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习题测验
- 格式:doc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9
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练习测试题(带答案)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练习测试题(带答(案例)高中生物的知识是理科中的文科,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下是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练习测试题,请大家练习。
下图显示了IAA(吲哚乙酸)对植物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的影响。
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从没有IAA的植株上移除一些芽和幼叶会增加侧根的数量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答案】c【分析】当左图中的IAA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长度小于100%是生长抑制。
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直根的伸长小于100%,a是正确的;当IAA溶液浓度为0时,每株植物的侧根数为对照,如果IAA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则抑制侧根的诱导,B项是正确的;参照右图中植物的生长素运移方向,如果去掉一些芽和幼叶,则从地面向根输送的IAA量将减少,而IAA转运到根部将低于对照组中图中的IAA。
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c项错误;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d项正确。
(大纲卷)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会导致生长素在燕麦胚芽鞘中不均匀分布的结论,有必要先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然后测定其含量。
假设生长素在单侧光照下的不均匀分布仅与运输有关,收集生长素的正确方法(如图所示)是[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
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选择题:1.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右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2.用琼脂块收集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下列方法收集生长素最多的是(图中长方形代表琼脂块)3.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4.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置时为()5.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6.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B.a=f>d=e>b=g>cC.c>a=f>d=e>b=gD.c>f=d>a=b>e=g7.下圈左侧为蒸麦胚芽鞘历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8. 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9. 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
高二生物课时训练测试题---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单选题(24分)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也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植物激素不是细胞内的结构物质,也不是能源物质C.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3、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C.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D.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6、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二)双选题(24分)7.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8、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都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指由专门的器官或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都什么生长素的双重性D、各种植物激素不是独立地起作用,而是共同作用9、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生物必修3•第三章测试题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B.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可由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D.植物激素都与植物的向光性有关2.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A.单侧光照、地心引力B.温度、湿度C.温度、空气D.单侧光照、温度3.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A.茎的背地性B.茎的向光性C.植物的顶端优势D.无子番茄的培育4.单侧光照使玉米等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显示向光性,其原因是()A.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B.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C.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D.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5.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若电机以10转/分的速度匀速旋转,Array一星期后胚芽鞘能够发生弯曲的是()A.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胚芽鞘下部用锡箔纸遮住C.在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D.胚芽鞘放在一侧开有一小窗的暗箱内6.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7.当生长素浓度(mol/L)在10-10~10-8的范围时,燕麦胚芽鞘的弯曲度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6时胚芽鞘不再生长。
这个事实说明生长素()A.由顶端分生组织合成B.具有移动性(向下运输)C.集中于生长旺盛部位D.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8.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如果用浸泡法,对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D.如果用沾蘸法,对不同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9.园艺上应有2,4—D这样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获得无籽果实B.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C.促进果实成熟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10.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11.顶芽是植株生长中心,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选择题:1.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右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2.用琼脂块收集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下列方法收集生长素最多的是(图中长方形代表琼脂块)3.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4.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置时为()5.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6.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B.a=f>d=e>b=g>cC.c>a=f>d=e>b=gD.c>f=d>a=b>e=g7.下圈左侧为蒸麦胚芽鞘历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8. 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9. 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
考点规范练28植物的激素调节基础达标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具有作用于靶细胞和微量高效的特点B.生长素在发挥抑制作用时植物不能生长C.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由茎尖运向根尖D.用植物激素处理植物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更长效2.下图为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使生长素失去作用B.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3.(2020广西玉林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通过参与细胞代谢给细胞传递信息的分子B.青鲜素可以通过抑制发芽来延长马铃薯和大蒜的贮藏期C.生长素类似物是与生长素有相似作用的植物激素D.单侧光既可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又可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4.(2021湖南岳阳二模)将离体的某植物根尖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经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B.经该浓度生长素处理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处理过程中,DNA的含量、结构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D.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的适宜浓度5.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6.(2021广西南宁三模)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 200万公顷。
植物化学调控技术的广泛使用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生长早期给顶芽喷洒低浓度的α-萘乙酸,能抑制顶端优势、增加侧枝数量B.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可以防止植株过高C.喷洒乙烯利能促进棉花果实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D.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脱落酸类似物)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7.(2021广东卷)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
植物的激素调节1.如下图,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2.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下图)。
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B.→C.↘D.↙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和背地性C.根的向地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原因是A.促进细胞数量增多B.促进光合作用C.促进细胞纵向伸长D.促进营养吸收5.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1、D2、C3、C4、C5、A1.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
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盆栽植物横放实验示意图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答案:D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若干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如左下图),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
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实验结果的是()A.a B.b C.c D.d答案:B3.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答案:A4.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弯曲度与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答案:B5.用燕麦幼苗做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差3、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所示。
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5、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①④⑥B.②④⑧C.③⑤⑥D.②⑤⑦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可能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7、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B.x=iC.n<x<iD.x>i8、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影响的曲线,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A.若B点对应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B.若B点对应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B、C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9、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测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10、下图(1)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的激素调节1.下图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互作用图,其中图甲为对照。
图乙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说明培养基中()A.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高时B.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低时C.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适中时D.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可任意设定2.下面左图为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图①②③在图示情况下,其生长状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3.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4.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错误的是A. 高浓度2,4-D除麦田杂草B. 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C. 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D. 高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5.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A.植物的向光性B.茎的背地性C.顶芽优先生长D.根的向地性6.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A.①②⑤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⑤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分化③2,4-D浓度越高,越能使插枝生根④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无法生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下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由此看出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A.赤霉素B.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D.乙烯9.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检测)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答案:C2.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程度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提高抗寒能力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C.因番茄品系710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D.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答案:D3.下表为赤霉素和乙烯对牡丹花萌芽和开花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浓度(mg/L)萌芽时间开花时间花大小(cm)开花率(%) 畸形花(%)清水0 2月7日4月17日13.8 77.6 0 赤霉素100 2月3日4月15日14.9 90.7 0 乙烯400 2月17日4月21日9.1 14.8 22.2 乙烯+赤霉素400/100 2月7日4月17日10.7 20.1 0B.赤霉素具有促进牡丹开花的效应C.乙烯具有提高牡丹开花率和畸形率的效应D.乙烯和赤霉素对牡丹花萌芽的影响是相互对抗的答案:C4.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A.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B.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C.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是赤霉素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答案:D5.(湖北武汉调研)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答案:C6.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B.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B7.(山东烟台适应性练习)为了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二者的关系,实验如下: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植物的激素调节检测题一:选择题1.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2.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3.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两个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获得无籽番茄。
(2)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C.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不能遗传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4.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B.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不能遗传的变异D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5、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A.向左侧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6、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7、右图表示芽尖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其中黑色点表示生长素分布),芽尖生长将向右弯曲的是下列8、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和尖端 B.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D.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9、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第0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能力测试A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多种激素D.乙烯2. 植物具有向光性,是因为A.单侧光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D.单侧光破坏了生长素的结构3. 若从植物中提取生长素,下面几个选项中最理想的材料是A. 根B. 茎C. 叶D.幼嫩的种子4.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5. 如右图所示,曲线Ⅲ表示的是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下,某植物芽的生长状况,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根,能表示根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ⅠB.ⅡC.ⅣD.Ⅴ6. 在生产实践中,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获得无籽辣椒B.促进果实成熟C.处理扦插枝条促进生根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7.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其实验结果如下,则选择最佳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应为A.9mg/ml B.3mg/ml C.4.5mg/ml D.6mg/ml8.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中,放置有一株水平方向伸展的豌豆幼苗,在太空飞行中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特点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下生长C.根、茎水平生长D.根水平生长,茎向上生长9.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①组实验是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进贴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图中甲所示处理。
②组实验是将附有琼脂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图中乙所示处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D.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10.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
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6·四川理综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解析] 由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一定浓度范围内,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均对根生长起促进作用,而浓度较高(如大于50ppm)时对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所以体现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即均具有两重性,A项正确;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项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项正确;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促进其生长,D项错误.2.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C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 由实验甲可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3.下图所示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中①代表的是芽,②代表的是根B.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c~d段表示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增强D.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①生长的最适浓度[解析] 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中曲线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芽,A项错误. 图中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正确.c~d段表示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减弱,C项错误. 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②生长的最适浓度,D项错误.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4.(2017·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mg/L NAA处理插条D.400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 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项错误;图中显示有些浓度的NAA能抑制插条生根率,如NAA浓度为400 mg/L时插条生根率小于对照组,B项错误;NAA浓度为200 mg/L左右时,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都较高,适合生产上应用,C项错误;400mg/L NAA能够增加生根数,D项正确.5.(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解析] 对照组a中不含IAA,则d中不含IAA,b侧和c侧生长素的含量相同;实验组a′中含有IAA,放在左侧,IAA向下运输,则b′侧生长素含量大于b侧,A项、B项错误;b′侧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 项错误;IAA在运输过程中有部分IAA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故运输到d′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6.(江苏卷)右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解析] A错: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IAA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即外源IAA的浓度为0).B对:用300 mg/L 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错: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分析柱状图可知,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D错: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IAA均使根生物量增大,体现了IAA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7.(2017·全国卷Ⅰ)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叶片衰老的检测指标,由题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CTK)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CTK可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CTK +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但高于对照组,说明ABA削弱了CTK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B正确;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可推测其光反应速率应小于CTK处理组,NADPH的合成速率也应小于CTK组,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ABA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故推测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片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解析]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故A对.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故B对.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故C对.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故D错.9.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解析] 题干及示意图的关键信息是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GA1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对GA29、GA8的合成有抑制作用,②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③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相应生化反应受阻.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的IAA,能促进茎内赤霉素GA1合成,A选项正确;B选项中抑制剂影响IAA向豌豆茎内运输,进而影响GA1合成,GA1和IAA在豌豆茎内含量少,茎的伸长生长慢而使植株矮小,B选项正确;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不会促进GA1合成,该植株不会恢复正常植株高度,C选项错误;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使GA29、GA8的合成受抑制,GA1合成增强、分解减弱,积累增多,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长得高,D选项正确.10.(北京市平谷一模)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甾醇类激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含量调节机制,做了如下实验:A组B组处理方法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 BL处理检测指标两天后检测BL合成基因CPD和BL分解基因BASI的mRNA水平A.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B.Brz处理促进基因BASI的表达,抑制基因CPD的表达C.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解析] A.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作用很大,A错误;B.根据A组分析可知,Brz处理促进基因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比对照组多,但抑制基因BASI的表达,产生相应的mRNA比对照组少,B错误;C.CPD 是BL合成基因,但本实验不能得出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C错误;D.根据B组可知,5μ mol/L 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 μmol/L BL处理,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减少后相对稳定;BASI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增加后相对稳定,说明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11.(2016·浙江理综卷)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解析] 由图可知赤霉素可以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而脱落酸可以使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即可以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A项、B项错误;由图可知,施用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更长,C项错误;对照组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赤霉素的含量增加,所以此时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项正确.12.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解析] 植物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与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13.(河北省衡水生物二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靠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解析] 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可以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A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运输方向上不一定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尖细胞可以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的生长,D正确.故选:C.14.(江西省赣州市生物一模)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的B.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C.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都是通过它的防卫与监控功能来实现的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解析]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但是机体内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A错误;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化学物质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除激素外,还有二氧化碳等物质,B错误;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来实现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C错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故选:D.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1所示).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D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解析] 仅纸盒转动时,胚芽鞘始终只有右侧受到单侧光照射,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时,相当于胚芽鞘的每一侧都均匀受光,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等于乙,图2中胚芽鞘直立生长;整个装置同时转动时,始终是靠开口的一侧受到光照,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16.(贵阳检测)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C )A.a→b B.b→dC.c→a D.a→c[解析] 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在尖端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即a→b,A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即a→c,b→d,B、D项正确,C项错误.17.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解析] 图中喷施清水的一组是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喷施赤霉素、2,4-D、赤霉素和2,4-D混合物均可以有效减少落果率,且喷施赤霉素和2,4-D混合物的效果要优于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说明二者之间有协同作用,A、B项分析正确;由题图可知,喷施赤霉素和2,4-D的一组在留树天数为100天时脱落酸含量与开始时的接近,说明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C项正确;由图可知,脱落酸的含量高,落果率也高,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起拮抗作用,D项错误.18.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下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一段的纵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单侧光来自b侧,导致该处生长素浓度高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解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在尖端产生的,由色氨酸转变而来,因此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A项正确;由图可知b侧细胞较长,则b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大于a侧,b侧为背光侧,B项错误,C项正确;单侧光可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受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D项正确.19.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D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解析] ①中由于匀速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直立生长;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③中没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直立生长;④中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⑤是生长素向左侧运输,右侧无法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⑥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不生长;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⑧中整体旋转,受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所以D选项正确.20.为提高棉花纤维的长度,研究者取开花前2天(未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A)和开花当天(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B)在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分别给予不同的激素.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A B A B A B A B在培养液中添加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生长素+赤霉素后期再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培养结果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没有纤维细胞产生A.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B.受精与否决定了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C.只要添加两种激素棉花细胞就能分化和伸长D.两种激素共同使用和单独使用的结果不同[解析] 依题意可知:A组是没有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B组是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与受精与否无关,A项正确,B项错误;第1、2、3、4组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激素单独使用与共同使用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与两种激素单独使用和共同使用无关,但是与添加的时间早晚有关,C、D项错误.21.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处理方式测定指标外源生长素(mg/L)NPA(μmol/L)0 0.001 0.01 0.1 3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解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根会出现背光生长的现象,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背光一侧细胞的生长,因此其生长速率小于向光一侧,A、D两项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外源生长素浓度由0增大至0.001 mg/L时,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都增大,而当外源生长素浓度由0.001 mg/L增大至0.1 mg/L时,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却是减小的,与加入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效果类似,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项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只能通过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说明生长素及其运输抑制剂对生长结果的影响,不能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因此C项错误.22.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B.激素①②③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解析] 通过分析题图中①②③激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可知,①是赤霉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A项正确;①②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②③具有拮抗作用,B项错误;高浓度生长素通过合成乙烯抑制细胞伸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因此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项正确;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除了图中的激素外还有细胞分裂素等,D项正确.23.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1)图甲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10-10__mol/L、__10-8_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既不促进也不抑制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促进__.(2)图乙中b侧生长素浓度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__重力__作用引起的,a 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促进__.(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图丙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 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画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a:__阻断A段__ b:__阻断B段__c.__不处理__③实验结果.a.__直立生长__.b.__弯向光源生长__.c.__弯向光源生长__.④实验结论:__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__.[解析] (1)题干中图甲的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表示生长素浓度,纵轴表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由图中可以看出,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作用.(2)由于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作用.(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下,图丙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 段而不是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断任何部位以作对照.通过对经过三种处理的胚芽鞘的生长及弯曲情况的观察比较可以得出结论.24.(兰州统考)咖啡酸是丹参的有效成分,科研人员以丹参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对咖啡酸合成关键酶——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咖啡酸积累的影响.(1)为研究ABA对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和氟啶酮(ABA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分两个处理:①不同浓度的ABA诱导;②ABA和氟啶酮联合诱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处理24 h后测定TAT和PAL酶活性,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①图甲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ABA会抑制TAT或PAL酶的活性__不能__?原因是__200_μM的ABA处理后两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__.②图乙结果表明,3个浓度的氟啶酮均可以__抑制(或抵消,降低)__ABA诱导的TAT和PAL酶活性.③种子从解除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内部ABA和GA含量的变化应该是__A__.A.ABA减少,GA增加B.ABA增加,GA减少C.ABA减少,GA减少D.ABA增加,GA增加(2)为研究ABA和GA联合处理对丹参咖啡酸积累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GA、氟啶酮和多效唑(GA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丙所示.。
生物周练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如右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2.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D.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 假设下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c>a=b>dB.a=c>b=dC.c>a>b>dD.a>c>d>b 4.下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5.右图中胚芽鞘Y发生的情况将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向下弯曲D.不弯曲6.图1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1 图27.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琼脂块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琼脂块8.要得到番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
高二生物期终复习四(植物的激素调理)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色,错误的选项是A .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拥有调理作用C.体内含量极少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2.对于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能够说明生长素能促使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使果实的成熟,因此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许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使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因此在茎尖、根尖含量许多3.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平均(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由可解说为A.种子的发育需要供给大批的营养物质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批生长素能促使果实的发育C.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发育成就实D.光照不平均使果实内的生长素散布不平均4.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惹起曲折现象的是A .④⑤B .①②③C.①③④ D .①④5.在方形暗箱的右边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边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跟着下边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6.将植物横放,丈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地点是A. a B.b C.c D.d7.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以下对此问题的表达,你以为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因此人粪尿的肥效很高B.人在食用了大批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损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行”了一圈后便经过肾脏排出体外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因此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题干部分的表达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近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激烈的促进生长作用8.以下图 4 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 4 个暗箱中一段时间,此中 2 号和 4 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边开孔,使光芒能射入。
作业二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解析: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细胞分裂素调节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形成,而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所以,番茄开花后应该用生长素处理以促进番茄果实的形成。
答案:B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根、芽、茎的生长但是促进的效果不同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解析:D点对应的生长素能促进芽、茎的生长,促进效果相同,但不能促进根的生长,而是抑制根的生长。
答案:C3.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
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
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
下列对该全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B.乙箱番茄呈绿色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解析: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可以用乙烯(乙烯利)来促使未成熟的果实尽快成熟。
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大量转化成麦芽糖、葡萄糖等。
甲箱中番茄已催熟,乙箱未处理,因而等量滤液中甲试管中的还原糖量多。
麦芽糖、葡萄糖等均为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鉴定,所以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深。
答案:D4.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c 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答案:D5.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1)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图2),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图1图2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C.如果图1植物横放,a侧位于远地侧D.图1和图2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解析: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的照射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作用较强,背光侧生长迅速;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实现的;生长素的分布还受重力的影响,远地侧分布少,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细胞伸长幅度大。
答案:C6.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α—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并编号为1~9。
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
③1 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④10 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
下列选项中,依次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的浓度解析: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且要控制无关变量,单一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如本实验中的NAA浓度;各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如本实验中的枝条粗细、长度、生长状况、扦插环境等。
本实验中枝条最终的生根数量是因变量。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39分)7.(9分)下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解析:(1)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根、芽、茎三种器官最适生长素浓度差别很大,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①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其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X处要放置空白琼脂块,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生长素。
③根据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和实验过程分析,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一是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成立;二是没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不成立。
答案:(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2)①细胞分裂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②空白琼脂块有无生长素③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8.)(10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得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
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现象。
(2)在用Ⅰ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Ⅰ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阴且__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Ⅰ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叶和果实脱落的功能。
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Ⅰ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
与脱落有关的酶种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解析:(1)与茎的顶端优势相似,主根的生长会抑制侧根的生长,因此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2)Ⅰ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阴且空气湿度较大,以保持Ⅰ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据图可知,纵坐标脱落的效应与横坐标ⅠAA的浓度和不同曲线(ⅠAA的施用部位)有关。
(4)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题中信息“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可知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较为关键的。
答案:(1)顶端优势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表中显示在预处理4 ℃、保湿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为100%,说明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低温、保湿;(2)表中显示的是甲、丁处理种子萌发率为0,图中则为甲、丁处理中激素A含量高,所以激素A抑制种子的萌发;(3)实验中要注意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统计种子的发芽率。
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预测结果即为已证明的结论。
答案:(1)低温水分(或4 ℃保湿 4 ℃水浸种)(2)A(3)实验步骤:②分别用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其中蒸馏水处理为对照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得出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