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第3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国际商法"复习指导一、复习依据"国际商法"是国际商务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法律课程,它是属于商事法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随着我国参加WTO 后经济的开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学习"国际商法"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本次考试我们所依据的主教材是"国际商法"〔邹建华等主编,中国金融出版〕,以及本复习指导和综合练习等。
本次考试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
二.复习容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国际商法国际条约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国际商事惯例〔二〕根本知识:1 、了解国际商法的产生2 、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商事立法3 、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第二章合同法〔一〕名词概念:合同要约承诺诈欺胁迫对价约因合同履行违约重大违约轻微违约提前违约给付不能给付迟延履行迟延根本违约实际履行损害赔偿不可抗力〔二〕根本知识:1 、掌握合同的法律特征和分类2 、掌握要约和承诺的必备要件3 、掌握要约和承诺的生效、撤消、撤回和效力4 、掌握合同有效成立的要件5 、掌握违约的要件和形式6 、掌握违约的救济方法7 、掌握情事变迁或合同落空的条件8 、掌握不可抗力和情事变迁的区别9 、了解合同的让与10 、掌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方式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一〕名词概念:国际货物买卖法〔二〕根本知识:1 、掌握卖方和买方的根本义务2 、掌握买方违约时卖方的救济方式3 、掌握卖方违约时买方的救济方式4 、掌握买卖双方义务的一般规定5 、了解货物的所有权与风险转移的时间第四章票据法〔一〕名词概念:票据票据法汇票本票支票票据责任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的伪造票据的变造票据的抗辩汇票背书提示汇票汇票的承兑参加承兑汇票的保证汇票的付款汇票追索权〔二〕根本知识:1 、了解各国票据立法的概况2 、掌握票据的法律特征3 、掌握票据权利的取得、行使和保全4 、掌握票据的抗辩和限制抗辩的事由5 、了解汇票的种类6 、掌握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追索和付款7 、了解汇票到期日的种类和计算8 、了解汇票和本票、支票的区别第五章代理法〔一〕名词概念:代理意定代理法定代理默示授权追认代理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保付代理人〔二〕根本知识:1 、了解代理权的产生和终止2 、掌握代理行为中三方当事人的关系3 、掌握代理关系中三方当事人的义务4 、了解承当特别责任的代理人第六章国际货物运输法〔一〕名词概念:国际货物运输班轮运输租船运输国际货物海上运输合同提单海运单电子提单国际货物铁路运输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二〕根本知识:1 、了解国际货物海上运输的立法情况2 、掌握提单的性质、种类和国际公约3 、掌握承运人与托运人的权利义务4 、了解国际货物航空运输的国际公约5 、掌握国际货物航空运输合同的主要容6 、了解国际货物铁路运输的国际公约7 、掌握"国际货物铁路联运协定"的主要容8 、掌握"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主要容第七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一〕名词概念: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定值保险单航程保险单流动保险单预约保险单可保利益共同海损仓至仓〔二〕根本知识:1 、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相关术语2 、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容3 、掌握国际货物海上运输保险合同的原则4 、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围5 、掌握共同海损的成立要件6 、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及除外责任7 、了解货物海上运输保险的索赔和诉讼8 、了解其他方式的货物运输保险法第八章产品责任法〔一〕名词概念:产品责任法〔二〕根本知识:1 、掌握产品责任成立的要件2 、掌握产品责任法的性质、特征和作用3 、掌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产品责任法4 、掌握产品责任的国际立法情况第九章工业产权法〔一〕名词概念:工业产权商标〔法〕专利〔法〕专有技术〔二〕根本知识:1 、掌握商标的种类和作用2 、掌握商标权的取得、行使、保护和消灭3 、掌握专利的种类4 、掌握专利权的取得、行使、保护和消灭5 、掌握专有技术的特征和转让第十章公司法〔一〕名词概念:公司〔法〕无限公司**公司两合公司股份外国公司〔二〕根本知识:1 、掌握公司的特征和种类2 、了解公司的成立、能力、合并和解散3 、掌握无限公司的特征、成立、运行机制、解散和清算4 、掌握的特征、成立、运行机制、解散和清算5 、掌握两合公司的特征、成立、运行机制、解散和清算6 、掌握股份的特征、成立、运行机制、解散和清算7 、掌握外国公司的特征、法律地位、监视和撤离第十一章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一〕名词概念:国际商事和解国际商事调解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国际商事诉讼国际司法协助〔二〕根本知识:1 、了解国际商事和解与国际商事调解制度2 、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特点和机构3 、掌握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特点、种类、容和效力4 、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和执行5 、了解国际商事诉讼的相关容6 、了解国际司法协助的相关容附:"国际商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依照我国"合同法",适用诉讼时效期间为4年的合同是( )。
国际货物买卖法(上海师范大学姜立文副教授)友情提示:此讲稿已载入张学森主编的《国际商法》,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请勿作任何改动,直接打印即可。
Chapter V Laws Regulating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Section 1 Introduction to Laws Regulating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Section 2 Formation of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Section 3 Obligations of the Seller and BuyerSection 4 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Section 5 Transferring of Title and Risks【本章要点】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渊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买卖双方的义务违约及其救济方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法概述Section 1 Introduction to LawsRegulating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国际货物买卖法是所有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贸易惯例三部分。
国际货物买卖法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货物买卖是传统和古老的国际贸易方式。
其中“货物”一般指有形的和可以移动的物,其范围非常广泛,只要相关国内法不禁止即可以作为买卖的标的。
国际货物买卖通常指跨越国境的买卖,但何种货物买卖构成国际货物买卖的标准并不统一。
“国际性”可以有很多标准,如以当事人营业地为标准;以行为发生地为标准;以货物跨越国境为标准;或以当事人国籍为标准,等等。
中国过去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涉外性以当事人的国籍为标准,由此可能发生双方订立了一个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但货物可能并不在一国范围以外流动的情况。
练习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 国际商法;2. 国际贸易惯例;3. 成文法;4. 大陆法系;5. 先例约束力原则;6. 英美法系7. 法典二、填空题1.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国际商法的两个重要渊源是国际法和国内法。
3. 目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影响最大的贸易惯例是国际商会制定的《INCOTERMS2010》和UCP600》。
4. 大陆法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它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逻辑化和法典化。
5. 大陆法系各国把法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部分。
6. 美国法律分为联邦法和州法两大部分,这是美国法律结构上的一个主要特点。
7. 大陆法系分布很广,甚至一些英美法系国家的个别地区也属于大陆法系,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英国的苏格兰地区。
三、判断题1. 在国际商法这一概念中,“国际”的含义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思。
(X )2. 大陆法各国都主张编纂法典,主要有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编制方法。
(V )3. 国际商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或组成部分。
(V)4. 德国和法国都民商合一国家。
(X)5. 当国际商事条约与国内商事法律发生冲突时应采纳“条约优先适用”原则。
(V)6. 国际商法在性质上主要是私法。
(V)7. 《美国统一商法典》已被大多数州所采纳。
(V)8. 立法、司法、行政等司法解释是现行中国法律的一个重要渊源。
(V)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典型案件判决,对同类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指导意义,说明我国是判例法国家之一。
(X)四、单选题1. 判例在法律上和理论上不被认为是法律的渊源的国家是(D )。
A英国B美国C印度D中国2. 大陆法各国都把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部分,这种分类法最早是由(B )法学家提出来的。
A法国B罗马C德国D荷兰3. 在国际商法中,从事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不包括(D )。
A公司B个人企业C合伙D国家4. 英国法的主要特点是(D )。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商法》第三章第一节有关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条约与国际贸易惯例从法律渊源来说,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渊源包括有关货物买卖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国的买卖法。
前两者具有统一性,已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甚至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或采纳,因此,人们通常称之为统一法或统一惯例;后者属,有时还需要依据国际私法的冲突规则导致适用某一个国家的国内买卖法,因此,各国的买卖法也是国际货物买卖于各国的国内法,它是由各国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不具有统一性。
但是,在国际货物买卖交易中法的渊源之一。
现分别介绍如下:一、资本主义各国有关货物买卖的国内法资本主义各国都制定了一套有关买卖的法律,用来调整商品买卖过程中所产生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保障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
这种法律就是通常所说的买卖法,它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部门。
广义的买卖法,包括动产的买卖与不动产的买卖。
但本章所介绍的买卖法,仅以有形动产即货物的买卖为限。
在资本主义各国,买卖法所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主要有两种情形:(一)英美法英美法系各国,没有民法和商法的区分,买卖法由两个部分组成:(1)普通法,它是由法院以判例形式所确立的法律原则,属于不成文法或判例法;(2)成文法或制定法,它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有关货物买卖的立法。
在英美法国家,买卖法大都以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
(1)在英国,具有代表性的是《1893年货物买卖法》(SGA )。
这项法律是英国在总结法院数百年来就有关货物买卖案件所做出的判例的基础上制订的,它自公布以来曾做过多次修订。
英国货物买卖法为英美法系各国制订各自的买卖法提供一个样板,美国《1906年统一买卖法》就是以英国1893年货物买卖法为蓝本制订的。
(2)美国于1906年制定了《统一买卖法》,曾被美国36个州所采用。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法概说一、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相关法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两个海牙公约各国国内法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惯例二、关于《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1、适用范围有体物的买卖。
不适用:(1)不被视为货物或有争议的货物。
如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物的买卖;(2)不视为动产的货物,如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买卖;(3)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4)以拍卖形式进行的买卖;(5)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买卖;(6)电力的买卖。
2、适用条件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销售合同,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
所谓营业地,是指固定的、永久的、独立进行营业的场所,不包括代表机构所在地。
3、不涉及的事项(1)买卖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等问题;(2)买卖合同对所出售的货物的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3)出售的货物引起的人身伤亡或损害责任问题;但卖方所售货物造成人身伤亡之外的损失,公约适用。
4、公约不具有强制性,即使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分处公约的两个缔约国只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适用公约,就可排除对公约的适用。
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合同的通常形式正式合同确认书协议书二、合同的主要内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般由前文、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1.合同的前文。
又称约首它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合同的名称;(2)合同的编号;(3)订约的日期;(4)订约的地点;(5)订约的当事人名称、地址;(6)订约的理由。
2.合同的基本条款。
合同的基本条款是明确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部分,是合同的核心部分。
主要有:(1)商品名称;(2)品质条款。
一般采取约定品质的方式,通常有:“凭样品买卖”、“凭牌号或商标买卖”;(3)数量条款;(4)价格条款;(5)包装条款;(6)保险条款;(7)交货条款;(8)支付条款;(9)检验条款。
3.合同的一般条款。
合同的一般条款是对基本条款的补充说明或某一类合同的共同事项记载。
一般有:(1)索赔条款;(2)不可抗力条款;(3违约及解除条款。
4.合同的结尾。
合同的结尾有:(1)签约日期;(2)生效日期;(3)当事人的签名;(4)合同的份数及其效力。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要约(发价)《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15条1款规定,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公约》对要约的撤销作了两点规定:(1)合同成立之前要约可撤销,但撤销通知须于受要约人作出接受之前送达受要约人。
(2)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不得撤销:第一,在要约中以明确接受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约不可撤销;第二,受要约人有理由相信其是不可撤销的。
(二)承诺(接受)承诺生效的时间,《公约》原则上采取到达生效。
《公约》第19条3款规定,在接受中如对下列事项作了更改,均认为在实质上对发价作了变更,不是接受:(1)货物的价格;(2)付款方式;(3)货物的质量与数量;(4)交货的时间与地点;(5)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争议的解决等等。
凡是对上述5点实质条件作变更的接受,不是真正的接受,而是反发价。
迟到的承诺不是有效的承诺,而只是一项新要约。
第三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的义务一、卖方的义务(一)交付货物根据《公约》的规定,卖方必须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完成交付货物的义务。
1.交货时间(1)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卖方交货的日期,或从合同中可以确定交货的日期,则卖方应在该日期交货。
(2)若合同规定了一段交货时间、或从合同中可以确定一段期间,除有情况表明买方有权选择一个具体日期外,卖方有权决定在这段期间内的任何一天交货。
(3)在其他情况下,卖方则应在订立合同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交货。
2.交货地点(1)如果买卖合同已明确规定了交货的地点,则卖方应根据合同规定的地点向买方交付货物。
(2)如果没有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却又涉及到货物运输,当卖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
(3)如果买卖合同既未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又未规定卖方必须将货物交给买方,即合同未涉及到卖方,这时卖方应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事宜。
(4)在其他情况下,卖方应在他于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二)卖方对货物的品质担保和权利担保的义务1.品质担保义务品质担保义务又称对货物的瑕疵担保义务,即卖方应保证其所出售的货物没有瑕疵。
(1)货物适用于同一规格货物通常使用的目的;(2)货物应适用于订立合同时买方曾明示或默示的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用途,除非有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3)货物的质量应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4)货物应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入容器或包装,如无此种通用方式,则应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
2.权利担保义务权利担保义务是指卖方应保证其所出售的货物享有合法的权利,不得侵犯任何第三人的权利并且任何第三人都不会就该项货物向买方主张权利。
按各国国内法的规定,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是法定义务,即使在买卖合同中对此没有规定,卖方依法仍应承担此项义务。
具体来说,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卖方应保证其对所出售的货物享有合法的权利;(2)卖方保证在出售的货物上不存在任何未曾向买方透露的担保权,如抵押权等;(3)卖方应保证他所出售的货物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包括商标权、专利权等。
(三)移交有关货物单据的义务在国际贸易中,与货物有关的单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提单、保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书、各类商品检验证书等。
《公约》第34条规定,卖方必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移交这些单据。
如果卖方在那个时间以前已移交了这些单据他可以在那个时间到达前纠正单据中任何不符合合同的情形,但卖方在行使此权利时不得使买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担不合理的开支,而且买方有权保留公约所规定的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四)将货物所有权移交给买方的义务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30条的规定,卖方的第三方面的义务是将货物的所有权移交给买方。
二、买方的义务(一)支付货款的义务1.办理必要的支付手续。
买方支付价款的义务包括根据合同或任何有关的法律和规章规定的步骤和手续,以便支付价款。
2.支付货款的地点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买方应在合同规定的地点付款;如果买卖合同没有规定付款地点,买方应按《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57条之规定,在下列地点向卖方支付货款:(1)在卖方的营业地付款。
(2)如果是凭移交货物或单据支付货款,则应在移交货物或单据的地点支付货款。
3.支付货款的时间。
(1)如果合同未约定买方在特定时间内支付货款,买方就必须在卖方按合同和公约规定将货物或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移交买方处置时,支付货款。
卖方可以以买方支付货款作为移交货物或单据的条件。
(2)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运输,卖方可在合同中订明交货的条件,即在买方支付货款后,卖方才将代表货物的装运单据移交于买方。
(3)买方在没有机会检验货物前,无义务支付价款,除非这种机会与双方当事人议定的交货或支付程序相抵触。
4.买方付款无须向卖方催告。
(二)收取货物的义务1.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便卖方能交付货物。
2.接收货物。
第四节违约及违约的救济方法一、违约及根本违反合同(一)违约违约是指卖方或买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其合同义务的一种行为,当事人应当对违约行为承担责任。
公约在违约的构成要件问题上采取的是无过错原则,即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不得以自己无过错作为未履行合同义务的抗辩。
(二)根本违反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属于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并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下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如果某种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受害方有权解除合同;反之,若违约的程度尚未达到根本违反合同的程度,受害方无权解除合同,仅能要求损害赔偿或其他合适的救济方式。
二、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救济方法(一)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损害赔偿这一救济方式可与其他的救济方式并用。
1.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1)违约方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应与受害方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
(2)违约一方对另一方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
2.减轻损失的义务。
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另一方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轻对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如果守约方未采取合理措施致使损失扩大,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
(二)实际履行实际履行属于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一种救济措施,它是指自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要求其履行或者请求法院判决其履行合同规定的特定义务,而不允许其以金钱或其他方式代替履行。
(三)预期违反合同其是临时性的,一旦对方提供了履行合同的保证,主张此项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就必须继续履行合同。
假如对方当事人不提供履行合同的保证,此后又不实际履行合同,即构成根本违约,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宣告解除合同。
(四)宣告合同无效无论是卖方或买方的违约行为达到《公约》所规定的根本违反合同的程度,对方当事人都有权宣告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效力。
当事人解除合同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通知。
解除合同只能与损害赔偿同时使用,不可以跟其他的救济方式并用。
(五)收取利息一方当事人没有支付价款或任何其他拖欠的金额,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对这些款项收取利息,而且并不妨碍其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
(六)对分批交货合同发生违约的救济方法1.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对该批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但是不得宣告整个合同无效。
2.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对今后各批货物将会发生根本违反合同,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即解除合同对以后各批货物的效力,但对此前已经履行义务的各批货物不能予以解除。
3.如果各批货物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的,买方宣告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交付为无效时,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交付的或今后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
三、卖方违约时买方的救济方法(一)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并构成根本违反合同,买方可以要求交付替代物。
(二)要求卖方对货物进行修补如果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并且这种行为尚未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对不符合合同的货物进行修补,除非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三)给卖方一定的宽限期如果卖方不履行其合同,买方可以给予卖方一定的合理期限,让其履行义务,即所谓的给予宽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