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1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儿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
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1)平而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1型和11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丨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而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曲而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
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主要有球而网壳、双曲而网壳、圆柱而网壳、双曲抛物而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而还是空间曲而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建筑结构大跨度结构大跨度结构是指横跨较长的距离,一般大于50米的建筑结构。
大跨度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还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大跨度结构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在设计中的考虑因素等内容。
一、大跨度结构的定义大跨度结构是指横跨较长的距离的建筑结构。
它们通常用于一些需要较大空间的场所,如会展中心、机场终端楼、体育馆等。
大跨度结构的建造需要考虑跨度、荷载、材料和施工等因素。
跨度越大,结构的自重越大,所需的材料和施工难度也越大。
因此,在设计大跨度结构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工程计算和结构分析,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大跨度结构的分类根据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大跨度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單元系統結構:单元系统结构是一种由标准化部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模块化。
这种结构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仓库等场所。
常见的单元系统结构包括钢桁架结构和桁架梁结构。
2.点支撑结构:点支撑结构是一种通过柱子或支撑点将荷载传递到地面的结构。
它适用于要求大空间的建筑,如机场终端楼、体育场馆等。
点支撑结构常见的形式有网壳结构和空间桁架结构。
3.地铁结构:地铁结构主要用于地铁车站和地下通道等场所,其特点是地下结构、强度高和防水性能好。
地铁结构主要由混凝土和钢材构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悬索桥结构:悬索桥结构主要由悬索和桥塔组成,适用于跨越较长距离的桥梁。
悬索桥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广泛用于桥梁工程中。
三、大跨度结构的应用大跨度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展中心:会展中心是大跨度结构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空间大、无柱和灵活布局。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使用大跨度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展示面积和灵活的空间分配。
2.机场终端楼:机场终端楼一般需要提供较大的空间,以应对大量旅客的需求。
大跨度结构可以提供无柱的空间,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容量,还能使旅客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30米以上的建筑,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则规定跨度在60米以上结构为大跨度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拱结构、刚架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折板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构是房屋的骨架,是形成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的物质基础,结构是在特定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下运用力学原理创造出来的。
某种新的结构一丹产生并在工程实践中反复出现时,便会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
上面所提到的空间结构也可以分成:一实体结构类——薄壳结构、折板结构;二网格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三张力结构——悬架结构、薄膜结构;四其他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可展开折叠式结构、开合屋顶、张拉整体结构、张弦结构、整体张拉预应拱架结构。
下面我就各空间结构作分析。
1拱结构1.1定义与特点拱结构是一种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并由两端推力维持平衡的曲线或折线形构件。
拱结构由拱圈及其支座组成。
拱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由于拱呈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弯矩可以降低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的梁结构断面小,能承受较大空间。
但是拱结构在承受荷载后将产生横向推力,为了维持结构的稳定性,必须设置宽厚坚固的拱脚支座抵抗横推力。
常见的方式是在拱的两侧作两道后墙来支承拱,墙厚随拱跨增大而加厚。
这样就会使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受到约束。
1.2拱结构形式拱结构应用广泛,形式多种多样。
按建造的材料分类,有砖石砌体拱结构、钢筋混凝土拱结构、钢拱结构、胶合木拱结构等;按结构组成与支承方式分类,有无铰拱、两铰拱和三铰拱,无拉力杆拱和有拉杆拱;按拱轴的形式分类,常见的有半圆拱和抛物线拱;按拱身截面分类,有实腹式和格构式、等截面和变截面等。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
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战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大跨度结构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跨度空间结构;拱券结构及穹隆结构;椼架结构与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一、拱券结构及穹隆结构从迄今还保存着的古希腊宏大的露天剧场遗迹来看,人类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
古代建筑室内空间的扩大是和拱结构的演变发展紧密联系着的,从建筑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一切拱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券、筒形拱、交叉拱、穹隆-的变化和发展,都可以说是人类为了谋求更大室内空间的产物。
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及成就,它对欧洲建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是同券拱结构有密切联系。
拱形结构在承受荷重后除产生重力外还要产生横向的推力,为保持稳定,这种结构必须要有坚实、宽厚的支座。
例如以筒形拱来形成空间,反映在平面上必须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厚实的侧墙,拱的跨度越大,支承它的墙则越厚。
很明显,这必然会影响空间组合的灵活性。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又在单向筒形拱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双向交叉的筒形拱。
而之后为了建筑的发展热门又创造出了穹隆结构穹隆结构也是一种古老的大跨度结构形式,早在公元前14世纪建造的阿托雷斯宝库所运用的就是一个直径为14.5米的叠涩穹隆。
到了罗马时代,半球形的穹隆结构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潘泰翁神庙。
神殿的直径为43.3米,其上部覆盖的是一个由混凝土做成的穹隆结构。
在大跨度结构中,结构的支点越分散,对于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的约束性就越强;反之,结构的支承点越集中,其灵活性就越大。
从罗马时代的筒形拱衍变成高直式的尖拱拱肋结构;从半球形的穹隆结构发展成带有帆拱的穹隆结构,都表明由于支承点的相对集中而给空间组合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简述各种大跨度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是指横跨较大距离的建筑结构系统,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室内空间和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大跨度结构通常用于体育馆、展览中心、机场终端、会议中心等大型场所。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大跨度结构类型。
1.钢结构钢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大跨度结构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轻巧、强度高、施工方便,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
钢结构使用钢材作为主要构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安装。
钢结构的优点包括重量轻、可塑性好、耐腐蚀等,缺点则包括易受火灾影响、维护成本高等。
常见的钢结构类型包括钢桁架、钢索悬挂结构等。
2.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大跨度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稳定性好、防火性能优异。
混凝土结构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构件,通过浇筑成型,或者采用预制件的方式进行安装。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耐久性好、抗震性好、隔热性能好等,缺点则包括重量重、施工周期长等。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类型包括空间壳体结构、空中梁板结构等。
3.张拉结构张拉结构是一种通过张拉钢索或者预应力混凝土来形成稳定结构的建筑。
张拉结构的特点是跨度大、自重轻、构件适应性强。
张拉结构通过预应力钢索或者混凝土进行张拉,使结构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张拉结构的优点包括大跨度、轴向力分布均匀、形式多样,缺点则包括施工复杂、工期长等。
常见的张拉结构类型包括张拉拱结构、张拉平板结构等。
4.空间网壳结构空间网壳是一种由柱、梁、网架等构成的三维网格结构,其特点是刚性好、稳定性好。
空间网壳结构通过三维网格结构的组合,使得结构能够均匀分布荷载,提高承载能力。
空间网壳的优点包括大跨度、稳定性好、形式美观等,缺点则包括施工复杂、构件连接困难等。
常见的空间网壳结构类型包括球面网壳结构、大跨度格构结构等。
总之,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是一种为了满足大型场所空间需求的特殊结构设计和建造方式。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张拉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都是常见的大跨度结构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设计师在选择结构类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大跨度建筑的类型及应用一、引言大跨度建筑是指横跨较大的空间距离的建筑,它具有广阔的空间感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等。
本文将介绍大跨度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二、大跨度建筑的类型1.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一种最古老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它以弧线为基础,将重量分散到支撑点上,使得整个结构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
拱形结构常见于教堂、桥梁和体育馆等建筑中。
2.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是由多个小型杆件组成的框架结构,通过连接节点将这些杆件组合在一起。
网架结构具有轻质化、高强度和易于制造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鸟巢体育馆就采用了网架结构。
3.空间桁架结构空间桁架结构是由多个杆件组成的三维框架,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形状。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化和刚性好等优点,在大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
三、大跨度建筑的应用1.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是大跨度建筑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因为它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容纳观众和比赛设备。
拱形结构、网架结构和空间桁架结构都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建设中。
例如,鸟巢体育馆采用了网架结构,而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则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
2.会展中心会展中心需要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以容纳各种展品和参观者。
拱形结构和网架结构都被广泛应用于会展中心建设中。
例如,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采用了拱形结构。
3.机场机场需要提供足够的航站楼面积以容纳旅客和航班设备。
空间桁架结构是机场建筑中最常见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
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
4.其他场所除了上述场所外,大跨度建筑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场所,如博物馆、音乐厅和商业中心等。
例如,广州塔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
四、结论大跨度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享受。
不同类型的大跨度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建筑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1A411043 ⼤跨度房屋结构的主要类型与受⼒特点⼀般认为,⼤跨度房屋结构是指24m以上的跨度。
能做到24m以上跨度的结构有桁架、架、刚架、拱、悬索和薄壁空间结构等。
(1)⼤跨度屋架⼤跨度的屋架多采⽤钢桁架或预应⼒混凝⼟桁架。
1)屋架的受⼒特点:屋架是由杆件组成的构件体系,其节点⼀般假定为铰接点。
当荷载只作⽤在节点上时,所有杆件均只有轴向⼒,其材料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利⽤,这就是屋架结构的优点,因此它在较⼤跨度的建筑中得到应⽤。
2)屋架的形式、基本尺⼨:3)屋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屋架就其整体结构讲是受弯构件,平⾯结构。
屋架的平⾯外刚度⾮常弱。
(2)平板架结构1)架的特点与适⽤范围:架结构可分为平板架和曲⾯架两种。
平板架采⽤较多,其优点如下:①三维空间受⼒体系。
杆件主要承受轴向⼒,受⼒合理,节省材料。
②整体性好,刚度⼤,稳定,抗震性能好,可悬挂吊车;③杆件类型较少,⽐较统⼀,适于⼯业化⽣产;④尤其适⽤于⼤跨结构,体育馆、展览馆等⼤型建筑⼴泛采⽤。
2)结构形式:平板架可分为交叉桁架体系和⾓锥体系两类。
交叉桁架体系是由上下弦平⾏的平⾯桁架,相交叉联成⼀体的空间结构。
⾓锥体系架是由三⾓锥、四⾓锥或六⾓锥单元分别组成的空间架结构。
它⽐交叉桁架体系架刚度⼤,受⼒性能更好,⽽且可以在⼯⼚⽣产出标准⾓锥单元体,便于现场安装。
3)平板架的受⼒特点:架的⾼度(即厚度)直接影响架的刚度和杆件内⼒。
架的⾼度主要取决于跨度。
格尺⼨应与架⾼度配合决定。
4)架的杆件形式与节点:杆件形式有钢管和⾓钢两种。
钢管⽐⾓钢受⼒合理,材料节省35%,⼤跨度架多⽤钢管。
5)架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架制作要求精度⾼。
否则会产⽣附加内⼒使部分构件受⼒过⼤。
架结构的安装⽅法可分为⾼空拼装和整体安装两类。
(3)单层刚架结构1)单层刚架的受⼒特点与适⽤范围:单层刚架⼀般是由直线形杆件,梁与柱刚性连接⽽成的结构。
其受⼒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下柱对梁的约束减少了梁的跨中弯矩;在⽔平⼒的作⽤下,梁对柱约束减少了柱内弯矩。
大跨度钢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引言概述:大跨度钢结构是指跨度较大的钢结构,通常用于搭建室内体育馆、展览馆、舞台、桥梁等建筑和设施。
大跨度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灵活性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跨度钢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刚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索网结构以及综合结构。
正文内容:一、桁架结构:1.三角形桁架结构:采用三角形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桁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刚度优良的特点。
2.斜撑桁架结构:在三角形桁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斜撑杆件,提高了桁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3.曲线桁架结构:将直线桁架结构改造成曲线形式,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
二、刚架结构:1.空间刚架结构:将单层或多层刚架平面展开到三维空间中,形成空间刚架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2.梁柱刚架结构:将水平梁与竖直柱连接组成的刚架结构,常用于大型室内体育馆等场馆。
三、空间网壳结构:1.单层空间网壳结构:由面板、边缘梁和中央支撑的结构形式,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
2.多层空间网壳结构:在单层空间网壳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层空间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索网结构:1.索杆式索网结构:采用索杆和梁构成的结构形式,常用于建筑的顶棚结构,例如机场候机厅等。
2.索缆式索网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缆构成主要承载结构,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等工程。
五、综合结构:1.桁架加刚架结构:将桁架和刚架相结合,形成强度和刚度兼备的综合结构形式。
2.桁架加空间网壳结构:在桁架结构上增加空间网壳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结:大跨度钢结构具有较大的跨度,适用于建造室内体育馆、展览馆、舞台、桥梁等建筑和设施。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刚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索网结构以及综合结构。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各具优势,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摘要: 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1 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
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 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 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 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
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 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 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 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
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 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
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 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 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 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 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
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
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
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6 结束语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提供更大跨度和空间的结构常常是人们追求的梦想和目标,空间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建筑史的发展。
空间结构设计应正确合理地运用不同的计算理论和程序方法进行精确的分析,同时在空间结构的形体设计中不能只注重美观,还必须注重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工程成本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