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船级社冰区加强等级入级标志简要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53.88 KB
- 文档页数:1
船舶入级符号及附加标志如果船体(包括设备)未能入级时,船舶机械(包括电气设备)也不能入级船舶入级符号及附加标志(包括设备)一、入级符号:1、船体(包括设备)★ZCA:表示船体在本船级社监督下建造,符合《规范》要求,并保持良好有效的技术状态,适宜于海上航行。
★ZCA:表示船体在所承认的船级社监督下建造,但经本船级社检验和审查,认为符合本社要求,适宜于海上航行。
2、推进机械及重要辅助机械(包括电气设备)★ZCM:表示船舶推进机械及重要辅助机械在本船级社检验下按照《规范》进行建造、安装和试验。
★ZCM:表示船舶推进机械及重要辅助机械本社承认的船级社监督下按照相当的《规范》进行建造,但在本船级社检验下进行安装和试验。
★ZCM:表示船舶推进机械及重要辅助机械不在本船级社检验下进行建造、安装和试验,但经本社检验、试验和审核,认为可以接受。
3、货物冷藏装置的入级★ZCR:表示货物冷藏装置在本社监督下,按照《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建造、安装和试验,并处于良好和有效的技术状态。
★ZCR:表示货物冷藏装置在本社承认的船级社监督下进行建造、安装和试验,但经本社检验、试验和审核,认为符合本社的入级要求。
二、附加标志1、船体(包括设备)的附加标志有:1)船舶类型附加标志;2)特种任务附加标志;3)航区限制附加标志;4)特定航线附加标志;5)冰区加强附加标志B、B1、B2、B3和B1*分别表示为:B-为除大块固定冰以外的漂流浮冰;B1*-为最严重的冰况;B1-为严重的冰况;B2-为中等冰况;B3-为轻度冰况。
2、船舶机械(包括电气设备)入级符号后的附加标志有:1)AUT-0:加注于能由驾驶台控制站进行遥控运行的推进机械装置,机器处所集中控制站可周期无人值班。
2)AUT-1:加注于能由驾驶台控制站进行遥控运行的推进机械装置,机器处所集中控制站需要有人值班。
3)MCC:加注于能机器处所集中控制站进行控制运行的推进机械装置。
4)BRC:加注于能由驾驶台控制站进行遥控运行的推进机械装置,机器处所有人值班。
船级社货运主与承担海上保险业务的水运保险商要求保证任何一条船舶在结构上能适应预期的航行。
为了使货运主或水运保险商能区分船舶的优劣,在过去200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船级系统,并且已建立起可靠的组织用来进行船舶的初始和后续检验,以便对船舶能否入级和维持级别作出估价。
主要的海运国家有下列船级社:英国——劳埃德船级社(劳氏船级社)法国——法国船级社(法国验船局)德国——德国劳氏船级社挪威——挪威船级社意大利——意大利船级社美国——美国船级社(美国验船局)俄罗斯——俄罗斯船舶登记局日本——日本海事协会韩国——韩国船级社中国——中国船级社波兰——波兰船舶登记局这些船级社各自出版他们自己的规范。
规范主要是涉及船舶强度,规定适当数量的设备及机械的可靠程度。
船舶可按照某一特定的船级社规范在任何一国建造,但所按照的规范不一定是所在建造国的船级社规范。
虽然船舶入级不是强制性的,但拥有没有入级船舶的船东应使政府有关管理机构相信该船舶对于勘定的载重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持有一份结构安全证书。
这里仅详细叙述一下历史最悠久的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要求,LR成立于1760年,1834年重建,1949年与不列颠公司合并。
当时在英国只有不列颠公司是另设的一个船级社。
按照劳氏船级社规范或相当标准建造的钢质船将在船名录中授予一个船级;只要他们保持符合规范要求,就可以继续授予船级。
劳氏船级社的船级符号船级符号100A1是授予针对所需吃水、按船级社规范而建造的海船的。
这个符号也可授予为专门目的而设计的船舶,但在符号后面应对专门目的予以注明,例如:100A1油船,100A1液化气运输船,100A1矿砂船,100A1拖网渔船,及100A1拖船等。
也有针对限制航区或专门目的的船级符号100A1,这种船级授予拟在限定区域内航行或为了专门目的而设计的海船,它将在船名录中予以注明。
另外,有针对限制航区的船级符号A1,这种船级符号拟授予只在特定的遮蔽水域,例如:港口、内河等范围内运行的船舶,这也将在船名录中注明。
船级社对寒冷地区航行船舶轮机设计要求 0 前言远洋船舶的航行范围较大,通常会既包括炎热地区又包括寒地区,船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航区环境条件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极地航线的开辟,越来越多的船开始考虑航行于寒冷地带。
寒冷地带航行既要考虑海水低温甚至海水结冰的影响,也要考虑大气低温造成设施冻裂的影响,从各个方面全方位考虑设计才能顺利航行于寒冷地带[1]。
各船级社针对这些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各自的入级符号,从安全航行角度给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对多个船级社规范的研究,发现船级社对相关寒冷地带航行的规定相关设计方面内容一般分为三类:与芬兰‐瑞典等同的冰区加强符号要求、极地航行要求和防冻(winterization)要求,至于更多考虑冰载荷撞击的破冰船要求着重船体强度设计,本文不涉及该内容。
各船级社众多,对轮机设计的该类要求大抵相同,本文不一一详述。
下面仅以常用的挪威(DNV)和劳氏(LR)船级社为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船级社的要求。
1冰区加强要求冰区加强等级通常依据冰层厚度划分。
因地理位置关系,芬兰和瑞典较早制定出了冰级规则,对不同冰级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2]。
成为了冰区航行的标准,得以被各大船级社借鉴。
劳氏及挪威船级社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冰区加强符号对应关系如表1。
表1劳氏及挪威船级社与芬兰-瑞典冰级对应的符号[3]Table1 Ice class notations of LR,DNV and Finnish-Swedish芬兰冰区 等级符号船级社冰区等级符号劳氏船级社 挪威船级社IA super 1AS FS(+)1AS FS1A*IA 1A FS(+)1A FS1AIB 1B FS(+)1B FS1BIC 1C FS(+)1C FS1C1.1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对轮机设计的要求在轮机设计方面,冰级规则分别从主机、推进轴系、起动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简单概括如下:1)主机功率输出要求主机输出功率不能小于计算值(计算公式以规则原文为准),不同冰级相关系数不同,计算结果也会有差异;且至少对IA/IB/IC不低于1000KW,对IA super不低于2800KW。
第15节冰区航行的加强A.总则1.冰区级别符号1.1对航行在下列冰区状况的船舶,建议采用不同的冰区船级附加标志的加强:1.2抗冰加强符合B中要求的船舶,将在其入级符号上附加标志E1,E2,E3或E4。
1.3仅在船舶已具有入级符号100 A 5(无限航区)或100 A 5 M(限制国际航区)后,才可能授予冰级标志E1~E4。
标志E1~E4的要求包含了符合《1985年芬兰-瑞典冰级规范》及其修正本的冰级IC~IA“Super”所必需的所有条件。
1.1中提到的冰级标志和芬兰-瑞典冰级标志对应如下:冰级标志E1相当于冰级IC;冰级标志E2相当于冰级IB;冰级标志E3相当于冰级IA;冰级标志E4相当于冰级IA“Super”。
1.4抗冰加强符合1980年版规范第2章第15节 C.中要求的船舶,可在其船级符号上加上标志E01~E04。
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授予芬兰-瑞典冰级标志IC~IA“Super”。
1.5标志E1~E4和/或E01~E04仅能授予这样一些自航船舶,其不仅满足本节要求,而且满足有关的轮机规范第2章第13节的要求。
例如,完整的船级符号成为:100 A 5 E1 MC E1。
如只有船体按较高的冰级标志加强,则在入级证书中应作相应记载。
1.6抗冰加强满足C中要求的船舶将在其入级符号上附加标志E。
根据申请,可分别对船体或轮机加上标志E。
1.6.1如经特殊设计、加强和/或装备而能破冰的船舶,还可另行加上附加标志ICE BREAKER。
对于前述航区所作的结构加强应与本社协调一致。
1.7对于拟在北极水域航行,满足D中规定要求的船舶,可在其入级符号上加上冰区船级附加标志Arc1~Arc4。
1.7.1对破冰船,相应地适用1.6.1中的要求。
1.8如本节要求的尺寸小于对于无抗冰加强船舶的要求,则应保持按规范其他章节所要求的尺寸。
1.9渔船可具有按第8章第15节B.所规定的抗冰加强。
1.10具有两个不同载重线吃水的船舶可有两个分别与其吃水相应的冰区船级附加标志。
船舶冰区加强结构审图体会王天鑫摘要本文对4000KW核应急保障拖船冰区加强方面的结构审图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冰区加强B3结构破冰1.引言4000KW核应急保障拖船是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建造核潜艇环境需要而设计建造的具有辐射防护功能的全回转拖船,用于厂区码头拖带、顶推大型船舶的靠离码头作业,与其它港作拖船不同的是本船要求在渤海区域冬季具有独立破冰作业的功能,船舶入CCSAD级,并授予“Icebreaking”、“Ice Class B3”船级符号。
本船船体主要构件遵照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及其2010年修改通报对拖船、航行冰区加强以及具有破冰能力船舶的要求进行设计。
本船主要结构参数如下:本船船体为全焊接钢质结构,倾斜艏柱,单底(局部双层底,双层底高度为1500mm),采用横骨架形式,全船肋距均为580mm。
2. 冰区结构加强审核要点:在冰区结构加强审核过程中,通过对Ice Class B3规定的理解,结合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板材、型材的结构尺寸和材质的选择、2.1冰区船级符号B3的定义本船入CSAD船级,采用Ice Class B3船级符号,对等于2008年《芬兰-瑞典冰级规则》中的冰级标志IC,本船的结构规范设计复核主要使用CCS的COMPASS软件进行,Ice Class B3的一年冰层厚度规范规定为0.4m,在此海域航行的船舶可以借助破冰船来航行。
2.2 冰带区域的划分冰带是需要进行加强的区域,按照CCS规范对Ice Class B3的规定,本船冰带根据以下的边界线分为冰带首部区、冰带中部区和冰带尾部区三个区域。
垂直方向:在拖船最大吃水往上0.4m定为B3冰带的上边界线;在拖船最小吃水往下0.5m定为B3冰带的下边界线。
船长方向:以船体平边线为基础,以0.04L或5m取小者(本船0.04L=1.52m,小于5m即取1.52m),首部的平边线往船尾方向平移1.52m,此处定为首边界线,尾部的平边线往船首方向平移1.52m,此处定为尾边界线。
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则2012年修改通报中国船级社2012年5月目 录第2章 入级范围与条件 (3)第1节 一般规定 (3)第3节 入级符号与附加标志 (3)第9节 船级的授予、保持、暂停、取消与恢复 (7)第4章 建造中检验 (7)第2节 检验与试验 (7)第5章 建造后检验 (8)第2节 检验种类与周期 (8)第3节 船体与设备检验 (8)第4节 船底外部及有关项目检验 (9)第5节 轮机检验 (9)第8节 其他 (10)附录1 船体结构腐蚀磨耗控制值 (10)第6章 附加标志检验 (10)第3节 特殊设备和系统附加标志检验 (10)第2章 入级范围与条件第1节 一般规定2.1.4.1(12)修改如下:滚装船:系指利用装卸货跳板使有轮车辆滚进滚出的船舶。
第3节 入级符号与附加标志表2.3.2.1(1)第1项“客船和干货船”中新增、修改附加标志修改如下:附 加 标 志 中文 英文 说 明应满足技术要求大件运输船 Bridge Crane andHeavyEquipmentCarrier具有较大的甲板面积,专门用于在甲板上装/卸并进行海上远程运输桥吊和重型设备等尺度/重量相对很大的成套大件和项目设备的运输船舶《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8篇第18章XX 运输船 XX Carrier 装运固体货物的机动船舶,按其装运的货物名称授予船型附加标志,其中X由具体货物名称替代,典型的船型包括:水泥运输船(Cement Carrier)、木材制品运输的船(Forest Product)、木材或原木运输船(Timber(or Log)Carrier)、碎木运输船(Wood ChipCarrier)、甲板货船(Deck Cargo Ship)、冷藏货船(Refrigerated Cargo Ship)、牲畜运输船(Livestock Carrier)、烟灰运输船(Fly Ash Carrier)、散糖运输船(Sugar Carrier)”《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第2篇第2章及有关要求表2.3.2.1(1)第2项“液货船”的“液化气体船”说明栏中,新增如下说明:根据货物围护系统的型式,分别加注附加标志:A型独立液货舱 Type A Independent TankB型独立液货舱 Type B Independent TankC型独立液货舱 Type C Independent Tank整体液货舱 Integral Tank薄膜液货舱 Membrane Tank半薄膜液货舱 Semi-menbrane Tank内部绝热液货舱 Internal insulation Tank表2.3.2.1(1)第3项“特殊用途船”的“训练船”、“鱼类加工船”、“调查船”附加标志“应满足技术要求”栏修改为“《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第2篇第2章及有关要求”。
船级符号介绍:一、中国船级社(CCS):船级符号应由下列部分组成:(1)★表示船体(包括设备)、轮机(包括电气)和特殊设备在CCS检验下建造,符合规范的要求,并保持良好有效的技术状况,适宜于海上航行。
(2)★表示船体(包括设备)、轮机(包括电气)和特殊设备不在CCS检验下建造,但经CCS检验,认为符合CCS的入级要求,适宜于海上航行。
(3)CSA 5/5 表示船体(包括设备)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且特别检验间隔期为5年。
(4)CSM 表示轮机(包括电气)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5)★CSM 表示船舶的推进机械及重要辅助机械不在CCS检验下进行建造、安装和试验,但经CCS检验、试验认为可以接受。
根据船舶的技术状态和保养情况,当CCS认为尚可给予船级,但有必要缩短其特别检验间隔时,即上述(3)的分数5/5分别由4/5或3/5来代替,表示特别检验间隔期分别为4年或3年。
船体附加标志应由下列部分组成:(1)除普通干货船外,其船体(包括设备)均须加附加标志(英文全称),如表1所示。
表1 船体的附加标志序号附加标志名称1Passenger Ship客船2Ro/Ro Passenger Ship客滚船3Tanker液货船4Oil Tanker,F.P.>60℃油船(货油闪点超过60℃)5Oil Tanker,F.P.≤60℃油船(货油闪点不超过60℃)6Chemical Tanker化学品液货船7Liquefied Cas Carrier液化气体船8Container Ship集装箱船9RO/RO Cargo Ship滚装货船10Bulk Carrier散装货船11Ore Carrier矿砂船12Tug拖船13Offshore Tug/Supply ship 近海供应拖船14Offshore Supply Ship近海供应船15Trailing Suction dredger 耙吸式挖泥船16Cutter Suction Dredger 绞吸式挖泥船17Bucket Dredger链斗式挖泥船18Grab Dredger抓斗式挖泥船19Reclamation Craft吹泥船20Dipper Dredger铲斗式挖泥船21Hopper Barge开底泥驳Split Hopper Barge对开驳23Barge驳船24Oil Barge油驳25Pontoon Barge箱形驳26Floating Crane起重船27Floating Dock浮船坞28Live Fish Carrier活鱼(运输)船29Fishing Vessel渔船30Fish-Factory Ship鱼类加工船31High Speed Craft高速船32Vehicle Passenger Ferry 汽车乘客渡船33Train Ferry火车渡船34Refrigerater Ship冷藏船35Oil Recover Ship浮油回收船序号附加标志36Ore/Oil Carrier矿/油船37Ore/Bulk/Oil Carrier矿/散货/油船38Strengthened for Heavy Cargos具有重货加强的船舶39Strengthened for Heavy Cargos Holds NOs...may be Empty 具有重货加强及指定空舱的船舶40Equipped with Container Securing Arrangement非集装箱船,但具有装载集装箱的装置41Rescue Ship救助船42Salvage Ship打捞船43Ice Breaker破冰船44Timber Carrier木材运输船45Barge Carrier载驳母船46Car Carrier汽车运输船47Special Purpose Ship特殊用途船48Fire Fighting Ship 1适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的消防船49Fire Fighting Ship 2适用于扑灭大火的消防船50Fire Fighting Ship 3适用于扑灭大火和油类火灾的消防船51Research Ship科学调查船52Training Ship海上人员训练船53Shanghai-Osaka特定航线:如上海-大阪54Creater Coastal Service近海航区55Coastal Service沿海航区56Sheltered Water Service遮蔽航区57Ice Class B1*最严重冰况的冰区加强58Ice Class B1严重冰况的冰区加强59Ice Class B2中等冰况的冰区加强60Ice Class B3轻度冰况的冰区加强61Ice Class B除大块固定冰以外漂流浮冰的冰区加强62In-Water Survey水下检验63ESP加强检验64CHS(Continuous Hull Surveys)①船体实行循环检验65SMS(Safety Management System)①船舶实行安全管理体系66Loading Computer S可用于各种装载工况下进行船体强度计算和校核的装载仪67Loading Computer G可用于散装谷物稳性计算和校核的装载仪68Loading Computer I可用于完整稳性计算和校核的装载仪69Loading Computer D可用于破舱稳性计算和校核的装载仪70Loading Computer S.G.I.D对符合序号66-69中某几项功能的装载仪注:①括号内的英文为附加标志的全称(2)凡经CCS批准入级的船舶,将根据船体的具体条件,在船级符号后加注一个或数个附加标志。
冰区加强的含义及相关问题2008年3月,接到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的信息反馈,称围绕国内非入级船舶有两种令人尴尬的意见:一是因结构设计未进行冰区加强,船舶被限令在冬季不能进入青岛以北的海域。
二也因同样原因,被责令删除结冰稳性的计算,否则不被确认船体图纸的统一。
2 008年6月,在CCS系统新进人员培训班上,也有验船师透露,海事部门在检查航行船舶时,对没有B级冰区加强的船舶,冬季到渤海湾要采取“扣船”行动。
看来,冰区加强问题还在“发酵”中。
对C CS规范冰区加强的发展及含义进行梳理,以便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很有必要。
CCS规范中的冰区加强附加标志演变1、《钢质海船建造规范》(1973版)1973年以前,船舶检验局颁布的规范还没有冰区加强的概念。
在《钢质海船建造规范》(1973版)编写中,增加了冰区加强附加标志的要求,冰区加强的附加标志有4个,分别为B1*、BⅡ、BⅢ和BⅣ,并与芬兰的冰级规则相对应。
在规范评审会上,大家认为冰区加强是船东的自愿行为,非强制性。
如航行冰区没有要求取得相应的加强,那么在有冰季节航行冰区时,港口当局可根据当时冰况、船舶冰区加强与否,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护航或拖航或破冰协助等措施,而船东要承担相应的费用,但没有说不准航行。
2、《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983版)在编写该版规范时,参考外国船级社规范的一般作法,对冰区加强的附加标志除采用芬兰政府的规定外,可再增加船级社其他要求。
当时研究的结论是,确定该规范的冰区附加标志为5个,前4个附加标志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相对应,即Ice Class B1*、Ice Class B1、Ice Class B2、Ice Class B3,增加1个Ice Ciass B附加标志,B冰级附加标志的冰况是:除大块固定冰以外的漂流浮冰,B冰级附加标志仅适用于船体局部结构加强,对轮机没有加强要求。
B冰级附加标志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海域和时间,但在当时规范评审会上,明确B冰级附加标志仅适用于“渤海湾航行”的船舶。
随着全球变暖步伐的加快,北极冰层逐渐减少,北极通航成为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冰区航行船舶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2年12月颁布了通函《在北极冰覆盖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2009年12月通过了决议《在极地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与此同时,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于2006年颁布了统一要求《极地船级要求》。
这样,上述规定就成为极地航行船舶的强制性要求。
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到IACS统一要求在冰区航行的船舶,需要进行何种加强,最早来源于《芬兰–瑞典冰级规则》。
之后,各船级社规范均以此为依据,作为入级符号的附加标志编入规范。
冰区加强是船舶具有的能力,属于非强制性。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芬兰–瑞典政府就颁布《芬兰–瑞典冰级规则》,分为4个冰级:Ice Class B1*、Ice Class B1、Ice Class B2、Ice Class B3,分别对船体结构、主机功率、轴系、齿轮箱、螺旋桨、起动装置与冷却水系统提出附加要求。
对于不同冰级,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
没有取得上述冰区加强的船舶,如需要进入某国港口冰区,那么港口当局可根据港口冰况,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护航、拖航或破冰等措施,并收取不菲的额外费用。
有冰区加强附加标志的船舶,其外板、甲板、舷侧骨架、首尾结构和拖带、操纵设备,均得到相应加强。
对于有B1*级、B1级、B2级和B3级冰区加强附加标志的船舶,其轮机装置应能在环境空气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安全和正常运行,并应特别考虑低温下液压系统的功能、水管和水箱的防冻措施以及应急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等。
主机、轴系、减速齿轮装置、螺旋桨、起动装置及冷却水系统等设备的性能得到相应加强。
根据IMO通函MSC/Circ.1056《在北极冰覆盖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的要求,IACS组织研究编写相应的统一要求,包括CCS在内的世界10个主要船级社都参与统一要求的制定工作。
IACS于2006年颁布统一要求《极地船级要求》并持续修改,直到2010年又对船体结构进行修改。
海上平台和结构入级规则目录第一章入级规则第一节入级1 程序3 证书和报告5 入级的含义7 入级的范围第二节平台级的暂停与取消1 一般规定3 检验申请5 特殊附加标志7 平台级的暂停9 平台级的恢复11平台级的取消13替代程序第三节入级符号与附加标志1 钻井平台的建造中检验1.1 自升式平台1.3 柱稳式平台1.5水面式平台1.7 其他类型的钻井平台1.9 临时系泊装置符号1.11定位系泊装置和系统3 特殊用途的平台7 未经建造检验的平台9 海上安装11浮式生产安装13自升自航式修井船15海底管道系统17海底提升管系统19海上安装设施19.1 浮式安装19.3 固定安装21单点系泊23海上液化天然气终端第四节入级规范 (17)1 规范的适用1.1 一般规定1.3 适用3 规范变更的生效日期3.1 生效日期3.3 规范变更的实施5 其他条件7 规范以外的安装9 替代9.1 一般规定9.3 国家标准9.7 ABS型式认可11创新特征13替代安排和创新特征的风险评估第五节其他规范1 政府或其它规定3 其它国际公约或规则5 政府规定第六节 IACS审核第七节图纸和设计信息的提交1 主体和设计信息3 轮机图纸5 其他图纸7 提交第八节建造后检验1 损坏、失效和维修1.1 检查和维修1.3 维修1.5 说明3 检验的申请和可行性5 应港口国要求参与7 安全管理系统第九节费用第一十节分歧1 规范3 验船师第一十一节责任范围第一十二节免责第一十三节诉讼时限第一十四节仲裁附录一入级符号与附加标志附录二 ABS型式认可程序1 一般规定3 范围5 程序5.1 设计评审5.3 生产评审5.5 产品质量保障认证5.7 证书5.9 认证的失效表一型式认可程序第一节入级1 程序(2004年11月1日)入级程序包括:a 制定设计和建造海上平台和结构所用材料、设备和机械的相关规范、指南、标准和其它要求b 通过审图、建造中检验,确认其符合上述规范的要求c 当确认符合后,授予平台级d 签发可通过年检更新的入级证书,有效期五年上述规范和标准通常是由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和本社员工编制的,通过了由世界航运界的造船、海洋学和轮机工程师,船厂,主机生产商,钢铁厂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操作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委员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