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在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703.49 KB
- 文档页数:2
楼盘定价方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1、成本价成定价法:
就是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作为产品的售价。
产品价格=单位产品的成本*(1+价成率)
2、目标收益定价法
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按照目标收益率的高低计算售价的方法。
3、售价加成定价法
以产品的最后销售价为基数,按销售价的一定百分率计算加成率,最后得出产品的售价。
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总成本/(1-价成率)
二、需求导向定价
1、理解值定价法
是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用途、款式及服务质量的评估。
2、区分需求定价法
是指某一产品可根据不同需求强度、不同购买力、不同购买低点和不同购买时间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售价
三、竞争导向定价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就是企业是自己的商品价格跟上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2、追随领导者企业定价法
有实力的公司,为了应付或避免竞争,或为了稳定市场以利其长期经营,往往以同行业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的价格为标准,来制定本企业的商品房价格。
四、可比楼盘定价法
根据可比性楼盘较强的楼盘的价格来定价。
表一、定级因素、指标与分值
表二、可比楼盘综合因素量化统计表
楼盘因素定级公式
P=W1*F1+W2*F2+W3*F3+ +Wn*Fn
楼盘价格=楼盘权重后得分/可比楼盘权重后得分*可比楼盘价格由此算出楼盘价格。
案例研究一: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的项目分类及权重CPI简称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类,CPI中统计项目可以分为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
每个基本分类下设臵一定数量的代表规格品,目前有600种左右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代表规格品,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
CPI的权重,是依据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确定的。
八大类主要是指:(1)食品;(2)烟酒及用品;(3 )居住;(4)交通通讯;(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6)衣着;(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分类的目的是更全面地了解各领域和各行业的需求状况。
这里需要指出国家统计局所列的居住类统计局中,并不是以房价指数代表的,而是以租金价格来衡量的。
统计局在公布CPI数据时并不公布各个分类所占权重,但研究者可以通过推算得到各个分类所占权重。
了解了上述权重之后,分析者可以非常轻易地根据各个分类上涨幅度及其相应权重,计算出各个分类对通胀上涨的贡献,对于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提供相应依据。
研究案例二:中国通货膨胀的整体状况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次典型的通货膨胀图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CPI增长率(通货膨胀)单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资讯建国初期通货膨胀 1949—1950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上涨。
上涨的核心区域是上海,主要表现为战后重建时期的物质短缺,投机活动以及管理相对混乱。
1959-1961年——困难时期的物价上涨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
1979- 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首次上涨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涉及到CPI权重的确定问题。
什么是CPI?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
在座的朋友作为消费者,要消费无数商品,但是我们总不能把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动都进行统计,这就需要选定一定的代表品来代表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在全国选择了至少600个左右的CPI调查的代表品,这些产品的权重是怎么确定的?它不是随意的、主观确定的。
因为,居民消费价格是反映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所以,决定价格调查代表品权重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
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国家统计系统对14万户左右的城乡居民的家计调查,根据这个调查中的各项比重,比如吃、穿、用、行、娱乐消费的比重,根据这个比重来确定价格代表品的权重。
有的朋友讲,中国的CPI中食品的权重高,它取决于我们的支出中食品的比重,取决于恩格尔系数的高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在的城市居民,100块钱的支出里,用于吃的支出30%左右,农村居民在40%左右。
在这个现实下,价格代表品就要体现出这种支出的比重,否则就不实事求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重肯定会不断下降的,为了反映这一点,为了体现这个趋势,中国的价格调查中,价格规格品的选择,食品权重也会下降,但是它取决于食品支出的变动,它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荒诞无稽的CPI构成和人民币升值CPI的增、降幅?人民币的升、贬值?不仅与国家息息相关、与当权者相关,更大的是与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中国现在的CPI怎样构成和计算的?科学合理吗?与国际大部分国家有何差别?CPI大幅上升,通货膨胀情况下人民币反而升值?看看下面事实依据,中国金融资本、经济界的这些官员,到底是些饭桶还是专家??一,中国CPI的构成是不合理不科学构成,而什么构成才是合理的?谁都知道,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 的缩写字母,中文为:消费者物价指数。
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法。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同时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国cpi权重计算方法
中国CPI权重计算方法是将消费品和服务按照其在家庭支出中占比进行划分和权重计算,通常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标准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品种范围,选择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作为CPI调查的标准商品和服务项目。
2.确定商品和服务分类:将标准商品和服务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分类,如食品、衣物、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
3.收集价格数据:对于每个商品和服务分类,收集相应时间段内不同地区的价格数据。
4.计算分类权重:将每个分类的价格数据累积,得到这个分类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即权重。
5.计算CPI:将各分类的价格指数根据其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总体CPI。
这样计算得到的CPI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能够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特征价格法及其在我国住房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特征价格法是一种用于住房价格指数编制的方法,通过选取一组特定的住房特征来计算住房价格指数的变化。
在我国的住房市场中,房价涨跌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巨大,因此编制住房价格指数对于政府决策和市场监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特征价格法的原理和在我国住房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
特征价格法的原理是基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指数理论,即将一篮子商品的价格按照一定比例加权平均,用来反映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
在住房价格指数编制中,使用的篮子商品就是不同特征的住房,比如面积、地段、楼层等。
通过分析这些住房特征的价格变化,可以计算出住房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
第一步是确定住房特征及权重。
住房特征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同时需要考虑到住房购买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
在确定住房特征时,可以采用统计数据、市场调研等方式进行,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特征进行加权。
第二步是收集住房特征的价格数据。
为了计算住房价格指数,需要收集住房特征的价格数据。
这可以通过抽样调查、市场监测等方式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第三步是计算住房价格指数。
通过特征价格法,可以计算出每个住房特征的价格指数。
然后将这些价格指数按照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整体的住房价格指数。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住房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
第四步是监测住房价格指数的变化。
住房价格指数应该定期监测,以了解住房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可以帮助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及时调控住房市场,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特征价格法编制住房价格指数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特征住房的价格变化情况。
相比于简单平均法等其他方法,特征价格法可以排除不同特征住房的价格差异,减少了由于不同特征住房的权重不同而引起的误差。
特征价格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特征的权重,更好地反映住房市场的实际情况。
特征价格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确定住房特征及权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数据。
房价变动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房价变动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同时,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房价也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房价对于居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房屋是居民最大的资产之一,房价变动可能导致居民财富的增减。
本文将探讨房价变动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机制和现象,并讨论这种关系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影响1.1. 购房意愿的波动房价的上涨会引发居民购房意愿的波动。
当房价上涨较为迅猛时,购房成本增加,居民可能会选择暂缓购房的计划。
这可能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尤其是与房产相关的消费品,如家具、家电等的购买。
相反,当房价下跌时,购房成本减少,居民可能会加快购房的进程,导致一段时间内消费需求的增加。
1.2. 负债率的变化房价波动还会对居民的负债率产生影响。
当房价上涨时,购房成本增加,居民可能需要增加借款来购买房屋。
负债率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下降,因为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还款压力。
相反,当房价下跌时,居民的负债率可能减少,释放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增长。
1.3. 房屋质押消费的变动随着房价的波动,房屋质押消费也会有所变动。
当房价上涨时,居民可能借助质押贷款来消费,如购买汽车、旅游等。
而当房价下跌时,居民可能减少房屋质押消费的需求,因为他们担心房价下跌会对自身的抵押品造成价值的损失。
二、房价波动对消费的间接影响2.1. 财富效应房价的波动会改变居民的财富水平,从而对消费产生间接影响。
当房价上涨时,居民的资产净值增加,财富感增强,可能会借助杠杆效应加大消费支出。
相反,当房价下跌时,居民的财富感可能会减弱,消费希望下降,抑制了消费增长。
2.2. 消费观念的转变房价波动还可能对居民消费观念产生影响。
当房价上涨时,居民往往会认为房地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投资方式,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而不是消费品市场。
相反,当房价下跌时,居民可能会转变消费观念,增加对消费的支持。
居民消费指数变动与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的关系研究摘要:为了更加清楚地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变动的关系,本文利用中国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PI)变动的1-12月的月度同比数据,应用统计学非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的居民消费指数变动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指数变动与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之间确实存在函数关系。
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政府在调控房价和物价的同时应该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市场的运行给出更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CPI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回归分析Abstract: in order to more clearly research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hange and real estate sales price index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this paper by China in 2010,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change and housing sales price index (HPI) change of 1-12 months of monthly up data,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nonlinear regression to our country the consumer index change and housing sales price index 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umer index changes in our country and home sales price index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do exist.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conclusion is that our government in control property prices and price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operation of the future market are more used to predict.Keywords: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Housing sales price index; Regression analysis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过度的涨价,严重偏离了人们的购买力。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地产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购房、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频繁,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大幅上涨的现象,这不仅给居民带来购房压力,也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深入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影响因素和调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掌握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还可以帮助城镇居民更加理性地处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更加有效的调控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1.3 研究意义房地产价格波动是当前社会经济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房地产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这一问题,可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正确处理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政府才能更好地制定调控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稳定经济发展。
2021年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收入水平提升导致居民家庭积累财富越来越多,如何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成为居民面临的新问题。
198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房价进入持续上涨时期,许多居民将家庭累积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中,以寻求财富的保值增值,因此房产在家庭财富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房产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财富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房地产价格波动必然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学术界普遍认为房价波动对消费会产生三种效应:其一是挤出效应,即房价上涨压缩了居民消费;其二是财富效应,即房价上涨增加了居民财富,从而提升消费;其三是带动效应,即房价上涨会带动建材、家居、家电等行业发展。
2010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边下行,房地产价格逐渐上扬,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探究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的研究较多,Engelhardt(2009)以加拿大租赁市场数据为样本研究房地产价格上扬对租客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上扬显著降低了租客的日常生活消费率。
Yoshikawa等(2012)探究了日本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会导致一些有购房意愿的人放弃购房转向消费,从而提升消费率,此外还认为房地产价格上涨会促进房屋所有者的消费。
Campbell(2015)探究了英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上涨会降低居民当期消费率,认为从长期牛虎博士(中国社科院北京100025)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美国学者Elliot(2016)得到了与他类似的结论。
我国学者宋勃(2007)利用我国1998-2006年的季度数据构建V AR模型,探究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中居民消费支出与房价上涨是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中房价上涨是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也证实了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
CPI测算升级:引入房价因素的必要性研究浙江工商大学贺洁琼、何毓彬、余雯哲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房价与CPI“脱钩”的热点,结合国家统计局考虑加大居住类在CPI中权重的背景,深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本文从两方面证明了房价因素对CPI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空间角度,选取了与CPI具有密切关联的9项指标,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出了综合可支付性因子、享受资料因子、饮食消费因子和发展因子,通过共同度分析,以及旋转后的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得出主要由房价因素组成的综合性可支付因子对居民消费影响最大的结论。
2)时间角度,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对考虑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及不考虑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两种情况下对CPI的预测精度进行研究,将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际CPI值进行比较,得出在加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后,CPI的预测精度将有明显提高。
其次,为进一步探究房价因素与CPI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本文将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分解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以及二手住房价格指数,将月度环比数据转换成月度定基比数据,建立VAR模型,通过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的建立、方差分解,认为二者都是CPI的内在变量,对CPI的冲击均具有滞后性,且无论是拉动程度还是贡献度,均有相似的较高水平,并有相当长的持续性。
相比之下,前者对CPI的冲击程度稍弱,但方差贡献更大。
因此认为在测算CPI时,适当考虑房价因素是有意义的。
最后,本文针对房价与CPI的传导机制,结合模型结果,提出了CPI测算体系提升建议。
【关键词】:CPI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因子分析RBF神经网络VAR模型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2)(一)CPI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 (2)(二)CPI与房地产关系 (3)三、问题描述 (4)四、模型的建立、求解及检验 (4)(一)空间角度——基于因子分析的房价因素对CPI的重要性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因子分析 (6)(二)时间角度——基于RBF神经网络法的房价因素对CPI的重要程度 (9)1. RBF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9)2. 改进的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 (11)3. RBF神经网络实证分析 (12)(三)房价因素与CPI的传导机制 (14)1. 指标选择 (14)2. 数据来源 (14)3. 数据处理 (14)4. V AR模型 (15)(1)ADF检验 (15)(2)初始向量自回归模型 (16)(3)确定滞后阶数 (17)(4)GRANGER因果检验 (17)(5)AR检验 (20)(6)脉冲响应分析 (21)(7)方差分解 (22)五、模型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23)六、结论及建议 (24)七、参考文献 (27)八、附录 (28)一、引言近年来,民生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