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小学语文基本功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52 KB
- 文档页数: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和()。
2. 语文课程应遵循的方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为核心,以()为途径,以()为关键。
4. 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
5.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A. 体现时代性B. 体现基础性C. 体现趣味性D. 体现科学性3.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A. 注重多样性B. 注重实用性C. 注重创新性D. 注重等级性4.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操练法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A. 书面测试B. 口头测试C. 课堂观察D. 学生自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教师在教授《咏柳》这首诗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4)布置作业:让学生仿写一首诗歌。
问题:请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试卷一、教学设计(20分)根据提供的课文《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完毕下面的练习。
18 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 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 风凛凛的天王,尚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 安详。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尚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 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尚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 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尚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写出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
(4分)2.围绕第二课时重点教学目的,设计一个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10分)县(市、区) 学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密………………………………封……………………………线……………………………3.说说你的设计思想。
(6分)二、教学测评(20分)1.下面是某小学期终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见解。
(10分)试题:“我鼻子一酸——也许老人去后再也出不来了。
”这个句子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盐城小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B. 撒谎(shuō huǎng)C. 踌躇(chóu chú)D. 酩酊(mǐng dǐ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C. 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D. 我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运动会。
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恒心。
B.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真是一鸣惊人。
C.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针见血。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百折不挠。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来晚了?”老师问。
B. 他喜欢运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
C.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D. 明天是周末,我们去公园玩吧!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D. 他的心情像乌云一样沉重。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挂在天空,照亮了大地。
C. 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B.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C.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C. 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D. 我们难道不应该帮助别人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相同的是:A. 跃然纸上眉开眼笑B. 轰轰烈烈雪中送炭C. 蹦蹦跳跳悠然自得D. 沉鱼落雁风吹雨打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主要归功于他的刻苦努力。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都是关于科学知识的。
D. 他的解答非常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义都正确的是:A. 精疲力尽一帆风顺B. 一举两得一马当先C. 莫名其妙无影无踪D. 胸有成竹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小猴子一样活泼。
B. 这个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C. 那个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
D. 小明跑步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小河在欢快地流淌。
C. 雨点在玻璃上跳着舞。
D. 风儿轻轻地吹过。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海里的鱼儿。
B. 花儿红,柳儿绿,草儿青。
C. 雨来啦,风来啦,云儿飘。
D.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星星闪烁。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西瓜有篮球那么大。
B. 那本书厚得像砖头。
C. 这条河宽得像大海。
D. 这只鸡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问题难吗?B. 你今天好吗?C. 我们要去公园玩吗?D. 你喜欢读书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B. 你是不是喜欢吃水果?C. 你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作业?D. 你是不是想和我一起去图书馆?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
B. 雨来啦,风来啦。
C.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
D. 花儿红,柳儿绿。
2013年盐城市小学语文基本功考核试题(高级职称)一、写教学设计:课文内容是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
1.请写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2.根据这一教学目标,请一个学生学习活动;3.说说你的设计的思想。
二、根据两道小学语文考试试题说说你的看法。
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A表示解释B表示转折C表示递进2.六年级的口语交际题:小学生上网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说出你的观点,不少于150字。
三、选择题10道全是课标的题目,不深。
四、填空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2.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4.豆寇是指女子()岁5.《三国演义》中有三个女性人物是孙二娘、顾大嫂和()6.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著是唐代大诗人()提出来的。
7.歪脖子嘴是哪本书里的人物8.星期五是哪本书里的人物9.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要留清白在人间。
11.()绝知此时要躬行。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出自()13.五岳是哪几个14.唐宋八大家()15.鲁迅的白话体小说是()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中国的哪个节日17.“……”是写哪个人物的。
(周瑜)五、现代文阅读泥泞迟子建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缄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客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蔓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弭.——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弦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采……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素养。
2.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
3.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文本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应用。
4.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又要注重学生的学。
5.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6.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课内学习,又要注重课外拓展。
7.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指导,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8.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9.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A. 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B. 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适当调整教材内容C. 忽略教材,只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D. 将教材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完全割裂3.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A. 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B. 重视能力培养,忽略知识传授C. 知识与能力并重,相辅相成D. 忽略知识与能力,只关注学生的兴趣4.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A.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B. 学生主体,教师被动指导C.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D. 教师与学生各司其职,互不干涉5.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A. 只关注课内学习,忽略课外拓展B. 只关注课外拓展,忽略课内学习C.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辅相成D. 课内与课外完全割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蜻蜓(qīng tíng)B. 漫步(màn bù)C. 翠绿(cuì lǜ)D. 跃进(yuè jì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震耳欲聋C. 气喘吁吁D. 妙手偶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拿起笔来写作业。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C. 小明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学。
D. 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古典音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B. 井井有条C. 一丝不苟D. 青出于蓝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B.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活。
C. 美丽的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好像在比美。
D.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学习。
6.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我能帮助别人。
D. 这本书很厚,但是很容易读懂。
7.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高兴愉快欣喜快乐B. 静静悄悄静悄悄悄无声息C. 舒服舒畅舒适舒心D. 轻轻轻快轻松轻巧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B. 小明一回家就赶紧把作业做完了。
C. 她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
D. 那个小朋友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把书放在桌子上的我。
B. 那个老师非常和蔼可亲。
→ 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C. 小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是小明。
D. 这朵花真美丽。
→ 美丽的是这朵花。
10.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
盐城市小学语文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B. 蜷缩(quán suō)C. 镌刻(juān kè)D. 蹒跚(pán shān)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优异。
B. 同学们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只有小明没有参加。
C. 这次考试,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比上次有所提高。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画蛇添足”相近的是: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7. 请写出两个与“海纳百川”意思相近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8. 请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两个含有“山”字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9. 请写出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0. 请写出两个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教学设计(20分)1.教学目标。
(4分)若写成这篇课文的总目标,要扣2分。
参考要点:①感受作者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②学会用数据、列举等方法进行说明。
③感受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唤起学生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教学活动。
(10分)参考要点:突出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如总分总的写法,采用列举、数据等说明方法;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有创意,要能解决重点问题。
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3.设计思想。
(6分)参考要点:①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②课文的特点:说明性文体,表达方法上的特色。
二、教学测评(20分)1.看法(10分),对这道题的评价4分,理由6分。
参考要点:这是一道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考查题。
一是课标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的内容。
二是课标没有对破折号、省略号的理解和运用提出要求。
2.看法(10分),对这道题的评价4分,理由6分。
参考要点:这是一道能联系学生生活学语文的好考题。
表现在①把考查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②考查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经验和积累,运用语文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考查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
三、学科专业素养(80分)(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②;2.④;3.②;4.③;5.②;6.④;7.④;8.②;9.②; 10.①。
(二)填空题(25分,每小题1分)。
1.说文解字;2.史记;3.永乐大典;4.衡山;5.曾巩;6.白居易;7.滕王阁;8.扈三娘;9.葛朗台; 10.狂人日记;11.十三、四或十五、六; 12.呼兰河传;13.鲁滨逊漂流记;14.元宵节; 15.孟子;16.周瑜; 17.羊脂球; 18.伊索寓言; 19.阴险奸诈;20.寄小读者;21.古道西风瘦马; 22.纸上得来终觉浅; 23.粉身碎骨全(浑)不怕;24.飞入菜花无处寻; 25.择其善者而从之。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试卷一、教学设计(20分)根据提供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完成下面的练习。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 è)而不舍,日滴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
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美国发明家爱迪(d í)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服务员等。
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z ī)孜不倦,竟拥有白炽(ch ì)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
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
”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
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就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写出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4分)2.围绕第二课时重点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拼音字母?A. aB. oC. eD. ü2.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A. 虚心求教B. 诚心诚意C. 虚心接受D. 诚心诚意3. 下列哪个词语与“汽车”是同类词?A. 飞机B. 轮船C. 马车D. 飞船4.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
B.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漫画。
C.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诗歌。
D.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散文。
5. 下列哪个词语与“学习”是反义词?A. 停止B. 放弃C. 停顿D. 放任6. 下列哪个词语与“幸福”是近义词?A. 快乐B. 美好C. 愉快D. 安乐7.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小明跑步像一只兔子。
B. 小明跑步像一条蛇。
C. 小明跑步像一只猫。
D. 小明跑步像一只狗。
8. 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是季节相关的?A. 夏天B. 秋天C. 冬天D. 春天9. 下列哪个词语与“红色”是颜色相关的?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红色10. 下列哪个词语与“快乐”是情感相关的?A. 愤怒B. 悲伤C. 高兴D. 悲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还有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国有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国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下列成语中,含有“一”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词语中,含有“心”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词语中,含有“山”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题参考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5分)一、.用楷书书写下面一句话。
(5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
】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四、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五、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悲观(bēi)B. 悲叹(bēi)C. 悲伤(bēi)D. 悲凉(bē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在河边钓鱼,突然下起了大雨。
B. 雨过天晴,小明把鱼儿放回了河里。
C. 雨停了,小明高兴地跑回了家。
D. 雨停了,小明把鱼儿放回了河里,高兴地跑回了家。
3.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眼疾手快B. 一心一意C. 一丝不苟D. 一无是处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的个子像竹子一样高。
B. 小明的成绩像春天一样温暖。
C. 小明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小明的力气像牛一样大。
5.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倔强B. 纠结C. 倔强D. 绽放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滴像珍珠一样从天上落下来。
B. 花儿在风中摇曳。
C. 小鸟在树上唱歌。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小明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集体。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语言生动。
D. 小明画画画得很好,写字写得很好,唱歌唱得很好。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翻山越岭(翻过很多山头,越过很多山岭)B. 呼风唤雨(指能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C.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D. 落英缤纷(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谁写的?B. 小明喜欢什么颜色?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D. 这本书很有趣,你看了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的个子像竹子一样高。
B. 小明跑得快,像兔子一样。
C. 小明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顶撞老师,不跟同学吵架。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融化(róng)B. 拼搏(pīn)C. 沉默(mò)D. 潜水(q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B.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一下就解决了。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D. 那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lún)B. 豁然开朗(huò)C. 举世闻名(wén)D. 轰轰烈烈(liè)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个小巧玲珑的宝石。
B. 他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C. 那只小鸟在枝头跳跃,就像一个小精灵。
D. 那片云彩像一朵棉花糖。
5.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一心一意B. 十全十美C. 画蛇添足D. 画龙点睛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 沉着B. 飞翔C. 晶莹D. 舒服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棵树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B. 那只小狗欢快地跑来跑去。
C. 那朵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D. 那只小鸟在枝头唱歌。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笔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雨点B. 稻穗C. 桃花D. 荷叶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喜欢画画,更喜欢旅游。
B. 那片海,那片山,那片云,都让我陶醉。
C. 那只小鸟在枝头跳跃,像个小舞蹈家。
D. 那朵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仿佛在向我招手。
10.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奋进(fèn)B. 奋力(fèn)C. 奋扬(fèn)D. 奋进(fèi)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请用“破”“折”“扫”这三个字各写一个词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B.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C.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D.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
B. 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充满了趣味性。
C. 这个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延期举行。
3. 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修饰(wěi shì):使语言或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B. 修辞(shū c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
C. 造句(zào jù):根据词语的意思构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D. 语法(yǔ fǎ):研究词、句的结构和用法。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 指鹿为马B. 望梅止渴C. 画龙点睛D. 挑灯夜战6. 下列词语中,与“波光粼粼”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碧波荡漾B. 水天一色C. 碧波荡漾D. 水天一色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个苹果像太阳一样红。
D. 天上的云朵像棉花一样柔软。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笑。
B. 雨水轻轻地洒在大地上。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湖面。
D. 太阳慢慢地升起。
9. 下列词语中,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步一个脚印B. 一举两得C. 一箭双雕D. 一举三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暖和(huo)招呼(hu)神秘(mí)B. 估计(gū)竹子(zhú)脚步(bù)C. 蜻蜓(qīng)稻田(diàn)蜻蜓点水(diǎn)D. 柔软(ruǎn)水晶(jīng)精彩(cǎ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严厉(lěi)拔苗助长(zhù)稀疏(shū)B. 摆脱(tuō)毕业典礼(lǐ)招聘会(huì)C. 留恋(liú)神采奕奕(yì)恢复(fù)D. 领悟(wù)风和日丽(rì)勤奋(fèn)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我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它们有趣,又能学到知识。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因为他非常聪明。
D. 这个花园里种满了花草,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雪中送炭B. 班门弄斧C. 精卫填海D. 画龙点睛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彩衣的仙子。
B. 这个苹果又大又红,像一个小太阳。
C. 小明跑得很快,像一阵风。
D.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工欲善其事,必先______。
”(填词语)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______。
”(填词语)8.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______。
”(填词语)9. “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填词语)10. “人之初,性本______。
”(填词语)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除夕夜晚,为了取暖和御寒,点燃了一根根火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B. 谈笑风生C. 畏首畏尾D. 眼疾手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她虽然学习很好,但是从不骄傲自满。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D. 我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生物的书。
3. 下列词语中,与“勇敢”意思相近的是()A. 勇敢B. 勇敢C. 勇敢D. 勇敢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 那条河弯弯曲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词语搭配:一__________,一__________,一__________,一__________。
2. 词语辨析:下列词语中,与“美丽”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与“高兴”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试卷一、教学设计与反思(20分)根据提供的课文《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完成下面的练习。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1.写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5分)2.围绕第二课时重点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10分)3.说说上面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
(5分)二、教学测评(20分)1.下面是某小学期终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看法。
(10分)试题: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表示合作的谚语。
(1)今天忘记带钥匙了,放学回家后邻居王阿姨叫我先在她家里边写作业,边等妈妈。
这让我想起了:远水难救近火,。
(2)这次拔河比赛,大家齐心协力,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强大的对手,真是,。
你的看法是:2.下面是某小学检测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看法。
(10分)试题: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表示的作用。
①张大娘忧伤地说:小芳去年没来,今年还是没有来……()②新的菜场物品很丰富,有蔬菜、鱼虾、肉食、豆制品……()你的看法是:三、学科专业素养(80分)(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1.《语文课程标准》是()年正式颁发的。
①2001 ②2005 ③2008 ④2011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①A ②A B ③A B C ④A B C D3.第二学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
①1600个②1600个左右③2000个左右④2000个4.小学生在五六年级要完成不少于()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
①300 ②200 ③100 ④505.让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是()阅读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是()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7.“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是()习作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8.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
A.识字写字B.朗读C.讲读D. 背诵①A ②B ③A B C ④A B C D9.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考察其阅读的()。
A.兴趣习惯B.品位C.方法D.能力①A ②A B ③A B C ④A B C D10.《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这《基本字表》中共有()个字。
①100 ②200 ③300 ④400(二)填空题。
(20分)1.我国第一部词典是《》。
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着作。
3.我国“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
4.我国古代四大着名的书院为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所说的名言。
6.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是指。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是指。
8.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被人们称为“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家分别是“欧体”的、“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和“赵体”的赵孟頫。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中“我”指的是。
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1.《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他与一伙儿好汉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12.《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
13.《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4.《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15.《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乡村男孩与城市女孩的故事。
在那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从容地应对火灾、水灾和灾,并乐观地生活着。
16.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17.意欲捕鸣蝉,。
(袁牧《所见》)18.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9. ,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20.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三)阅读现代文,完成练习。
(15分)我们是一家人秦文君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
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家人在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
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
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
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
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
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
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
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1.第⑤小节中画线句子“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第⑧小节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③小节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3.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2分)4.“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5.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一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3分)6.“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3分)(四)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颇.示己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分)①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②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③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④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4.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五)写作。
(25分)以“教师与读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5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