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政论散文题集
- 格式:pdf
- 大小:153.57 KB
- 文档页数:2
选择题:.“百家争鸣”地局面出现在()..西周时期.西周和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代.风、雅、颂地得名本质上是由于()..诗歌地内容.产生地地区.音乐.产生地时代.我们今天所见到地《诗经》是()..《鲁诗》.《齐诗》.《韩诗》.《毛诗》.赋、比、兴是《诗经》地()..音乐地分类.内容地分类.艺术表现手法.讽刺手法.我国最早地历史散文集是()..《春秋》.《左传》.《国语》.《尚书》.我们见到地《春秋》是一部鲁国地()..编年体史书.分国记事地史书.纪传体史书.汇集历史资料地史书.《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这篇文章出自()..《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屈原地《九歌》和《九章》分别有().篇和篇篇和篇篇和篇篇和篇.《鵩鸟府》和《吊屈原赋》地作者是()..枚乘.司马相如.司马迁.贾谊.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地一首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离骚》.《木兰诗》.《天问》.汉代传习地"四家诗"中,属于"古文诗"地( )..《鲁诗》.《毛诗》.《齐诗》.《韩诗》.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地两部书是()..《左传》和《战国策》.《左传》和《国语》.《春秋》和《左传》.《尚书》和《国语》.《子虚赋》和《上林赋》地作者是()..扬雄.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玉台新咏》.《文选》.《古诗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四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涉江采芙蓉》.《青青陵上柏》.《迢迢牵牛星》.《青青河畔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题为()..《垓下歌》.《大风歌》.《秋风辞》.《瓠子歌》.《报任安书》地作者是()..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谈.东方朔.《汉书·苏武传》地作者是()..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谈.班固.汉代传习地"四家诗"中,不属于"今文诗"地( ).《鲁诗》.《毛诗》.《齐诗》.《韩诗》."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这几句诗出自屈原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招魂》.《离骚》.《九歌·国殇》.《九章·橘颂》.《两都赋》地作者是汉代著名辞赋家()..张衡.扬雄.枚乘.班固.《五噫诗》地作者是()..梁鸿.班固.秦嘉.张衡.《古诗十九首》地创作时代是()..建安时期.东汉末年.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地是()..《后汉书》.《汉书》.《史记》.《战国策》."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这句评论秦代文学地话出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中国小说地历史变迁》.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先秦历史著作中被认为是战国时期地史料汇编地是()..《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战国诸子中最有文学成就和浪漫主义精神地文学家是()..荀卿.韩非.庄周.孟轲.先秦时代,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地大师是()..孔丘和荀卿.孔丘和左丘明.孔丘和庄子.孔丘和孟轲.下列诸子书中属于语录体地是()..《韩非子》.《论语》.《墨子》.《庄子》.屈原地几乎全部是由问句构成地长篇抒情诗是()..《天问》.《离骚》.《九歌》.《九章》.西汉初,最著名地两位政论散文家是().司马谈和司马迁.贾谊和晁错.枚乘和枚皋.董仲舒和东方朔.司马迁受"宫刑"是因为()..替李陵辩护.反对泰山封禅.替韩信辩护.《史记》对汉武帝有所揭露.先秦时代,道家学派两位最重要地代表人物是()..列御寇和庄周.老子和孟轲.老聃和庄周.老子和列子.屈原地带有自传性质地抒情长诗是()..《天问》.《离骚》.《九歌》.《九章》.《归田赋》地作者是汉代辞赋家()..赵壹.班固.张衡.傅毅.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汉书》.《汉书》.《战国策》.《史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几句诗出自汉乐府民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江南》.《上山采蘼芜》.《艳歌行》.《上邪》.《大风歌》地作者是()..项羽.韩信.刘邦.刘彻."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雕不逝.雕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诗题为()..《垓下歌》.《大风歌》.《秋风辞》.《瓠子歌》.《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地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使君和罗敷.焦仲卿和缇萦.焦仲卿和刘兰芝.使君和罗敷.《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因为它是()..写作于春秋时期.作者是左氏春秋.专记春秋地战事.解释《春秋》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一文出自().. 《荀子》.《韩非子》. 《论语》.《孟子》.《劝学》一文地作者是先秦诸子中地()..韩非子.荀子.墨子.孟子.汉武帝时代最有名地辞赋家是()..枚乘.司马相如.司马迁.贾谊.《乐府诗集》地编纂者是()..宋朝地郭茂倩.南朝梁代地萧统.南朝陈代地徐陵.汉代地刘向."相去万里余,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四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去者日以疏》.《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古诗源》二、名词解释;. 楚辞: 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地楚国人所创造地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地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地代表作品是屈原地《离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乐府: 汉代一种音乐机构地名称.它地主要职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地诗歌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地诗体地名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诗三百: 《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篇,按音乐地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年地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春秋三传: 指左丘明地《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地《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地《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赋比兴:《诗经》地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诗经六义: “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地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地艺术手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散体大赋: 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地《七发》、司马相如地《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地“大赋”或“汉赋”地典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默写篇目:《富与贵》;《迢迢牵牛星》;《柔弱胜刚强》;《迢迢牵牛星》;《笃信好学》;《明月何皎皎》;《离骚》地第一第二自然段;《小国寡民》;《明月皎夜光》等.四、论述题、举例说明《左传》地文学特色.()《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地历史散文,首先由于它文学性地剪裁和历史事件地故事情节化,它既叙述历史事件地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地事件蕴涵意趣,很少看到缺乏情趣与形象地枯燥乏味地史事记述.同时在叙述史事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地描写.如《郑伯克段于鄢》.()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左传》中描叙地人物大多性格鲜明,如不卑王侯、善驭战机地曹刿,机智勇敢、与敌周旋地弦高,忠心耿直、性情暴躁地先轸.《左传》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仅写人物某一方面地性格,而且还刻画人物性格地多个侧面,甚至写性格地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生动地场面描写和传神地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尤其体现在擅写战争场面,简洁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对双方战前谋划地叙述描写.而对人物刻画则多细节来表现其性格特征,如晋国俘虏了秦国三个将帅后又为晋襄公母亲所释放,晋军主帅先轸“不顾而唾”,写出了他地耿直急躁.()《左传》还善写外交、《离骚》地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激情地抒忧发愤之作.全诗地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地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地美政理想地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地强烈爱国激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地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地斗争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离骚》地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离骚》地艺术表现主要在于将浓烈地激情和奇幻地想像融为一体,自由驰骋地想像,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地固有逻辑,使得诗歌地境界奇幻神奇.如《离骚》后半部写对未来道路地探索,屈原忠贞深沉地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地想像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使之更显真挚执着、美丽感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塑造了峻洁纯美、独立不屈地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地抒情诗,高贵地出身,崇高地理想,峻洁高标地人格,构成了主人公超凡脱俗地形象.这一具象征意味地形象,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地精神楷模,铸造了一个为美好理想而献身地高贵灵魂.()《诗经》开拓地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而且有了很大地拓展.《离骚》博比广譬地特点,使《诗经》片断地比兴发展而成为连续使用,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地单纯比喻在《离骚》中熔铸成浑融一体地艺术境界,并使之具有了象征意义.()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地形式,也汲取了散文地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地新文学形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举例谈谈《诗经》地主要内容:《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地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表现恋爱、婚姻题材地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地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地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地和谐欢乐,失恋时地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地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地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地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描写农业生产地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地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地《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等;有地描写欢快地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地描写劳动生活地繁忙,如《豳风·七月》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关于战争和徭役地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地作品,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地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地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地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地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地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地鲜明印记.“二雅”中地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地讽谕劝戒之作,地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更多地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板》、《荡》.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国风》中地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地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地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周民族地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地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地光辉历史.远古传世地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论《史记》描写人物地艺术特点:()精巧地剪裁和安排.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互见法”手法地运用.《史记》写人地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地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地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点和主要历史作用,而其他一些事件和性格则置入别人地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互见法”,如《项羽本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方法,突出人物地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地对比,也有一篇内人物之间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地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地刘邦形成鲜明对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描写紧张激烈地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于尖锐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凸现人物特点,是司马迁写人艺术又一特点,如“鸿门宴”中刘邦、张良、樊哙、项羽、范增、乃至项伯,在剑拔弩张中,个个鲜明,人人出彩.又如《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荆轲,气盖一世,英雄千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史记》中有出色地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其中包括了人物传记中插入了很多生动而饶有趣味地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对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起了重大作用,如《李斯列传》写李斯见仓鼠、厕鼠所生感慨,《淮阴侯列传》写韩信胯下之辱,《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夜猎射虎,《酷吏列传》写张汤少时审鼠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个性化地语言表现人物性格,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出人物地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见出项羽地强悍莽直性格;“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透露出刘邦内心深藏对帝王权势地渴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为什么说《庄子》地文学特色其实就是它寓言地特色?请举例说明《庄子》寓言有哪些特色?()《庄子》是道家思想地代表作,全书由一个接一个地寓言组成.《庄子》把深邃地思想完全融入到一个个美妙地寓言故事中去,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地艺术形象,寄寓了他地深刻思想和深沉情感,因此它地文学特色就是它寓言地特色,即“以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所谓神思迭出,离奇多姿.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庄子》所说地“寓言”、“重言”、“卮言”里,庄子塑造了众多鲜明地人物形象,如藐姑射山之神人冰清玉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庄子》文章中到处充满了奇幻谲诡地想像,奇幻、夸张,变幻莫测,如其代表作《逍遥游》中地鲲,一变而为鹏,且形体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庄子》中有细腻逼真地描写,如《齐物论》中写风之千变万化之声音,光怪陆离,宛如奇幻世界.()《庄子》地谐趣、讥刺,在他地寓言中连珠并玉,相映成趣,如“鸱得腐鼠”、“触蛮之争”,辛辣尖刻,读之令人痛快淋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论《古诗十九首》地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复杂地时代特点,其内容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及时建功立业地壮志.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地迷惘与痛苦.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表现对个体生命地唯物认识和新地人生选择.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建功立业传统价值观破灭之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地新思索,他们发现了个体生命地弥足珍贵与短暂,并由此作出了超越旧有价值观念新抉择,即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但它是在旧地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地生命冲动,是人地主体自觉地一种表现.()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除上举八首外,其余地十一首都属此类.这类诗歌地产生,与汉代地养士、选士制度和汉末地黑暗政治及党锢之祸有关.除少量是从羁旅男子地角度落笔外,绝大多数则是从女性角度着墨地.《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上地一个共同地特点,是饱含着生命意识觉醒之初对人生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艺术成就:()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地特点.它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如《行行重行行》中“努力加餐饭”,直是口语,但细加品味其含义情感,却异常丰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质朴自然,没有雕饰地痕迹.它地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精雕细琢,而是出水芙蓉般地自然诗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描写地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地艺术境界,无论用白描手法,还是比兴手法,均能达到这种高妙地艺术意境,如《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等.另外叠字较多使用亦是该诗语言地特色.如《迢迢牵牛星》用六个叠字,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无不生动传神,同时也增加了诗歌地节奏美和韵律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乐府民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请联系作品分析说明.()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地还描写了人物形象.如《东门行》写铤而走险地男子与妻子地对话,《战城南》中死者与乌鸦地对话,还有《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等,往往截取生活中地一个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地作品,也有善用比兴手法来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地自然现象,通篇比兴,极富表现力、感染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描写中抒情是汉乐府中成功运用地手法之一,《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均是在叙述和描写中,处处渗透着难以压抑地悲苦之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乐府民歌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地格局,变为以五言和杂言为主,表现灵活.由于增加了一个字,音节单双地配合,使节奏和韵律又富变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论屈原在文学史上地地位:()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地爱国诗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地开创者,他地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地新时代地真正到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强烈地爱国思想、高洁地品格和为追求理想而九死不悔地执着精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千百年来,在反抗强暴、伸张正义、维护祖国尊严和利益地斗争中,人们总以他为榜样,从他地为人、品格中获得鼓舞和进取地力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地精神品格熔铸成地动人魂魄地诗篇,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进步地作家.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文天祥、龚自珍、鲁迅等人,对黑暗现实地揭露和鞭挞,对民生疾苦地关注,无不是屈原精神地继承和发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开创地重幻想地浪漫诗歌传统,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地表现力.《离骚》问世以后,“风”、“骚”并称,被视为我国古典诗歌地典范和论诗地最高准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发展了《诗经》地比兴手法,使之与主体融合,情景交融,形成一系列独立地意象,在诗中起着象征、寄寓地作用.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地表现手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古代诗歌地创作水平,为后世作家广泛继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楚辞参差地句式,冲破了《诗经》地四言格式,为五、七言诗地创制铺平了道路.他创造地楚辞体这一文学样式还直接催生了赋这一新地文学体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论《战国策》中地艺术成就:()《战国策》因多记纵横家言,其语言呈现铺张辩丽、夸饰恣肆地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那段说词,排比夸饰,气势丰沛.语词排偶,辩丽宏富.()纵横家游说之词,能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送小儿子到齐国做人质、邹忌讽齐威王纳谏,均是从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明白达意,婉转生动,极有说服力.()《战国策》摹绘人物,形貌毕肖.作者往往用寥寥几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语行止,以传达人物地神貌,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地颓丧潦倒神貌,写苏秦刻苦发奋和人生追求,写其嫂在苏秦功成名就后地卑微言行,一一如在目前.又如“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地奇行独特,栩栩如生,令人难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为是纵横士地游说活动,为了使君主能采纳己见,纵横士地说辞中经常运用比喻和寓言,从而使文章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富于文采.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小国寡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地子孙,朕皇考曰伯庸:我已去世地父亲字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唯庚寅吾以降: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皇览揆余初度兮:父亲仔细揣测我地生辰,肇锡余以嘉名:于是赐给我相应地美名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地名取为正则,字余曰灵均:同时把我地字叫作灵均.(开头八句,叙述说高贵地出身、降生地祥瑞和美好地名字,表现出高度地庄重自爱.)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又重之以修能:我不断加强自己地修养.扈江离与辟芷兮: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纫秋兰以为佩: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汩余若将不及兮: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恐年岁之不吾与: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朝搴阰之木兰兮: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夕揽洲之宿莽(莽宿):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春与秋其代序: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惟草木之零落兮: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恐美人之迟暮: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第二编秦汉文学1.【主观题】简述晁错散文《论贵粟疏》的主要写作特点文字解析(1)切实中肯擅长分析,以事实为根据,准确地剖析时弊,通过对道理、人情的细致分析提炼结论.(2)排比铺叙,驰骋纵横,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2.【主观题】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
文字解析:(1)抒情述志,情感浓郁;(2)质朴平时;(3)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楚辞相同。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3.【单选题】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C)A《论积贮疏》B《陈时政疏》C《论贵粟疏》D《谏营昌陵疏》文字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晁错的代表作.载于《汉书》本传的《上书言兵事》、《守边劝农》,和于《汉书食货志上》的《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
考核考点:第二编奏汉文学->第一章奏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4.【主观题】简述贾谊骚体赋中《吊屈原赋》抒情述志的表现特点.文字解析(1)借凭吊屈原而发抒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2)抒写幽愤而后的豁达;(3)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5.【主观题】简述晁错政论文的主要特色文字解析(1)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2)有纵横家之文气,排比铺叙。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6.【主观题】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文字解析(1)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涵劝诫教训之意,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
(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主要是继承了《左传》的写人笔法。
(完整word版)秦汉文学试题库.docx第二编秦汉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秦相吕不韦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理论著作是《》,又称为《》。
此书内容驳杂,所以《汉书》把它列为“”。
因出于众人之手,文章风格不完全一致,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2、《察今》一文选自《》,此文为了说明“”的主张,后面连用了“”、“”、“”三个寓言。
3、李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237 )的《》,又名《》,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此文的主旨是。
李斯虽为羁旅之臣,然其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气势,此文成为后世的楷模。
4、秦时民间尚有歌谣流传。
见于(晋)杨泉《物理论》,而(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已经引用的秦代长城歌谣是:,。
,。
5、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是。
6、代表汉初政论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7、贾谊的散文以《过秦论》最著名,此文分上、中、下三篇,中心是指斥、、在政治上的过失,分析、总结秦王朝的原因与教训。
他的《论积贮疏》的主旨是建议汉文帝重视。
他的《陈政事疏》,又名《》,是贾谊系统地阐述自己主张的一篇长文,被称为“万言书之祖”。
8、晁错的名作《》上承贾谊的《论积贮疏》而发,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9、《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招集门客编写的一部理论著作,共21篇。
此书原称《用、、、》,多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10 、刘向的《》、《》、《》是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
这三本书都是历史故事集。
他编写这些历史故事,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
他的政论散文《谏营昌陵疏》是为劝汉成帝营造昌陵而作,主旨是提倡与,反对与。
11、扬雄仿《周易》作《》,仿《论语》作《》。
12 、《盐铁论》的作者是。
此书在形式上,以“”、“”为一方,以“丞相”、“御史”为另一方,进行辩论,形成了体,这是散文的新发展。
13 、西汉有一些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而以的《》为代表。
秦汉政论散文题集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二、解释:1、《吕氏春秋》 2、李斯 3、《过秦论》 4、《淮南子》 5、《论衡》三、填空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 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 ,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文风几经迁转,文章的行文造语也在东汉后期向着骈俪方向发展。
两汉时期数量不多的抒情、叙事、杂论散文,往往情感浓郁,饶有文采。
【例题·单选】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隐藏答案【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汉代散文的发展变化趋势,属于应用的层次。
汉代散文上承战国遗风,在两汉时期发生重大变化,文章的行文造语也在东汉后期向着骈俪方向发展。
关于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学员可以查看讲义上文。
二、理解:1、《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成书时间在公元前239年前后。
《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
2、《吕氏春秋》的文学特征《吕氏春秋》的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近3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其组成和规模,与《韩非子》的内外《储说》相近。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或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例题·单选】《吕氏春秋》的文章特点是()A.罗列事实,极力铺陈B.平实畅达,不求华丽C.对比鲜明,事理昭彰D.举重若轻,纵横捭阖隐藏答案【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吕氏春秋》的文学特点,属于理解的层次。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一步杂家著作,其文学特点就是"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关于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学员可以查看讲义上文。
3、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
曾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入秦。
秦统一后,为丞相。
设立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秦始皇卒后不久,遭赵高诬陷入狱,被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前237),因韩人郑国为秦修建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
单项选择1.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_________。
A、《六国论》B、《谏逐客书》C、《论积贮疏》D、《非十二子》2.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____________。
A、骚体赋B、抒情赋C、大赋D、小赋3.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____________。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4.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
A、重农务本B、独尊儒术C、大一统D、疾虚妄5.刘熙载《艺概》论其“虽气味已是东京,然尔雅温厚”的作品是_________。
A、《汉书》B、《论衡》C、《潜夫论》D、《新书》6.“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_________的基本精神的评价。
A、楚辞B、《史记》C、汉赋D、汉乐府7.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A、《燕丹子》B、《吴越春秋》C、《越绝书》D、《西京杂记》8.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_______________。
A、《汉书》B、《宋书》C、《文选》D、《玉台新咏》9.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古诗十九首》D、《江南》10.目前认为曹丕的(《》)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A.《燕歌行》B.《陌上桑》C.《白马篇》D.《短歌行》11.“建安七子”中以--------------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A.陈琳B.刘桢C.曹植D.王粲12.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A.永明体B.玄言诗C.回文诗D.山水诗13.“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的。
A.陆机B.潘岳C.张华D.嵇康14.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
A.《归园田居》B.《咏荆轲》C.《饮酒》D.《桃花源诗》15.宫体诗是()出现的。
A.梁陈之际B.建安时期C.正始时期D.西晋初年16.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
玉林师范学院成高《先秦两汉散文》期考试题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学期:(二)考试时间:120分钟教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班级:学号:姓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神话是古代人民以自觉的先古方式创作的神异故事,我国古代记载神话较多的书籍是。
2.《诗经》原名,或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总集。
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断代简史,《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4.《论语》是一部记叙,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5.汉乐府民歌与《诗经·国风》一脉相承,继承发扬了传统;叙事性是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汉乐府最杰出的叙事诗。
二、简述题(40分)1.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与演变。
2.简述庄子的人生理想及其散文的艺术成就。
3.简述汉乐府民歌艺术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4.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事项内容及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20分)为什么《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四、阅读理解(30分)阅读《诗经·蒹葭》,回答下面问题:1.体会本诗所创造的朦胧意境。
2.分析二、三两章字词之间更换在表现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3.理解“秋水伊人”的特定含义。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先秦两汉散文》参考答案(教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题:1.口头创作;《山海经》2.《诗》;《诗歌》3.编年体;国别体4.孔子;语录体5.现实主义;孔雀东南飞第二题:(一)一、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中国古代神话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种种原因,以致零星散乱。
现存者既无宏篇巨制,也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一些较短的篇章或片断。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共五篇]第一篇: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先秦部分第一章1、简析战国散文繁荣发展的原因。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散文崛起的黄金时期,著者众多,百家纷呈,历时两个半世纪,后来散文的各种文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其原因如下:(1)社会原因。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都想“王天下”,不断争斗,他们一方面需要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能够使他们“王天下”的理论指导,包括具体的施政措施,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各个学派应运而生。
(2)文化的普及及解放。
随着奴隶制的解体,贵族和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了,掌握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为统一天下,扩张版图,广泛招揽人才,罗致贤能。
(3)经济对文化的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的出现以及交通的进一步便利,使各诸侯国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和广泛;各派著书立说,虽无意于以文采取胜,但不得不重视文采和作文技巧提高了散文质量。
(4)为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
文学中的任何体裁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质向文的发展过程,在前述种种因素的促进下,散文发展的内因遇到了有利的外因条件,迅速出现一个高峰。
2、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
(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
(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一存在于一部著作中,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自观点并不一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本身;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
秦汉政论散文题集
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
二、解释:1、《吕氏春秋》2、李斯3、《过秦论》4、《淮南子》5、《论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