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黄龙体育中心结构分析 ppt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6
与环境“柔性”对话——浙江黄龙体育中心室内训练馆设计回顾Establishing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Review on the Design of the Indoor Training Hall of Zhejiang Huanglong Sports Center劳燕青I Lao Yanqing彭荣斌丨Peng Rongbin中图分类号TU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0)12-0032-04收稿日期2019-06-28摘要面对周边建筑形态复杂多样的现状,不追求奇特的造型、与环境形成“柔性”对话是一种有效的设计策略。
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室内训练馆的设计为例,通过递进的体量分解、圆弧形玻璃院墙的设置,营造了一个静谧、安全的运动场所,塑造了轻松、灵动的建筑形象,从而达到了与环境友好相处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柔性对话体量分解玻璃院墙安静而安全Abstract Faced with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surrounding architectural forms,it is an effective design strategy to form a friendly dialogue with the environment,not to pursue peculiar shapes.Taking the design of the indoor training hall of Zhejiang Huanglong Sports Center as an example,through progressive building volume decomposition and the setting of circular arc glass courtyard wall,a quiet and safe sports venue has been bu订t,a relaxed and flexible architectural image has been created,thus to achieve the design goal of getting along with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Keywords Friendly dialogue,Building volume decomposition,Glass courtyard wall,Quiet and safe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位于杭州著名的黄龙洞风景区旁(图1),占地面积800余亩(约53hm2),体育场、体育馆、网球中心暨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游泳跳水馆等已建成投入使用。
2010年建筑师: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自200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比赛及演唱活动。
其落落大方、新颖独特的外观,气势恢宏的场地,良好的观演条件,均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对此,作为设计者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回顾一下设计历程,觉得有不少方面值得总结。
黄龙体育中心是浙江省政府经多年筹划,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的大型体育设施,它位于杭州市黄龙洞风景区以北,占地62hm2.其中主体育场可容纳观众5.4万人,是体育中心规模的单体,也是整个中心的首期工程。
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它被要求作为除奥运会主会场之外其他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场地,内设400m跑道的国际标准田径场和足球场,同时还要考虑综合利用,即在不影响比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以达到以场养场的目的。
针对这样的设计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设计指导方针"尊重环境,优化建筑功能,力求建筑形式有所创新,并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建筑环境的创造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只有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机结合,建筑才具有生命力,建筑师的责任就是要创造环境,美化环境。
这是笔者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众所周知,环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总的说来,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风景旅游城市",这句话其实就反映了杭州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
在此我们着重谈一下自然环境,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筑物首先是小区次环境的一个部分,许多的小区次环境组成了城市大环境。
建筑单体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的功能、规模等内容。
拿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来说,由于它规模较大,可容纳5万多人,这就决定了它是整个体育中心的主角,同时对整座城市的交通环境、景观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交通环境方面,由于体育中心东面为城市中心区,大量的车流从曙光路、天目山路上通过。
为有利于车流、人流的合理集散,我们将主体育场的主入口设于黄龙路即教工路南端延伸段上,由于大型活动、比赛人流集散的特点是流量大、时间短,这就要求在主体育场与城市干道之间有必要设"缓冲区",以防止体育场的大量车流、人流对周边道路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城市局部交通的瘫痪。
黄龙体育中心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著名的黄龙洞风景区旁,北临天目山路,南至曙光路,西起玉古路,东至黄龙路。
总占地面积约38.8公顷。
主体育场为黄龙体育中心的核心建筑,主体育场平面形状外圆内椭,内场设置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和标准足球场。
看台分上下两层,东西高、南北低,共设有5.2万个观众座椅,同时在两层看台之间设有57个包厢和观众服务设施。
体育场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看台上部为月牙形罩棚,采用复合结构,由南北双塔用斜拉索拉住东西两片罩棚(空间网架结构)。
体育场建筑造型新颖别致,简洁流畅,气势雄伟,体现了现代体育建筑的特色。
在平面功能上,将观众流线与运动员等其他流线用二层高架平台进行分离,较好地解决了流线相互干扰的问题。
同时,体育场为一个复合功能建筑,设计充分利用看台下部空间作为办公、娱乐、酒店等体育配套用房,给体育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主体育馆位于主体育场的东北侧,主体同样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为空间网架结构。
建筑造型通过四片月牙形屋面的巧妙组合,既使自身富于强烈的个性,充满现代感和运动感,又与主体育场相协调。
在平面功能上,训练馆与比赛馆合二为一,平面呈椭圆形。
比赛内场尺寸以冰球场为基础,还可满足篮球、羽毛球、演唱会等多项活动需求。
体育馆设有观众座椅8000个(其中1500个为活动座椅)。
黄龙体育场曾举办过亚洲杯足球预选赛、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大型赛事;黄龙体育馆曾举办过斯坦科维奇洲际杯篮球赛、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世界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等大型赛事。
在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黄龙体育场将承担起亚运会足球决赛和亚残运会田径比赛;黄龙体育馆将承担起亚运会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蹦床比赛。
本次亚运会场馆的改造提升,主要针对场馆竞赛功能的提升、中心整体环境的提升和赛后服务功能的提升。
本次改造根据亚运会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对竞赛场地、观众区域设施、赛事功能房间、媒体及转播区、赛事专用系统、安保与交通设施、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阶段性工作总结为全面总结黄龙场馆群前一阶段亚运、亚残运筹备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任务,6月14日上午,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在黄龙体育馆召开亚运筹备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
省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龙场馆群指挥长鲍学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体育局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卢旺忠,杭州亚组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施金良出席。
会议听取了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任、黄龙场馆群常务副指挥长沈斌关于亚运筹办阶段性工作情况报告,并通报了亚运延期后黄龙场馆群运行团队精简调整情况。
会上,亚残田径、公共卫生等6个领域代表就前期筹备工作开展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鲍学军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黄龙场馆群前期筹办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果。
鲍学军指出,在前期筹办工作中,黄龙场馆群运行团队奋勇拼搏、迎难而上、团结协作,展现了为国争光、为省添誉的使命担当,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后续工作中要把这种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就做好下阶段工作,鲍学军强调: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在深化认识中统一思想;二是要紧扣“三个阶段”,在系统集成中统筹推进;三是要把握“三对关系”,在精诚协作中形成合力。
鲍学军强调,亚运延期是为了把比赛办得更加精彩圆满成功,他勉励大家,要始终坚持“战必有我,有我必胜”的坚定信心,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亚组委和黄龙场馆群统一工作部署,坚决扛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后续工作中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努力为“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亚运会”贡献全部力量。
会议还宣读了场馆群关于表扬团队相关人员的文件,并为13位在前期筹办工作中表现优秀人员代表颁发了表扬信。
黄龙场馆群运行团队指挥层,杭州亚组委、省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全体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运营管理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功的运营来自于敢于实践——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运营浅析谭清清,贾福辉(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3)摘 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黄龙体育中心的运营已形成多方面、多维度、深层次的布局体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对黄龙体育中心的运营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其运营成功原因,认为体育场馆运营的提升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考量,且更应注重“软件”方面。
关键词:黄龙体育中心;运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4104(2020)S1-0193-031 体育中心概况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临天目山路、南至曙光路、西起玉古路、东至黄龙路,占地面积 800 余亩。
黄龙体育中心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
从 1997 年开始建设主体育场至 2017 年游泳跳水馆竣工,体育中心建设基本完成,主要建筑有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网球馆、老年体育活动中心、训练馆、包玉刚游泳场及室外体育设施,其中主体育场为 60 000 座,体育馆 8 000 座。
图 1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布局图2 运营得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自 2000 年 10 月主体育场落成以来,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黄龙体育中心的运营已形成体育场馆经营、体育文化培训、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体育休闲旅游、酒店经营管理、股权融资等多方面、多维度、深层次的布局体系。
2.1 经济效益可观黄龙体育中心从 2014 年开始进行“两权分离”改革试点,浙江黄龙发展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7 月正式开始实体化运营。
改革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2017 年实现经营收入约 1.81 亿元,较 2013 年的 7 040 万元呈现出成倍增长态势。
2.2 社会效益显著黄龙体育中心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公益为先的理念,履行好公共体育服务职责,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实现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预应力施工一、工程概况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万人。
主体育场整个建筑平面投影为圆形,直径为247.7m。
主体育场东西看台屋盖为预应力斜拉网壳挑蓬结构,该结构受力复杂,为抵抗各种荷载,结构许多部位均采用了预应力设计。
屋盖网壳网架主檩上布置有稳定索。
网壳外侧支承在直径244.9m、周长78lm的圆形预应力混凝土外环梁上,网壳内侧支承在椭圆形钢制内环梁上。
外环梁由看台外侧柱及剪力墙支承,内环梁由斜拉索悬吊,斜拉索上端锚固在体育场南北两端高85m的预应力混凝吊塔土。
内环梁与吊塔连接采用预应力及焊缝连接。
看台框架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设计,主要抵抗结构在负风压下产生的竖向立力和环向的温度应力。
该工程预应力筋均采用直径为15.2mm的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
锚固体系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QM系列成套技术。
主体育场预应力分项工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负责施工。
二、斜拉索主体育场南北塔为双塔4肢,每肢伸出9条拉索,共计36条。
斜拉索上端锚固在砼吊塔上,下端锚固在钢箱梁内,通过挂索施工将内环梁悬吊起来。
斜拉索由高往低依次为1~9#索,1#、2#索各由49φj l5.2钢绞线组成,3#、4#索各由31φj15.2钢绞线组成,5索由17φj15.2钢绞线组成,6#索由12φj15.2钢绞线组成,7#、8#、9#索各由7φj15.2钢绞线组成。
索长为32.0m~143m不等。
斜拉索索体采用多层防护。
该防护由拉索专用有纽绞无粘结钢绞线和高密度聚乙烯防护套组成。
本工程拉索索体外径分别为φ225mm、φ180mm、φ140mm、φ1lOmm。
斜拉索锚具采用QMSc型锚具,其特点为高抗疲劳性能,在承、应力幅200Mpa下,疲劳寿命大于200万次;施工中采用单根穿束,受应力上限0.45σb单根张拉,整体调索的方法;拉索在施工或使用中可进行单根或整束更换。
24[ UED ] 137 | 06 | 2022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就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并作为建筑设计原则沿用至今。
对应建筑三原则,有人引申出了“功能、技术、形象”的建筑三要素。
“技术”包括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工艺等,是“坚固”的保障;“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特定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除需要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外,也需考虑社会的其他需求,它是“实用”的基础;而“形象”则是建筑内、外感观的具体体现,应符合审美的一般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是“美观”的关键。
从这三要素来看,“建筑首先同时最重要的是为人和社会服务”,建筑既然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产物,它必将因为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将随着需求的改变而发展。
体育建筑也不例外。
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相比,它有其特殊性。
体育建筑一般具有观众容量大、建筑跨度大和厅堂体积大的特点。
它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健身娱乐等功能服务,一般包括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各种单项体育场馆、训练馆、训练场等类型。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重视对体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在各发展历史阶段均有相当多的项目实践。
限于篇幅,本文提取三个阶段的三个项目作为案例,试图分析不同阶段体育建筑的一些特点。
浙江省体育馆(现名杭州市体育馆)工程,设计于1965年,竣工于1969年。
建设期间我国正处于特殊时期,社会相对封闭,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资匮乏,经济体制是单一的计划经济。
当时唐葆亨建筑师接受此项设计任务时还是第一次接触大跨空间的体育建筑,他虚心向国内知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请教,并大胆创新,设计出由椭圆形建筑平面和马鞍形双曲屋面相结合的体育馆(图1)。
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预应力施工
于滨;聂永明;冯大斌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
【年(卷),期】2000(029)012
【摘要】介绍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结构中混凝土吊塔的竖向预应力张拉、灌浆技术;超长混凝土外环梁(781m)的预应力技术及后浇带施工技术;屋盖预应
力斜拉索的成套施工技术等。
【总页数】3页(P6-8)
【作者】于滨;聂永明;冯大斌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7
【相关文献】
1.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空调通风设计大型体育建筑空调设计系列之一 [J], 张力;崔大梁;
2.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空调通风设计大型体育建筑空调设计系列之一 [J], 张力;崔大梁
3.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J], 严为民
4.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挑蓬斜拉网壳结构设计 [J], 焦俭;宋涛;赵基达;钱
基宏;冯济平;张维嶽;
5.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J], 严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浙江黄龙体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安吉分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浙江黄龙体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安吉分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浙江黄龙体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安吉分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高危险性体育运动(游泳)(依法须经批准的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