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喹诺酮类抗菌药
- 格式:ppt
- 大小:404.00 KB
- 文档页数:38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与应用原理1. 引言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副作用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原理。
2.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喹诺酮类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其作用:•DNA酶抑制:喹诺酮类药物能够与细菌DNA酶结合,抑制其活性,使细菌无法合成新的DNA链。
这会导致细菌的DNA损伤和细胞死亡。
•DNA绕组酶抑制:喹诺酮类药物还能够抑制DNA绕组酶的活性,导致DNA在细胞内不能正常进行复制和转录。
•DNA复制终止: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在细菌DNA链上结合并与酵素复合物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阻止DNA链的继续复制,导致细菌细胞死亡。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喹诺酮类药物还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阻断细菌的生物活动,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3. 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原理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菌谱广泛: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的抗菌谱非常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高效低毒副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能够迅速降低细菌数量,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影响。
•口服方便:喹诺酮类药物通常是口服给药,患者可以自行服用,不需要特殊的给药设备或技术。
•药物浓度易于调节: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内浓度易于调节,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这对于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非常重要。
•治疗疗程短: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效性,通常只需要较短的疗程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4.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足之处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或滥用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这使得喹诺酮类药物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失去了效果。
•不适用于儿童和孕妇: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对儿童和孕妇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这些人群中的应用有限。
喹诺酮类药物结构特点与特性、作用机制、特点、分类和抗菌谱喹诺酮类药物是化学合成抗菌药,该类药物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均不同于其他抗菌药,且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抑制作用强于革兰阳性菌特点,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高效且安全一类药物。
喹诺酮类结构特点与特性喹诺酮类是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在4-喹诺酮母核N1位、C5位、C6位、C7位、C8位引入不同基团,形成各具特点喹诺酮类药物。
1.抗菌活性C6位引入氟原子同时,C7位引入哌嗪基后,药物与DNA回旋酶亲和力和抗菌活性显著提高,抗菌谱明显扩大,药动学性质显著改善。
N1位引入环丙基后,环丙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加雷沙星等药物对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杀灭作用进一步增强,C6位脱去氟原子且C8位引入二氟甲基的加雷沙星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均具有与莫西沙星类似的良好活性和药动学特征,毒性更低,诞生C6非氟氟喹诺酮类药物。
2.脂溶性C7位引入甲基哌嗪环,可增加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药物脂溶性,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对细菌的穿透力。
C8位引入氯原子或氟原子,进一步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消除半衰期,提高药物脂溶性具有扩大抗菌谱和增强抗菌活性效果。
3.光敏反应C8位引入氯原子或氟原子后,在提高疗效同时,增强药物光敏反应,药物包括司帕沙星、氟罗沙星和洛美沙星。
以甲氧基取代C8位氯原子或氟原子时,在提高疗效同时还可降低光敏反应,药物包括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
4.中枢神经系统毒性C7位哌嗪环取代基团与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结构相似,可拮抗GABA受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易产生中枢毒性。
C6位有疏水性的氟原子使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去掉C6位氟原子的加雷沙星与NSAID合用不诱发惊厥反应,不影响GABA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结合,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显著减低。
药物化学之药物分类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分类化学治疗药物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抗生素1.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及其半合成类,如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替莫西林等。
还有头孢菌素及其半合成类,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硫酸头孢达罗等。
此外,还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氧青霉烷类的克拉维酸钾和青霉烷砜类的舒巴坦钠和他唑巴坦。
最后,还有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以及单环β-内酰胺类的氨曲南。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阿米卡星、硫酸依替米星、硫酸奈替米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
4.四环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和盐酸美他环素等。
二、合成抗菌药1.喹诺酮类抗菌药这类抗菌药以原核生物DNA回旋酶为作用靶点,包括萘啶羧酸类、吡啶并嘧啶羧酸类和喹啉羧酸类。
常见的喹啉羧酸类抗菌药包括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等。
2.磺胺类抗菌药这类抗菌药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包括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嘧啶等。
3.抗菌增效剂这类药物包括甲氧苄啶,它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三、抗结核药1.抗生素类抗结核药这类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的硫酸链霉素和利福霉素类的利福平、利福喷汀和利福布汀等。
2.合成抗结核病药这类药物包括异烟肼、异烟腙、盐酸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吡嗪酰胺等。
四、抗真菌药1.唑类抗真菌药这类药物包括咪唑类的硝酸咪康唑和酮康唑,以及三氮唑类的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等。
2.其他抗真菌药这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烯丙胺类)和氟胞嘧啶等。
五、抗病毒药1.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包括非开环核苷类的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和扎西他滨,以及开环核苷类的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更昔洛韦、喷昔咯韦、泛昔洛韦和阿德福韦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