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2018春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7课《文文长大了》ppt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5
文文长大了文文长大了课题知识目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习理解文中的字词。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读、识字〞的能力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教学重点利用小组合作,读懂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读背、识字写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调整导入1.现场调查,导如入新课。
1〕以举手的方式统计本班学生有多少觉得自己长大了。
2〕我们熟悉的文文觉得自己长大了,她是怎么做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文文长大了?。
〔3〕板书课题,读题。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导读。
结合插图,看拼音试读课文,看谁能先读好:这一课写了文文的哪些事?2〕再读。
看拼音和汉字,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3〕反应。
课文写了文文的哪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1〕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出示问题:你能说说文文怎么学大人的样子的?结果怎么样?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读第四五自然段,请同学答复:文文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4〕读第六自然段,说说现在文文是什么样子?她长大了吗?5〕学了这一课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证明你长大了的?向同学们说一说。
4.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练习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1文文长大了文文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板现在文文是什么样子?她长大了吗?书设计课后反思高效阅读的第二要务是把握所读内容的重点,甚至几个关键词即可。
前三章里面,作者最核心的是提出了学习的两个根本要素:兴趣、专注。
兴趣可以让我们更主动、积极,更愿意表达自我,就好比作者在书中提到:第一年的象棋比赛非常顺利,和同龄人相比,总是战无不胜,或许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表达自我。
专注:连续8个小时完全沉浸于一个棋局的分析,在烟雾缭绕、旁观插画、嘲笑挖苦不断的公园中下棋。
完全融入下棋这项活动,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
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整体理论:把学习的能力看成是一个固定的不能再进步的状态,把成败归结于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九第17课《文文长大了》教案2 教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九第17课《文文长大了》教案2 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九第17课《文文长大了》教案2 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文文长大了。
文文长大了教学课件文文长大了教学课件文文长大了教学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习理解文中的字词。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读、识字”的能力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利用小组合作,读懂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读背、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导入1.现场调查,导如入新课。
(1)以举手的方式统计本班学生有多少觉得自己长大了。
(2)我们熟悉的`文文觉得自己长大了,她是怎么做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文文长大了》。
(3)板书课题,读题。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导读。
结合插图,看拼音试读课文,看谁能先读好:这一课写了文文的哪些事?(2)再读。
看拼音和汉字,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3)反馈。
课文写了文文的哪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1)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出示问题:你能说说文文怎么学大人的样子的?结果怎么样?(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读第四五自然段,请同学回答:文文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4)读第六自然段,说说现在文文是什么样子?她长大了吗?(5)学了这一课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证明你长大了的?向同学们说一说。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板书设计:???文文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现在文文是什么样子?她长大了吗?。
19 文文长大了教材分析〔解题〕这篇课文通过文文的一些做法证明了文文长大了。
文文渴望长大,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证明自己长大了。
文章充分表现了文文的可爱。
〔结构分析〕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文文想快快长大。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写文文以学大人的样子让自己长大。
第三部分(第四~五自然段),写文文帮爸爸妈妈做事。
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文文帮妈妈扫地。
第二层(第五自然段),写文文给爸爸倒水。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文文还是以前的样子,但大家都说她长大了。
这篇课文结构方式为总分总关系,第一段叙述事实,第二三四五段分别叙述,第六段总结概括。
条理清楚,层次严谨。
〔语意理解〕“文文真想快长大。
”“真想”写出了文文急切的心情。
两个“快”字叠用也同样起到表现文文的急切心情的作用。
“她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又学姑姑的样子,把头发卷成卷儿……”“穿高跟鞋”“把头发卷成卷儿”是大人才可以做的事情,在文文眼里,像她们的样子了就说明长大了。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文文的可爱。
“……”说明文文不止做了这两件事来证明自己长大了,她想了好多办法了。
“妈妈高兴地说:‘文文,你好像是个大孩子啦!’”这里是因为“文文发现地脏了,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地扫干净了”,妈妈说她“好像”是个大孩子啦。
“好像”表明在妈妈眼里文文至少已经不是小孩儿了,但因为只做了这么一件事,还不能完全说明她已经长大了。
“爸爸摸着她的头说:‘小文文,你真懂事,是个大孩子啦!’”“摸”可以看出爸爸对文文的疼爱。
文文知道在爸爸下班时给爸爸倒杯水了,在爸爸眼里已经很“懂事”了,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文文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现在,文文还是穿着自己的小红鞋,梳着娃娃头,但是全家人都说文文长大了。
她也觉得自己长大了。
”“还是穿着自己的小红鞋,梳着娃娃头”,告诉我们文文外在的形象没有改变。
“但是全家人都说文文长大了”,这是因为文文内在的东西有了改变。
文文长大了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