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臭氧临床应用及原理

臭氧临床应用及原理

臭氧临床应用及原理
臭氧临床应用及原理

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机理

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机理 臭氧活性碳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在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目前我国昆明,大庆的自来水厂已开始采用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海、杭州等地也在实施中,采用臭氧消毒处理是水厂消毒的发展趋势。一、对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世纪90年代起,由于怀疑水中的有机物和天然物质与氯发生反应形成的三卤甲烷具有致癌性,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也逐渐对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并逐步在一些饮用水处理系统中采用或增设了臭氧处理工艺。由于臭氧比氯有较高的氧化电位,因此它比氯消毒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的作用也比氯快,消耗量明显较小,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的影响。有关资料报道,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经过2min,脊髓灰质炎病毒即死亡;如用氯消毒,则剂量为2mg/L时需经过3h。当1mL水中含有274~325个大肠菌,在臭氧剂量为1mg/L时可降低在肠菌数86%;剂量为2mg/L时,水几乎可以完全被消毒。 较之传统的氯消毒方法,臭氧消毒还有如下优点:(1)消毒的同时可改善水的性质,且较少产生附加的化学物质污染。(2)不会产生如氯酚那样的臭味。(3)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等氯消毒的消毒副产物。(4)臭氧可就地制造

获得,它只需要电能,不需任何辅料和添加剂。(5)某些特定的用水中,如食品加工,饮料生产以及微电子工业等,臭氧消毒不需要从已净化的水中除去过剩杀菌剂的附加工序,如用氯消毒时的脱氯工序。由于臭氧在水中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如接触池口处水中剩余臭氧尚有0.4mg/L,但经过水厂清水池的停留后,水中的剩余臭氧已完全分解,没有剩余消毒剂的水将进入管网。因此,经过臭氧消毒的自来水通常在其进入管网前还要加入少量的氯或氯胺,以维持水中一定的消毒剂剩余水平。二、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机理 1)臭氧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臭氧是一种高活性的气体,通过对氧气的放电而形成,其分子式是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臭氧最显著的特性是具有强烈的气味,臭氧的英文词为“OZONE”,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味道”。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臭氧具有很高的氧化电位(2.076V),比氯(1.36V)高出50%以上,因此它具有比氯更强的氧化能力。臭氧是由氧按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形成:3O3 →2O3-69kcal 由上式可见臭氧的形成是吸热过程,因此,臭氧分子极不稳定,可自行分解,伴 随着分解过程全放出能量因此,臭氧比氧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氧化能力。2)臭氧气体向水中的传递能力也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内的传递能力=传递系数×交换面积×交换电位这里所指的交换电位不仅与气液的浓度差有关,而且与臭氧和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LF-GRB型活氧机工作原理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一、高压放电式发生器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中、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2、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空气型通常是使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原料。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3、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总体性能稳定的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中低档臭氧发生器。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4、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玻璃的一种)、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目前使用各类介电材料制造的臭氧发生器市场上均有销售,其性能各有不同,玻璃介电体成本低性能稳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但机械强度差。陶瓷和玻璃类似但陶瓷不宜加工特别在大型臭氧机中使用受到限制。搪瓷是一种新型介电材料,介质和电极于一体机械强度高、可精密加工精度较高,在大中型臭氧发生器中广泛使用,但制造成本较高。 5、按臭氧发生器结构划分,有间隙放电式(DBD)和开放式两种。间隙放电式的结构特点是臭氧在内外电极区间的间隙内产生臭氧,臭氧能够集中收集输出使用其浓度较高,如用于水处理。开放式发生器的电极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所产生的臭氧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因臭氧浓度较低通常只用于较小空间的空气灭菌或某些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间隙放电式发生器可代替开放式发生器使用。但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成本远高于开放式。 二、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 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特定波长(185mm)的紫外线照射氧分子,使氧分子分解而产生臭氧。由于紫外线灯管体积大、臭氧产量低、使用寿命短,所以这种发生器使用范围较窄,常见于消毒碗柜上使用。 三、电解式发生器该类臭氧发生器通常是通过电解纯净水而产生臭氧。这种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目前这种发生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小型设备上或某些特定场所内使用,不具备取代高压放电式发生器的条件。

臭氧溴酸盐原理危害

臭氧消毒 臭氧技术是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1840年德国化学家发明了这一技术,1856 年被用 于水处理消毒行业。目前,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臭氧可使用臭氧发 生器制取,其生成原理臭氧可通过高压放电、电晕放电、电化学、光化学、原子辐射 等方法得到,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力或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后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的一种过程。臭氧的分子式为O3。 中文名 1灭菌原理编辑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有以下3种形式: 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 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 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 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2优点编辑 臭氧灭菌为溶菌级方法,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另外,O3对霉菌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O3由于稳定性差,很快会自行分解为氧气或单个氧原子,而单个氧原子能自行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所以,O3是一种无污染的消毒剂。O3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而传统的灭菌消毒方法,无论是紫外线,还是化学 熏蒸法,都有不彻底、有死角、工作量大、有残留污染或有异味等缺点,并有可能损 害人体健康。如用紫外线消毒,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没有效果,有衰退、穿透力弱、使用寿命不长等缺点。化学熏蒸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抗药性很强的细菌和病毒, 则杀菌效果不明显。 3存在问题编辑 臭氧消毒作为氯消毒的替代方法,在饮用水处理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试验表明,臭 氧几乎对所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缺点是:投资大,费用较氯化消毒高;水中O3不稳定,控制和检测O3需一定的技术;消毒后对管

臭氧消毒的原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原理一般有以下三种: 1.臭氧通过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 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利用臭氧发生器制取臭氧投入密闭的柜体或箱体内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 2.臭氧消毒柜内有一个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通过电学原理产行高压;高压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空气被击穿,空气中的分子被电离。其中的氧气分子被电离后产生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臭氧分子。就是闪电能产生臭氧同样的道理 3. 家用消毒柜中,不会有专门的臭氧发生器.而是利用的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类管会产生两种波长的光波, 分别是253.7纳米的紫外线和184.9纳米的紫外线, 前者直接杀菌,后者能使空气分子合成臭氧分子. 家用消毒柜中的臭氧,就是紫外线类管照射发出的184.9纳光波长的紫外线光,接触空气而生成的 2|评论 2009-08-25 09:51圣托电器|十级 利用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是双氧结构的氧,化学式H2O2,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对细菌类有消杀作用。 消毒用臭氧发生器的安装,一般安置在高处,因为臭氧比重在空气中较大,易下降,放置高处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臭氧的散播,在达到设定消毒时间后,使用活性炭吸附或催化剂还原进行空气消毒灭菌。 1|评论 2009-08-25 09:56wch20040127|七级 臭氧消毒柜内有一个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通过电学原理产行高压;高压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空气被击穿,空气中的分子被电离。 氧气被电离成分子状态,重组成臭氧 0|评论 只能告诉你前一个问题,臭氧管是通过玻璃管内的金属贴膜,或玻璃管外的金属网高压放电,目前好像家用的臭氧含量都非常的小,基本上把上分解挥发,还没有具体的测量方法,如果怀疑臭氧是否工作,可在密闭的前提下打开消毒柜让其工作一段时间后,打开门,可以略微闻到臭氧的味道。有一种臭氧机是将臭氧溶解在水里的,那是可以测量水里含臭氧量的,化工店有专门的试纸销售的。

(完整word版)臭氧杀菌计算原理及公式

臭氧杀菌计算原理及公式 根据卫生部的臭氧发生原理公式得出以下计算公式: W=CV(1-S) 计算结果如下: W:需要选择机器的臭氧发生量g/h。 C:臭氧浓度10PPm,在工作状态下折算为19.63mg/m3。 V:灭菌空间总体积。 S:臭氧传递工作一个小时后臭氧自然衰退率为61%。 V=V1+V2+V3 V1:洁净空间体积。 V2HV AC:系统空间体积,通常为V1*20%. V3:保持洁净区域正压补充的新风对臭氧造成的损失=HV AC系统循环总量*1-2%。 万级局部百级取2%,10万级取1.5%,30万级取1%。 注: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每克臭氧约可灭菌空间为20M3左右。 常用臭氧数据 1.臭氧发生器的规格是按照臭氧产生的重量单位划分的。臭氧产量的单位是mg/h或g/h(毫克/小时、克/小时),即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能够产生多少重量单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m?;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L。换算方法:在空气中时1ppm=2 .144mg/m?;在水中时,1ppm=1mg/L 3.臭氧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规定在居住环境,臭氧浓度超过0.16mg/m3时就构成空气污染;在作业场所,臭氧浓度超过0.2mg/m3时就构成污染。4.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02ppm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察觉,称之为感觉临界值,浓度在0.15ppm时为嗅觉临界值,一般人即可嗅出,这也是卫生标准点。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引起人员一定反应的浓度为0.5-1ppm,时间长了会感到口干等不适,浓度在1-4ppm会引起人员咳嗽。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5.在对食品厂、药厂、化妆品厂的生产车间消毒时,在车间洁净度不超过30万级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10-20mg/m?即可,并且要密闭作用30分钟的时间;如果同时需要对车间内已有的设备和物品消毒,臭氧浓度需要达到20-30mg/m?;如果是对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洁净度的车间消毒时,臭氧浓度须达到30-100mg/m3。在对包装材料进行臭氧熏蒸消毒时,消毒室/柜内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一般在50-200mg/m?之间;在对生鱼片、虾仁等水产品进行臭氧水浸泡消毒时,水中臭氧浓度一般在0.8-1.0ppm之间。 6.常温常压混合条件下,瓶装纯净水用臭氧消毒时,通常1m?/h水需使用3g臭氧,并且水中臭氧浓度需达到或超过0.3mg/L;对瓶装矿泉水臭氧消毒时,通常1m3/h水需使用6g 臭氧,并且水中臭氧浓度需达到或超过0.5mg/L。 7.泳池水用臭氧消毒时,按全池水循环一次时每小时的水流量确定投放臭氧量,通常是1m3/h水使用1-2g臭氧,然后再投加少量的消毒药剂。当1m?/h泳池水使用臭氧4g或以上时,池水不再需要投加消毒药剂,并且池水会变得清澈透蓝。 8.水产养殖用水臭氧消毒时,通常是按将池水的一半循环一次时,每小时的水流量来确定臭氧使用量的。淡水通常是1m?/h水使用1g臭氧,如果是海水臭氧量可提高到1.5-2g。 育苗阶段时,臭氧使用量可适当降低。但不论臭氧使用量是多少,在加入过臭氧的水流回养殖池之前,水中的臭氧含量必须降低到0.05mg/L以下。 概述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其分子含有三个氧原子,分子式为O?,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一股特殊的草腥味,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

臭氧疗法的作用原理

臭氧疗法的作用原理 1、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杀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 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氧化酶,阻碍细菌的代谢; 2)破坏DNA、RNA等生命遗传物质,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2、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调整类脂化物过氧化作用的失衡 3、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阵痛作用 5、促进创面愈合 臭氧水作用原理 1、臭氧水在使用过程中反应产生过氧化氢,防御并杀死细菌及病毒; 2、刺激机体白细胞增值,增强粒细胞吞噬功能,刺激单核细胞的形成,激活T细胞,激发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增加体液和细胞免疫; 3、通过与机体作用,瞬间增加自由基数量,诱导并激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还原酶等自由基清除剂,清除机体过多的自由基,从而调节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4、臭氧分解机体产生的废物及毒性物质,并能氧化分解有害病菌及病毒产生的有害物质,在提高机体代谢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5、臭氧能刺激脑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氧化灭活或氧化分解体内各种致痛物质; 6、臭氧中的氧气可增加组织供氧,提高局部组织含氧量。 总上所述,臭氧疗法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加强微循环动力;有助于类脂化合物过氧化作用失衡的调整,并且可以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等,具有多种治疗效果。 臭氧水疗仪工作原理 仪器开启后,氧气机产生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生成高浓度臭氧,然后通过气液混合器进行气液混合生成适当浓度的臭氧水,通过输送泵,经输送管对靶部位进行治疗。它借助了冲洗、浸泡、湿敷等方式,又利用了特殊物质(臭氧水)的作用。 臭氧水疗仪适应症 各种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瘙痒性皮肤病; 褥疮、脉管炎、静脉曲张等引起的溃疡; 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癣、体股癣扥感染性疾病; 各种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等大疱性皮肤病的创面清洁治疗; 糖尿病足、烧烫伤。 臭氧水疗仪禁忌症 哮喘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肌梗塞发作者 脏器出血 低钙血症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编辑本段]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 一、高压放电式发生器 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 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中、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2、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空气型通常是使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原料。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3、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总体性能稳定的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中低档臭氧发生器。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 4、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玻璃的一种)、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目前使用各类介电材料制造的臭氧发生器市场上均有销售,其性能各有不同,玻璃介电体成本低性能稳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但机械强度差。陶瓷和玻璃类似但陶瓷不宜加工特别在大型臭氧机中使用受到限制。搪瓷是一种新型介电材料,介质和电极于一体机械强度高、可精密加工精度较高,在大中型臭氧发生器中广泛使用,但制造成本较高。 5、按臭氧发生器结构划分,有间隙放电式(DBD)和开放式两种。间隙放电式的结构特点是臭氧在内外电极区间的间隙内产生臭氧,臭氧能够集中收集输出使用其浓度较高,如用于水处理。开放式发生器的电极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所产生的臭氧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因臭氧浓度较低通常只用于较小空间的空气灭菌或某些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间隙放电式发生器可代替开放式发生器使用。但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成本远高于开放式。 二、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

臭氧作用机理

松医瑞臭氧油作用原理 什么是臭氧? 臭氧(即蓝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淡蓝色的。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因此而名臭氧。臭氧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常见的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杀灭率在99%以上。臭氧的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其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过细胞膜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而臭氧灭活病毒则是利用氧化作用,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而完成的。 臭氧巨大作用 今天这种物质已经开始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它的生物分解各种细菌、病毒和化学污染物质的种种辉煌表现。正在使我们的生命生活发生一场健康与环保的革命,成为我们的健康卫士——它就是臭氧。 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臭氧对于妇科疑难病盆腔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等的治疗竟有着非同奇特的效果,竟是抗生素的600倍、是紫外线的3000倍,特别是臭氧具有杀灭各种耐药菌的特效,而且永远不会产生耐药性比食品更安全,这是中西药无法比拟的特性。臭氧离子常态固化技术,在2007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密科技,是我国生物医学六位顶尖科学家历经12年,7620与次反复试验和论证,终于在2007年臭氧固化制出储存长达2年之久,实现了人类220多年来固化臭氧的梦想。 使用时曲腿仰卧臀部垫高30度,把松医瑞臭氧油抑菌液推进阴道后液体瞬间产生消耗转化成臭氧气体弥漫整个阴道内,尤其弥漫到阴道内的皱褶和各个死角进行杀菌消毒,1-3分钟内把阴道内的致病菌溶解杀灭,达到99.99%的杀灭率,进一步杀菌消毒、止痒、除异味并排除体外。之后臭氧还原成氧气把致病菌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沿着生殖道滋养生殖器,它能滋养卵巢等激活雌性激素分泌,改善生殖道的自然分泌功能,同时改善生殖道的增殖和萎缩、老化,增加阴道内的弹性,让生殖道重现年轻时的活力和生机,即使在感染期也不会影响夫妻生活,达到夫妻同治的效果,避免再次感染。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 一、什么是臭氧 臭氧 (ozone,O3)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一股特殊的草腥味,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稳 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通常以稀薄的状态混合于大气中。 与氧气比较,臭氧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由于臭氧(O3)是由一个 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决定了它只是一种暂存形态,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 余的又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所以臭氧消毒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产生,给人类的 环保需求雪中送炭,这是臭氧技术应用的最大优越性。 臭氧的半衰期仅为30-60min,由于它不稳定、易分解,无法作为一般的产品贮存,因 此需在现场制造。用空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一般为10-20mg/L,用氧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为 20-40mg/L。 二、臭氧的产生方式 臭氧的产生方式有三种,一种高压放电(高压击穿)、一种是水电解、另一种就是紫外线照射,如今高压放电是最常用的方式。 1.高压放电式:电晕放电法是模仿自然界雷电产生臭氧的方法,通过人为的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离子离解O2分子,经碰撞聚和为O3分子。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 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世界上现在单机产量最高的达 300Kg/h。 2.光化学紫外线法产生臭氧高臭氧紫外线灯——产生25 3.7nm 紫外线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臭氧 3.水电解:电化学法是利用直流电源电解含氧电解质(纯净水)产生臭氧的方法。这种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这种发生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小型设备上或某些特定场所内使用,不具备取代高 压放电式发生器的条件。但在医疗、食品加工、养殖业及家庭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 三、展坤臭氧发生器消毒灭菌的原理 作用机制研究不多,根据国外文献报导认为,靠臭氧分解所产生的新生氧的氧化能力,破坏微生物DNA 或RNA ,也可作用于细胞膜,穿破胞壁进入细胞壁内,作用于外壳脂蛋白和内面的脂多糖,使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最后导致细胞溶解而死亡。 四、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病毒,真菌。 ?对原虫及其卵囊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还可破坏细菌毒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当空气中有足够的湿度时,臭氧气体对空气中和物体表面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将菌液喷于空气中,用臭氧作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对气溶胶中的枯黑芽孢用5.67mg/m 3 60 分钟杀灭率达99% 以上;金葡菌0.21mg/m 3 30 分钟杀灭率达99.9% ;当臭氧浓度达30mg/m 3 15 分钟的真菌杀灭率92% 以上。 五、展坤臭氧发生器消毒的特点 ?臭氧在常温下为气体,经冷压处理后可成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 ,常温下可自

臭氧尾气处理原理

臭氧发生器的预氧化及尾气处理系统 臭氧预氧化: 臭氧预氧化的投加点位于常规处理之前。其主要用途为去除色度,嗅味等感观指标;氧化去除铁、锰以及其它重金属;除藻;助凝并减少絮凝剂的投加量和反冲洗水量;减少污泥生成量;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取代前加氯;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硝化物等。 由于原水浊度较高,为防止臭氧发生器中臭氧扩散装置被杂质堵塞,预臭氧一般以静态混合器或水射器的形式投加。静态混合器的水头损失较大(4.9-9.8kPa),适用于原水水头有富余的场合。水身射器不清耗原水水头,但需增加部分动力设备来提供少量的原水与臭氧混合,以提高臭氧的传质效率。预臭氧投加量较小,一般为1-2mg/L,按触时间短,一般为1-4min,主原考虑使絮凝剂的投加与除藻的效果最佳,反应后水中剩余臭氧几乎为零,预臭氧接触池一般设计有效水深6m,超高不小于0.75m。预臭氧一般采用前端单点投加,竖向廊道混合,混合水头控制在0.1m以内。除藻的效果最佳,反应后水中剩余臭氧几乎为零,预臭氧接触池一般设计有效水深6m,超高不小于0.75m。预臭氧一般采用前端单点投加,竖向廊道混合,混合水头控制在0.1m以内。预臭氧化对UV254的去除比较有效,去除率约为50%,而常规处理对这类有机物只有5%的去除率。目前对臭氧氧化机理研究和如何利用臭氧更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研究成为给水处理中关注的重点 臭氧尾气处理系统: 从臭氧接触池排出的尾气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臭氧,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臭氧尾气的环境排放规定为0.3mg/L。 常用的臭氧尾气处理方法有化学法和电加热分解法。 化学法通常为催化剂法和活性炭吸收法。催外剂法是以二氧化锰为基质和填料作为催化剂,它能对臭氧起到催化分解作用。该方法设备投资少,运行能耗低,其不足之处是属气进入处理器前必须先除湿;安全稳定性差;催化剂要定期更换等。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可烯性载体炭表面对臭氧吸收分解,以及一部分臭氧与活性炭直接反应生成CO2和CO。该方法的缺点是臭氧在活性炭吸附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并开成不稳定的臭氧化产物,吸收装置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当存在氮的氧化物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更大。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应慎重选用。 该方法的缺点是臭氧在活性炭吸附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并开成不稳定的臭氧化产物,吸收装置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当存在氮的氧化物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更大。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应慎重选用。该方法反应速度快,效果好,便于自动运行,安全可靠。缺点是增加了部分设备投资和运行能耗。电加热分解法是今后水厂应用的重点。

臭氧的原理

臭氧的原理 一、自然界中臭氧的形成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线中 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 质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 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在这么广大的区域内到底有多少臭氧呢?估计小于大气的十万分之一。如 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集中在一起,仅仅有三公分薄的一层。那么,地球表面 是否有臭氧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太阳的紫外线大概有近1%部分可达地面。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较轻的森林、山间、海岸周围的紫外线较多,存在比较丰富 的臭氧。 二、臭氧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较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到15%时,呈现出淡 蓝色。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高约13倍,比

空气高25倍。但臭氧水溶液的稳定性受水中所含杂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有金属离子存在时,臭氧可迅速分解为氧气。在纯水中分解较慢。 臭氧的密度是2.14g·l(0°C,0.1MP),沸点是-111°C,熔点是-192°C。臭氧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自行分解。 臭氧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于表1。臭氧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实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为他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那就会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 三、臭氧的化学性质 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即可分解为氧气。臭氧、氯和二氧化氢的氧化势(还原电位)分别是2.07、1.36、1.28伏特。臭氧的氧化作用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的破裂,使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的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的自发性分裂产生一个羧基化合物和带有酸性和碱性基的两性离子,后者是不稳定的,可分解成酸和醛 四、臭氧与无机物反应 除铂、金、铱、氟以外,臭氧几乎可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反应。臭氧可与K、Na反应生成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在臭氧化物中的阴离子O3实质上是游离基。臭氧可以将过渡金属元素氧化到较高或最高氧化态,形成更难溶的氧化物,人们常利用此性质把污水中的Fe2+、Mn2+及Pb、Ag、Cd、Hg、Ni等

臭氧发生器原理及基础知识说明书

臭氧发生器原理及基础知识说明书 1. 什么是臭氧臭氧,又名三原子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其分子式为03,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具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质:①在自然条件下, 它是淡蓝色的气体; ②它有一种类似雷电后的腥臭味;③在标准压力和常温下, 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 倍; ④ 臭氧比空气重,是空气的倍; ⑤臭氧有很强的氧化力, 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仅次于氟);⑥ 臭氧的密度是-1(0 ° C,。沸点是-111 ° C,熔点是-192 ° C,正常情况下,臭氧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氧气;⑦臭氧分子是逆磁性的,易结合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分子; ⑧臭氧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一般为20-50 分钟,随温度与湿度的增高而加快; ⑨臭氧在水中半衰期约为35 分钟随水质与水温的不 同而异;⑩臭氧在冰中极为稳定,其半衰期为2000年。2. 臭氧的制取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不能储存运输,一般臭氧采用现场制作。 根据制取的工作原理和原料的不同,分类如表一:表一:臭氧制取方法分类产生方法工作原理原料应用范围放电法放电电解(ED)空气或氧气实验室到实际工程电化学法电解高纯度水需要纯水的实验室和小型工程光化学法辐射(吸收电子)空气(氧气)饮用水或高纯水新技术,适用于实验室到实际工程辐射化学法 X光,丫线高纯水不常用,仅用于实验热法光电弧电离 不常用,仅用于实验电晕放电合成臭氧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臭氧制取技术,此技术能够使臭氧产量单台达500kg/h 以上。它的主要分类如下:表二:电晕放电合成臭氧技术分类分类方式类别组成及特点构造板式(亦称奥托托板式)由平板式电机和介电体,仅用于少数小型臭氧发生器管式卧管式(内玻璃管式、外玻璃管式)由特种玻璃管为介电体和不锈钢管作电极组成放电单

臭氧消毒的原理

臭氧技术是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1840年德国化学家发明了这一技术,1856 年被用于水处理消毒行业。目前,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臭氧可使用臭氧发生器制取,其生成原理臭氧可通过高压放电、电晕放电、电化学、光化学、原子辐射等方法得到,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力或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后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的一种过程。臭氧的分子式为O3。 杀菌原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有以下3种形式: 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 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特点: 臭氧消毒灭菌方法与常规的灭菌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高效性。臭氧消毒灭菌是以空气为煤质,不需要其他任何辅助材料和添加剂。所体包容性好,灭菌彻底,同进还有很强的除霉、腥、臭等异味的功能。 (2)高洁净性。臭氧快速分解为氧的特征,是臭氧作为消毒灭菌的独特优点。臭氧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消毒过程中,多余的氧在30分钟后又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方法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省去了消毒结束后的再次清洁。 (3)方便性。臭氧灭菌器一般安装在洁净室或者空气净化系统中或灭菌室内(如臭氧灭菌柜,传递窗等)。根据调试验证的灭菌浓度及时间,设置灭菌器的按时间开启及运行时间,操作使用方便。 (4)经济性。通过臭氧消毒灭菌在诸多制药行业及医疗卫生单位的使用及运行比较,臭氧消毒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当今工业快速发展中,环保问题特别重要,而臭氧消毒却避免了其他消毒方法产生的二 次污染。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 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 一、高压放电式发生器 该类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 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中、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2、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空气型通常是使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原料。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3、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总体性能稳定的高性能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中低档臭氧发生器。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 4、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玻璃的一种)、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目前使用各类介电材料制造的臭氧发生器市场上均有销售,其性能各有不同,玻璃介电体成本低性能稳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但机械强度差。陶瓷和玻璃类似但陶瓷不宜加工特别在大型臭氧机中使用受到限制。搪瓷是一种新型介电材料,介质和电极于一体机械强度高、可精密加工精度较高,在大中型臭氧发生器中广泛使用,但制造成本较高。 5、按臭氧发生器结构划分,有间隙放电式(DBD)和开放式两种。间隙放电式的结构特点是臭氧在内外电极区间的间隙内产生臭氧,臭氧能够集中收集输出使用其浓度较高,如用于水处理。开放式发生器的电极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所产生的臭氧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因臭氧浓度较低通常只用于较小空间的空气灭菌或某些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间隙放电式发生器可代替开放式发生器使用。但间隙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成本远高于开放式。 二、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

臭氧杀菌原理

臭氧杀菌原理: 臭氧可以氧化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并能脱色、除臭、灭藻,消除水中的铁、锰硫化物、酚氰、农药等,降低水中的BOD、coo和致癌物,它能破坏附着在细胞上的或细胞内维持生命的脱氢酶,破坏了细胞呼吸系统,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采用臭氧处理技术除去矿泉水中的铁、锰等杂物十分有效。臭氧与水在气水氧化接触塔内充分接触反应,使Fe”、Ma”氧化为Fe”、Mn”,Mn“,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生成沉淀通过机械过滤排去沉淀后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臭氧与铁、锰进行化学反应时机理如下t — MnSO‘+O 3+2H 2O ==;H 2SO‘+Ol+H 2Mi1O a 2H±MnO 8+30 3± 2HMnO ‘+30l+H 2O 2HtMnSO^+50 a+3H 2O±;2HMnO.‘+50t+2HtSO^+41.2kcal 2FeSO‘+HiSO‘+Os兰;Fe(S‘0)8‘十H 2O+O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的氧化一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F )的电位2.87V,居于第二位,高于氯1.36V。尤其具有明显的杀菌能力.臭氧穿透细胞壁的扩散速度电十分快,因此,消毒的速度十分迅速。有资料表明,用臭氧杀灭(poLio)病毒投加量从0.05到0.45mg/l,在2min后杀灭程度与加自由氯保持余氯0.5~1.0 mg/l接触1.5~3.0h效果一样。一般认为臭氧杀灭微生物的效果要比氯高600~3000倍。臭氧还能杀死抗氯的死病微生物(如若干病毒和孢囊),时同还能净化水中的有害化合物,而且臭氧

不会将本身的臭和味传给水溶液,也不会像氯化物消毒时易于产生有害物质。 但臭氧的水溶性较差,且在水中易于分解,不能保持余留量,没有持续防御再次污染和病原菌再次生长的作用。因此在天然矿泉水生产中要设置特殊气水氧化接触塔,灌装之前还需再进行臭氧强亿杀菌或投放少量氯,使产品达到理想的效果 采用臭氧处理技术,通过气水氧化接触塔微孔布气盘,使臭氧形成微小气泡与矿泉水充分接触,塔内装设填料,可有效阻碍气泡聚台增大,提高其氧吸收率,使天然矿泉水获得理想的消毒、杀菌处理效果。杀菌、消毒后的矿泉水再经过滤和超滤截流已杀灭的细菌和沉尘,在进入无苗灌装间之前再经过臭氧强化杀菌处理,彻底消除污染源 臭氧消毒系统的参数选择 1. 消毒系统设计叁数的选择 臭氧投加量为1.0-5mg / L(我们要求臭氧投加量为5.0mg/L,基于有效溶解度为投加量的10%,即为0.5mg/L), 接触时间为4-10min (我们要求最低接触时间为4min),保持0.1-1.0mg / L 剩余臭氧浓度(我们要求最低剩余臭氧浓度为0.1 mg / L)。我们设计标准为直罐高4.5m,总高5.5m。 2. 主要设备的选择 a .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应根据设计流量及臭氧投加量来确定。

臭氧光解原理

紫外线臭氧光解氧化技术(UV/O3) 臭氧(化学分子式O3)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有草鲜味的淡蓝色气体,英文译为“Fresh air”,也就是“新鲜空气”的意思. 4.3.2 UV光氧化工艺基本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光氧化是常温下深度光降解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定波长的UV激发光源产生不同能量的光量子;废气物质对该光量子的强烈吸收,在大量携能光量子的轰击下使废气物质分子解离和激发;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及外加的臭氧在该光量子的(分解)作用下可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氢、活性(游离)氧和羟基氧等活性基团;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臭氧对紫外线光束照射分解后的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部分废气物质也能与活性基团反应,最终降解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CO2和H2O 等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4.3.3催化工艺基本工作原理 催化工艺由UV光源照射催化剂构成。 催化剂又叫触媒,是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结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永久性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其反应过程为: CS2+e→CS+S+CS2* H2S+e→HS+S+H2S* O2+e→O2*→O·+ O· e+H2O→OH·+H·

O·+H2O→2OH· 其反应机理为: H2S + O2、O2-、O2+→SO3 + H2O NH3 + O2、O2-、O2+→NOx + H2O VOCs + O2、O2-、O2+→SO3 +CO2+ H2O CS2* +CS2→2CS + S2 CS2* +O2→CS + SO2 CS + O2→CO + SO nCS →(CS)n (聚合物) SO + O2→OSOO SO + OSOO →2SO2 CO + O →CO2 有机废气→微波+光解+O2→O-+O*(活性氧)O+O2→O3→CO2+H2O(达标排放) 产品技术原理: 一、本产品利用德国进口超强172微波综合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恶臭气体,改变恶臭气体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甲醛、乙醛、乙酸乙酯、苯乙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酚、硫化氢、硫醇、硫醚、氨、胺、吲哚、硝基、的分子链结构,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恶臭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

臭氧油作用原理

1 臭氧化油简介 臭氧作为一种非常不稳定的气体可以被不饱和脂肪植物油化合为一种稳定的臭氧化物。当臭氧化油被涂在伤口创面的渗出液上,臭氧化油与生物分子反应,生成并释放稳定的过氧化氢。消毒作用和改善的氧化作用可以加速疤痕的形成。作用机制:臭氧是用医用氧气在高压放电作用下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臭氧(O3),臭氧分子(O3)在接触皮肤过程中分解为O2和游离氧(O+),和游离氧(O+))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菌和病毒表面的膜蛋白、使其变性,进一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 和RNA,使其不能复制,从而到达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 臭氧功能:臭氧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霉菌及原虫等都有杀灭作用,臭氧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医用氧气可促进损伤部位肉芽的生长及损伤组织的修复。 (1)臭氧和烯烃在溶液中的反应是一种独特的反应类型,目前 国际上大多数化学家所接受的反应机理是西德化学家Criegee 的三步机理,按照Criegee 的三步机理可对烯烃的臭氧化给出合理的解释, 首先,臭氧与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初级臭氧化物。然后,初级臭氧化物分解成拨羰基化合物醛或酮和氧化羰,氧化羰也可叫Criegee 中间体或两性离子,最后氧化羰与醛或酮重新结合成臭氧化物。 (2)臭氧化油分子式 (3)臭氧化物的裂解 臭氧化物能离析,在游离状态下是爆炸性物质,通常是不将其分离,直接进行反应,这样因条件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断裂产物,臭氧化物的裂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溶液中直接水解,生成醛、酮和过氧化氢: C C O 3C C O O O C O O C O +分子臭氧化物 臭氧化物

① 还原分解法。大多数还原介质是对过氧化物键上的一个氧原子进行亲核进攻,这与其它过氧化物的还原类似,可用的还原剂有碘离子、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三苯基麟、氢化铝理、氢硼化钠等,还原产物是醛或醇。② 酸催化分解。常用甲酸和乙酸、马来酸,例如,环己烯在甲醇中臭氧分解,然后用双氧水在甲酸中氧化,生成己二酸,作者认为,甲酸相对于其它酸性质更为优越是因为还原反应后产生过甲酸接着发生了过甲酸的氧化行为。③ 碱催化分解。Criegee 等研究了不同臭氧化物在不同溶剂中分解为羧酸和醛或酮的反应山,发现臭氧化物在亲核溶剂中分解速率比非亲核溶剂要快,速度最快的是甲醇。④ 热解和光解。例如苯哇吠喃臭氧化物在烷烃溶剂中温度升至100℃时的热解、油酸醋和其它脂肪酸臭氧化物的热解。 2 臭氧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 O 3分解出一个单原子氧,此单原子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单原子氧与引起植物病害的细菌、真菌及病毒接触后,将其组织蛋白、氨基酸、硫醇类或低分子量肽以及未饱和脂肪酸氧化,引起这类微生物、病毒的活性降低甚至死亡。臭氧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上,形成超氧负离 子自由基O 3-它能够使细胞膜氧化破裂,失去物质交换能力和酶失活,同时O 3-又有改变基因的作用,使生物不能正常生活。 臭氧杀菌要求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环境中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影响臭氧的杀菌效果,其中温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差,夜晚阴天使用效果好,高湿有光照的防治效果较高湿无光照的效果差。 3 臭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危害 一般来讲,当臭氧浓度低于0.05×10-6g/cm 3且作用时间小于30分钟时臭氧对大多数 植物的生长均有保护作用。臭氧损害植物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臭氧浓度及作用时间。臭氧浓度 一般在0.08×10-6g/cm 3以上且作用时间超过1h 以上,大多数植物会产生可视与不可视的危 害。 4臭氧保鲜机理 臭氧能使具有催化作用的乙烯气体快速分解成CO 2和H 2O ,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养分消耗,且通过其强氧化性使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组成成分受损,菌体蛋白变性,酶系统破坏,甚至杀死,延缓果蔬在储藏期间的成熟过程,使品质下降现象得到有效抑制。不同果蔬品种需在特定的温湿度及臭氧质量浓度条件下使用。 C O O R' R"O C H O H 2C O R' R"O C R O H 2+++C O O R' H O CH 2O H 2C O O C H O H 2+++Zn 粉 Zn 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