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耐火等级代码_代码表
- 格式:xlsx
- 大小:8.14 KB
- 文档页数:1
技术实施规范ТКП 45-2.02-142-2011 (02250)建筑物、建筑结构、材料及产品消防技术分类规范正式出版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与建设部明斯克市2011年通用文献目录УДК 699.841.33(083.74) МКС 91.080.01 КП 02关键词:消防技术特性,建筑材料,可燃性,易燃性,火焰蔓延,燃烧产物毒性指数,成烟率,建筑结构,耐火极限,火险等级,防火隔墙,建筑物,防火隔间,耐火等级,功能性火险等级前言白俄罗斯共和国《技术规范和标准化法规》规定了―技术规范和标准化‖领域内国家调控的目标、主要原则及条例。
1.―建筑技术规范‖科学设计生产国家单一制企业、―消防安全‖建筑和建设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拟定(ТКС 03)。
―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与建设部‖科技创新政策总局提交。
2.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与建设部2011年06月14日第206号命令批准生效。
在―建筑和建设国家成套技术法规‖中,本技术实施规范属于2.02―消防安全‖板块。
3. 首次实施(同时废除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规范СНБ 2.02.01-98)©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与建设部,20011年未经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和建设部批准,禁止复制、发行和作为正式出版物传播本技术实施规范。
俄语版本目录前言 (v)技术实施规范 (1)1. 应用范围 (1)2. 参考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消防技术分类 (4)4.1.建筑材料 (4)4.2.建筑产品和结构 (6)4.3.防火隔墙 (7)4.4.楼梯和楼梯间 (11)4.5.建筑物、构筑物、防火隔间、房间 (11)附件A(强制)建筑材料和产品消防技术特性应用范围 (15)附件Б(参考)本技术规范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规范СТБ EN ISO 13501-1对建筑材料火险等级的分类情况比对 (17)参考书目 (19)前言为了克服建筑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保证建筑产品试验方法的一致性及其进入白俄罗斯共和国市场流程的统一性,将分阶段实施欧洲建筑材料、产品和结构的消防技术分类。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规定——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本书所指的厂房、仓库主要指除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以外的厂房和仓库。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3-7中的规定。
表2-3-7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单位:h)
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采用不燃烧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
防火间距的概念防火间距是一座建(构)筑物起火后火灾不至于蔓延到相邻建(构)筑物的空间间隔。
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间相邻外墙最近的水平距离;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最近距离;建(构)筑物突出的封闭阳台应从其最突出部分算起;建(构)筑物外墙有突出的燃烧体构件,从突出部分的外边缘算起。
设置防火间距的目的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间蔓延;为人员疏散提供场地;为为消防扑救提供场地;物资疏散提供场地;减轻火灾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
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级,其中一级防火性最好,四级最低,耐火等级不同,其防火间距也不同,三四级建筑等级的建筑可通过提高耐火等级的办法减小防火间距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①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具体判定条件如下:◇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丧失隔火作用②构件的燃烧性能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不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
◇燃烧体:即用可燃或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等。
◇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
现行GBJ 16-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见[建筑的耐火等级]表所示。
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消防工程师—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总结消防工程师是一种专门从事建筑物防火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工程师。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到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消防工程师需要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进行评估和总结,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性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建筑物耐火等级是指建筑物在火灾条件下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抵御火势蔓延的能力。
根据国家标准和建筑法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一般耐火构造、耐火构造、难燃构造和防火构造。
一、一般耐火构造一般耐火构造是指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其结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完整,防止火势扩散。
这种构造适用于一些较低风险的场所,如居民楼、办公楼等,所需要的防火措施相对简单。
一般耐火构造的时间限制通常是30分钟或45分钟。
二、耐火构造耐火构造是在一般耐火构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火灾时建筑物的耐火性能。
它适用于一些火灾风险较高的场所,如商业中心、酒店等。
耐火构造的时间限制通常是60分钟或90分钟。
三、难燃构造难燃构造是指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防止火势的快速蔓延。
这种构造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所,如化学实验室、油库、仓库等,这些场所通常储存着易燃物质。
难燃构造的时间限制通常是120分钟。
四、防火构造防火构造是最高级别的耐火等级,它适用于一些阻止火势蔓延的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如大型商业中心、医院等。
防火构造通常能够抵御火势蔓延的时间较长,一般为180分钟或更长。
总结起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分为一般耐火构造、耐火构造、难燃构造和防火构造。
根据场所的不同以及建筑物内储存的物质特点,消防工程师需要合理选择并设计合适的耐火等级,从而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防止火势蔓延,保护居民和财产安全。
此外,消防工程师还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法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材料、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灭火器等,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防火能力。
消防mcp编号
【原创版】
目录
1.消防 mcp 编号的概述
2.消防 mcp 编号的重要性
3.消防 mcp 编号的分类与示例
4.消防 mcp 编号的实际应用
5.消防 mcp 编号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消防 mcp 编号是指消防设备、器材、设施等物体在中国消防设备编码体系中的唯一编码,它是由中国消防协会制定并推广实施的。
消防 mcp 编号对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消防设备的管理、调度、维护和更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消防 mcp 编号分为三类,分别是设备编号、器材编号和设施编号。
设备编号主要包括消防车、消防泵等大型设备;器材编号则包括消防水带、消防枪等小型设备;设施编号则涵盖了消防栓、消防报警系统等固定设施。
每个编号都由一串数字和字母组成,如“MCP123456”,其中 M 代表消防,C 代表设备,P 代表产品,后面的数字则是具体的编号。
消防 mcp 编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可以实现消防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消防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例如,当一个地区的消防设备需要调度到另一个地区时,只需要通过查询 mcp 编号,就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设备,而无需进行大量的查找和核实工作。
同时,mcp 编号也可以为消防设备的更新和报废提供依据,当某个设备的 mcp 编号被标记为报废时,就意味着这个设备不能再用于消防工作。
对于消防 mcp 编号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
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消防 mcp 编号将更加完善和科学。
例如,可能会出现更加精细化的编号体系,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消防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可能会出现更加智能化的编号管理系统,以实现消防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防火耐火等级划分》一、什么是防火耐火等级划分嘿,你知道吗?防火耐火等级划分就像是给建筑物和材料穿上了一件“防火铠甲”,根据它们抵抗火灾的能力分成了不同的级别。
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我们给运动员打分,根据他们的实力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样。
比如说,我们住的房子、工作的办公楼,它们的防火能力都有相应的等级划分呢。
我有次去参观一个新建的商场,就特别好奇它的防火耐火等级是多少,毕竟这关系到我们在里面购物是不是安全呀。
二、一级耐火等级一级耐火等级那可相当厉害啦!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能在火灾中坚持很久。
一般来说,像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比如大型博物馆、图书馆,它们很多都要求达到一级耐火等级。
为啥呢?因为这些地方珍藏着很多宝贵的东西呀。
我有个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说,他们那的建筑防火措施可严格了,从建筑材料到消防设施,都是高标准的。
比如说,建筑的墙体都是用那种特别耐高温的材料砌成的,就像坚固的堡垒,火灾来了也不容易被烧穿。
你想想,如果博物馆着火了,那些珍贵的文物可就危险了,所以一级耐火等级就是它们的“保护神”。
你说一级耐火等级是不是很重要呢?二、二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也不错哦,就像是坚强的战士,能在火灾中挺住一段时间。
很多普通的办公楼、教学楼就是二级耐火等级。
我记得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就是二级的,楼里有很多消防设备,像灭火器、消火栓啥的,而且定期会有人来检查和维护。
有一次学校组织消防演练,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教学楼的防火措施和耐火等级的意义。
比如说,楼里的楼梯和通道都有一定的防火要求,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可以安全地疏散。
这就像给我们在火灾中开辟了一条逃生的“绿色通道”,让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跑出去。
你觉得二级耐火等级怎么样呢?三、三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相对来说就稍微弱一些啦,但也有它的用处哦。
一些小型的厂房、仓库可能会是三级耐火等级。
我家附近有个小工厂,就是三级的。
虽然它的耐火能力没有那么强,但是工厂的老板也很重视防火安全。
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是指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抗燃烧能力和耐高温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分为A1、A2、B1、B2、B3、C等级,其中A1级为最高级别,C级为最低级别。
不同的耐火等级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耐火等级材料至关重要。
A1级材料是指非可燃材料,具有无燃烧性能,不会在火灾中起火,也不会燃烧。
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岩棉、玻璃纤维、无机保温材料等,具有极高的阻燃性能,是建筑物中最理想的耐火材料。
A2级材料是指难燃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不易燃烧,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B1级材料是指可燃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但在火灾条件下会燃烧,不易燃烧,不易产生火焰蔓延。
B2级材料是指易燃材料,具有较差的防火性能,易燃烧,易产生火焰蔓延。
B3级材料是指极易燃材料,具有很差的防火性能,极易燃烧,极易产生火焰蔓延。
C级材料是指无防火性能材料,不具备防火性能,易燃烧,易产生火焰蔓延。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防火要求,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耐火等级材料。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需要选择A1级或A2级的非可燃材料作为隔墙、隔烟墙、防火门等部位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
在商业建筑中,需要选择B1级或B2级的可燃材料作为装饰材料,同时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和设备,以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
在住宅建筑中,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耐火等级材料,配备独立的防火通道、疏散楼梯等设施,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
除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选择,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材料可能会因为老化、损坏等原因而影响其耐火性能,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总之,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耐火等级材料、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是保障建筑物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级别对照表考友们需要牢记下表有关ABC手提灭火器充装量与灭火级别对照表:某综合商场地上3层,每层的平面尺寸为45m×20m,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内设有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商场每层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请给出该建筑的每层设置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的合理配置方案。
分析提示:灭火器配置计算可按下述程序进行:1.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3.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4.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
5.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6.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1、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1.2,商场主要的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根据附录D,该综合商场建筑灭火器配置的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
2、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2.1,灭火器配置设计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2)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
3)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2.2,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应按其建筑面积确定。
2)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
该综合商场的面积为45×20=900㎡,即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S=900m²。
3、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表6.2.1和6.2.4,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的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2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75m²/A,即U=75m²/A。
仓库防火等级划分是根据存储物品的燃烧性能、火灾危险性以及建筑结构的耐火极限来确定的。
不同的防火等级要求仓库在设计、建造和管理上遵循不同的标准,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控制火势,减少损失。
以下是根据中国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编制的仓库防火等级划分标准表格。
一、仓库分类及防火等级划分1. 根据存储物品特性划分:- A类:易燃易爆物品仓库- B类:可燃物品仓库- C类:不燃物品仓库2. 根据建筑结构耐火等级划分:- 一级:耐火极限4小时以上- 二级:耐火极限2小时以上但小于4小时- 三级:耐火极限1小时以上但小于2小时- 四级:耐火极限小于1小时二、具体防火等级划分标准A类仓库:- A类仓库主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烟花爆竹、炸药、汽油等。
- 防火等级要求:通常需达到一级耐火等级。
- 建筑结构:应采用不燃材料,墙体、楼板等结构部件应具有较高的耐火极限。
- 防火间距:应增大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以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B类仓库:- B类仓库主要存放可燃物品,如木材、纺织品、纸张等。
- 防火等级要求:一般要求达到二级或三级耐火等级。
- 建筑结构:应使用难燃材料,墙体、楼板等结构部件应有一定的耐火极限。
- 防火措施:应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施。
C类仓库:- C类仓库主要存放不燃物品,如金属制品、石材、陶瓷等。
- 防火等级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
- 建筑结构:可以使用普通材料,但应确保有足够的防火安全措施。
- 防火措施:虽然存储物品不易燃烧,但也应有基本的消防设备。
三、防火等级划分的考虑因素1. 存储物品的燃烧性:- 易燃易爆物品对防火等级要求最高。
- 可燃物品次之。
- 不燃物品相对要求较低。
2. 仓库的使用功能:- 专用仓库与多功能仓库的防火等级要求可能不同。
- 专用仓库根据存储物品特性确定防火等级。
3. 仓库的位置与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也会影响防火等级的划分。
- 如仓库周围有居民区、学校等,防火等级要求会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以下简称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1.0.3.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1.0.6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裙房skirt building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
2.0.2 建筑高度building altitude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2.0.3 耐火极限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0.4 不燃烧体non—combustible component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0.5 难燃烧体hard—combustible component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0.6 燃烧体combustible component用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部分建筑构件的特殊要求部分类别和耐火等级的厂房(仓库),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还有特殊的要求:(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一旦着火,其燃烧时间较长和(或)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巨大,有必要适当提高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2)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 和2.00h。
(3)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如图2-3-11所示)图2-3-11 单、多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构件示意图这主要针对钢结构屋顶而言。
钢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存在强度降低和蠕变现象,未采取有效防火保护措施的钢结构耐火性能较差,一般难以达到较高的耐火极限。
由于钢结构失去承载力,导致建筑大面积垮塌,造成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厂房(仓库),一般为火灾危险性相对较高的甲、乙类场所居多,当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仅降低了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而对于梁、柱等其他构件,可采用无机耐火材料(砖石、砂浆、防火板等)包覆和防火涂料喷涂等防火保护措施,使其耐火性能满足表2-3-7对相应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
(4)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不应低于0.50h。
4层及4层以下的一、二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地上厂房(仓库)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这里规定了非承重外墙采用不同燃烧性能材料(主要指轻质复合板材)时,对于耐火极限的不同要求。
采用轻质复合板材作非承重墙体,具有投资较省、施工期限短的优点,工程应用较多。
但该类板材难以达到表2-3-7中相应构件的要求,如金属板的耐火极限约为15min;夹芯材料为非泡沫塑料的难燃性墙体,耐火极限约为30min,考虑到该类板材的耐火性能相对较高且多用于工业建筑中主要起保温隔热和防风、防雨作用,对非承重外墙采用该类板材的使用范围及燃烧性能分别作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