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奥数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7
小学一年级奥数知识点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活动。
尽管奥数通常在中学阶段更为普遍,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提前接触奥数知识对小学生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奥数的相关知识点。
1. 数字的认知与比较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孩子们需要学会认知基本的数字,包括0到9的数字形状和数量。
他们还需要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如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2. 表达与推理奥数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他们需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数学问题,并能基于已有信息做出合理的推理。
3. 基本运算一年级的奥数学习涉及到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孩子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算法,例如基于数字线和计数方法的加减法。
4. 基本几何形状学习几何形状是一年级奥数的另一个重点。
孩子们需要学会识别并描述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并能区分它们的特征。
5. 模式与推理奥数培养了孩子们的模式识别和推理能力。
在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他们需要学会寻找数字和形状的模式,并基于已有的规律做出推理和预测。
6. 分类与排序分类与排序是小学一年级奥数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孩子们需要学会将物品、数字或几何形状进行分类,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7. 图形与图表奥数学习也涉及到图形和图表的分析与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阅读和解释简单的图形和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状图。
8. 逻辑推理奥数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一年级奥数学习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基于已有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并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学一年级奥数知识点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孩子们在奥数学习中的进展,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奥数的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能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奥数虽然知识简单,但是对于仅仅一年级的孩子,奥数的学习还是有难度的。
那么,一年级的奥数有哪些重点、难点?下面,小编来总结一些一年级奥数的四个重点难点知识。
一年级奥数重点一: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
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一年级奥数重点二: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
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一年级奥数重点三: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奥数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一年级奥数重点四: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奥数学习更加系统。
一年级奥数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一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奥数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年级奥数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奥数竞赛。
一、加减法在奥数竞赛中,熟练掌握加减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单位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两个数字的和或差,以及将问题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字计算。
示例题目:1. 某人现在有3颗橙子,他又买了2颗,一共有几颗橙子?2. 小明有5本书,他借给小红2本,还剩下几本书?二、简单的数列数列是奥数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一年级的数列通常较为简单。
学生们需要能够找到数列中的规律,按照规律进行计算。
示例题目:1. 1,4,7,10,13,... 下一个数字是多少?2. 2,4,6,8,... 下一个数字是多少?三、几何图形在一年级的奥数中,几何图形也是考察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认识并描述基本的几何形状,例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示例题目:1. 这是一个正方形,请根据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画一个图。
2. 这是一个圆,请计算其直径、半径和周长。
四、数量比较数量比较是奥数竞赛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学生们需要比较不同数值的大小,并能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比较。
示例题目:1. 比较2和5的大小。
2. 比较7和9的大小,并用>、<或=来表示。
五、时间和日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时间和日历的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们需要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解答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示例题目:1. 现在是上午9点,再过30分钟是几点钟?2. 过去的星期一是几天前?六、分数概念一年级的奥数中,分数概念通常只涉及到简单的整数分数,如1/2、1/3等。
学生们需要能够识别分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示例题目:1. 两个苹果分给三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分之几个苹果?2. 将 2/4 化简为最简分数。
总结:在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加减法、简单的数列、几何图形、数量比较、时间和日历、分数概念是主要的知识点。
第一章:数字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奥数当中,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我们将从基本的数字认识开始学习。
1.数字0-9数字从0到9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从而进行计数。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2.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的顺序来进行大小的比较。
比如,数字1比数字2小,数字5比数字3大。
在奥数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字的排序和比较。
3.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每一个数字都有自己的读法和写法。
我们需要掌握数字的正确读法和写法,这对日常生活和奥数都非常重要。
第二章: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符号。
我们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通过减法来计算两个数的差值。
1.加法的运算方法加法运算可以用“+”符号表示,比如2+3=5、我们可以用竖式或横式的方式进行加法运算。
2.减法的运算方法减法运算可以用“-”符号表示,比如5-2=3、我们可以用竖式或横式的方式进行减法运算。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进一步拓展数字运算的重要内容。
通过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计算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1.乘法的运算方法乘法运算可以用“×”符号表示,比如2×3=6、我们可以用竖式或横式的方式进行乘法运算。
2.除法的运算方法除法运算可以用“÷”符号表示,比如6÷2=3、我们可以用竖式或横式的方式进行除法运算。
第四章:数的大小比较在奥数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这有助于我们判断不同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1.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数字间的大小关系,比如“>”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等于。
2.数的大小排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将一组数进行排序。
排序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数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数的运算规则在奥数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些数的运算规则,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计算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数学奥数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参加一系列的数学竞赛或评选活动,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奥数主要围绕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和逻辑推理等内容展开。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方面介绍一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的相关知识。
数字的认识数学奥数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一年级学生通常是通过认识1-100的数字,了解数字的读法和大小关系,以及数的前后顺序等来进行数字的认识。
在数学奥数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简单的加减法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奥数活动还包括简单的加减法。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1-20之间的数字相加相减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迅速正确地算出结果。
这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选择的能力。
逻辑推理数学奥数活动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上册的逻辑推理主要包括找规律、判断大小、排序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归纳,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进而解决问题。
在数学奥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绘图、填空、阅读题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奥数的培养活动还要求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奥数活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实用性和兴趣。
例如,通过把水果分成若干等份,让学生计算每个人分到几个水果,或者通过购物场景让学生学会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找零等。
培养数学兴趣数学奥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奥数活动应该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结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奥数活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奥数一年级知识点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指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数学竞赛活动。
小学奥数是指面向小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在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奥数的主要知识点和题型。
一、数的认识和应用1. 认识1-100的数字,并进行能力训练,如数数、点数、对数等。
2. 掌握数的序号和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正序和倒序排列。
3. 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练习,学会应用数学符号“+”和“-”。
4. 理解数的相等和不相等关系,能比较大小。
5. 学习数的分解和组合,如将10分解为几个数的和,或将几个数组合为10。
二、数学逻辑与推理1.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
2. 学习使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进行条件推理。
3. 锻炼学生分类和归纳的能力,如一些基本形状的辨认,让学生能快速归类。
三、几何形状与空间想象1. 认识一些基本的二维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
2. 学习一些基本几何名词,如边、角和对角线等。
3. 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如在图形中找出相同的形状。
4.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如拼图或搭积木等。
四、数据与统计1. 学习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如根据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如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
3. 学习和练习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找出最多和最少的数据。
五、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1. 教授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角度推理和排除法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
3.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思维,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4. 给予学生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六、应用题与数学思维1. 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和零钱计算等。
一年级奥数例题1小动物们举行动物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4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前面,有3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后面,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解答:这道题要明确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把跑步的所有小动物看成一个队列,小松鼠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有3只小动物,在这个队列中,就是没有数松鼠自己,所以求这队的总数还要把小松鼠加上。
4+3+1=8(只),一共有8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例题2一只蜗牛沿着10米深的井往上爬,白天向上爬5米,到夜里往下滑了3米,那么蜗牛什么时候可以爬出井口?解答:小蜗牛白天爬上了5米,晚上又掉下了3米,那实际上每天只能爬上去2米,爬前6米小蜗牛用了3天,还剩4米,因此第4天就可以爬出去了。
例题3小亮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几名同学?解答:粗心的小朋友一看题目就认为是8名同学,但这个答案是错的,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题中已经指出”小亮走进教室",因此现在同学的人数应该包括小亮,所以一共有9名同学。
例题4从前,有一个商人特别精明。
有一次,他在马市上用10两银子买了一匹马,一转手以20两银子的价钱卖了出去;然后,他再用30两把它买进来,最后以40两的价钱卖出。
在这次马的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解答:这次买卖可分为两次来看。
第一次买进10两银子,卖出20两银子,所以赚了10两银子。
第二次买进30两银子,卖出40两银子,因此也赚了10两银子。
在马的交易中,商人共赚了20两银子。
例题5三(1)班有学生37人,三(4)班有学生43人,要使两班学生的人数相等,必须从三(4)班调多少人到三(1)班?解答:这是典型的移多补少问题,要小朋友注意的是,不能把多出来的人都分出去,只能分多出来的一半人数,这样才能使两个班级人数相等。
多:43—37=6(人)分:6-3=3(人)例题6小丁丁今年6岁,爷爷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爷爷正好是70岁,”问爷爷今年几岁?解答:根据爷爷的话,爷爷比小丁丁大70-10=60岁,那么今年爷爷也是比小丁丁大60岁,小丁丁今年6岁,所以爷爷今年就是6+60=66岁。
小学一年级奥数知识点讲解(正文部分)一、数的认知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首先要对数的认知进行讲解。
数是人们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大小或顺序的基本概念。
在奥数学习中,我们主要会接触到整数和分数两种数的类型。
1. 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
在奥数中,我们常常用整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或者位置的正负关系。
2. 分数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构成,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一份的大小。
分数在奥数学习中常常用来表示物体的比例、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加法与减法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加法与减法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数学运算。
1. 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按照一定规则相加得到一个结果的操作。
在奥数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逆元素等。
2. 减法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操作。
在奥数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性质,如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几何意义等。
三、乘法与除法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乘法与除法是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
1. 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按照一定规则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的操作。
在奥数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性质,如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2. 除法除法是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的操作。
在奥数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性质,如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几何意义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除数不能为零的规定。
四、几何图形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1. 点、线和面在奥数学习中,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概念,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轨迹,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围成的平面。
需要掌握点、线和面的性质和特点。
2. 常见几何图形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
五、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学习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1. 逻辑思维在奥数学习中,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能够通过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
经典一年级数学奥数教案5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奥数。
1934年和1935年,苏联起先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熬炼有着必须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展熬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平凡数学要深邃些。
今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一年级数学奥数教案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奥数教案11、相识图形例1下面五个图形中,哪一个别出心裁?①②③④⑤解③号图的四条边长度不同,是一般四边形,其他四个图形的各边都相等,都是正多边形.例2用一副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好玩的图形,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都代表什么图形?下面是一副七巧板,它被拼成一个正方形.其中,是三角形的有_,是平行四边形的有_,是正方形的有_,它们都是根本图形.①②③解①骆驼②狗③仙鹤2、图形的计数.例3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解我们在数数时,总是遵照必须依次数,1,2,3,…,从小到大,而且每次加1.一段为一条的有4条;两段为一条的有3条;三段为一条的有2条;四段为一条的有1条.一共有4+3+2+1=10(条).例4数一数,下列图中有多少个角?解6个.①②③④⑤⑥例5数一数,下列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解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数.一个一个有4个;两个合为一个一共有4个.四个合为一个一共有1个.所以共有4+4+1=9(个)长方形.例6数一数图中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几个?.解先数单个正方形,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1个。
再数四个正方形合成的大正方形,有西红柿的大正方形有4个。
最终数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有1个。
所以1+4+1=6,有西红柿的正方形共6个。
例7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木块?解从上面先数,第一排有2个小正方体,再数其次排有4个小正方体,最终数第三排有6个小正方体,所以2+4+6=12,有12个小正方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数字认知:认识数字0-9,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2. 数字写法:学习正确书写数字,包括横画法和竖画法。
3. 数量概念:理解数量的概念,会与数字一一对应。
4. 加法和减法: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1+1=2,2-1=1。
5. 数组概念:学习在一维和二维范围内组织物品和数字的方式。
6. 数量比较:能够判断不同数量的大小关系,例如3>2。
7. 长度和重量:认识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8. 边界和方向:理解平面图中的边界和方向。
9. 图形和几何: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形、三角形等。
10. 时间和日历:认识钟表和日历,学习读取时间和计算日期。
11. 数据分析:学习整理和分析简单的数据,如收集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等。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奥数题讲解一、排队问题。
1. 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那么小明前面有3个人;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那么小明后面有4个人。
所以总人数就是小明前面的人数加上小明后面的人数再加上小明自己,即3 + 4+1 = 8人。
2. 10个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有3个小朋友,小红后面有几个小朋友?- 解析:总共有10个小朋友,小红前面有3个小朋友,那么从排头到小红这里一共有3 + 1=4个小朋友。
所以小红后面的小朋友个数为10 - 4 = 6个。
二、数字规律问题。
3. 找规律填数:1、3、5、7、()、()。
- 解析:这组数字是连续的奇数,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
所以括号里应填9、11。
4. 2、4、6、8、()、()。
- 解析:这组数字是连续的偶数,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所以括号里应填10、12。
三、比多少问题。
5. 有8个苹果,5个梨,苹果比梨多几个?- 解析:求苹果比梨多几个,用苹果的个数减去梨的个数,即8 - 5=3个。
6. 动物园里有12只猴子,7只大象,大象比猴子少几只?- 解析:求大象比猴子少几只,就是求猴子比大象多几只,用猴子的数量减去大象的数量,12 - 7 = 5只。
四、简单加法应用问题。
7. 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了2只,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 解析:原来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求现在树上鸟的总数,用加法,3+2 = 5只。
8. 小明有4颗糖,妈妈又给了他3颗,小明现在有几颗糖?- 解析:小明原来有4颗糖,妈妈又给了3颗,现在糖的总数就是原来有的加上新得到的,4 + 3=7颗。
五、简单减法应用问题。
9. 盘子里有7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 解析:盘子里原有的苹果数减去小明吃掉的苹果数就是剩下的苹果数,7 - 2 = 5个。
10. 小红有9朵花,送给小丽3朵,小红还剩几朵花?- 解析:用小红原有的花的数量减去送给小丽的数量,9 - 3 = 6朵。
一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一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奠定学生们在数学领域的基础,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探索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
在本文中,将对一年级奥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1. 数字的认识与比较在一年级奥数中,首先要掌握的是对数字的认识与比较。
学生们需要学会识别数字,并理解它们代表的数量。
比如,学生们要学会将“2”这个数字识别为两个物品的数量。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们可以进行排序和分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数的运算一年级奥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数的运算。
学生们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对于加法来说,学生们要理解“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字相加得到总和”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价格,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对于减法来说,学生们要理解“减法就是从一个数量减去另一个数量得到剩余的数量”的概念。
同样,通过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如分发食物时计算还剩下多少食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3. 几何形状在一年级奥数中,学生们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
这包括理解点、线段、直线、曲线以及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识别这些形状,以及它们的基本特征。
例如,学生们应该知道正方形具有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形状,如窗户、桌子等,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形状的知识。
4. 简单的逻辑推理一年级奥数还涉及到简单的逻辑推理。
学生们需要学会观察和发现一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们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只猫是黑色的,那么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吗?通过观察现实中的猫,学生们可以发现这个推理是不成立的。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一
一年级奥数上册:认识图形习题三
一年级奥数上册:第四讲数一数习题四
一年级奥数上册:第五讲数一数习题
五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二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1.学生排成一队,在小进的前面有6人,后面有8人,问这队共有多少人?
2.12辆汽车组成一列车队向前行进。
从前面数起,红色的小轿车是第7辆。
问从后面数它是第几辆?
3.游泳池里男生都戴蓝帽,女生都戴红帽。
池中一个男生小强边看边数,他看见蓝帽4个,红帽5个。
问池中男女生共多少人?
4.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
正着数它第六,倒着数它第七。
请你帮助算一算,小鸭一共有几只?
5.一个小组的小学生共有5人,已知他们都做了语文作业或数学作业。
又知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人。
问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几人?
6.在100名学生中统计,有65人会骑自行车,有73人会游泳,有10人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
问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人有多少?
7.某班有学生45人,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有29人,订阅《小朋友》的有28人,其中两种都订阅的有16人,问两种刊物都没有订阅的人有多少?
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习题
编辑推荐:
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习题
习题十
1.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9”?
2.把1到12这十二个数每两个数分为一组,要求每组的两个数之和都相等,怎么分?和是多少?
3.用1、2、3、4、5、6、7、8、9这九个数编三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一个乘法,每个数只许用一次。
4.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 53。
5.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 89。
6.一只老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
老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批吃它们。
不过吃以前叫它们站好队,我从头一个开始吃,隔一个吃掉一个,也就是:我第一次吃掉站在第1,3,5,7,9,11号位置的小老鼠;剩下的叫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头一个吃起,隔一个吃一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
但把最后剩下的一个放了。
”这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站在了某个号的位置上,最后没有被吃掉。
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站的是第几号位置吗?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奇与偶习题
来源:网络 2009-07-17 17:41:29
[标签:一年级]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是与非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五讲火柴棍游戏(二)习题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六讲火柴棍游戏(三)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