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调研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34
关于水资源污染的调研报告范文关于水资源污染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篇11、调查概况1.1调查背景:水污染一直是农村环境污染中的重头之重。
在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章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之第四部分也提到:“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综合污染治理”。
由此可见,农村水污染的防治对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州当地的农村大多是处在转型阶段,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尤其是水环境的保护。
1.2调查目的和意义1、了解徐州市农村水污染现状以及影像徐州市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探索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
a、根据徐州的地域特点了解当地农业本身、周边的企业、农村基础实施建设情况对当地水污染情况的影像和所占的比重情况。
b、了解现在徐州基层民众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的认识情况,为今后可能的宣教提供参考和凭证。
c、根据调查结果积极的思考该因地制宜的农村水污染合理的处理方式,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情况,以及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去向等探索适合徐州农村的水污染方式。
2、联系当地村委会了解现在基层干部对当前农村水污染的看法和落实到基层的相关政策,并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向市环保局的想过意见和看法。
3、以我们为桥梁使更多的大学生、青年走出校园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参与到环保公益实践中去,形成积极校园公益志愿服务氛围。
1.3成员组成组长:何文元组员:李伟朝、李滢(以上三位为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成员)志愿者:周婉芝(环境与测绘学院)、班鹏程(矿业学院)、谢润桦(环境与测绘学院)、杭鹔鹴(文法学院)1.4日程安排3月10日之前,收集相关材料,尝试与被调查地点的村委会进行联系,安排和分配各组员的额任务;3月10日(星期六)进行第一次调查,目的地: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湖里村;3月18日(星期日)进行第二次调查,目的地:徐州市铜山县棠张镇棠张村;3月19日至3月23日收集、整理调查材料。
徐州贾汪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徐州贾汪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对徐州贾汪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徐州贾汪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毗邻江苏、安徽两省,距离徐州市区约30公里。
作为徐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贾汪区在国内外的发布、销售和供应链网络上具有优势。
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持续的势头,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从数据上看,徐州贾汪区在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88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贾汪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交通方面,贾汪区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以徐州机场和火车站为核心,辐射周边县市,使贾汪区成为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
此外,贾汪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的连通性和功能联动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产业结构优化是徐州贾汪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贾汪区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上。
传统产业如煤炭和建材仍然在贡献着较大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面临环保和资源约束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贾汪区积极引导吸纳更多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望为贾汪区的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徐州贾汪区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贾汪区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力度。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贾汪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展望未来,徐州贾汪区的发展前景可期。
首先,贾汪区仍然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煤炭和矿产资源,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贾汪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再者,贾汪区积极引导和培育新兴产业,将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升级。
《贾汪区沿运河产业带建设布局战略》调研报告目录前言 (4)第一章区域概况—发展基础 (8)一、交通区位条件 (8)二、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8)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第二章SWOT分析—潜力评价 (17)一、优势(Strength) (19)二、弱势(Weakness) (20)三、机遇(Opportunity) (22)四、挑战(Threat) (27)第三章战略思路—发展导向 (28)一、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规划理念 (28)二、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战略选择 (31)三、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基本原则 (35)四、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主要依据 (38)第四章战略目标—功能定位 (38)一、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主要目标 (39)二、江苏沿运河的地区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39)三、江苏重要的能源与建材工业集聚区 (42)四、徐州市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与旅游观光区 (43)五、贾汪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带 (46)第五章战略布局—蓝图绘就 (47)一、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47)二、第二产业发展布局 (64)三、港航物流发展布局 (66)四、其它三产发展布局 (74)五、第一产业发展布局 (77)第六章政策措施—实施保障 (79)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79)二、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实施管理 (80)三、明确工作导向,加大政策扶持 (81)四、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 (82)五、主动融入徐州,参与区域合作 (83)六、完善交通体系,加快物流发展 (84)前言综观全球,大江大河沿岸是世界各国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各国产业活动的主要集聚带。
优先开发大江大河沿岸历来成为中外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当今,大江大河产业带已约占世界GDP总量的60%。
拥有2500年历史、全长174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
千百年来,作为“黄金水道”的京杭运河,对沿岸和我国广大地区的水运、水利、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城镇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等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徐州经济调研报告》在区域经济理论六大经济发展区域中,国家已经成功地实施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正在实施,目前国家又提出振兴东北地区,从区域发展优势上看,徐州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北部,处于该地区中原地区的结合部,徐州地理不占优势的事实使我们错失了不少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和机遇。
但发展是硬道理,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区域交通枢纽位置,以及区域内已有的潜在优势,积极地寻求和创造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
目光敏锐的苏南人正在紧抓沿江开发的发展主题,时下的江南欣欣向荣,已经有几个地区的国税税收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省内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急剧攀升。
新欧亚大陆桥的全线贯通,使绵延在北方内地的陇海兰新铁路得以与国际铁路接轨,京广、京沪两大铁道线在徐州南北交汇,便利的交通环境精为发展本地区经济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徐州地区经济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县域经济,各县域税收总量虽然连年稳步提高,但始终没有突破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年,徐州市六县一区共入库税收14.0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收2.18亿元,增长18.31%,其税收总量仅占全市51.91亿元的27.11%,(这个比例在最近几年中的变动情况不大)其中县区首富、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列第72位的铜山县**年入库税收4.24亿元,占全市国税总收入的8.17%;唯一进入江苏省较有发展潜力前100位的邳州市**年入库3.03亿元,在县区中居第二位,其税收仅占全市的5.83%;丰县、睢宁最少,其入库税收还不到全市的2个百分点,新沂、贾汪两地的税收不到全市税收的3个百分点。
同为县区经济,还是先看看我们身侧苏南先进地区兄弟单位的情况,隶属无锡市、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阴市**年入库税收32.26亿元,占无锡市国税税收总量137.53亿元的23.46%;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的昆山市**年入库36.91亿元,占苏州市国税税收总量227.41亿元的16.2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徐州市县域税收经济所占比重之轻,数额之小,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