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计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52.84 KB
- 文档页数:8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式核心提示: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怎么样?个税改革还没正式开始,因此XX年个税起征点是元,我们还继续沿用XX年x月x日起调整后,由原来的9级调整为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这是由法律快车税法频道为您综合整理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级数 1 2 3 4 5 6 7 注:含税级距不超过元的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不含税级距不超过元的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税率(%) 速算扣除数3 10 20 25 30 35 45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的部分超过元的部分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 速算扣除数1 2 3 4 5不超过元的不超过元的 5 10 20 30 35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至元的部分超过元的部分超过元的部分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扣除标准:个税按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0=45(元)二、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元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元调整为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改革最新消息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税收征管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交涉税信息的相关条款,也从征管条件上为个税改革亮起绿灯个税改革终于要走出不断上调“起征点”的死胡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今年将启动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税实行分类征收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额(免征额)目前工薪所得税代扣代缴,征管比较到位,其他收入尤其是偶然发生的财产性收入征管相对薄弱,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个税因此常常被诟病为工资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excel表
1、新建工资表,输入每个人的月工资,而后要求我们用EXCEL函数,自动计算出每个人每月的个人所得税
2、首先我们直接在第一个人新个税单元格输入公
=IF(B11="","",ROUNDUP(MAX((B11-5000)*{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 60;15160},),2)) 这里的公式,可以拿来即用,只要将B11替换为我们自己表里面的单元格就行
3、输入完成公式后下拉而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应交的个税金额,就计算了出来
4、试着修改部分人员的工资,发现个税是可以随时变化的,说明我们的公式是没有错的
5、公式解释,后面的减去210,是速算扣除,举例你超出4000元,前3000实行的,是第一档,而后1000是执行的第二档。
而在公式中,直接按照4000元扣除的,那么相当于4000*10%=400元,实际上,多扣了3000*7%=210元,所以才会减去210元。
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与速算扣除数一、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转让所得等收入减除三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适用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而定,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适用的税率也逐步增加。
以2024年的税率为例,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分为七个档次,具体税率如下:-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3%;-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10%;-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20%;-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2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35%;-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45%。
计算应纳税额时,需要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每个档次的税额,再将各个档次的税额相加得到最终应纳税额。
速算扣除数是个人所得税计算中的一项减免措施,用于简化纳税计算过程,可以减少计算错误和工作量。
具体的速算扣除数根据适用税率和起征点不同而定,根据2024年税率和起征点的情况,具体速算扣除数如下:-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2,160元;-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15,660元;-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27,660元;-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47,160元;-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83,160元;-超过9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118,260元。
使用速算扣除数时,只需将每个档次的应纳税额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无需按照具体税率进行逐步计算。
工资表个税计算模板
工资表的个税计算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税法规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的简化模板。
请注意,此模板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说明:
基本工资:员工的基本工资收入。
奖金:员工获得的各类奖金收入。
补贴:员工的各类补贴收入,如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
扣除项:根据税法规定,员工可以扣除的项目,如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 奖金 + 补贴 - 扣除项。
税率: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税率也不同。
速算扣除数:根据税法规定,与税率相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应缴税款:计算方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应缴税款。
请注意,上述模板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需要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进行更新。
此外,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请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和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相应调整。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社保,公积金-3500
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
)
)后的所得额。
2. 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
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
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速算扣除数计算表
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25
175
625
3625
8625
14625
21625
29625
29,62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3(最新完整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3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__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纳税金额=(税前工资-5000元-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例来说:A先生在北京工作,每月税前工资为1万元,正在租房住,同时需要赡养老人,那么他需要交纳多少元个税?我们可以将已知条件分别列出来,税前工资10000元,个税起征点5000元,10000×(8%+0.5%+2%+5%)=1550元,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可抵扣1200元,赡养老人可抵扣2000元。
纳税金额=(10000-5000-1550-1200-2000)×3%=7.5元。
总的来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税率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工资越高,税率就越高。
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元,是指工资低于50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2023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自2023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50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5000-当月工资),若高于50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中税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个人所得税热点问题汇总 1.问: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0号)规定:“一、自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