较严重的轮胎,另一台用于翻新后检测,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轮胎是合格品。
在国内,银川橡胶厂(现银川佳通轮胎有限公司)1992年率先引进美国生产的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测仪。
至1J2004年,已有沈阳三橡轮胎有限公司、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分别引进了德国生产的激光错位散斑轮胎无损检测仪。
二.数字全息检测的基本原理1.全息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全息记录的过程就是用记录介质记录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图样,而全息重现是重现光波照射全息圈后发生衍射的结果。
用激光束照射物体表面的同时,引入一束标准激光波成为参考光波与物光波进行干涉,其干涉光场的分布(包括干涉条纹的形状、疏密及明暗分布)与两束光波的波面特性(振幅及相位)密切相关。
全息技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反射的特定光波波前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达到冻结物光波相位信息的目的。
如图:全息照相记录示意图涉条纹与物体表面的高低信息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直接观察干涉条纹全息圈是无法知道物体表面的高低信息的。
在传统全息图中,干涉条纹是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
如果用与参考光波相同的再现光波去照射全息圈,可以完全再现原来的三维物光波,如图2—2所示。
数字全息用CCD取代全息胶片记录干涉条纹,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全息的数字再现过程.即以数字再现算法模拟光学衍射的过程。
如图:全息照相再现示意图1.1数字全息中的取样与离散化数字全息图用CCD记录下干涉图样。
由于CCD是由单元像素排列成的点阵,所以它记录的全息图也是对连续全息面的一个取样。
当CCD由MXN个像素组成,则CCD对全息面的取样可以通过下式来描述:其中分别表示CCD像素横向和纵向的尺寸;表示CCD靶面的尺寸,rect表示矩形函数,comb表示梳状函数。
若全息图的曝光强度为,则用CCD记录的全息图q(x,Y)则可以用下式表示:如果设息图经过取样和量化后用q(m,n)来表示。
CCD记录的正是这样一系列的点阵数据,这些数据是对空间物光波与参考光干涉场光强的一个取样,用灰度值的大小来表示光强的强度。
全息面用CCD记录后由点阵数据所组成,所以在进行数字再现时计算公式都需要进行量化,使其保持一致性。
1.2数字全息的分辨率与记录距离的关系数字全息主要应用于测量领域,.其系统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数字全息的横向分辨率与传统成像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再现像位置以及CCD尺寸。
根据菲涅耳全息理论,数字全息再现像分辨率可定义为:式中λ为再现光波波长,Z,为再现像平面与CCD记录面之间的距离,Lxccd为CCD光敏面的尺寸。
为了避免再现畸变,一般情况下使λ等于记录波长,并让再现距离与记录距离相等即Z0=Z1一般来说,CCD的光敏面尺寸是固定不变的,λ也是定值,那么再现像的分辨率δ就只与记录距离Z0有关,当Z0越小,数字再现像的分辨率就越高。
1.3数字全息术数字全息术(Digital Holography)也称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er)或是TV全息摄影术(TVHolography)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激光技术以及全息干涉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一束激光经透镜扩束后照射到被测物表面上,其反射光与直接照射至UCCD的参考光束发生干涉,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散斑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