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 格式:ppt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1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主要学习了工业产业活动的主要知识及交通运输在区域的重要作用。
对于工业产业,首先要掌握的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其次是关于工业集聚、工业转移的基本理论,尤其要注意联系具体工业部门和工业区具体分析。
至于交通运输,本周则重点分析其与聚落的形成、空间布局、分布等之间的关系,其次还要分析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一)工业区位因素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3、环境因素4、工业集聚(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1)工业地域形成图解(2)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比较(3)按工业地域性质分为两种类型的比较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钢铁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与钢铁工业区位的转移(2)以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工业区位转移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需要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当某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产品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这一类型的企业发生区位转移,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
而迁出地区则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迁入地区进口。
除此以外还有跨国公司投资,(下图)(3)跨国公司与工业区位的转移跨国公司或跨地区的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目的是各协作工厂之间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跨国公司往往以输出资本、技术等方式到最优区位因素的国家进行独资建厂、收购当地企业或者参股、控股形式进行贴牌生产。
(4)环境污染因素与工业区位的转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发达国家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和高昂的治理费用,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宽松的环境政策,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