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主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了解春天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乐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卡片: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影片:春天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乐趣;3.音乐:春天的声音;4.图片:春天的美景;5.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播放优美的春天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
2.教师准备一盆鲜花,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3.学生回答“春天”。
二、学习春天的特点和变化: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片,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生根据观察,依次说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三、观看影片:1.教师播放关于春天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乐趣的影片。
2.学生观看影片,注意收集影片中的信息。
四、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名小组长。
2.每组选择一种春天的乐趣,例如观赏花朵、放风筝、踏青等。
3.学生们用画笔和纸,绘制出他们小组选择的那种春天的乐趣。
4.学生们向全班展示并讲述他们小组的作品,分享他们眼中的春天乐趣。
五、总结:1.教师主持讨论,回顾学生们所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所了解到的春天的乐趣。
3.学生发言讨论后,教师做总结,强调春天的美好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快乐。
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春天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叙述春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并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美景的图片。
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们到校园或公园进行一次春天的探索之旅。
2.学生们带上相机,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春天的美景。
回到教室后,学生们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活动和拓展活动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作为拓展活动的春天探索之旅,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春天的美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2、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3、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磁带一、课前训练,展示自我风起绿了风雨飘绿了雨春天一觉醒来扑进我们怀里刚刚醒来的小溪还没顾上清清嗓子就把脆脆的歌儿撒落了一地刚刚醒来的果树还没顾上长出叶子就爆燃出团团刺眼的绚丽春天最数燕子忙碌她一边呢喃细语一边用锃亮的剪刀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春天尽管有时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可性急如火的春天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带出灰蒙蒙的记忆……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名作呢?谁来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会表达什么感情呢?二、激趣定标,自主学习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朱自清的《春》。
朱自清的许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例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自清写的春和我们写的春有什么不同。
2、师播放朗读,生描绘美丽的春的画面。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听到的最美丽画面3、纠正字音: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精神应和三、师生质疑,合作探究1、生自由读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作批注,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交流,用下列句式:我喜欢,因为这句(或这段)用了写法,写出了。
示例: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因为这句钻字生动写出来小草勃勃生机。
3、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喜爱和赞美4、有感情的朗读你认为最美的段落。
读出感情来。
5、小结美的文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象我们沐浴着春风一样。
我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增加我们的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6、美的文章是怎样表现出美的呢,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前两节、(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相同的词连用,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急切盼望的心情,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前两篇课文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孩子失去父亲后,在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下,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一封信.这三篇文章使学生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环境,激发了学生憎恨战争,期望和平的情感,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是本组课文情感教学的延续. 2.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他们离战争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3.教学环境分析为营造氛围,以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我选择利用多媒体来实现我的教学设想.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工具书,自学4个生字.(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三.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 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开始结束课件学生朗读,想象画面课件品读诗文,享受春天谈话导入,体会快乐教师范读,激发想象课件理解感悟,情感共鸣教师引导谈感受学生交流,谈感受发现特点,激情朗读课件深入思考,品悟诗句课件呼唤和平,控诉战争课件教师引导,烘托氛围激情朗读,重解课题宣泄情感,学生写作课件宣读条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环节设计1.谈话导入,体会快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个词语,春天.(板书:春天)你能用哪些词去形容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在春天,你会去做哪些快乐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补充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如此美好,请同学们用“幸福.快乐.享受”的语气来读课题.〔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运用谈话法,以词语“春天”导入,让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说说在春天可以去做什么快乐的事情,并以此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春天的幸福.快乐.2.品读诗文,享受春天(1)出示诗文,教师范读不只你们在享受春天,同学们,他们也和你们一样在享受春天.大屏幕出示改编过的诗歌: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师范读.(2)想象画面,学生品读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来读这些诗句,再现这美丽的画面.(学生读文,大屏幕播放课件)师过渡:读得真美.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海鸥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鸣叫;我仿佛看到蜥蜴和甲虫在金灿灿的黄沙上横行无阻;我仿佛听到了星星和月亮在夜幕下吟唱的催眠曲;我仿佛看到了在草地上,孩子们把球踢入球门后那欢呼雀跃的场面.〔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本环节中,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引入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美好画面.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眼前景色,说出内心感受,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美好,读出美好,为下文直面残酷战争时的心灵碰撞打下伏笔.3.理解感悟,情感共鸣(1)心灵碰撞,直面战争可是,这一切的美好.安宁.和平,却被无情的战争打破了.(大屏幕播放课件)老师听到了刚才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时,那一声声的惊叹.那么,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战争?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诗中写到了几处场景?谁能说说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哪位同学能读出对比?同学们读得真好.作者运用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哪们同学再来说说沙漠.夜空.草地.〔设计意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解开文本情感大门的最有效的钥匙.直观的图片,空灵的音乐,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残酷的战争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其之前形成的快乐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让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无情伤害. (2)品读感悟,探究“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说得真好,动物的家园被吞噬,人类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孩子们活泼的天性被禁锢,人们的生活日夜没有宁日.面对这些,作者痛心地发出了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这究竟是为什么呀?(是因为战争)这究竟是为什么,在文中出现了几次?(4次)作者在前四小节的结尾重复用了这样的问句,难道仅仅是对战争的疑惑吗?那是什么?(是对战争的抗议,对战争的控诉)请同学们怀着对战争的控诉再读课文.生自读.师引读:当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我们不禁要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我们重重地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不安宁,我们大声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我疾声质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特点,理解文章更深层的含义,以读促悟,以读激情.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3)激情朗读,重解课题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最希望和平,希望孩子们不再痛苦)请同学们怀着对和平的呼唤齐读最后一小节.多么简单的要求呀“一张课桌,一间教室”对于现在处于和平环境的你们来说,那根本不能算作是要求,可是,战火中的孩子竟然要用祈盼,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战争)那我们回到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仅仅是我们课前谈论的大自然的春天吗?那指的是什么呢?(是和平的环境.是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拥有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啊,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着和煦的春光,在美丽的鲜花中嬉戏,都能在安宁的校园中描绘自己的未来,请同学们带着希望,带着祈盼,再读课题.请同学们带着希望,带着祈盼,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再读课文.〔设计意图〕用一组战争中孩子的照片和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画面进行对比,在上一环节的情感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情感引导,水到渠成.4.迁移运用,学生写作(1)感情升华,宣泄情感当今的世界并不安宁,除了战争,困扰着人类的还有暴乱.内战.恐怖活动等等,受到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儿童,还有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联系课文或是生活实际,写出你此时此刻的最真实的感受,可以按课文的形式写成诗,也可以是一句话.现在请同学们动笔,认真地想,静静地写.〔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让学生通过“写”和“说”这个平台把感情表达出来.(2)共同宣读《儿童和平条约》最后,老师把1986年由全世界儿童代表签署的《儿童和平条约》送给大家.〔设计意图〕经过前几个环节情感的对比.积淀,学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板书设计: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控诉战争呼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