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循环法,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提高人才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
建立理念先进、科学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音乐院校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
建设一流高等音乐院校,提升一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建立对接外部质量标准要求,构建学校内部质量文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督导与监控,推进专业内涵式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达成度的重要保证与前提。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意见》指出,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体系。
PDCA戴明循环模式为构建评价反馈高效、整改及时、持续改进、闭合循环的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PDCA与教学质量的关联 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戴明(W. Edwards. Deming)将其进一步发现与完善,因此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
它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从输入计划到组织实施的周而复始、持续改进运转的循环体。
PDCA 质量管理是将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四个环节,依次有序联动形成一个闭合循环体。
P是计划,包括活动目标的确定和规则标准的制定;D是执行,是按照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运作;C是检查,是监控、对标计划的执行情况,查找问题;A是处理,是对检查监控的问题进行处理,将效果好、可实施的做法作为执行标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馈,同时提出加以改进措施。
对于PDCA循环的结果,肯定成功经验和正确做法,在下一次循环中加以巩固和推广;对发现的问题总结教训,进行整改,避免在下一轮循环中出现;在这一轮PDCA循环中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进入到下一轮的循环寻求解决。
这种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管理理念非常适用于注重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分析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它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步骤。
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下面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在计划阶段,医院可以制定感染控制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确定感染控制措施和实施时间表。
通过制定规范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流程,提高感染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以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医院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感染控制管理水平。
在实施阶段,医院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知识水平。
可以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医院可以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感染的发生。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让感染控制措施全面落地,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然后,在检查阶段,医院可以进行感染控制巡查,检查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通过定期的感染监测和数据统计,及时掌握感染控制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医院可以进行感染控制评估,评价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为下一阶段的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持感染控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医院感染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加强培训和监测工作,并及时进行改进措施,可以实现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应当加强PDCA循环法的运用,不断完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水平。
第25卷第1期 2005年3月承德民族师专学报Jou rnal of Chengde T eachers’Co llege fo r N ati onalitiesV o l.25N o .1M ar .2005 收稿日期:2004—11—16作者简介:段丽娟(1977—),女,江西玉山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评价。
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的“PDCA ”循环模式运用评述段丽娟, 陈凤梅(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在我国进入W TO 后,职业学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职业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培训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将通过简述ISO 9001:2000标准中的“PDCA ”循环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职业学校中来完善教师培训工作,希望有助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技巧,改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学校;ISO 9001标准;“PDCA ”循环模式;教师培训中图分类号:G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54(2005)01-0077-03 一、导入ISO 9001标准是我国加入W TO 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进入W TO 谈判协议签署工作的全面就绪,中国入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凡收取学费、带商业性质的教育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所有W TO 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
入世给中国教育服务行业带来的不权是机遇,随着教育投资主体的日益增多,国内的职业学校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ISO 9001标准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其中蕴含着国际现代教育质量观,它的导入可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和依据。
职业学校贯彻ISO 9001标准,可结合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体系,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全面覆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三。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护士26名,2015年2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法对26名护士进行手术安全管理培训,持续进行5个月。
由质控小组考核培训前后安全隐患得分情况。
结果:2015年1月与2014年1~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分别为61.4%、75.0%、90.9%、93.2%、95.5%显著高于2014年1~6月及2015年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理总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培训前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PDCA循环法;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72-03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of ophthalmologic operation Wu Hua, Liu Qiong Zhang LiLeshan People hospital,Leshan614000【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of ophthalmologic operation. Methods 30 nurses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in the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all of them were trained with PDCA cycle for operative safety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2015, lasting for 6 months. The condition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was evaluated by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80 cases of ophthalmologic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se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rates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January 2015 and January to June 2014(P<0.05). The improvement rates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during February to June 2015 were 61.4%, 75.0%, 90.9%, 93.2% and 95.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January to June 2014 and January 201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fter training was 87.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3%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PDCA cycl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perative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由于眼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使眼科疾病备受关注,而眼睛结构复杂、精细,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眼科疾病更加得到医患的重视[1]。
PDCA在高职学院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训教学中融入pdca循环法的理念,提高了实训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pdca循环项目化实训质量1.引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复合式技能型人才,其专业设置及能力培养,直接面对职业岗位,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要建立紧密联合、相辅相成、相互融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
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在“作”中逐步体会和消化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毕业后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讨发现,在实践教学中实施pdca循环进行实践创新,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完善场室规范具有良好的效果。
2.pdca的起源pdca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它是由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四个单词的英文缩写。
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的科学管理工具。
3.pdca的实施程序及其特点3.1 pdca循环包括4个阶段、8个步骤,具体如下:第一阶段:plan(计划):计划阶段要确定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管理项目和措施方案。
本阶段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第三步,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第四步,制定计划和措施。
第二阶段:do(实施):第五步,按预定计划、目标和措施,具体组织落实;第三阶段check(检查):第六步,把实施的结果和计划的要求相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措施实行效果;第四阶段:action(总结):第七步:总结经验教训,把有效措施纳入各项标准(技术、管理或工作标准)并加以巩固。
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DCA(PlanDoCheckAct)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并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
PDCA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质量管理循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阶段,对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PDCA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然后阐述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的开发背景和实施现状,接着详细分析如何在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应用PDCA模型,最后总结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策略和建议。
二、理论框架:模型本文采用PDCA(PlanDoCheckAct)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对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PDCA模型起源于质量管理领域,由戴明提出,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模型强调在质量改进过程中,应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基本步骤,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PDCA模型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计划阶段(Plan),需要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进行全面规划,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执行阶段(Do),需要将计划付诸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校本课程,并密切关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在检查阶段(Check),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分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行动阶段(Act),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对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
本文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例,运用PDCA模型对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首先分析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
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PDCA模型的运用,本文旨在为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PDCA循环法、SWOT分析法、4W管理法、SMART原则法——领导及管理者必知的4大管理工具PDCA循环法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Act(处理)。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环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应用:PDCA循环可以应用在各种管理活动中。
目前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等都是以“PDCA循环”为核心展开的。
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
应用
pdca循环法,又称PDCA模式、PDSA循环,是一种以品质的持续改进为目标而研制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由Edwards Deming于1950年提出,他认为,企业在持续改进中能够取得较大成就,因此将其作为技术改进的重要工具。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法可以作为一项行动计划,帮助保证护理质量。
1、计划(Plan):首先,要清楚明白护理质量管理的意义,以及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然后,要制定出符合当前护理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案,确保计划的可行性,以便达到护理质量的改善。
2、实施(Do):在实施阶段,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开展护理质量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以便于护理质量的改善。
同时,应积极进行人员培训,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理念,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护理质量管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护理质量的改善。
3、检测(Check):在检测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对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检测,如病人满意度调查,
护士绩效评估等,从而对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客观的考核。
4、分析(Act):在分析阶段,要全面分析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以便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上述四个步骤便是pdca循环法的完整过程,而护理质量管理正是借助此循环法,使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得以实现。
护士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应将pdca循环法作为护士质量管理的基础,以持续改善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便达到护理质量的改善。
运用PDCA循环法,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作者:田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场所,她的根本任务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必须有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学秩序来保障。
近年来,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学生受到伤害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治安防范工作日趋繁重和艰巨。
本文现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W.E.Deming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法(P是按计划、D是执行或实施、C是检查、A是处理)运用于学校安全管理,作一个探讨。
关键词:学校安全管理;PDCA循环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20-2计划阶段(P)
1.确定标准。
确定标准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是衡量实际工作绩效的依据和准绳,也是减少和防止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国家教委1996年11月29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于2002年9月颁布实施的《学生伤害事件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都明确指出,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学校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学校是人群密聚的地方,人流量大,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必须形成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保卫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不断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
2.确定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首先要对校园安全现状做出细致分析。
学校群防群治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关键是部分师生对保卫工作认识不到位。
一些师生认为治安管理工作只是保卫部门的事,对自己应履行的社会综治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存在松懈麻痹和侥幸心理,被动应付治安保卫工作。
因此,学校领导要带领职能部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安全防范目标,加强对师生治安防范的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职工来说,必须落实责任追究制、考核制,真正把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考核,与岗位津贴挂钩,实行治保工作一票否决制,有效保证广大师生重视治安综治工作。
实施管理阶段(D)
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要成立以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校安全保卫管理科、门卫为主的三级管理机构,形成以校长——分管校长——安全保卫管理科及相关职能科室——门卫、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网络系统,结合考核标准加强定期检查考核,并将其纳入各部门质量目标管理,与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2.制订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及联合检查考核制度,结合质量检查标准制订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及岗位职责,明确责任,按职上岗。
工作中对照质量标准逐项进行,使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标准有章可循,有量可查,层层把关,层层落实,使计划得到准确及时的执行,确保学校安全管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不良风气冲击着校园,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少学生知法不守法、违章违纪并不少。
因此。
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校规校纪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治安、消防、安全等的教育,从根源上预防学生的违法违纪问题。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弘扬良好风尚,净化学生心灵,寓教育于活动中。
重视并做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
4.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法纪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安全第一”,“安全是天、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侥幸心理,更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
我们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关系到学校长远的改革和发展大计的高度,要让教职员工真正认识到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到不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思想是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通过讲座、在线收看和交流沟通,要让广大教师了解我国当前中小学安全工作中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明确学校的安全管理职责;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经验交流,学习并掌握预防和处理学生安全事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本办法和经验;通过学习,要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为学生营造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5.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坚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于校园周边环境的建设要遵循“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到“实用、合理、经济、美观”,体现出学校的文明程度。
同时,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爱校意识,另一方面,要主动配合当地公安和交管部门积极履行职责,确保道路畅通。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教育”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相结合机制,避免学校周边场所成为各种非法活动的温床,保证学校周边秩序井然。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安全与治安工作机制,坚持长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特别要加强对门卫夜间值班、巡逻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到脑勤多想、眼勤多看、腿勤多转、手勤多干、嘴勤多说,以校为家,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维护校园稳定为中心,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积极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政治和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
检查落实阶段(C)
1.检查落实制度。
学校安全检查部门要采取自查、互查等方式,促使岗位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安全组长每天检查,保卫科长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联合检查小组每月考核、指导工作;紧紧围绕校园安全开展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实行层层质控。
坚持“严格事前控制,及
早发现安全隐患,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对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安保人员及教职员工实行“零度宽容”。
客观评定工作质量,及时反馈,确保校园安全和谐。
2.及时反馈。
根据学校规模,设置合适的安保人员及负责安全的教职工及学生会,定时及不定时进行下科室、下班级巡逻,定人定岗,做好检查记录。
此外安全检查小组成员要深入到学校各个层面进行安全情况调查,发动教职员工及学生一起参与,提供意见及建议,及时反馈至安保部门并进行整改。
处理评价阶段(A)
通过严格执行校园安全制度及目标的过程管理,总结评价校园安全知识、安全措施的普及和掌握,为消除校园不安全因素,提高校员安全指数奠定基础。
促进安保人员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工作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促进安保管理人员由“出现安全事件再处理”向“及早发现及早排查不良安全事件”转变,大大提升安保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校园安全质量。
总之,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初中学校的治安防范工作日趋繁重和艰巨。
我们必须坚持上级支持、社会参与、学校严管、群防群治的综治之路,通过不断转变师生观念、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治安综治工作,把PDCA循环法严格运用于校园安全管理,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使预定的管理目标在有效控制的状态有序地开展,从而推动校园管理向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