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是公民》专项复习(填空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课《我参与我奉献》专项复习(填空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答案详见教材。
1.人与人相处需要()相待。
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相互()。
2.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相互(),社会将会更加美好!3.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
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节选):全社会应当发扬()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国家鼓励()和()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权利,有享受()和()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7.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
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8.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也是和谐生活的()。
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
9.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10.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的社会。
11.天津南开中学入门镜上,刻着学校创始人严修书写的“()”。
12.曾在天津南开中学读过书的()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并贯彻一生。
13.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的基础。
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项复习(填空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答案详见教材。
1.宪法是国家的(),是公民权利的()。
2.()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3.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4.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和(),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5.()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6.1982年颁布的宪法的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和()。
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7.权利不是(),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8.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还规定了公民的(),这体现了()、集体利益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9.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10.()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给予奖励。
12.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和()是一致的。
13.我们不仅要增强(),也要增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4.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
1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1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第一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试卷(含答案)___年___班姓名____一.我会填。
(22分)1.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
2.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道路、桥梁、路灯,为残疾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等。
3.人人有权()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
4.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更加舒适怡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
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的体现。
6.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心中有集体,心中()。
7. 平等友善可以传递(),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
8.每个人既是()的践行者,也是()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9. 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10.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的事业。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20分)1.公园里面的长椅上没有人来,我可以躺在上面。
()2.有同学说父母在网上购物,这也是参与公共生活。
()3.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等地的共享单车可以骑回自己家。
( )4.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可以在应急车道上行驶或停车。
()5.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6.公交车到来的时候,一群人没有排队就疯狂地挤上了公交车。
()7.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和行人乱成一团。
()8.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9.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
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填空题)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填空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答案详见教材。
1.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空间。
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的。
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展示良好的形象。
3.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空间,一个是()空间。
4.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
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利用()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乐趣,丰富人生意义。
5.有些公共生活是人们自发组织的,比如()、()等活动;有些是社会机构组织的,比如()、()、()等;有些公共生活是政府部门提供的,比如在()、()、()等公共空间开展的活动。
6.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会给公众提供()、()或(),如道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公园里的公共座椅,等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处()日以下拘留或者()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日以上()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
8.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毁坏(),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严重的还会触犯()。
9.()的保障、()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10.人人有权参与(),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
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11.()出现在校园、地铁和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地,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受们的欢迎。
12.在政府、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的援助下,建在村里的()为人们提供书箱、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这些公益性文化服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第1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小小观察员参考答案:公共场所名称:分类垃圾投放点文明行为:能将垃圾按规定分类、定时投放。
不文明行为:趁管理员不在时,垃圾不分类,随意扔在垃圾箱外。
我的想法和建议: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对于违法的人要处罚。
大家主动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按要求定时、定点投放。
公共场所名称:小区健身苑公共设施遭破坏情况:踏步器毁坏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没法再使用我的想法和建议:加强宣传管理,大家爱惜使用,损坏的及时修好。
二、探究小博士参考答案:不文明现象:共享单车的破坏,乱停乱放,占用了人行道,私自配锁占为己用。
造成的后果:道路拥挤、绿化带被破坏、废弃单车堆积成山,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我的建议:大家爱惜使用,停放到指定地点,自觉遵守共享规则等。
第2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快乐加油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填写。
参考答案:我一共得了26颗星,其中“马路不乱穿”我做得最好,但是“餐食不浪费”我还要改进。
二、辨析小能手参考答案:观点一: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要从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做起。
车主不应该将车停在小区门口,长时间停放,更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张先生不应该不停地按喇叭。
他们可以通过更好的方法来处理。
观点二:孙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交通工工具秩序。
三、实践小达人参考答案:1.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
2.在网络活动中要守法自律,能辨析有害或不实的网络信息,部首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3.在网上冲浪时,要注意言行文明,不辱骂他人,不进行人身攻击。
第3课我参与我奉献一、实践小达人参考答案:活动时间:略活动地点:略活动内容: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参与爱心捐款、捐物;当小区垃圾分类的小小监督员;打扫小区公共场所等)活动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可以从“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建设,社区成员需要相互支持、帮助”等角度出发。
二、快乐加油站参考答案:(一)图一:她可能需要:人多的时候,需要别人耐心等待、搀扶过马路。
第三单元我们是公民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3分,共30分)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在商场里,我们都是(),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2.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 ),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4.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5.12月10日是全国()。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30分)1.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公民。
()2.英国人在没有退出英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3.公民身份号码的第1——6位代表出生日期码。
()4.身份证可以借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5.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7.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8.李叔叔在军事科研所工作,别人问他的工作情况,他都给别人说不知道。
()9.公民履行义务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但没包括我们禁止做的事情。
()10.我们班有一个苗族小姑娘,她的学习不太好,习惯也和我们不相同,同学们都不喜欢她。
()三、选择题。
(10分)1.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2.古希腊的公民是()A.妇女B.奴隶C.本城邦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3.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4.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
第三单元我们是公民测试卷班级____姓名____考号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8分)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
2.公民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____。
3.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______等信息,应注意______ 。
4.为国家______、民族______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
5.__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______。
6.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7.权利不是____的,而是有界限的。
8.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______的。
9.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______,______、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24分)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才是中国公民。
()2.小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小华出生在中国,小华即是中国公民,又是英国公民。
()3.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5.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等信息,应注意保密。
()7.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8.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三.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香港近期发生了骚乱事件,我国公民应该履行()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C.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2.小华的爸爸因在北京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华的爸爸享有A.人身自由权B.文化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下列属于公民权利的是()A.劳动权B. 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共秩序4.下列关于中国公民说法正确的是()①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②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③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A.①②B.②③C.③5.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在床前伺候,照顾的非常细心,这里他的儿女履行了()A.人身自由权B.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C.文化权利四、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专项复习(简答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答案详见教材和教师用书。
1.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答:2.你知道哪些与鸦片战争相关的遗迹和纪念馆?答:3.你知道哪些爱国志士的名言?答: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答:5.1895年中英《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答:6.人们用哪些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答:7.请写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五位。
答:8.你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答:9.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答:10.红军长征时,面临哪些困难?答:11.在新的时代,我们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答:12.你知道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答:13.你知道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答:14.你知道哪些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答:15.你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答:16.了解了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答:17.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哪些灵活多样的游击战?答:18.你知道哪些伟大的抗战精神?答:19.你知道哪些人民英雄?答:20.你想以怎样的方式纪念英雄们?答:21.一个国家的象征包括什么?答:22.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答: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24.到目前为止,我国与很多国家建交,请写出与我国建交的5个国家名称。
答:25.你知道哪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答:26.我们应该怎样向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学习?答:27.我国有哪些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答:28.请写出2019年感动中国的5位人物姓名。
答:29.你的梦想是什么?答:30.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答:。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 得分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______的,我们要注意自己的_______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______。
2、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__________,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_______,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______的意义。
3、公共_____的保障,公共____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
4、_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5、良好的_______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______的基础_。
6、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_____、心中有_____、心中有_____。
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_________的公共生活。
7、人与人相处需要______相待。
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______,相互______。
8、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每个人的_______中。
9、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________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_________。
10、让我们坚持“________”,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共20分)1、楼门口的灯坏了,与我们无关。
()2、小江的爸爸将汽车停在了消防通道上。
()3、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享受公共利益。
()4、共享单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5、下面图形是禁止通行的标志。
()6、张蒙的爸爸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从应急车道上超车。
()7、在日常生活,我们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8、晚上小红的爸爸骑电动车回家过路口,虽有红灯,但发现没车通过,他迅速骑了过去。
第三单元我们是公民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国籍。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3.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证,我们()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
4.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不断改善,()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5.()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的证件。
6.()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散布于全球各地。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30分)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古希腊时,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
()3.身份证的用处很多。
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等都需要身份证。
()4.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5.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6.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7.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8.每位公民既享有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9.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10.每位公民都应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三、选择题。
(10分)1.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这享受了公民的()A.休息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2.我们班小梅是苗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
这是履行了()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这是享受了公民的()A.受教育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4.身份号码中,顺序码是第()位。
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是公民》专项复习(填空题)
学校:班级:姓名: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共52个题。
答案详见教材。
1.在家里,我们都是();在学校,我们都是();在商场,我们都是()。
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和承担()。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的方式取得。
5.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国籍。
7.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国籍。
8.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一定的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
9.我国()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中国国籍。
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并为()所沿用。
11.为了证明居住在()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12.公民身份号码有()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一6位是()码;第7一14位是()码;第15一17位是()码;第18位是()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代替。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14.用身份证可以(),(),(),(),()。
15.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1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避免个人信息()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17.妥善处置()、()、()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18.身份证复印件上要();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
19.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
20.中华民族是()、()、()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2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
2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24.中国是世界第()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5.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2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27.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和()的人也越来越多。
27.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尊重当地的
()。
28.()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29.保护()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
30.2014年9月2日,处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
31.()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2.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求助。
33.宪法是国家的(),是公民权利的()。
34.()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3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6.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和(),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37.()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38.1982年颁布的宪法的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和()。
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39.权利不是(),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40.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集体利益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1.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42.()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给予奖励。
4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和()是一致的。
45.我们不仅要增强(),也要增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6.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
4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48.()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49.()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人权。
50.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重大步伐,()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改善,()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51.()月()日是世界人权日。
5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