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3.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案鲁科版必修1溴与海水提溴[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会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或卤素离子还原性的强弱。
2.知道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Cl2、Br2、I2的性质比较1.根据所熟悉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性质氯气(Cl2) 溴(Br2) 碘(I2)颜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溶解性Cl2、Br2、I2三种单质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但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如CCl4、酒精、苯等)溶液颜色水中黄绿色黄→橙色深黄→褐色CCl4中橙→橙红色紫→紫红色(1)溴单质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结合Br2的挥发性、溶解性和腐蚀性(易腐蚀橡胶等物质)可知,实验室中保存溴的方法是什么?答案①盛在细口、配有磨砂玻璃塞的玻璃瓶中;②向盛Br2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防止溴挥发;③将盛溴的试剂瓶放在低温避光处。
(2)取少量碘单质,放入烧杯中,将盛有冷水的圆底烧瓶置于烧杯上方。
加热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热后烧杯中充满紫色蒸气,烧瓶底部附着一层紫黑色固体,如果NaCl中混有少量碘单质,除去碘的方法是加热,使I2升华。
2.Cl2、Br2、I2的氧化性比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加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橙红色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加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紫色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加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紫色化学方程式为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I2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I-3.将下列各实验中的现象填入下表:实验现象滴入几滴AgNO3溶液加入少量稀硝酸①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②NaBr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③Na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1)请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aCl+AgNO3===AgCl↓+NaNO3;②NaBr+AgNO3===AgBr↓+NaNO3;③NaI+AgNO3===AgI↓+NaNO3。
溴与海水提溴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单质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 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C.海水是锂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来自海水答案 A解析海水中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
2.要除去溴中少量的Cl2,可向溴中加入( )A.适量KBr B.适量溴蒸气C.适量KI D.适量AgNO3溶液答案 A解析利用反应:2KBr+Cl2===2KCl+Br2,可使Cl2生成KCl而除去;溴蒸气与Cl2不反应;加入KI会引入杂质I2;加入AgNO3溶液,Cl2溶于水生成的HCl、Br2溶于水生成的HBr均与AgNO3反应生成沉淀。
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答案 C解析A项,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项,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溶液分层,水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汽油和植物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4.欲将固体食盐与碘的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方法是( )A.溶解、过滤B.溶解、萃取C.溶解、加硝酸银溶液、过滤D.升华答案 D解析A、B两项,食盐能溶于水,碘微溶于水,故不适合用溶解、过滤或溶解、萃取的方法分离;C项,硝酸银会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D项,碘易升华,可通过加热使碘升华,达到分离的目的。
5.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苯、CCl4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关于试管中所加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CCl4②苯③酒精B.①酒精②CCl4③苯C.①苯②CCl4③酒精D.①苯②酒精③CCl4答案 B解析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苯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呈橙色,下层呈无色;CCl4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CCl4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上层呈无色;酒精和溴水能互溶,所以出现的现象是溶液不分层,溶液呈橙黄色。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2. 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一、溴和海水提溴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故人们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同时海水中也含一定量的碘元素,从海水中提取Br2、I2是生产Br2、I2的重要方法。
1. 海水提溴:(1)浓缩:海水中Br-的浓度较低,需蒸发水分进行浓缩,或者利用海水晒盐后剩余的部分(又称苦卤)做制取Br2的原料。
(2)氧化:苦卤中通Cl2,把Br-氧化,反应为:Cl2+2Br-=2Cl-+Br2(3)提取:Br2仍溶解在溶液中,先用热空气把Br2吹出(因为Br2易挥发),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3Br2+3 CO2-3=5Br-+BrO-3+3CO2↑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再加H2SO4酸化,重新生成Br2。
5Br-+BrO-3+6H+=3Br2+3H2O海水中碘元素的含量约有9.3×103吨,其中海藻灰中(NaI)含量较高,可用浓H2SO4把NaI中I-氧化为I2。
2NaI+ H2SO4 (浓)=Na2SO4+2HI8HI+ H2SO4 (浓) == 4I2↑+ H2S↑+ 4H2O总反应为:8NaI+ 5H2SO4 (浓) == 4I2↑+ H2S↑+ 4H2O+4Na2SO42. Br2、I2单质的性质:(1) Br2、I2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Br2、I2单质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3.4 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案(鲁科版必修1)学习目标定位:1.能说出溴和溴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能记住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学习活动探究【情境引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是因为地球上99%的溴都蕴藏在海洋之中。
溴在工业、农业、医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用途;碘被誉为“智力之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碘会造成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
目前人们所应用的溴和碘基本上都来自海洋这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那么溴与碘的性质怎样,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溴呢?探究一溴与碘的物理性质【探究活动】活动设计1.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取少量的溴单质和碘单质,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2.取少量碘单质,放入烧杯中,将盛有冷水的圆底烧瓶置于烧杯上方。
加热烧杯,观察有何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讨论(1)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如果NaCl里混有碘单质,应如何除去?(2)碘单质在保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溴单质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结合Br 2的挥发性、溶解性和腐蚀性(易腐蚀橡胶等物质)可知,实验室中的Br 2要妥善保存,通常的做法是什么?(4)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叫萃取。
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哪个大?【迁移应用】1.为了防止溴的挥发,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常常加入少量________,时间久了,试剂瓶中一般分为三层,上层为______________,中间为____________,下层为____________。
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
学习目标:
掌握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重点)
自学自测:
一、溴
1.溴的存在
溴被称为“”,地球上99%的溴以的形式蕴藏于大海中。
溴单质在常温下,是唯一的液态单质,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取用时应戴橡皮手套。
2.卤素单质性质比较(Br2、I2)
(1)物理性质
Br2、 I2 的保存方法:
Br2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塞试剂瓶中,水封,放在低温、避光处。
I2 保存在棕色广口玻璃塞试剂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自研自悟
【思考】①常见的需要避光保存的试剂有哪些?
②如何分离I2和KI的混合物?
③能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①Cl2、Br2、I2的氧化性
②Cl-、Br-、I-的检验
自练:
1.若不小心误将水加入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里,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分液
C.渗析
D.萃取
2.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①碘水、淀粉溶液②氯水、四氯化碳
③溴水、汽油④硝酸银、稀硝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残余物,最后剩余的物质是()
A、NaCl、I2、Cl2
B、NaCl、I2
C、NaCl、NaBr
D、NaCl
4、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基本操作:①静置后分液②充分振荡③把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