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 (2)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牛顿第一定律(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力。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力,运动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析论证(1)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小车在哪种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快?在哪种表面上速度减小的最慢?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越____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__________。
(3)由此推测:假设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怎样运动?(4)静止的物体若不受力的作用,它会保持什么状态?评估交流在这个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指出控制了什么不变。
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三、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得出的。
四、惯性1、将鸡蛋放在玻璃杯的硬纸板上,用硬棒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会飞出吗?请你解释。
2、把4 个棋子摞起来。
先猜猜:用尺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课堂反馈】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二、填空题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____________行驶。
初中物理:力学常考知识大总结,附易错点汇总!01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全)一、力及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物理书惯性知识点总结1. 惯性的基本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现有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也是惯性的核心概念。
2. 惯性的性质惯性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性质:(1)惯性是一种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旦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它会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直至受到外力的作用。
(2)惯性是一种相对性的性质。
即使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也无法确定它是在静止的地面上运动,还是在匀速运动的车厢内运动。
这表明惯性是与参照系相关的。
(3)惯性是一种自身属性。
物体的惯性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与其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即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3. 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系统利用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变性,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导航定位的功能。
(2)惯性力。
惯性力是指非惯性参照系下的虚拟力,它是由于参照系的加速度而产生的。
在惯性参照系中,惯性力为零;而在非惯性参照系中,物体会受到额外的惯性力的作用。
(3)惯性仪表。
飞行器、航天器等载具上常常搭载惯性仪表,来测量载具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从而辅助飞行员或航天员进行飞行和导航。
(4)惯性负载。
在工程领域中,惯性负载可用于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惯性作用,从而用于测试和评估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4. 惯性的重要性惯性在物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之一,也是其他物理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惯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惯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状态的保持正是由于物体的惯性所决定的。
(2)惯性是运动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而这种运动规律的成立正是基于物体的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惯性》
主备:审核:初二物理组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
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重点】对惯性的理解。
【难点】用惯性解释身边的现象。
【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指出力不是原因,而是改变原因。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8-19页,完成下列问题:
1、叫惯性。
2、例举生活中物体表现出的惯性现象:
①②
③
对以上现象进行分类,有利的惯性有,不利的惯性有。
【合作探究】
1、请你仔细观察课本18页的演示实验,用力扳弹性钢片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物理现象?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2、对惯性的说明: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它是物体固有的性质。
(2)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
(3)、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的作用”,更不能说惯性力,而应该说物体“具有惯性”,或者说“由于物体的惯性”。
3、解释下列惯性现象;
(1)当客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倾倒,这是因为车启动前,人和车是_____的,启动后,脚
受到阻力随车_____,而上身由于有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行进中的车若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紧急刹车,车上的乘客又会向_____倾倒,这又是因为紧急刹车前,人和车是____
的,刹车时,脚受到阻力随车一起____,而上身由于_____,要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会向_____倾倒。
(2) 洗衣机脱水时,衣服和水被一起甩出,当碰到桶壁时衣服会____________,但衣服中的大量水分因
为具有________,还要继续____________,所以水和衣服会脱离开来,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3)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在撞地之前,锤柄和锤头
是的。
锤柄在地上撞击时由于受到外力,运动状态由变为____,而.锤头具有______,还要继续____________,结果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4)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_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
来是因为__________。
2、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______投弹。
(选填“提前”、“正上方”或“超
过目标”)
3、有些小汽车驾驶室前面安装了一个新型装置,在车受到正面撞击时,从这种装置中自动
弹出一个气囊。
关于气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囊可以减少人的惯性
B、气囊的缓冲作用,使人承受的冲击力大大减小
C、气囊增大了人受到的惯性。
D、气囊可以减小车速从而保护车辆不受破坏
4、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5、(多选)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汽车刹车时的仍要向前运动
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
C、汽车上安装有安全气囊
D、子弹射出枪膛后,仍向前运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一段时间;
B、空中的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C、子弹离开枪膛后仍能继续向前飞去;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战马绊倒. (选做题)7、今年暑假,小乐全家坐火车到北京旅游,正准备喝水的小乐突然发现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如
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②或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