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眩晕)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7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眩晕病 ICD编码: BNG070西医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ICD-10编码: I10. X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证:主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
兼证:面红耳赤、口干、口苦、失眠多梦、烦躁易怒、便秘、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2、痰浊中阻证:主证:眩晕、头重如裹、昏蒙。
兼证: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纳少多寐、脘腹痞满。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证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3、气血亏虚证:主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加重。
兼证:头痛隐隐、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倦怠懒言、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4、肾精不足证:主证: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
兼证: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晚白,形寒肢冷。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证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5、瘀血阻络证:主证:眩晕,头痛如剌、痛有定处。
兼证:精神不振,面色黧黑、耳鸣耳聋、口唇紫黯、健忘、胸闷心悸。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细涩。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中医病名:眩晕,头痛等范畴。
西医病名:高血压病。
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的范围,以血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均可诊断为眩晕或头痛。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4、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5、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西医诊断标准:1、至少测量两次非同日血压(每次至少测3遍取其均值),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0mmHg为高血压。
2、曾确诊为高血压,现服降压药,血压虽正常,仍为高血压。
3、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类别收缩压舒张压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值 130~139 85~89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90 <90按器官损害程度进行高血压分期一期无器质性改变的表现二期至少有下列器官损害表现之一:1、左室肥厚(X光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眼底:视网膜动脉普遍或局限性狭窄3、肾:微量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2-2.0mg/dl)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主动脉、骼动脉和股动脉)的超声和放射学证据三期由于靶器官损害出现症状和体征,包括:心: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脑病、血管性痴呆肾:血浆肌酐浓度>2.0mg/dl,肾功能衰竭眼底:视网膜出血和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血管: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栓塞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肾虚阳亢主症:头晕头胀头痛,烦躁耳鸣,腰膝酸软,脉细数或弦细。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状等。
常见于高血压。
,眩晕辩证分为: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
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整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2、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
3.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给药护理:指导长期服用降压药者服从医师的安排,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5..病情观察:(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3)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4)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
二、辩证施护1、肾气亏虚证证候: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风痰上扰证)证候: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证候: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三、护理:1、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必要时氧气吸入。
2、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3、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4、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四、健康教育(1)因本病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应使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
眩晕(高血压)的护理眩晕(高血压)的护理正文:一、概述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特别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常见。
眩晕症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眩晕(高血压)护理的相关内容。
二、评估1、收集患者的主观症状描述,包括眩晕发作的频率、时间、强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2、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
3、进行头颈部检查,检查耳朵、眼睛和颈椎等相关部位是否存在异常。
4、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水平和体力活动耐受性。
三、干预1、降低血压水平:- 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推荐健康饮食和合理的运动计划。
- 鼓励患者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 教育患者减少盐的摄入量,并提供相关的饮食建议。
2、预防眩晕发作:- 提醒患者避免快速转身或突然站立,尤其是从躺卧位或坐位到站立位时。
- 建议患者避免剧烈头部运动,如频繁低头、高头或摇头等。
- 教授患者有效的平衡训练方法,例如眼球运动和头颈的锻炼。
3、管理眩晕发作:- 帮助患者寻找一个安全的位置,使其安心休息。
- 若伴有恶心和呕吐,可给予适量的抗恶心药物。
- 在眩晕发作期间,可使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缓解症状。
- 避免患者进行危险动作或操作,确保其安全。
四、教育1、向患者提供关于眩晕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等。
2、教育患者进行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和记录,以及监测自身症状的变化。
3、强调患者按医嘱服药,并告知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4、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例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减轻压力等。
五、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与眩晕的症状和处理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眩晕的症状。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与眩晕的症状以及一些处理方法。
一、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达到一定数值的情况下才能被诊断为高血压。
然而,高血压本身是无症状的,所以很多人对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并不了解。
然而,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一些症状可能会出现,其中之一就是眩晕。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头晕、头昏、站立或行走时的晕眩感。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头痛、心悸、乏力、恶心等。
这些症状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高血压与眩晕的关系高血压导致眩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血压突然升高: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眩晕的感觉。
2. 血液循环不畅:高血压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包括供应大脑的血液。
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头晕、头昏等症状。
3. 药物副作用: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能会导致眩晕。
因此,在服用药物时,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三、处理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减轻高血压引发的眩晕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1. 饮食控制:遵循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此外,还应增加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 合理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增强心肺功能。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减轻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会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通过放松身心,如听音乐、打坐、做瑜伽等,有助于缓解高血压与眩晕症状。
4. 合理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然而,在服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5. 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通过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高血压和眩晕是两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眩晕(高血压)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模糊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西医高血压也属此范畴)
一、生活调护
1、居室要安静舒适,注意休息,眩晕严重时需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
3、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坚持有益的健身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散步),体位变化不宜过大、过快。
4、定期测量血压(轻度高血压2-4周一次,中度高血压1-2周一次或按医嘱)必要时检查心电图、血脂、血粘度。
5、眩晕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和血脂。
6、眩晕有颈椎病引起者,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
二、饮食调护
1、饮食宜清淡低盐,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豆类等,忌辛辣刺激、肥厚之品,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
2、肥胖者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
3、食疗:(1)花茶: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作用。
取白菊花20g泡茶饮,对头痛、头晕、耳鸣效果佳。
(2)芹菜粥:芹菜100g,粳米50g,米洗净加水适量煮,将熟时放入芹菜,再煮菜熟,即可食用,有降压作用。
三、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2、学会自我调适心理,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
善于排解压力,且忌情绪激动、大起大悲等不良刺。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病,因风阳上扰、痰浊上扰,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脾、肾。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考本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眩晕等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
(3)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4)中医证型:①肾气亏虚证。
证侯: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②痰瘀互结证。
证候;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癌斑、瘀点,脉涩。
③肝火亢盛证。
证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④阴虚阳亢证。
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
(3)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以利气血运行。
(4)加强基础护理,防跌倒、坠床等意外。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眩晕等情况。
②发生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②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
(7)饮食护理:①饮食应低盐低脂,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②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油炸、肥甘之品。
③避免过饥过饱,饮食有节。
(8)情志护理:①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从而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②针对肝火亢盛、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高血压的头晕该怎么办
高血压的头晕怎么办?这是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的高血压疾病发展的越来越年轻,所以建议每个人还是预防为主,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那么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头晕怎么办?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 ,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 ,发生眩晕。
建议患者可以多休息,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建议患者朋友选择健康的枕头,取明矾六斤至七斤,捣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块粒,装进枕芯中,常用此当枕头,可以使血压降低。
通常吃花生时,把剩下的花生壳洗净,加入半杯开水饮用,倒茶,可以降低血压和调节血中胆固醇含量,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影响,也对血脂异常冠心病均有疗效。
建议患者少饮酒,少吸烟。
过量的酗酒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饮酒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引发脑出血。
所以要减少喝酒。
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一般每天要把盐的摄入量控制在六克,不要吃太多很咸的食物,比如咸菜,油炸食品等。
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要把粗粮、薯类等作为主食,如玉米、燕麦、荞麦、小米等,这些粗粮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排出多余胆固醇。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陆华梅1 王晶晶2 钟静艳1 (1.常熟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 常熟 215500)(2.常熟市中医院心病科,江苏 常熟 2155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遵循随机原则将我院收治的80例眩晕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中医护理,观察指标为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之后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眩晕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十分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眩晕病;中医护理;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0-00118-04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ch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vertigo disease(essential hypertension)Lu Hua-mei1, Wang Jing-jing2, ZHONG Jing-yan11.Nursing Department,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2.Department of Heart Disease,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vertigo(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May 2021.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80 cases of vertigo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were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n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Results: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vertigo, headache,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 and insom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vertigo patients is very exact, which can not only further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of patient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Keywords】Vertig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作者简介:陆华梅(1978.01—),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中医护理。
2019年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优势病种总结优化一、基本情况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9年1月,我科在开展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345例,占总优势病种的36.5%,平均住院日_6.11__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以及其他啊中医外治法治疗等。
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28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37.3 2%,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48.46%,特色疗法使用率9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28例(37.32_%),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103例(30%),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20例(5.8%),针灸治疗10例(2. 8%),内科基础治疗345例(100%),其他疗法320例(92.7%)。
三、应用情况分析随着我科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高血压病患者逐渐增加,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临床疗效不断显现。
从实际情况看,治疗难点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多为中老龄甚至是高龄患者,且病程较长,患者合并身体其它系统疾病损害较普遍,心脑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影响,治疗难度大。
下一年度,科室将加大眩晕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患者在缓解期康复锻炼及预防急性发作。
同时依托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疏肝益肾,心脑肾同治,攻补兼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快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强调远期疗效,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脏腑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多数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敷贴等治疗方法均能较好地依从。
对口服中药汤剂、针灸等中医外治法较抵触。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血管受损,平肝潜阳法贯穿治疗始终。
眩晕病(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版本)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为主要病机,以眩晕,头痛为主证的病症.高血压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目前,多认为眩晕病因病机与风、火、痰、瘀、虚相关,病位在清窍,与肝脏最为密切,与脾、肾相关,脏腑阴阳失调、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皆可致病,或为清窍失养,或为邪扰清窍。
一、本案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编码:I10.X02)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一)头晕、头疼、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二)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三)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四)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眼底及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五)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指定的《高血压病诊疗指南》表1.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分类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值130-139 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表2.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的临床情况I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脑血管疾病因素超声心动图或X线)●缺血性中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脑出血1-3级)●蛋白尿和/或血浆●短暂性脑缺血●男性>55岁肌酐浓度轻度升高发作(TIA)●女性>65岁160-177mmol/L(1.2-2.0 心脏疾病●吸烟mg/dl) ●心肌梗死●总胆固醇>5.72mmol/L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心绞痛●糖尿病粥样硬化斑块(颈、髂、●冠状动脉血运●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家族股或主动脉重建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肾脏疾病<65岁)狭窄II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HDL-C降低●肾功能衰竭(●VLDL-C升高血Cr>177mmol/L●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或2.0mg/dl) ●葡萄糖耐量减低血管疾病●肥胖●夹层动脉瘤●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症状性动脉●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疾病高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三、治疗方案1、分型论治(一)肝火上炎型症候: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则:清肝泻火,祛风定眩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12g,柴胡12g,泽泻12g,栀子9g,黄芩15g,天麻15g,钩藤30g(后入),丹皮15g,桑叶10g,菊花10g,葛根20g,甘草6g。
入院记录姓名:朱雪华性别:女年龄:37岁民族:汉族婚姻状况:未婚出生地:广东省陆河县职业:在职干部入院日期:2013-2-21 11:00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记录日期:2013-2-21 21:20发病节气:雨水主诉: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
现病史:缘患者数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无肢体偏瘫,在家私人诊所处理有好转,症状反复,今日伴胸闷,无胸痛,无耳鸣,无肢体偏瘫,无咳嗽,无二便失禁等,于今日来我院门诊诊治。
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拟“颈椎病”收入院。
入院时症见:精神稍差,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无恶心欲呕,无咳嗽,无抽搐,无肢体乏力,无发热恶寒,无汗出,无腹胀腹痛,无肢体麻木震颤,无耳鸣耳聋,无口干口苦,双下肢无浮肿,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无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生活环境可,无到过疫区停留。
否认有工业粉尘,放射物接触史,无冶游史。
吸烟日约1包,无饮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家人体健。
月经史:16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望、闻、切诊神识清,精神一般,面色如常,双目有神,口唇指甲无紫绀,形体适中,自主体位。
语声清亮,气息均匀,无异常异味闻及。
毛发浓密,尚有光泽,皮肤欠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白睛不黄,鼻翼无扇动,耳轮红润不枯。
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
项部对称,无瘿瘤瘰疬。
胸部扁平,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癓瘕痞块,无青筋暴露。
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爪甲润泽。
二阴未查。
二便调。
舌胖,苔腻,脉滑。
体格检查T. 36.7℃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能写字交流,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震颤(-),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软,无抵抗。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墨菲氏征(—),肾区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县人民医院生化检查:颈椎X光:颈椎病,心电图:S-T段改变。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痰瘀互结)西医诊断:颈椎病住院医师:彭新才首次病程记录2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2013-2-21 11:30患者朱雪华,女性,37岁,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于2013-2-21 11:00由门诊拟“颈椎病”收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收入院。
2、入院时症见:精神稍差,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无恶心欲呕,无咳嗽,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肢体乏力,无发热恶寒,无汗出,无腹胀腹痛,无肢体麻木,无耳鸣耳聋,无口干口苦,双下肢无浮肿,纳眠可,二便调。
3、查体:T. 36.7℃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舌胖,苔腻,脉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4、辅助检查:县人民医院生化检查:颈椎X光:颈椎病,心电图:S-T段改变。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舌胖,苔腻,脉滑,四诊合参,是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证属痰瘀互结。
患者后天失养,脾胃损伤,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久郁化瘀,终致痰瘀互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窍失养,引起头晕。
舌胖,苔腻,脉滑为痰瘀互结之征。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厥证、痫病鉴别: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到症状。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痰瘀互结)西医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收入院,既往体健。
2、查体:T. 36.7℃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3、辅助检查:县人民医院生化检查:颈椎X光:颈椎病,心电图:S-T段改变。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西医鉴别诊断:需要与梅尼埃病相鉴别,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系内耳病变,为迷路的内淋巴水肿。
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3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眼球震颤。
西医诊断:颈椎病诊疗计划:1、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
2、尽快完善检查,如彩超、生化、心电图等。
3、中医中药:中成药予静滴丹参针活血通络化瘀,中药汤剂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为法,方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拟方如下:法夏 10g 天麻10g 白术15g 陈皮5g草决明 15g 茯苓20g 甘草 5g 桃仁10g红花 10g 赤芍15g 郁金 10g 地龙10g上方加水600ml,煎至150ml,温服,每日一剂。
(暂不服)4、西医治疗:予丁咯地尔、胞二磷胆碱改善脑循环等对症处理。
住院医师:彭新才2013-2-22 9:30 彭建章科主任查房记录入院第二天,精神稍差,仍有头晕,头痛较前好转,无恶心欲呕,无咳嗽咳痰,纳眠可,二便调。
查体:T.36.4℃,P.8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舌胖,苔腻,脉滑。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彭建章科主任查房后指示:一、患者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舌胖,苔腻,脉滑,四诊合参,是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证属气滞血瘀与痰瘀互结。
患者饮食不节,伤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司升清,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脾为生痰之源,聚湿生痰,痰浊久郁化瘀,终致痰瘀互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窍失养,引起头晕,舌胖,苔腻,脉滑为痰瘀互结之征。
二、西医诊断:颈椎病,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以“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为主诉收入院。
2、查体:BP.120/80mmHg,舌胖,苔腻,脉滑;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3、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肝功能、肾功、两对半、离子、空腹血糖、血脂、心肌酶未见异常。
颈椎X光示:颈椎病。
三、西医鉴别诊断:需要与梅尼埃病相鉴别,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系内耳病变,为迷路的内淋巴水肿。
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眼球震颤。
四、西医治疗:予丁咯地尔、胞二磷胆碱改善脑循环等对症处理。
4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五、中医中药:中成药予静滴丹参注射液活血通络化瘀,中药汤剂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为法,方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拟方如下:法夏 10g 天麻10g 白术15g 陈皮5g草决明 15g 茯苓20g 甘草 5g 桃仁10g红花 10g 赤芍15g 郁金 10g 地龙10g上方加水600ml,煎至150ml,温服,每日一剂。
(暂不予)住院医师:彭新才科主任:彭建章2013-2-23 9:00入院第三天,神清,精神尚可,仍少许头晕胸闷、无心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欲呕,纳眠可,二便调。
查体:BP.110/70mmHg。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墨菲氏征(—),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
B超检查示:肝胆脾、双肾、肾上腺未见异常。
治疗继续予营养脑细胞、扩管等对症支持。
住院医师:彭新才2013-2-26 11:00神清,精神尚可,少许头晕头痛,无恶心欲呕,纳眠可,二便调。
查体:BP.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2bpm,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患者及家属今日要求出院,请示科主任同意后给予办理出院手续。
住院医师:彭新才陆河县中医院出院记录5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6姓名:朱雪华年龄:37 性别:女房号:床号: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