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试题及答案(20200514063936)
- 格式:pdf
- 大小:56.42 KB
- 文档页数:5
成语运用考查成语的范围1.课本中出现的重要成语。
2.耳熟能详、应用较为广泛的成语。
需要:全面透彻的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五条建议:1、广泛涉猎,勤查词典。
2、了解出处,记准意思。
如:出自古代寓言及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塞翁失马”。
出自历史故事。
“篝火狐鸣”出自古书文句。
“见贤思齐”“水落石出”3、尝试造句,便于应用4、有争议词,慎重使用。
5、网络新词,不提倡用。
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细思恐男默女泪成语运用模拟训练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美国世贸大楼的轰然倒塌,在阿富汗字典里从此没有了"安居乐业",取而代之的是"流离失所"和"难民潮"。
B.虽然曼哈顿的大部分公司已经开门,世贸中心周围的公共交通也逐步恢复,但和原先相比,整个曼哈顿岛已黯然失色。
C.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随着我国加入W T O,他们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这下他可以安之若素了。
D.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水灾如果发生在旧社会,肯定会瘟疫流行,哀鸿遍野了。
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座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村。
B.哀兵必胜,美国这次出兵海湾,一定能打下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C.李强爱屋及乌,因为喜欢王菲,对王菲所在的学校也格外青睐。
D.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之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B.中国女排不孚众望,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高中成语运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_______地工作。
A. 孜孜不倦B. 兢兢业业C. 勤勤恳恳D. 殚精竭虑2. 面对困难,他总是_______,从不轻言放弃。
A. 迎难而上B. 知难而退C. 畏首畏尾D. 瞻前顾后3.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_______。
A. 齐心协力B. 各行其是C. 各自为政D. 各执己见4. 他总是_______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从不马虎。
A. 一丝不苟B. 精益求精C. 一丝不挂D. 一丝不乱5.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_______,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A. 独树一帜B. 一针见血C. 一语双关D. 一言难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在下列句子中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成语。
6. 他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7. 面对挑战,我们应该_______,而不是逃避。
8. 他们_______地合作,取得了项目的成功。
9. 他_______地工作,效率非常高。
10. 这个问题的答案_______,需要深入分析。
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成语使用不当的地方,并改正。
11. 他总是一成不变地处理问题,缺乏创新精神。
错误:一成不变改正:________12. 他一言九鼎,说话很有分量。
错误:一言九鼎改正:________13.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需要详细讨论。
错误:一言难尽改正:________14. 他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错误:一语双关改正:________15.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16. 他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任务。
错误:一丝不苟改正:________17. 他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人。
错误:一视同仁改正:________18. 他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决定。
错误:一意孤行改正:________19. 他一言为定地答应了这件事。
成语及其运用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是形容人非常吝啬的?A. 挥金如土B. 一毛不拔C. 慷慨解囊D. 财大气粗答案:B2.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典故中,点睛之笔是指什么?A. 真的画上眼睛B.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关键的一两句话使内容生动起来C. 形容画技高超D. 形容做事细心周到答案:B3. 成语“亡羊补牢”的寓意是什么?A. 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B. 及时改正错误,还不算晚C. 比喻做事没有计划D. 形容人非常懒惰答案:B4. “指日可待”通常用来形容什么?A. 事情即将发生B. 事情进展缓慢C. 事情已经结束D. 事情无法预测答案:A5. 成语“杯弓蛇影”中的“蛇影”是指什么?A. 真的蛇B. 杯子里的弓影C. 形容人胆小多疑D. 形容事情复杂难解答案:C二、填空题1. 成语“________”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凑巧,刚好碰在一起。
答案:无独有偶2. “__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答案:勇往直前3. 成语“________”意味着事情的真相已经显露出来。
答案:水落石出4. “________”形容文章或者言论非常有力,有深度。
答案:入木三分5. 成语“________”指的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答案:损人利己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对牛弹琴”的出处和寓意。
答案:成语“对牛弹琴”出自《庄子·外物》。
原文中描述了一个琴师对着牛弹琴,而牛只顾吃草,对音乐毫无反应。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者对不感兴趣、不理解的人说话,是没有效果的。
2. “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是怎样形象地表达坚持和毅力的?答案:“滴水穿石”这个成语形象地说明了即使是非常柔弱的力量,只要持之以恒,也能达成难以想象的效果。
它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不论面对多么艰难的任务,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成功。
3. 请解释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及其出处。
答案:“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
成语使用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因为工作失误,被公司解雇,真是一箭双雕。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鹤立鸡群。
D.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一位资深的专家,真是少年老成。
2. 以下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她对工作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C. 他总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
D.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孤芳自赏。
3.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因为一时冲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B. 他虽然才华出众,但总是自视甚高,真是目中无人。
C.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口若悬河。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骥伏枥。
4. 以下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因为一时疏忽,导致整个计划失败,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口若悬河。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D.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口若悬河。
5.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口若悬河。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骥伏枥。
C. 他因为一时疏忽,导致整个计划失败,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 他虽然才华出众,但总是自视甚高,真是目中无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真是________。
7. 他因为一时冲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真是________。
8.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________。
9.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________。
10. 他总是能言善辩,真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如果“一言九鼎”表示说话有分量,那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什么含义?请解释并给出一个适当的成语来描述一个人说话不算数的行为。
成语运用复习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成语运用专题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详解专业整理成语运用专题复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XXX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安顺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C.《奔跑吧,兄弟!》热播以来,广大中小学生对该节日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XXX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关于如何举行好今年端午节XXX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举一反三吧!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XXX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XXX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电影明星XXX,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她那双虚无缥缈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人教版八年级成语运用练习题(含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成语运用应考综合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办一件事,有的人认真负责,有的人敷衍塞...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B.在地摊上买东西要特别小心,鱼.目混珠...的东西很多。
C.登上宝石山,居高临下....,美丽的西湖尽收眼底。
D.必须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好高..骛远..地追求心中的目标,这样才能成其事。
2.选择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私者只记得“为己”二字,他们看来,舍己救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的。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瓷器、翡翠、玉雕、字画等,品种齐全,。
③在昔日有白象王国之称的泰国,大象已经沦落为都市里乞讨的“象丐”,在拥挤的马路上跟的豪华汽车抢道,向陌生的游客乞求施舍,勉强充饥度日。
A.不可思议琳琅满目川流不息B.充耳不闻熙熙攘攘风驰电掣C.痴心妄想鳞次栉比行云流水D.不堪设想弥足珍贵颠沛流离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学校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电视教育节目就可以大张旗鼓....了。
B.当时由于条件艰苦,我梦寐以求....的上大学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C.作品中还有不少关于鬼神的荒诞..不经..的描写。
D.对于漫不经心....的人来说,真理常从他的眼皮底下溜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名阿富汗难民说,除了灾难,我们一无所有....。
B.在刚刚过去的金秋时节里,丰收的浙江各地到处是此起彼伏....的热闹节会。
C.商场里的人水泄不通....,收银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A.继家电“价格屠夫”苏宁登陆杭城后,电脑“价格杀手”同维也粉墨登场....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的,因为他已决定接受这一挑战。
B.冯如的飞机模型在美国各地进行了数百次的表演,风靡一时....。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练习题及答案推荐文章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热度:成语考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的必考题之一,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练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练习题1.(2015·唐山调研)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________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________之势。
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________的。
A.鞭长莫及死灰复燃无可非议B.望尘莫及东山再起无可非议C.鞭长莫及死灰复燃无可厚非D.望尘莫及东山再起无可厚非2.(2015·洛阳一模)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食品安全方面一系列________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②在离地球300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一边做实验,一边________,为6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③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________的灵活运作方式与潜能,“钱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A.耸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尘莫及B.骇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其项背C.耸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尘莫及D.骇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其项背3.(2015·保定模拟)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看好他的作品的人,觉得他获奖实力具备,________;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他的作品并非________,客观地说,他的小说有其独特性,其奇异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比喻真是令人难以________的。
成语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 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A 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 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 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 ,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B )A. 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B. 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D. 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成语的正确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2、正确理解并运用常用成语。
[ 知识网络 ]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的。
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
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螳臂当车、鹬蚌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
2、从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凝缩而成。
这类成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
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
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
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
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4、来自群众的口头语。
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仍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山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等。
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源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
积累的方法很多,譬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化整为零,每天积累一两个成语;有的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两个成语故事;既激发兴趣,又记住了成语。
但关键还在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遇到不理解的成语随时借助工具书——成语词典,弄清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这样就可以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去积累成语。
另外写作中使用成语时,也要多加斟酌和辨析,学会结合语境,结合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应情况选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