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各地秋茧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
- 格式:pdf
- 大小:79.89 KB
- 文档页数:1
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工商局关于做好2010年鲜茧收购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5.17•【字号】川商运[2010]20号•【施行日期】2010.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工商局关于做好2010年鲜茧收购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商运[2010]20号)各市(州)商务局(茧丝绸主管部门)、工商局:2010年鲜茧收购即将开始。
我国蚕桑生产在经过连续两年的减产和市场低迷后,茧丝原料的供求矛盾开始缓解。
近期茧丝价格持续回升,预计2010年蚕桑生产也有所回升。
同时考虑到前期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真丝绸商品出口复苏缓慢,以及当前茧丝价格高位运行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对茧丝绸市场运行产生诸多影响。
为切实维护收购秩序,保护蚕农利益,促进茧丝绸行业平稳运行,现就做好2010年鲜茧收购与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严格市场准入制度2010年《四川省鲜茧收购资格证书》复审工作已经结束,并向社会公示。
各地要继续按照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二〇〇七年第4号令)的规定,严格执行鲜茧收购准入制度,严禁已取得资格认定的单位以租借、转让等方式,为未取得资格认定的单位提供鲜茧收购活动,从源头上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口。
二、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行为各地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季节,加大对鲜茧收购秩序的巡查力度,建立毗邻地区工商部门的区域监管协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严厉查处无照收购、超规定区域收购鲜茧的行为。
要完善12315投诉举报应急处理机制,在鲜茧收购旺季,对非法收购鲜茧做到及时处理,从快处理。
三、确保收购秩序稳定鲜茧收购经营单位要认真实行合同收购、订单收购并诚信履约,切实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要提前筹措收购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严格按照规定等级收购,严禁“打白条”和抬级抬价和压级压价收购;严禁在鲜茧收购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毗邻地区是市场秩序的维护重点,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共同确保收购秩序稳定。
2010年,国内的棉花价格走出历史新高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价格突飞猛进,棉纱跟随成本上涨,面料价格居高不下。
回顾2010的棉花行情,用“百年一遇”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下图即为328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的曲线图,根据价格走势和市场的销售情况,我们将其大致的分为七个阶段。
一、2010年棉花市场行情回顾今年1-2月份棉价下挫,3-4月份上涨,5-7月份震荡盘整,而从8月份开始,抛储正式启动,而从9月份开始,棉花市场多头当道,到11月上旬,达到本年度的最高值,随后,国家出台了一些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交易所也通过取消了单边手续费,提高交易保证金等手段来应对这一暴涨的棉花行情,随后棉花暴跌,连续几个跌停板的刺激,上涨的行情陡然逆转,行情一路下落至11月以来的新低。
随后,因市场供求不平衡因素影响,加上国外棉价持续拉涨也刺激了国内棉花价格的跟随,行情稍有反弹。
截止到年底,其中328级、527级、229级棉花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2607元/吨、13797元/吨和15182元 /吨最高曾上冲至31302元/吨、28733元/吨,32046元/吨,各规格皮棉价格均上涨165500元/吨,随后,利空袭来,跳水行情来到,截止到年底日,328级、527级、229级棉花价格指数收于27440元/吨,25522元/吨,28465元/吨,较年初分别大涨12507元、 11725元,13283元。
1-2月份棉价下挫一月份,虽然市场因降雪天气的影响,棉花运输较为困难,棉花现货价格持稍有上涨,然而棉花在高位平稳盘整,价格变动不大,市场成交却稍显冷清。
随后,从7日发行央票,12日宣布存款准备金率准备上调,到正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不良资产等等,纺织股票,棉花期货都受到强烈影响,棉花现货在减产风波的持续作用下,报价稳中下滑,到1月29日,棉花现货大包价格仅在15100元附近,小包在14800-14900元/吨之间。
随后,二月份,因临近春节,部分棉花企业无意存棉过节,纷纷出货兑现,这造成市场上棉花供应突然宽裕;另外,棉纺企业早早的开始准备放假过年,年前的补库在1月份已经结束;此外,国内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也造成部分纺企看空心理增强;加之年前纺企普遍资金紧张,大都采取随用随买策略;同时,2月底,部分棉商订购的外棉开始大量到库,价格与质量均优于国内的棉花,造成纺织企业纷纷将目标转向外棉。
江苏省2010年蚕桑生产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蚕业》
【年(卷),期】2011(33)1
【摘要】据行业统计,全省桑园面积90万亩,投产桑园80万亩,发种184.33万张,同比增5.1%,产茧7.8万吨,同比增产6%。
其中:春蚕发种82.36万张,增1.8%,春茧3.87万吨,增5%,夏蚕发种3.45万张,秋蚕发种98.52万张,夏秋蚕发种增6.9%,夏秋茧3.93万吨,增8%。
蚕茧平均收购价1820元/50kg,同比提高46%,蚕茧产值28.4亿元,增57%,桑园综合利用、复合经营面积36万亩,产值3.6亿元,增60%。
【总页数】1页(P54-54)
【关键词】生产效益;江苏省;历史;蚕桑;经营面积;综合利用;夏秋蚕;发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攀钢2007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J],
2.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J], ;
3.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J], 江源
4.改革创新促经营拓展市场出效益——当涂县农行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J],
5.三驾马车拉动200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J], 蔡恩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工商总局关于做好2010年蚕茧生产与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4.20•【文号】商运发[2010]128号•【施行日期】2010.04.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工商总局关于做好2010年蚕茧生产与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商运发[2010]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工商局:我国蚕桑生产经过连续两年的减产,茧丝原料供大于求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企业库存逐渐消化,茧丝价格持续回升,蚕桑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在2009年收购均价较大幅度上涨的刺激下,预计2010年全国桑园面积和蚕茧发种量将有所增加,茧丝供应预计总体保持平衡。
但也应注意到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真丝绸商品出口复苏缓慢,以及当前茧丝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今年蚕桑生产收购产生影响。
为保持茧丝市场供求总体平衡,维护收购秩序稳定,保护蚕农利益,确保茧丝绸行业平稳运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合理安排生产规模,稳定发展蚕桑生产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要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0年度全国桑蚕种桑蚕茧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商运字[2010]21号)要求,加强茧丝生产宏观指导,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蚕桑生产规模。
西南和华东地区的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要关注今春干旱和倒春寒等天气变化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加强桑园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确保蚕茧产量、质量。
其他各地茧丝绸主管部门,也要重视自然灾害对蚕桑生产的不利影响,提早制订并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
各地在保护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的同时,要避免低水平盲目发展,加大蚕桑生产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确保蚕桑业稳定发展。
二、合理制订收购价格,促进蚕农收入增加综合分析今年蚕茧供应状况、蚕桑生产成本以及茧丝绸市场行情等各方面情况,预计2010年桑蚕鲜茧收购价格(含税)为每50公斤1000元±10%(干壳量9.2克,上车茧率100%)。
上半年我国的茧丝供求和价格
陈亦庆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 1 出口金额增加,出口丝量减少rn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真丝
绸商品出口总额为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8.99%.这远低于我国整个外贸出口额35.2%的增幅,也远低于我国纺织业出口额增幅32.36%和服装业出口增幅16.07%.【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陈亦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玉米现货价格后市长期向好--我国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分析
2.汽车暴利、供求关系与价格战--我国轿车市场价格战必打的诸多因素分析
3.雏议中国茧丝绸供求价格机制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茧丝绸供求价格机制刍议
5.指标显示供求走
弱煤炭价格先涨后落——2006年上半年动力煤市场回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黄红星;万忠;邱金文;罗国庆【摘要】从长期来看,全球对丝绸的消费将逐步提高.2009-2010年,广东蚕业整体回暖,主要表现为蚕茧丝价格不断回升,蚕业经济效益提高,各主要蚕区蚕业生产基本回稳.针对广东省蚕桑业存在的问题,建议调整蚕桑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蚕桑产业化组织,提高经营水平;坚持科技兴蚕,夯实创新基础.【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8)006【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蚕桑:广东;产业经济;对策【作者】黄红星;万忠;邱金文;罗国庆【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F326.3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人体第二肌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天然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
2008年国际丝绸协会对世界丝绸消费的分析预测中指出,未来5~10年丝绸消费将保持年递增5%左右的发展速度。
我国是世界丝绸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国,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将会在这个日益增长的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同时与印度等传统蚕丝生产大国的竞争会日趋激烈。
1 全国蚕业生产总体情况2009年,全国蚕业生产延续上年减产,茧丝价格稳步走高,蚕茧丝商品出口下降。
2009年全国桑园面积为79.83万hm2,同比减少8.52%;蚕茧总产量为57.41万 t,同比减少17.76%。
每50 kg蚕茧收购均价1 081.76元,同比增长30.15%;每公顷桑园平均收益1.54万元,同比提高约25%。
蚕丝类商品出口额5.22亿美元,同比下降17.18%;出口量2.23万t,同比下降14.34%;单价为23.35美元/kg,下降 3.32%[1]。
茧丝绸价格疯涨背后的冷思考作者:程醉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13期从2009年初开始,我国蚕茧、生丝价格便开始逐步小幅度上涨。
然而,进入2010年以后蚕茧和生丝的价格也随着绿豆、大蒜等一路疯涨。
以蚕茧为例,回望2008年的5月蚕茧每公斤不过10多块。
而今年5月蚕茧的售价已经高达30多元一公斤。
据了解,目前蚕茧、生丝已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价格。
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生丝价格爆出了每吨一天涨价千余元的情况。
更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每吨生丝的市场价格与生产所需要蚕茧的价格出现倒挂。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
一直不温不火的蚕茧、生丝价格,怎么就突然一下火爆起来了呢?它们价格的上涨对下游的丝绸、服装等行业又会带来多少影响呢?茧丝绸价格的暴涨究竟是该喜还是该忧,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福还是祸呢?蚕茧产量减少:并非仅仅因为干旱不言而喻,一种产品的价格在短时间内陡然飙升不外乎两个因素。
一是产品生产出现问题造成产量下降,供需矛盾突出。
二是不法商贩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今年恰逢我国南方数省遭遇罕见干旱灾害,各种农作物包括蚕茧在内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蚕茧在产量上明显比往年减少,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蚕茧价格的上涨。
以广西为例,这个号称“中国蚕桑之乡”的地方2009年蚕茧产量已经突破全国总产量的30%。
但是,到2010年一季度由于持续性干旱的影响。
导致桑园土表水分蒸发量过大,致使已发芽的老桑失水生长缓慢,桑叶减产。
同时,旱地刚种下的桑苗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缺苗现象。
更让人头痛的是,因为没有水施肥之后桑树也无法吸收,所以全区绝大部分桑园无法施肥,这就给今后的桑蚕生产埋下了隐患。
有关部门预计,桑叶产量将下降30%以上,以此推算估计春季蚕茧的产量也将下降15%左右。
蚕茧产量的下降和市场的硬性需求是拉高茧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干旱影响导致蚕茧减产是我们一目了然的情况,然而我们看不见的蚕茧减产因素还有哪些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是蚕桑生产的根本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